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1 / 1)
老张所指的这个山头并不高,没过多长时间,秦爷他们就爬到了山顶。老孙头跟手下使了个眼色,手下便借机将老张引到了一边,几个人驻足观察。虽然叫山,其实只是丘陵,高度也就在一百多米,不过视野很好,站在上面,放眼望去,司戊坟村及其周边的形貌尽收眼底。瞭望了一会儿,老孙头侧身向一直聚精会神的秦爷请教,“秦爷,跟我进村时观察到的一样。这里的风水确实非常好,如果要是让你点‘穴’,你会把‘穴’点到什么位置呢?”
秦爷一听,嘿嘿笑了,“孙老爷子是要考考我呀!所谓‘三年寻龙,十年点穴’,这堪舆风水里‘点穴’是最难的,而且流派众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眼下这个局,依在下看来,把‘穴’点在那里应是最好不过。”说着,秦爷用手一指。老孙头顺着秦爷所指的方向看去,哈哈大笑,夸道:“秦爷果然眼力不凡,我也是这么判断的。”几个伙计也都往他们说的方向看去,原来他们所点之“穴”竟然是之前老张所说的那个“不干净”的道观。大家一时不明就里,茫茫然看着秦爷和老孙头,等着他们的下文。
就看老孙头皱着眉,往道观方向继续端详了一会儿,对秦爷道:“不过,你有没有发现其中似乎有个很大的问题?”
秦爷微笑,“在下倒也发觉其中似乎有些不妥。这次请孙老爷子先赐教,看看我们是不是又不谋而合。”
老孙头明白秦爷的意思,也要试试他的深浅,并不推辞,“这个村子的风水局相当的完整,‘来龙’走势磅礴,‘案山朝山’绵延深远,青龙位和白虎位,有‘沙’有‘护’。而且村边还有水源,风水上讲究‘得水为上’,这个地方得天独厚,从自然情况看,确实是好局一个。不过,刚才我看了一下‘山向’,感觉有很大不妥。”
秦爷马上接问:“噢,孙老爷子感觉有何不妥?”
“刚才我看了一下方位,感觉这村子的方位……问题很大。再好的风水局,在这个方位上,也会完全的‘破功’。”接下来,老孙头很有把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个村子的朝向和我们方才看的道观朝向,完全一致。特别是相对于道观来说,应该的朝向是‘坐北朝南’。但同样是南北朝向,细分起来又有区别。按说,正常的朝向应该是‘子山午向’,这样才能招来正神,而这个道观的朝向虽然也是南北朝向,但是却是‘癸山丁向’,癸代表的是阴气,这样的道观只能聚阴。所以,就算抛开道观,这村子的朝向在这个方位上也是非常不妥的。”
老孙头说出这番见解,秦爷才真正地见识到了老孙头的实力,心下不由得暗挑大指,暗道:“这老爷子果真名不虚传,这二十四山的方位竟然烂熟于胸,不用罗盘就能信手拈来。这个人没有什么文化,能到这种境界完全是熟能生巧,锻炼出来的感觉。没有个几十年的经验,再加上天赋异禀,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境界的。”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孙老爷子果然见解过人,秦某人佩服。刚才孙老爷子所言不错,在下也观察到村子和道观的方位存在很大问题。如果村子和道观是这么个方位的话,看来只能是吸收负磁场,也就是我们说的阴气。按理说,若把‘穴’点在道观的位置,那也没必要把整个村子的朝向也弄成这个样子,除非……一种可能!”
第八节 “阴村”
“难道……!你是说……?”老孙头难以置信地看着秦爷。
“没错!除非这里是个‘阴村’!”秦爷缓缓地说。
“真的是‘阴村’啊!”老孙头有些兴奋,两眼冒光,“刚才我也想到了,但不敢确定。如果真的是‘阴村’的话,我们可发大财了!”
旁边的伙计不明白,插嘴问:“老爷子,怎么就发大财了?”
老孙头得意地解释道:“这种村子我只听说过,却从没见过。传说,古代的很多帝王贵胄怕自己的墓被盗,在墓之上并不设封土,即古代所谓的‘只墓不坟’,但为进一步防盗,还会迁徙众多亲兵守墓,守墓之人就在墓之上建立村庄,这就是‘阴村’。既可以起到伪装作用,又可以加强守卫。一般这种村子大小不一,但是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村子的大小一定要达到正好覆盖墓葬的面积。依这个村子的规模来看,尽管后来村里又迁入了一些像老张这样的外来户,使得布局有所扩充,但仍然可以看出,这里的地下墓葬规模相当大,所以说,哈哈,这次我们可发大财啦!”
众人一听,都来了兴致,个个摩拳擦掌,纷纷问道:“老大,那咱们什么时候动手?”秦爷一摆手,“不忙。这里的情况有些复杂,咱们首先要弄清那个‘清风观’是怎么回事!”大家听秦爷这么一说,也都冷静下来,其中一个耐不住性子的伙计悄声问道:“那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
秦爷跟一个伙计耳语了几句,似乎在嘱咐什么事情,然后他下令:“你们回去好好休息,听候调遣。我和孙老爷子今晚要夜探道观。”此言一出,大家也都想跟着,毕竟这是发财的事情。秦爷连忙劝道:“探道观这事儿,人不能多,我和孙老爷子足够了,何况只是探个虚实。本来很偶然发现这里,咱们的大多数装备都埋在了疑冢附近的荒地里,如果真要在这里下地,还必须回去取回工具。现在只是第一步,大伙一定要耐心。切记,‘小不忍则乱大谋’。”这番话入情入理,众人信服。秦爷让老孙头唤回老张和陪他闲谈的伙计,一起下了山。
到了村口,秦爷让大家先回去休息,然后对老张一本正经地说道:“刚才我们从山上看了看,隐约发觉那个道观是有一定的文物价值的,决定考察一下。回省城后,我们会跟上面打个报告。麻烦你,带我们去一趟,我们要到实地再看看。”
老张一听,吓得直摇头,“两位先生,这个可真是不敢。那个地方太瘆人,平时路过那里都是一溜儿小跑,更别说带你们进去了。”
老孙头听他推三阻四,着实有些生气,绿林道上的狠劲顿时就上来了。刚想吓唬他几句,秦爷急忙跟他使眼色,老孙头这才往下压了压火气,不再说话。却见秦爷一脸的严肃,像个领导干部似的,说道:“老张,你看这样吧,我们初来乍到,冒冒然过去,也不太像话。你看这样行不行,你带我们过去,远远的等着我们,我和老孙同志进去看看就出来。”老张一听,秦爷说得在理,再看老孙头在旁边气色不善,也只好答应。三人动身往道观走去。
这个村子虽然不大,但是小路交错。从山上看,到道观的距离并不远,几个人却走了好一会儿才到了道观外面。老张有些害怕地伸手指了一下,“就是这里了,我在那边等着你们。两位同志,千万别耽搁太长时间,里面着实阴森得很。”秦爷微笑一下,点头示意。等老张走远了,两个人便绕着这道观走了一圈。
这道观可谓相当破败,四周的围墙都倒塌了一半多。老孙头边走边问:“秦爷,你说我们怎么不趁着天亮进去查看一下,非要弄到半夜里黑灯瞎火的,多不方便呀。”
秦爷微笑,回答道:“孙老爷子请看,这道观已经破落不堪,院墙都倒塌半壁。我们如果现在大张旗鼓地在这里翻来翻去,如果有人路过,肯定一眼就能看到,必将引起怀疑。尽管村里人平时不来这里,但是为防万一,我们还是谨慎为上。”老孙头一挑大指,“秦爷想得周全,我老孙佩服。”说着,二人跨过一片倒塌的院墙,来到院里。
道观虽不大,却有两进院落。前面院落很小,秦爷和老孙头很快就从二道门进了后院。后院稍大一些,宝殿在院子最后,里面的神像也已损毁。
道观就这么巴掌大的空间,二人看似漫不经心地随便溜达,整个道观中的地形便已烂熟于胸。白天不能放开手脚,过多停留也无益,二人于是从正门走了出来。
刚一出来,就见老张紧张地躲在远处。一看他俩出来,也不敢过来,紧张地跟他俩招手,秦爷跟老孙头大摇大摆地走了过去。老张看他俩安然无恙,顿时松了口气,“我还道你们两个怎么样了呢,进去这么长时间不出来,我又不敢进去,可把我给吓死了。你们要是再不出来,我就要去喊人救你们两个了。”秦爷跟老孙头相顾莞尔。秦爷拍了拍老张的肩头,“老张,你不用紧张。我们整天接触的都是一些奇闻怪事,没什么可怕的。再说,里面也没什么奇怪的东西,很正常,不用担心。走,回你家吃点饭去。”老张虽有些将信将疑,但还是放松了很多,赶忙说道:“好,好,大家累了一上午,我回去弄点可口的。”
一路无话,秦爷和老孙头回到老张家跟众人汇合。吃完饭后,大伙就休息了,一来是早上起得太早,这会儿都很困,另外也是因为晚上还有行动,必须要养足精神。这一觉一直睡到晚上,秦爷和老孙头随便吃了点东西,商量了一下行动方案,各自把应用物品收拾利落。时间到了半夜,两个人换上夜行装束,翻墙溜出了老张的院子,直奔道观而去。
第九节 夜探清风观
白天已经踩好了点,不多时,二人就到了道观的墙外。老孙头刚想跨过断墙,跃到院中,秦爷忽然一把拦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随后递给老孙头一个眼神。老孙头顺着秦爷的眼神往道观大门看去,就看到一个人影一闪,进了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