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章(1 / 1)
初夏艳阳高照。我闲来无事,在藏书阁里翻找书籍解闷。
这里是皇宫收藏书籍最多的地方,标准的国家图书馆,整整一个殿阁里都是各种各样的文献,连古老的手抄本和珍贵的孤本也应有尽有,光是日常整理和维护这里的宫女太监就多达数十人,可想此地藏书之丰富。
不过,能来这里的人却不多,因为皇宫重地,一般人不得擅入其门,能进来的也不敢随意乱闯。除了些文史官吏和喜欢舞文弄墨的贵族进出外,也没有多少人喜欢这个几近有些荒凉的地方。许多珍贵的文献和资料被尘封,许久无人问津。要不是因为还有专司管理这的人员,更是要显得荒凉无比了。好在我无意发现了这个好地方,才觉得宫中的日子过得不那么郁闷。
自从知道这个去处后就喜欢经常来转转,女皇驾临自然闲人回避,往日就来人少得可怜的殿阁如今更加清净起来,我能独自享用这书籍的海洋,还有专人伺候热茶点心。每当翘着小腿懒洋洋的半躺在太监们找来的靠椅上看着书的时候,就觉得日子怎么能过得如此悠哉惬意无比。
我难得忙里偷闲,除了翻阅需要的资料外,还经常从这里找些奇闻异志和小说来打发时间。只要进了殿阁,除了来送茶点的侍从外,我都会摒退其他人,能暂时安静躲过那群浩荡的侍从群滋扰,好好享受私人时光。
就像往常一样,藏书阁里的管事太监摆好了东西离开后,我独自一人从这一头慢慢晃到那一头,悠闲的在书架上翻翻看看,好不自在。
这里书多,自然种类齐全,甚至连些画本和杂记小说也大是不乏。难得在这个世界找到适合的休闲方式,便乐此不疲的穿梭于各个高大的书架间,寻找中意的书籍解闷。
藏书阁地方虽大,但四处都还干净,想来管理这里的人也很用心。我偶然转到一个角落里的书架前,这里位置不打眼,又连接被前排高大的书架遮挡了光线更显昏暗,也许连管理的太监都忽略了,书架上落了薄薄一层灰尘,显然已经有些日子没有人打理了。
只看了一眼就本欲转身走开的,可不知为何好奇心驱使下又转身看了遍,见到本自己喜欢的书,顺手抽出的时候却意外从夹页里掉出一副画来。
微感奇怪的弯腰捡了起来,掸了掸上面的尘土,拿着书一起慢慢走回桌前展开一看,动作却忍不住顿了顿。
一边喝了口茶,一边细细的看着无意中发现的画。
手中的纸质已经有些泛黄,像是多年前所作。我在奶娘的强迫性补习下已经有了些鉴赏能力,可这画不像大师的作品,画的也不是什么名山大川,花鸟虫鱼。
画里是个骑着白马的稚龄红衣少女,鲜亮的衣饰,明媚的眉眼,笑容熠熠,连那额头上带着红缨的白马也惟妙惟肖。一人一马鲜活而生动,仿佛几要破纸而出。一笔一划都妙到勘言,细致万分。画面简单,想是兴致而作,但可见描绘这副画的人丹青功力深厚之余,更放入了自己的情感,欢快的笔调,鲜亮的用色,让那画中的少女看起来跃然纸上。
遗憾的是这副画稍有破损,星星点点的暗黑色污渍也破坏了画面的美感,曾经有人为此画提的词和落款已经难以辨全,只隐约能读到几行这样的字‘风波起,云烟深处水茫茫……忘不了,爱不到,放不掉……为何让今日容颜老于昨日——宣和二十……年封笔……言’然后就是一连串类似于滴落的墨迹。好像题字人力难再续
明明那么鲜艳的画面,却配着浓烈伤感的题词。美好的回忆配着几是沧海桑田的叹息,应该是作画人许久后才又重新添上去的,那无奈的感觉令看到的人都忍不住会伤心落泪。
算了下,宣和二十几年正是周南国最混乱的那几年,处于内忧外患之中的国家看来每一个角落都有动荡的存在。也不知遇到了什么事情,画这画的人最后决定封笔,令此画成为他生命里的叹息。画中少女和所题的词无一不显示是一对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的故事,不免让人有些遗憾。
不知道为什么我会这副画心有戚焉,手指慢慢划过画面,光滑的的金版玉纸却有粗粝的感觉,是岁月的沉淀让它也变了么。画里的少女看着年纪尚幼,天真无邪的模样也很是喜气,如此精致生动。只是不知是谁画了后却又把它藏在这里。
这副画虽没被丢弃,但它的主人却也没加收藏保管,如此堙没于这诺大的藏书阁里,大有不再让它再显露于世之意了,若不是我无意把它翻出,恐怕也没有什么机会能重见天日了。
忽然想起,这皇宫大内,能在藏书阁里留下这样一副画的人定是个痴情种子,在失意落寞后把曾经美好的记忆埋藏在某处,说不定还是哪位皇亲贵胄的笔迹。
我又看了回,终是不舍得就此又把它放回书中去。这画不像名家大作,也不精致绝伦,反而有些残破污秽,可我就是喜欢这画里鲜活的一人一马。能被我拣到,这画也算和我有缘吧。
想了想,小心的收在袖中,带了回去。
因为占据了皇甫绵宁的身体,又暂时回不去了。我本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做个称职的女皇,不说功德无量,但至少也希望国泰民安,我想这也是这个身体真正的主人皇甫绵宁的心愿。
不过总是天不从人愿,周南的时局又开始动荡,经历了内乱,历经了战争后,这个才刚刚安定下来的国家又开始暗潮汹涌,困厄不断。
因为正统的女皇回朝,夏轻衣表面上开始逐渐放权,甚至开始慢慢把一些重要的裁决和生杀大权移交到了我的手上,可正因为这样,朝内朝外的局势微妙的变幻起来,文武百官对夏轻衣这样的做法琢磨不透,但对我能重掌权利表现出了不一的态度。
首先夏轻衣掌控朝政多年,虽然手段强硬,独断独行,但政绩斐然,使内忧外患中的周南国依旧强大兴盛,建立了自己的威信和势力。其次,我作为登基不久的女皇却也为国为民征战沙场,更以稚龄平定了外族的叛乱,也有军功,并在不长的登基时间内网罗了许多人才和精英。
夏轻衣与皇甫绵宁曾因权力之争而弄得一度对立,最后以至弱势的女皇为了夺回实权而御驾亲征,如今凯旋归来的女皇已经堂正的拥有了和夏轻衣平分秋色的力量,夏轻衣的退让与淡出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受伤后的绵宁醒来却成了我,什么也不懂的我无意争抢权势,也没有什么大志,只想缓和现在与夏轻衣的关系,可我的做法落在某些敏感的人眼里反而成了忍辱负重的卧薪尝胆。
朝廷的势力渐渐一分为二,大臣们纷纷开始暗中衡量,加入对自己有利的阵营,以期在这场难定输赢的无硝烟战斗中获得最后的胜利,从而牢固自己的地位与利益。
我想解释争辩,可愈发显得好像在欲盖弥彰。明显的明争暗斗在朝堂上也不能幸免,夏轻衣始终袖手旁观,我无法得知他真正的意图,是想借机试探我的能力?还是另有城府?或是真的愿意就此放权于我,只是看我有没有这个能力重掌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小心翼翼的揣度,却始终不得而知。
如今朝堂上的大臣多已分成两派,一派是在内乱时大力协助过夏轻衣的功臣,他们很大一批是国家的肱骨之臣,是支撑着这个国家的中流砥柱。而另一派则是皇甫绵宁亲政后自己栽培的势力,都是些近几年才被提拔上来的年轻臣子,如赫连惊红和重华就是这一批里的佼佼者。
我虽是名正言顺的正统继承人,可年纪还轻,经历也颇浅,更因失去所有从前的记忆,一切要从头学起,无论是国事还是政务,处理起来都颇为困难,所以许多大臣上书建议,希望暂时还由夏轻衣摄政,直到我能恢复记忆或是完全能胜任女皇这个职务。而另一半人则觉得我已过亲政的年纪,又曾御驾亲征建立过功勋,完全有权利也有能力掌管这个国家的一切事务,而夏轻衣以帝君身份摄政实在太不合适,早就应该把手里的剩余权利也一并交出来才对。
如此这般,我和夏轻衣还没怎么着,两派人马对峙的情形却越演越烈,即使到了我的面前也时有争执,似乎定要争出个你输我赢来。情况有点开始往我意料之外发展,如今我只好每天忙于平衡各方实力,小心的处理两边人马的纠葛,为避免更多的纷争而安抚人心,面上处处以公允为先,处事也绝不能落人口实,帝王权术让我发挥到了极致。
皇宫我是待够了,如此日复一日的搅入斗争,时刻战兢的过日子,即使我是高高在上的女皇,过得也十分不尽人意,不由开始厌烦现在的生活。
虽然无奈,但在没想到其他出路的状况下,我的日子依旧要过,女皇的职责也一天都不能放下。下个月,皇甫绵宁将迎来十九岁的生日。
原本,想着简简单单过去了就算了,还跟夏轻衣商量一切从简就是,他也答应了。可完全没想过女皇的生日就是再从简已经要比我想象的要奢侈铺张许多倍数,明明离下月二十二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可宫中上下就已经开始着手筹备。
看着奶娘领着一殿宫女太监喜滋滋的忙前忙后,每天从早弄到晚,精神矍铄,我就撑着下巴郁闷,怎么会有人操劳还这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