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您下载的文件来自http://www.shukuai.com书快电子书论坛
引子:
0510时,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刚刚照耀在圣母教堂镇的时候,这个在过去千多年中几乎一成不变的小镇,和其他诺曼底地区的各个小镇一样,本认为所迎来的这一天也会和那已经逝去的成千上万日子一样普通而平凡。
但仅仅在二十四小时后,就在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的夜间,这个小镇就会因为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在D日该镇周边地区的空投(标志着盟军正式反攻欧洲本土)以及稍后在该镇建立的前进指挥部而世界闻名,更会因为围绕该镇的战斗而在世界战争史上留下精彩的一页。
六月七日拂晓时分,就在空投到该地区二十八小时后,第八十二空降师五零五步兵团D连连长中尉威沃利?威瑞 ,从他位于该镇外西北方向的观察点上,用望远镜做长久的观察。即使他是反复调节旋纽,把望远镜放到最高倍率,但视野中,所看到的还基本上是一片朦胧。但他还是能从该镇北方隐约传来的部队调动和车辆的声音中感觉的到,不,他几乎可以确定德军正在准备一次全面进攻,一次被德军称为”赶美国佬下海”的反攻行动。对此他和身边的其他伞兵战友们早有准备了。
中尉威沃利?威瑞所不知道的是这场即将在圣母教堂镇对阵的双方实力相差悬殊。德军一方仅步兵人数就有六千之多,而且将在坦克、自行火炮、以及远程炮火支援下行动,而美军一方总共只有不到六百名轻装伞兵。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勇敢的伞兵们除了手头的步枪、机枪之外什么都没有,而他们将要面对的德军却几乎拥有一切——坦克、火炮支援、车辆机动能力等等,而人数更超过他们十倍有余。
同时中尉和他那支离破碎的D连就在德军预定发动进攻的主轴线上,通过该镇后德军就可以势如破竹般的一路打到海边去,美国伞兵完全无任何退路可言!!!
中尉威沃利?威瑞来自密西西比州,是个体重达两百五十磅的真正大块头。伞兵所提供的标准型号的降落伞对他的体重来说决谈不上什么落地平缓,但凭着那如同树干般粗壮的腿,他对此根本不屑一顾。中尉没参军之前是个第一流的护林人,最擅长使用步枪和猎枪射击各种距离上的各种猎物。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未失手过’。中尉是个老兵了,在经过了登陆西西里战斗和意大利的残酷山地战斗洗礼后,已经被第八十二空降师五零五步兵团的团长——上校本? 冯德沃特称为是”活着的最具战斗经验和战斗技巧的步兵”。
生活中的中尉可还是个绝对虔诚的南方浸礼教徒,每月的军饷一半他都会寄回家乡为教会添砖加瓦。面对最让人惊噩或愤怒的情况下也不会象其他人一样高呼”上帝、耶酥”而是以著名的废奴主义人物‘约翰?布郎’的名字取而代之。他不喝酒,不抽烟,甚至也不象其他人一样喜欢泡妞儿。不少伞兵在私下,也仅限于私下称呼他为‘祭司’(你可以试着当面叫叫看,后果自行负责)。 上校本?冯德沃特视威瑞如同自己的儿子一般,总是亲热的直呼其昵称”威沃利”。
六月七日凌晨,威瑞从自己的观察点返回镇内,向在空降中摔断了腿,此时还打着石膏的中校详细汇报了他在观察点上所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感觉到的一切,特别汇报了他所判断的德军最有可能发动进攻的地点及可能的兵力大小。
上校在仔细总结了所有战场情况后向威瑞下达了命令:立刻返回自己的连队并组织针对德军该次进攻的逆袭。
上校在事后回忆到:“他(中尉)只是干脆的回答了声:是,长官! 敬礼后就迅速的离开了,脸上神态自然,简直象是去参加幼儿园小朋友警匪游戏的警官一般。”
回到连队后,中尉向所有本部士兵传达了命令,正当其他连上的战士在积极做着迎敌准备时。中尉则拎起他的M-1步枪,塞了几个手榴弹在口袋里,再仔细检查了挂在臀部枪套里的柯尔特?45英寸(11?4毫米)手枪和插在伞兵靴内另外一支银把?38英寸(9毫米)左轮枪后却独自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了。中尉打算在D 连投入进攻前再进行一次抵近侦察以最终确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动实施这次逆袭更为正确而有效。
但威瑞对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尽管他在过去的六个月的全部艰苦训练就是为了此时此刻的战斗,但当这一天、这一刻真正到来之时,却发现自己以及所有士兵都完全没有准备好。因为在他们所接受的所有训练课程中单单缺了针对该地区地形的战斗训练。
即使是最有效率和手段的军方情报机构,不论是美第一集团军的情报处(G-2),又或是各个师的情报股 (S-2),从来都没有告之这些普通的战士他们未来所面对的主要战场环境将是——由覆盖了近半个诺曼底地区的篱笆墙所组成的迷宫。
几乎就在中尉踏上诺曼底之前整整一百年,在著名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该地区就已经是如此这般景象了——“当地的农田四周全是农民筑起的土堤,作为区分土地的界线(通常高度在两米左右),土堤上种满了仙人掌和低矮的灌木丛,以阻挡大西洋刮来的强劲海风。天长日久,仙人掌和灌木长成了互相缠绕密不透风的灌木树篱,整个地区是就一片田畴和方方正正的树篱纵横阡陌的绿色农田,与邻近的大海遥相辉映,蔚为壮观。至于那些土堤,只有徒步方能通行,即使是两轮轻便马车都会泥足深陷,不能自拔”
由于整个地区长满灌木,盟军绝难发挥海空军优势,同时地面视野狭窄,每块树篱、土堤围起的农田都如一个天然的防御阵地。当坦克和装甲车辆遇到土堤时,只能低速爬行,到达堤顶时,正好暴露出装甲最薄的底部。而早已等候的德军步兵就可以乘机立刻发射‘铁拳’火箭弹,将这些所谓的庞然大物变成一堆堆燃烧的废铁。即使那些侥幸能爬上土堤的坦克也难以穿过厚厚的树篱,低速度的装甲车辆们很快又成了德军步兵下一个攻击的猎物。在这种地形上,火炮、坦克毫无用武之地,最有效的武器反而就剩下了冲锋枪、步枪、手枪、刺刀、甚至是匕首和铁锹(手榴弹的作用也不大,因为视野狭窄同时树篱密布,非常容易发生误伤)。
为什么几乎全部的盟军军情机构都会忽略了该地区如此明显的地形地貌特征呢??特别是在已经对该地区已经进行了数百次的航空侦察,拍摄并详细分析了成千上万张航空照片之后呢?答案是:一向精准的航空照片迷惑了每个人,从法国上空垂直的看下去。整个诺曼底地区的篱墙和英国并无任何明显区别。不过是一堆堆矮小的灌木而已,猎狐犬都可以毫无困难地一跳而过。(显然情报部门是无法将英国猎狐犬带到法国去跳跳那儿的树篱的)。
“从未有人向我们介绍过该地区的地貌特征,更不用提接受针对该特征的相应训练了”美军上尉约翰?克比回忆到,陆军大兵们不得不从残酷的战斗中逐步学习,一如威瑞中尉在六月七日凌晨将要做的一样。
威瑞和他下属的伞兵们及友军;包括了攻上奥马哈海滩的第二十九步兵师、攻上尤他海岸的第四步兵师以及其他相关支援部队一样,全力训练都是为了这次庞大的两栖登陆作战的胜利。当一九四四年六月六日夜幕来临时,凭借着他们所接受的训练、强大火力、装备和他们的勇气,他们已经取得了登陆战的胜利。但自六月七日起,他们将不得不面对另一场战斗——一场在他们从未遇见和训练过地形上所进行的战斗。
与此同时,他们的对手德国国防军,却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反复针对诺曼底地区特有的地形地貌进行着高度有效的训练。德军三百三十师的一名一等兵阿道夫 ?龙格斯彻回忆到“在那里(诺曼底)那些密密交叉的篱墙让你有时完全迷糊了,相隔三十米都不能算近距离,我们试着熟悉这些地形,在反复的训练中了解这些地形。因为我们知道当进攻开始时我们很有可能被完全割裂开,作战几乎全靠自己。我们的战术就是——让美国佬靠近,近到可以直接把手榴弹扔到他们的怀里的距离后再开火,然后消失在篱笆墙后面等待下一个机会,又或等待着他们企图穿过那些篱墙时再从暗处一个个撂到他们。”德军同时以日耳曼民族一贯的严谨态度精确标定了他们的机枪、迫击炮以及其他火炮的射界和表尺以保证将火力投放在任何一个可以穿越的篱墙间隙处。而在篱墙后面的区域里,更有数不清的步兵散兵坑、暗堡以及机枪火力点。
威瑞中尉选择了一条果园内的泥泞小道来穿过面前的篱墙,在爬过几条水沟后他突然停了下来,在那种情况下他所听到了的声音如果换了是其他人很可能根本听不见,但威瑞的护林人生涯给了他敏于常人的感觉。从前方的某处,有隐约的德语交谈声传来。当时中尉实际上已经接近了地图上的 N13,一条连接圣母教堂镇和瑟堡的主要公路,而这条公路也将是德军本次攻击的主轴线。
威瑞小心挪动脚步,如同猎鹿人般无声无息地移动着,非常非常缓慢的移动到了传出德语交谈的那道篱墙的另一侧,现在那德语交谈听上去象是军官在交流地图坐标。威瑞把M-1步枪保险打开,一边站起身冲过篱墙,一边用他通常的大嗓门大喊着“给我把手举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