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负气絮叨(1 / 1)
容嬷嬷让飘坠的黄缦一一卷上,内殿里温暖的春光透了进来。端上了让人凝神静气的熏香,此时太后恢复了平静。
“储妃一定能明白您的心意的,但是,您对她的要求是否太苛刻了。您将她禁锢在护国寺里,难保她今后不会怨恨你。”容嬷嬷为她奉上了清茶,甚是担心的说道。
“当初选择她为储妃,无非是想找一个听话的。不听话的人就像是身上的腐疮,迟早是要剜去的。你看,就连纸鸢那样的小丫头都知道识时务去改变自己,哀家希望储妃也能像一块能治愈的腐疮一样,让人安留!”说着太后有所思的细品着清茶,“传画那个些人都查清了吗?画都经了那些人的手?”
“那个偷画的书苑太监的对食是清玉宫里的宫娥,具她讲玉妃肯定是知道的。其余的人,奴婢还没有仔细去查,奴婢想来还是让此事就此结束吧,只要能让太子妃明白您的心意就行了。”
“玉妃?皇后?!又是她,当初韩郑二妇与太子生母两方暗斗她本是清楚□□的,就是隔岸观火,看着我将她们一一铲除了得了个便宜不说还博了个大度、明理、贤淑的美名。她以为她的那些小心思哀家不清楚吗?当年哀家对她只不过是伤心,现在只剩下失望了。哀家最看不得的就是她既要得到又不付出,终日作出一幅凄凄楚楚乖顺听话的样子,自持父族三代战死沙场的资本博的满朝的同情。讲着句句你无法回驳的大道,一幅明理知德的贤惠模样。暗地里却跟你离心离德,全然没有一国之母应有的担当。好事全教她占尽了!这幅画既然传到玉妃手上,难道她就不知情吗?看着晚辈受难却也不帮衬一把!这样的婆婆算个什么?”太后又负气的说道。
容嬷嬷只得劝慰道:“皇后应该是不清楚吧,再说当年难产留下了病根。身子也不好,想管也没那个精神呀!”
“哼!”太后睨了她一眼,愤愤的道:“说起那次难产哀家又是生气,为了赶在太子前面将龙儿诞下争个长子的名分,冒险喝了催产的药。自己的身子弱的不行,还便便想些旁门左道,害的一个龙儿无辜而去。她以为自己行事隐秘旁人都不知道,要不是皇帝心软,念着结发的情意,中宫早已易主。见她产子无望,哀家才想着将寰立为太子过继与她,可她偏不待见他,还想的起那日寰哭着跑到琼芳殿找哀家吗?她这个女人饶是可怜,妻子、母亲、媳妇、婆婆都当的不好,更别说要让她做好国母去恩泽万民!弄得哀家整日战战兢兢,但凡一天不知道后宫宫妃奴才们发生了些什么事,就睡不安稳。”
“太后,您就不要发怒伤神了。宽心些吧!”容嬷嬷轻拍着她的手背,心里想着太后果真是老了,越发的爱唠叨了。顿了顿她又说道:“还是奴婢去护国寺等着太子妃苏醒吧,奴婢想这件事还是不能教旁人去办。”
太后点点头,又讪讪的道:“极是,哀家后悔让她喝那碗三觉汤了,哀家后悔了,要是真的寰无能又该怎么办?哀家得好好想想。你且去吧,让哀家一个人好好静静!”
容嬷嬷听罢起身退出了琼芳殿,当跨出殿槛的一霎又侧头回望凤坐猛然间觉着太后憔悴且倦意甚浓的靠在那里,心里酸楚至极,太后真的是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