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德国史 > 第95章

第95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情路幽幽 双色玫瑰 不是故意忘记你 山村疯狂 靖康奇耻 王选的八年抗战 丹桂花开 SS_VS_VV 共同抗日:出卖 皇上 我来爱

联邦政府不愿直接与东德政府发生联系,1951 年 1 月 15 日通过记者招待会提出关于统一问题的反建议,要求先举行自由选 举产生全德大会,由全德大会制订宪法,然后举行议会选举,产生政府。从 表面上看,双方的分歧在于统一的步骤不同,实质是双方都想用自己的政治 构想来统一德国。

1954 年初,苏、美、英、法四大战胜国的外长在东柏林举行自 1949 年 以来的首次外长会议,德国重新统一问题成为会议的中心议题。英国外长艾 登代表西方三国提出了“统一的五点计划”,苏联外长莫洛托夫针锋相对地 提出“四点计划”。艾登的“五点计划”为:全德举行选举;召开全德大会; 制订宪法和准备和平条约谈判;在和平条约谈判的基础上通过宪法并组成政 府;缔结和平条约。莫洛托夫的“四点计划”:吸收东德和西德代表共同参 与制订和平条约;通过东德的人民议院和西德的联邦议会组织临时政府;由 临时政府实施全德选举;组成全德政府。由于东西方阵营都力图用自己的方 式使统一后的德国进入自己的体系,因而不可能取得一致意见。

1957 年 2 月,东德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乌布利希又提出解决德国统 一问题的“过渡性方案”,方案建议两德建立联邦,其执行机构是由双方各 自选出的代表对等组成“全德管理委员会”代行政府职能,并准备组建统一 的管理机构并在双方同意的选举法基础上举行选举。由于乌布利希方案的出 发点是两德地位平等,与联邦德国和西方阵营的政治路线相背,因此又遭到 联邦政府拒绝,同时,联邦政府声称只有自己才有权代表整个德国讲话。

1959 年,美国政府提出了分4 个阶段重新统一德国的建议。该建议设想 首先统一柏林,尔后由 25 名联邦代表和 10 名东德代表组成混合委员会,负

责起草选举法草案,并最迟在 2 年半以后根据选举法规定选出全德大会,经 四大国批准后成立全德政府,最后缔结永久性和约。该建议很快遭到苏联和 东德政府的拒绝。

1972 年两德签署“基础条约”后,统一的前景显得更为渺茫。

两德完成统一

80 年代中后期,东西方关系发生转折。美苏双方经过长期的军事对抗和 大规模的军备竞赛都面临不同程度的经济政治困难,需要缓和国际局势,集 中力量解决国内问题,东西方关系进入一个新的缓和时期。欧洲局势受其影 响,集团意识淡化,欧洲整体意识抬头。联邦政府抓住时机,开始积极而谨 慎地调整东方政策,利用苏联放松控制东欧的现实,大力发展同东德的政治、 经济关系,并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打“经济牌”,引诱东德在统一问题上作 出实质性的让步。

1989 年秋冬,东欧一些国家尤其是波兰和匈牙利,内部发生很大变化, 共产主义政党或失去对政权的全面控制,或改组成社会党。东德的国内局势 也发生动荡,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连续更迭。1989 年 10 月 18 日,连续18 年担任统一社会党中央第一书记的昂纳克辞职,同日由埃贡·克伦茨担任总 书记。10 月 24 日,克伦茨又接替昂纳克担任国务委员会主席。但是,仅仅 一个多月以后,克伦茨于12 月 3 日和 6 日先后辞去这两个职务。8 日,自由 民主党人曼弗雷德·格拉赫被指定为国务委员会代主席,9 日,格雷戈尔·居 西担任统一社会党主席。 16 日,统一社会党特别代表大会决定将党名改为

“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自 1964 年 9 月接任部长会议主席 达 25 年之久的维利·斯多夫于 1989 年 11 月 13 日被莫德罗接替。随着领导 人的更迭,东德方面对统一问题的立场也发生变化,从反对统一、坚持两德 并存,转到主张建立两德之间的“条约共同体”,乃至最终建立联邦。 1989 年 11 月 9 日,东德部长会议发言人宣布开通柏林墙和两德边界,从而实际上 迈出了走向统一的第一步。

东德方面的种种变化使联邦德国政界人士欣喜万分,纷纷出马抓住这个

“从未有过的有利时机”,在统一问题上采取积极进取的步骤。1989 年 11 月 28 日,科尔总理在联邦议院发表讲话,提出实现统一的十点计划。计划放 弃了原先推行的“小步政策”,设想分三步实现德国的统一:第一步是联邦 接受东德关于建立“条约共同体”的设想,在经济、交通、环保、科技、卫 生和文化方面建立共同委员会;第二步也即关键的一步是发展两德的联邦结 构,建立一个经济协商和政治协调的政府联合委员会,一个共同的议会机构 和一些共同的专门委员会;第三步是逐步向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过渡, 形成统一的德意志联邦。此外,联邦德国政府还积极筹划统一德国的具体步 骤,如筹建两德货币和经济联盟,成立以科尔为首的“德国统一委员会”等。 外交上广泛开展活动,力争苏、美、英、法四大国对德国统一的理解和支持。 科尔计划刚出台时,一度遭到东德方面的拒绝。东德舆论指责该计划无 视两德基础条约和欧安会赫尔辛基最后文件规定的两个德国的主权与独立 性;认为重新统一还提不上议事日程,东西方都不希望改变目前欧洲的均势, 两德关系的稳定是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但仅隔两个月,东德的态度发生

很大的变化。1990 年 2 月 1 日,部长会议主席莫德罗提出一个分四步实现德 国统一的方案。第一步是缔结一个有关合作与睦邻关系的条约共同体;第二 步是成立应有共同机构的两德邦联,组建议会委员会、州议会和负责某些方 面工作的共同执行机构;第三步是把两国的主权转让给邦联权力机构;第四 步是通过邦联内两个部分的选举组成德意志联邦式或德意志联盟式的统一德 国。就统一步骤和途径来说,莫德罗方案同科尔计划基本上吻合。

1990 年 3 月 18 日,民主德国举行第十届人民议院选举,这次选举被西 方人士称为民德建立以来第一次“秘密和自由”的大选。选举结果,基民盟 由于得到联邦兄弟党的鼎力支持,获得大胜,得到40.91%的选票,以它为首 的“德国联盟”(包括“德国社会联盟”和“民主觉醒党”)则获票48.15%;

1989 年 10 月 7 日成立的社会民主党位居第二,获票 21.84%;民主社会主义 党(1990 年 2 月 4 日由德国统一社会党—民主社会主义党改名而来)得票

16.33%;由自由民主党、自由党和德国论坛党组成的“自由民主联盟”(1990 年 3 月改组成自由民主党)得票 5.28%。根据选票结果,由基民盟主席洛塔 尔·德梅齐埃担任部长会议主席。德梅齐埃政府执政后为东德按联邦德国要 求并入联邦奠定了基础。

莫德罗方案提出后 6 天,即 1990 年 2 月 7 日,科尔立即作出反应,正 式提出尽快建立两德经济和货币联盟的建议。2 月 13 日,莫德罗亲往波恩会 晤科尔,双方决定成立共同委员会来商讨两德建立货币联盟和经济共同体事 宜。东德德梅齐埃政府执政后,两德政府之间开始了实质性谈判。1990 年 4 月 18 日,两德的内政部长首先讨论内部安全问题,商定加强两个部门协调合 作和人员交流,并在当年夏季休假以前取消两德之间的边界检查。紧接着, 双方的财政、劳工、农业、交通、邮电、环境和发展援助等部的部长分别举 行会晤,商讨有关事务。从 4 月 24 日起,科尔和德梅齐埃之间也开始了直接 会晤。

在实现统一的进程中,遇到了影响统一的一系列“内部问题”和“外部 问题”。“内部问题”由两德政府间协商解决,“外部问题”由两德加上美、 苏、英、法所谓“2+4”会议来处理。

1990 年 5 月 18 日,两德政府签订关于建立两德货币、经济和社会联盟 的第一个“国家条约”。该条约于同年 7 月 1 日生效。通过条约,双方建立 了以下三个联盟。(1)货币联盟。以西德马克统一两德货币,废除东德马克, 联邦银行同时成为主管东德货币和货币发行的银行,东德延用联邦德国在金 融、货币、财政和信贷等方面的法律规定。东德公民的工资、养老金、奖学 金、各种租金及规定限额以内的现金和存款,按 1 比 1 发行或兑换西德马克, 其余的原则上按 2 比 1 兑换。(2)经济联盟。“社会市场经济”成为两德共 同的经济基础,东德应促进企业私有化,运用竞争机制鼓励自由竞争,实行 价格自由以及劳力、货物、资本等方面的自由流动。(3)社会联盟。主要包 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是在东德实行联邦的劳动法规,如允许职工为了促进 经济发展而有权结社、罢工、参与管理和不受解雇等,二是在东德引进联邦 的养老、疾病、工伤事故和失业四大保险,建立社会救济制度,逐步组建一 套独立于国家财政预算的社会保险体制。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