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建康(1 / 1)
人群早已散去,明朗快步的往张家走去,出来这么就了,张婶可能要担心了。张婶假期要到了,过几天她就要赶回建康的主人府里,明朗心里有了打算。
果然,刚跨进家人,张婶就拉过明朗左看右看,关心的问道:“你有没有受伤?刚刚我都听人说了。太危险了,你胆子也真大。”
“好张婶,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吗。我一点事也没有。是不是?”明朗扬起笑脸对着张婶吐吐舌头。
“真调皮。”胖胖的手指点点她的头,忽然发现了胳膊上的方帕,将袖子挽到肘上,心疼的抚摸着胳膊问她,“疼不疼?还说没事,真是个傻丫头。”
“一点也不疼,真的。”明朗很感动,张婶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是真的关心她,不觉得她是个怪异的孩子。听到那声丫头,就想起师父也这样的叫她,明朗忍不住眼眶一红,含满的泪水。
“怎么哭了?好孩子,是不是想家了。不怕,啊,胖婶就是你的家人。”张婶将她拥在怀中,胖胖的身体柔软而温暖,明朗忽然就觉得很安心。这个世界对她来说,终于不在陌生,有人关心她有人在乎她了。
晚上明朗告诉张婶她要自己养活自己,她要和张婶一起去建康。张婶惊讶不小,说可以照顾她,会把她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可是明朗想要认真的好好的活着,活出自己的价值,她相信她可以依靠自己活下去。
她问张婶如今是什么年号,谁是皇帝,张婶说是晋安帝隆安四年。她实在想不到到底是公元多少年,虽然她知道她要回到古代时猛攻了下历史。没办法,只好继续旁敲侧击的问张婶,幸好张婶比较单纯,没有觉得不对劲。总算知道了辅国将军刘劳之正讨伐“五斗米道”孙恩,刘裕刚刚建立奇功,以一人之力驱逐几千反贼,以少胜多,如今正奉命屯守句章城。
明朗终于知道了现在是公元400年。
去年,刘裕刚在其军事生涯的第一次作战中,便以勇猛的精神以少胜多,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也在军事史上写下了传奇的一笔。明朗也知道了,她来到了混世魔王轮番登场,杀戮连着杀戮的五胡十六国时期,这是她在一本书里看到作者这样描写的的一个时代。
这样的乱世,造就了不少英雄,赫连勃勃,拓跋珪祖孙三代,还有刘裕。这些不世英雄,他们建功立业,他们风光无限,他们指点江山,他们,踏着无数人的鲜血白骨登上人生的高峰,芸芸众生性命如同草芥,没有人在乎,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明朗想,如果,她能做些什么,就好了。脑里出现了师父临别前的嘱咐,不要改变历史。明朗叹了口气。
张婶的手在明朗眼前晃了晃,“想什么呢,这么投入。”
“没什么,对了张婶,你有男孩的衣服吗?我想换成男装,会比较方便。”女孩即使是现代找工作都不如男孩,更何况是古代。
张婶从衣柜里拿出两套衣服,不停的用手抚摸着,叹息道:“这是我的小儿子的衣服,还没穿过人就不在了。你穿应该刚好,他走的时候跟你一般大。”说着就红了眼。明朗握住了张婶的手,想安慰却找不到词,有什么能比失去孩子更痛苦呢,不知道爸爸妈妈还好吗?
“我没事,都过去好几年了。去试试吧。”明朗知道张婶是安慰自己,她嫣然一笑,希望可以让张婶减少些悲伤,然后拿起衣服去换上。
当她走到张婶跟前时,张婶呆呆的望着她,她想大婶又想起了儿子,她没有打扰她的思念,静静的看着张婶,就像一个孩子望着母亲。
“真是俊俏的人儿!要不是我早知道你是个姑娘家,准把你当个男孩看。你瞧瞧自己。”说着,递过来那面铜镜。
我接过来,只见镜子里不见了女孩儿的娇柔,而是一个俊秀的儿郎,白皙但坚定的脸,短短的头发不会让人觉得女孩气,只是多了几分秀气,普通的宝蓝色衣服穿着身上,显得很精神,活脱脱的一个俊俏的男孩。连我都快自恋以为自己真的是个美男子了。
“张婶。”明朗撒娇的叫大婶,谁让她眼也不眨的看着,让她怪不好意思的。
“好,好,不看了,不看了。”嘴上说不看眼睛就没离开过一眼,还忍不住的赞道:“真俊,比我家的两个都好看百倍。呵呵,我要是再小十岁,你要是在大十岁,我就抢着嫁你了。”看着张婶脸上笑的眼睛都看不见了,心想,再俊也不会有安煜祺美啊。张婶要是见了他,恐怕就是这个年纪也会想嫁他。
她担心额角的梅花会被人看见,问张婶要了跟绳子然后编成带子系在额上,刚好遮住梅花。大功告成。张婶看见了直说这样更好看了。
张婶问她有什么打算,到了金陵做什么。明朗想自己会的东西在古代都行不通,除了会做菜。张婶说:“敢情你是要和我抢饭碗啊。”明朗马上摇头摆手的否认。是啊,去做什么呢,反正是不能窝在房子里要张婶养着的。
“要不,我把你介绍到我的那户人家,你就在厨房里打打下手,我照顾你也方便。”张婶想了半天后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明朗听后忙不迭的点头说好。
就这样,明朗踏上了去建康之路。徒步而行,穷人家没有任何交通工具,能吃饱肚子就已经很不错了。明朗很感谢她有个好身体,不然,八岁的年纪走上半日,肯定累的趴下了。
早上出发的,等看到金陵城高大的城门时,中午已经过去了。张婶说这是西门。明朗看见城楼上站着整齐排列的士兵,城门也有两队士兵站岗,一动不动,训练有素。城里热闹极了,街道两边是各种店铺,珠宝古玩,布匹裁缝,饭馆酒楼,或者客栈当铺,能够想到的消费就有相应的商家,看来和现代都是一样的。街上还有很多摆小摊的,小吃,小玩意儿,什么样的都有。看着热闹的街道和络绎不绝的人群,我有些怀疑书上写的是不是真的,不是乱世么。即使是繁华盛世恐怕也不过如此吧。
张婶牵着明朗的手,边走边说:“到时候夫人问起你就说是我的侄儿。家里亲人去世了来投奔我。知道吗?明朗。”明朗点头答应。
她注意到当拐进一个巷子后就变得安静多了,几乎听不到大街上喧闹吵杂的人声,这里的人家很会闹中取静。张婶带着她从后门进去,看门的老人只说了句,张嫂回来了。大婶点点头,就牵着明朗跨进去了。
入眼的是一个小小的园子,里面种了很多不知道是什么的树,稀稀疏疏的叶子,可能还没到花期,所以感觉有些萧条。小石子铺成的小道尽头是一个凉亭,绕过去就看见了一条长廊,长廊依水而建,所以建府的人从长廊中部向湖中心又建了一条长廊,连接着湖中央的亭子,可想那里是赏景的绝佳的去处。明朗还没来得及看清亭子的名字,就转了九十度的弯,向府邸深处走去。
然后又是一个园子,这里是满园的蔷薇,现在正是蔷薇的花期,花儿开的正好,深红的,红的,粉的,白的,黄的,应有尽有。听说黄色蔷薇是此花中的极品,这里却多不胜数。而且种花之人很有艺术修养,不同颜色的花搭配的很好,看起来不会觉得纷杂低俗,反而相互衬托的分外美丽。
穿过园子的月亮形石门,终于进到一个独门的院落,张婶说这里就是下人们的住处了,以后她就跟张婶一间屋。明朗问她现在她是个男孩也可以和她一起住吗?张婶说她们是亲人,不碍事。
明朗随身的只有一个包包,全部家当就是张婶给的一套衣服,从现代带来的《红楼梦》,创可贴,钱包里还有几十块钱,不过在这里只是废纸。最宝贝的就是两张照片了,爸爸妈妈,老头儿,明朗好想你们啊。她看着照片里的自己,笑的好灿烂,多么快乐啊。她不敢把照片给张婶看,怕吓着她了,听说慈禧第一次看见照相机时还以为是收魂的法器呢。她现在要加油,要快乐。心里哼着歌儿,叠着衣服。
“明朗啊,你唱的是什么曲啊,很好听呢。”张婶看着这个孩子自顾自的傻笑,然后哼起了歌来。
原来她唱出来了啊,“叫《我要快乐》,我要快乐,从前都算了,只把握现在的;我要快乐,遗憾都忘了,只记得美好的;我要快乐,不随便哭了,好的才开始呢。”明朗把歌词念给她听,虽然这首歌有点不合时宜,但是明朗爱极了歌名。《我要快乐》,这样,我的亲人们才会快乐。
“你这个丫头,有时候都觉得你理智懂事地像个大人一样,有时候又天真活泼地是个真正八岁的孩子。从没见过你这样的小孩。”张婶一边打扫一边说着。发现明朗不说话了,就又笑道:“以前的不记得就让它统统过去,就像你刚说的,从前的都算了,只把握现在的。我说啊,你现在就挺好的。能有你这样的女儿真是福气。”张婶以为她在意刚才说她很奇怪了,想开解她。
其实,她是在想以后还是不要再老气横秋了,老老实实做个八岁的丫头吧,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解释。
跟着张婶带她去跟管家报告了一声,管家是个严肃的中年人,看着她只是点点头,没有问什么问题,想必张婶已经打好招呼了。再去参观了厨房,把工作流程介绍了一遍,从明天起,她就要开始工作了,在这方小天地里。
转眼她已经在府里工作了半个月了,她知道府里只有夫人和他的儿子,也就是少爷,现在,两人都不在府里,听说夫人由奶娘陪着正在五台山上香,少爷在外处理公事,应该都快回来了。
府里全权的由刘管家管理,明朗到现在还没见过刘管家脸上出现任何表情,他时刻都是板着一张脸,不论是早上还是午睡后或者晚上,反正任何时候。明朗倒很期待能看到他能有除了面无表情外的任何表情,不论是笑,难过,难堪,惊讶。厨房里除了张婶外,还有两个负责切菜看火的丫头,丁香和素荷。府里其他的丫头她也看见过,负责针线的,专门伺候少爷和夫人饮食起居的,然后是打扫的看门的男仆等等,总共二十来个。
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府邸来说,明朗知道这点人不算多了。刘管家能把一切打理的紧紧有条,说明他也不是简单的人物,因为,他有双精明的眼睛,像鹰眼一样,似乎要把你看穿。
明朗每天要做的并不多,一来,张婶很照顾她,二来,那两个丫头也很淳朴本分,不会怎么欺负人,而且她年纪小,长的又俊俏,所以很得大家的照顾,总把好吃的让给她。所以她得空的话,就去逛逛府里,各个园子还有湖里的鲤鱼都快认得她了,她总是扔些好吃的给它们。她早就看到了湖心的那座亭子的名字:勿失勿忘。
不要失掉什么,不要忘记谁?
明朗看着这几个字就觉得心头一紧,这里曾经有过怎样的故事,发生了怎样的一段爱恋,又有怎样的结局。明朗很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