第2章(1 / 1)
乍看起来,艾山江似乎冷若冰霜,似乎少了点七情六欲,显得不食人间烟火,但事实上他心中却充满了大爱,那就是对祖国对人民无私的爱、崇高的爱。艾山江对安琪的冷漠,实际上也是一种责任感的体现。作品通过对艾山江的形象塑造,让人看到了公安民警的伟大胸怀。
诗化的爱情 英雄的颂歌(2)
青年作家张西曾多次到新疆反恐一线采访,对警察生活有着深入了解,她爱西北,更爱西北警察。在《爱别离》中,小说以爱情为主线,反映了西北边陲警察与恐怖势力之间的殊死较量,从一个侧面显示了卧底警察工作的严峻,体现了反恐斗争的艰巨与复杂。她写得激情澎湃,不少章节段落很有艺术冲击力、感染力,读了催人泪下。作品既有阳刚之气,又不乏阴柔之美,给人一种向上的力量。在众多的爱情小说中,《爱别离》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品格与风貌,体现了作品独特的社会文化价值。
自序:我为他们写下的文字却活着(1)
(代自序)
文/张西
有一种职业人群,我无法忘记。即使有一天我远离了那个群体,即使有一天我的生命消失了,我为他们写下的文字却活着。我这样说,是基于我对文字价值的认识,是基于我对那个群体莫名的哀伤,更是基于我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尊重。
每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而那个职业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却不得不去死。这是一种生命的悲哀,当然,也是一种生命的极端选择。这使得我对那个职业人群充满了关注、疑惑、理解、难过、担忧和更多的种种。
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向前发展,安全也成了全球最凸显的问题,那个职业群体仿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直面挑战。于是,死的机会更多了。无论是为政府去死还是为个人的信仰去死,那种职业人群以各种形式存在着,而且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其实很应该令世界尴尬和悲伤。
我宁愿未曾遇见过那种职业人群,心静如水地生活着。
就职业的属性来说,他们一直被大多数目光忽略着,从一开始就心甘情愿或被动地充当历史社会中最隐蔽最不为人知的部分。他们是国家机器中N颗微小却不可替代的螺丝钉,命运充满了玄机,说停止就停止了,需要消失立刻就得消失。他们不是自己命运的掌控者。但我无法忽略和忘记。当我与他们相遇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的心灵因此被长久地照耀长久地不安长久地承受折磨。因为他们拿生命做赌注,从而对世界发出他们的不寻常的声音,他们是真正的生命赌徒!
我无法忘记他们,是因为我心存感激。父母给了我们第一次生命,在浑然不觉中,其实我们每个人本该再三遭遇生命劫难,是那个群体在暗中给了我们第二次或N次生命的权利。我这样理解,是因为我看见了他们渴望我们活下去的焦灼的目光,是因为我看见了他们在暗中执著地保护我们的代价。而读者们看不见。读者们只看见了生活原本就该如此美好:鲜花、音乐、爱情、工作、放松、美满,等等一切。
窗外正在飘扬着北京今春迎来的最大一场雪,远离西北边陲的人们正沉浸在春节的祝福声中。而我的目光却幽幽地看着那些读者们不曾知道的群体。我知道,我的祝福怎样努力都传达不到他们那里,他们与读者群原本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中。我只有写下这些文字,让读者们感觉到他们其实也真实地存在着,他们是更加渴望幸福生活的生命群体。他们无处不在。
除了我无法忘记他们,我想,读了我这本小说的读者,也应该不会忘记他们。他们是边陲警察中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更特殊更隐蔽的那部分群体。
决定要写西北边陲警察,是因为今天发生的事情,很快就成为明天的过去;而明天发生的事情又只是未来的零星碎片或一抹云烟。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能让人捧到手里的又有几掬浪花呢?人和世界的故事作为泥沙永远被沉于河流之中,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所有的所有,一旦沉入历史的长河,都只一味地流向更深更广的大海之中,与天连成一片,浩淼无际。再也没有立场,没有是非,没有底线,大海是一切的底线。历史很沉很沉,沉得天都拉动不起来;历史又很空很空,空得最终只剩下历史和人类两个最空洞的物质。我们每个人最终都会走的,沉到历史的深处成为一截灰或一缕烟或一滴即刻被晒干的水。但是我们到这世界上来过,明知微小,我们还是在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努力,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奋争。我们来过,明知不过是历史的一粒微尘,但还是想让生活丰富多姿,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不是为了死,而是为了更精彩地活。只要活着,我们做什么都有空间和时间,都有机会,而那个特殊的群体却没有选择的权力了,他们过早地献出生命是让我们更好地活着。因为知道了他们的存在,我们活着便有了代价。
再次写西北边陲警察,写那个特殊的群体,是因为我对他们的感恩之心未了。我害怕曾经让我泪流满面的故事,很快就被我淡忘了,连我都淡忘了,谁还能记起他们想到他们对我们之重要呢?尽管无论是谁,无论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无论何种物质,终归只是历史的一抹烟尘,但我仍然想写下他们的故事,在我还来得及有记忆,还有能力把记忆转述为文字的时候,我愿意把一种特殊生命的活法讲述给另一种活法的生命。只是让大家彼此多了解一些。
那些默默地为了人类的和平随时都有可能献出生命的特殊群体,从与他们相识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敢忘记过他们。如果发生在西北边陲上的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能够祭奠死者,激励生者,能让读者们有一点心动。那么,就到了我真的远离那个群体的时候了。
我希望能够真正从记忆深处抹去那个群体的影子。我想轻松地享受生命。
是为序。
我谨用这段凄美哀婉、鲜为人知的旷世奇情,为无数隐蔽战线上的工作者,做别样的诠释。
仅凭他们工作的艰难性和残酷性,也该获得所有正在享受和平的人们的崇敬。然而,在许多时候,由于国家的需要,他们中的有些人连牺牲的真相都不能向世人和亲属公开。他们是真正默默无闻的英雄。让我们以及我们的内心永远怀念他们吧!
自序:我为他们写下的文字却活着(2)
—题记
《爱别离》第一部分(1)
第一章
一
1999年初春,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维吾尔族警官艾山江结束了在南方边城—C城的特殊任务。
艾山江是来自西北边陲省城—M省公安厅国保部门的一名不为人知的警察。“白杨树”是他的代号。几年来,他一直奉命出没在南方各个边陲重镇。他的任务说白了就是运用特殊手段,渗透到那些打着做生意的幌子,实则为犯罪团伙的公司里,成为他们最信任的一员,获取有力证据,最终将罪犯一网打尽。
在离开C城登机的那一刻,艾山江像是卸下一座火山般把C城从记忆里彻底扔了出去。几年来,每执行完一项任务,他都会获得如释重负的感觉。但是这种轻松不会持久,新的压力更大的任务又会牢牢地攫住他,令他喘不过气来。就是说,每往前行走一步,都如履薄冰,必须投入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才能保证他不出危险,从而平安完成任务。奇怪的是,他竟然没有想过要改变这种一张一弛一惊一吓悬念迭出的日子,反而更加上瘾,就像一部上了高速公路的赛车,想停也停不下来。也许是本性使然,他就喜欢刺激的生活,喜欢挑战和被挑战,他试过,自己真的无法忍受平庸。
飞机穿透云层,到达一个极端的高度。借着这个高度,他兴趣专注地透视云层之下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每次这样从云端往地面俯视时,他都觉得人类真的是那么渺小,也那么渺茫。总会令他滋生一种占据至高点的概括力,一切尽在自己掌控之中的信心。再一次俯视他为之效力的祖国河山,他的嘴角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那是溢自于心底的一种自信。自信对一个男人来说很重要,艾山江时刻保持着象征着力量和精神的自信感。与此同时,他也在做着另一种比较,这种飞在云端的感觉与驰骋在马背上的感觉还不太一样。虽然都体现了一种驾驭能力,但驰骋在马背上的生命安全系数要高得多,就算摔到地面上一百次,九十九次都有机会逃生;而从云端里掉下去就不然了,生命会断然终止,根本没有自救的机会。想到这层危险这层无奈,他的心略一发紧,但瞬间又荡漾开了,松软下来。他不怕,仅是有些紧张而已。如果怕死,他就不会选择这份危险的职业。
他是那种追求轰轰烈烈生轰轰烈烈死的男人,很怪的念头,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也有后天的感悟,不具代表性,只是他自己要坚持的一种内心的东西。但是这种内心的坚持必须有意义有价值才行。当初他瞄准这个职业时,一眼认定职业的高尚性、刺激性非常适合他的性情。五年了,他从未后悔过,反而认为这就是他的人生,他的人生之旅就该如此。云层呼啸着一团团扑面而来,又一卷卷从他眼前翻转着跌荡着远去,永不再来,像一座座温柔的山峰,让他在攀登中迷蒙,在迷蒙中攀登。他的嘴角继续泛着微笑,他想自己喜欢迷蒙更喜欢攀登,两种状态并存,于人生来说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情啊,他甚至庆幸自己的富有,就人生经历而言,短短的五年,那是多少个普通人一生的浓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