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平民战士 > 第3章

第3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春消息 娲女 女子修仙传 穿越成卡妙的妹妹 红线咒 恶质老公 飞越长生 绝倾天下之梅花烙 花之锁 爱之极致

正是象中尉 威瑞一样的年轻人们。他们出生在一片歌舞升平的二零年代,在痛苦的三零年代大萧条中成长,他们曾经积极的反对战争,把一战英雄描绘为刽子手和杀人犯,他们喜欢投掷棒球而不是手榴弹,用?22口径的娱乐枪射击而不是用M-1式军用步枪给其他年轻人身上开洞。他们都曾享受生活而畏惧死亡。

但当纳粹的魔掌深向全世界时,当人类的危机来临时, ,他们全部挺身而出,无所畏惧的站在最前沿,为全人类的自由而浴血奋战。他们曾是如你我一般的平民,但他们却都成为了平民战士。也正是这些千万个普通到最普通,但特殊到最特殊的战士们给了我们后人一个自由的世界。

D日的顺利登陆是个非常好的开端,但那毕竟是过去的事情了,同盟国也不过是在德国国防军的战线上打开了一个缺口而已,他们眼前的路还长着呢!!!德国国防军在经历过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这三大战役后早已经元气大伤,不复三年前打遍欧洲、非洲无敌手的雄风了。但百足之虫,毕竟死而不僵,始终还是在顽强的做困兽斗。

德国国防军那些受过高度训练的下级军官、军士们,唯一的变化是在残酷的战斗中他们的沙场经验更为丰富了,他们(下级军官、军士)是高度严格训练和高度的战斗自觉性和主动性的有机结合体,更始终保持着所谓军官团(其历史可以从上朔菲德烈大帝时期开始)的个人和团队荣誉感;在他们看来,能够和自己的同僚一起战死沙场是作为一个军人特别是一个军官的最高荣耀和最好的归宿。

那么翻回头来看,到底那些在几年,甚至是几个月前还嚼着口香糖、开着雪弗兰车在大街小巷的酒吧、夜总会厮混,追逐女孩子,更时不时喝个烂醉的美国年轻人们在战场能不能作到和对手德军一样棒呢???到底美军能不能在法国战场上击败德军呢???显然的,如果没有第一个问题的答案,第二个问题根本无从提起。而相当多的人(包括美军最高统帅在内)对于第一个问题都持完全的怀疑态度。

这是个公开的困惑,这困惑一直持续到一九四四年秋季,当盟军彻底战胜德国之前才彻底解决了——民主国家所培养的年轻战士们能否对抗纳粹德国所训练出的精锐斗士???

第三帝国的元首认为这个问题的回答是毫无疑问的——”不”字!!希特勒从一九四零年在法国战斗的英军,一九四二到一九四三年在北非战斗的美英联军身上确定了这答案是绝不可能。德国国防军总是能以少敌众中取胜,只有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才会有次序和保持尊严的撤退。在希特勒看来,在集权控制下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会轻易的击败并制服那些整日沉浸在民主自由和解气氛中的任何一个种族。看看历史吧,多少文明都是这样崩溃的!!!

就这个问题甚至就连马歇尔将军本人也表示过怀疑。就在美军正式参战的第一年年底,将军接到的报告中就曾多次指出了美军的下级军官严重缺乏战场经验、自信心不足、士气低迷、甚至不能完成上级交给的简单任务,更谈不上有效合理的管理组织部队了。将军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刻解决这一问题提到了最优先的位置上。将军在当时已经预见到了如果美国军队不尽快的、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所谓后来的登陆欧洲本土开辟第二战场、将德军从法国及其他被占领土上驱逐出去,以及后面的打到德国本土,最终迫使德国投降等等都将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战争是统帅们在后方几千里外策划的,是将军们在几百里外组织的,是校级军官在几里外指挥的,但却是这些下级军官、军士和普通一兵们在几尺,几码外和敌军做面对面的厮杀才能取胜的。本书的主人公就是这些千千万万个,普普通通的他们。

第一部分 法国战局

在D日,盟军向诺曼底滩头投放了17万五千人的总兵力,后续部队更难以估计。所有这些后续部队从一九四四年六月七日黎明开始就陆续在法国本土登陆了。

本书第一部分就是描述了这些部队是如何在和德军激战的情况下开拓了滩头阵地,进军整个诺曼底地区乃至整个法国并最终将战线推进到了德国边境这一艰苦。

第一章 拓展滩头阵地

一九四四年六月七日-三十日

就在六月七日的黎明到来之时,来自第六特别工兵旅的中尉哈德森率本部人马登上了奥马哈海滩,从他乘坐的登陆小艇上刚一下来“我所看见得整个海滩上唯一能动的东西就是一辆自行火炮了。海面上全是被击毁、炸毁、丢弃的各种车辆、装备等等,还有相当多的尸体就在海水中浸泡着,随着海浪起伏不定。我们跳入了齐胸深的冰冷海水中,蹒跚的向滩头走过去,在那里尸体几乎覆盖了整个沙滩,放眼看去到处都是尸体,而且这些可怜家伙的肩膀上都是蓝灰两色的臂章这代表了他们都来自同一个部队——第二十九步兵师”

尽管真正的战场已经转移到了相对内陆的区域去了,但沙滩仍然不安全,在悬崖上个把个残留下来的德军火力点还在时不时的向滩头射来冷枪冷炮。哈德森中尉中尉的主要任务是分发地图(一项看上去简单但从没有真正完成过的任务——在诺曼底战役中,仅仅美第一集团军就下发了约一百二十五万份地图),但由于战线目前就在奥马哈滩头悬崖后方一点,完全用不着新的地图,同时目前情况也只有士兵、弹药、武器和汽油这些最急需的物品才能允许被送上滩头。所以中尉发现自己处于完全无所事事的地步,于是就带队参加卸汽油罐的工作去了”我的天,那汽油罐子简直堆成了山,说有几万个也不过份,只要想想后面还有成百万个类似的罐子要运过海峡,我都替海军头痛了”

下午的某个时候,中尉回忆到“就在将所有沙滩上的尸体收集清理完毕后,部队举行了奥马哈海滩上的第一个为亡灵祈祷的仪式。我们所有人都为那些死去的战士(不管是自己人还是德国人)祷告,愿他们的灵魂得到安息,同时感谢上天让我们这些人活了下来。在祈祷中我默默对全能的上帝发誓:在我有生之年一定要致力于让如此可怕的人类间厮杀决不再发生。”

从祈祷结束到夜晚这段时间里,中尉在俯瞰维尔维尔的悬崖上找了个位置,给自己挖了个散兵坑。就在他刚刚打算躺下来的时候,天空中突然出现了四架德军轰炸机“所有海滩上以及海面上的全部能对空射击的火器都在向天空开火,那声音大的简直吵死人了!!!”

要知道就这四架飞机就是帝国元帅戈林所吹嘘的无敌铁鹰在七日对奥马哈海滩投入的全部兵力了,其全部作用也不过是让那些当时在沙滩上登陆、装载货物、准备睡觉的士兵觉得自己的防空火力——实在是有点过分地吵人罢了。

在西面,在尤他海滩后面,德军在清晨发动的针对圣母教堂的反攻在中尉威瑞所指挥的逆袭下更是几乎没开始就结束了。但在中午时分,德军开始向镇内猛烈的炮击。第八十二空降师一等兵杰克 蓝诺德所在的散兵坑被直接命中了,炮弹把他的整个腹部都被炸飞了,他的最后遗言是“操他妈的德国鬼子,他们还是打中我了”

下午,五零五伞降团E连从该镇出击将德军击退到了更远的位置上,发动该次进攻的核心人物包括了中士奥特斯?辛普森——一个在军队中服役超过十年的老派人物(最早是骑兵出身,现在则享有全师最佳迫击炮射手的美誉,在D日他已经用实际战绩证明了这一点了);和中尉简姆斯?克乐尔(五零五团的一个排长);以及中尉弗兰克?沃斯理斯(五零五团的一个连长)。

这些人在这场小小反击战中所获得的经验——树篱地带的战斗经验将在未来的战场上带给他们莫大的优势,尤其是对于那些毫无经验的后来者们将收益非浅。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这几个军官、军士能在这场小小的反击战中活下来完全是因为运气的原因。

该连(E连)加强了两辆坦克,中尉克乐尔所接到的命令就是在这两辆坦克的掩护下全排越过田野直接冲向树篱地带,原定的计划是直接又简单。但中尉已经在诺曼底地区战斗了一天半了,多少也找到了点感觉,总觉得这个命令有问题。于是他向连长提出不同意见,在中尉看来德军肯定会在那道树篱后面建立防线的,并利用树篱的掩护将所有企图穿越田野的美军全部打倒,不管他们(美军)如何能熟练的边冲锋边射击,都无法压制德军的致命火力,部队的伤亡将绝对惨重无比。

中尉同时提出他的计划,他建议向侧翼行动,以绕开正面和德军交火。沃斯理斯连长批准了中尉的新计划。中尉经过仔细观察后找到了一条泥泞的小道,从那里他将自己的队伍带到了一个绝妙的位置上,从位置上看过去,眼前的树篱地带历历在目。特别是德军的部队进攻出发集结点,居然完全没有设立侧翼防线和任何前进观察点的部队进攻出发集结点,就在美军的眼前,就在美军的正前方,完全敞开着。

现在伞兵们可以用肉眼清楚的看到德军一个营的全部活动,该营应该是在一个小时之前刚刚到达的(所以还来不及建立侧翼的防线),但部队已经作好了进攻的一切准备:通信兵拖着电话线到处跑,迫击炮炮手在调试各自手中的炮,一一将炮弹装上引信;脖子上挂着望远镜的军士们跑来跑去,一边压低了嗓门向迫击炮炮手下达着口令,一边用手势指出树篱上应该开辟缺口位置;在不远处还有一个炮兵前线观察哨正在调试电台,以便及时从后方的重炮阵地取得支援。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