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雍容华贵牡丹仙(1 / 1)
九个不同的花妖,九个不同的女子,九个不同的故事,九个不同的哀愁……可是,我依旧昂起头,道:“无论如何,那怕落得那般悲惨的结局,我也要过去。”从来,我便是倔强的,既然打定了主意,无论如何是不会改变的。
我是牡丹花妖,名唤丹卿环,听闻武帝责令百花盛开,唯牡丹花仙不从,被贬洛阳,便要与之一会,奈何众姐妹阻挠,告于我人世间的险恶,可是我要寻的是花仙,并非凡人,决计不会与凡人打上交道,又怎肯因为她们的故事而停住脚步。即便果真落得个悲凉下场,我也是不会退缩的。
九色光环纷纷飘回竹林,我微微一笑,想:牡丹仙子,究竟是怎般的脱俗出尘呢?
动用法术,很快来到了洛阳,只觉满眼的繁华与长安不相上下。忐忑不安的来到林间,远远看见盛开的牡丹,心里有些激动,不由加快脚步,但随着一个声音的响起,我停止了前进。
“妖孽,胆敢来这!”声音甜美却不失威严。
妖孽,是说我吗?慌忙恭敬的跪下,朗声道:“小女为牡丹花妖,斗胆来寻找牡丹花仙,不知能否能相见?”
“就你,来见牡丹花仙?是来看那被贬的落魄样吧?小小一个妖孽,居然如此胆大妄为!”依旧那样的声音,只是甜美之感减去几分,严厉之音增了几分。
我不辩解,只是道:“卿环只是佩服花仙的勇气,才想相见的!”而后,跪在那,坚持着,相信自己定能打动花仙。
半盏茶的功夫,从远处飞快的盛开大红的牡丹,又迅速的向我这蔓延,虽然树木将阳光遮掩,但这突然盛开的牡丹为这边增添了许多的明媚,一下子,我置身花海,而后,前面烟雾缭绕,烟散去,一个女子懒懒的倚在一块青石上。那是怎样的女子啊:
丰韵却不肥胖,华贵却不庸俗,一袭红衣散漫的覆在身上,眼角含着笑,是媚人的。一手倚着青石拖着腮,一手玩弄着一把金制的酒壶,青丝似未曾梳妆过,肆意的铺陈飘扬,乱却又不乱。
眼角轻佻,问:“你要见我,为何?”
我慌忙收回肆意望着她的眼神,道:“武帝责令百花齐来,那是有悖常理的,可众花神威其身份,纷纷开花,唯有牡丹仙子你,不畏强权,卿环钦佩不已,只愿陪在仙子身边。”
“陪在我身边?”反问了一句,似不信,头微微昂起,一手微微抬起,壶中的酒形成一条水线听话的灌入仙子的喉中,而后才又说道,“我曾在长安,多少人追随,可是被贬于此,众人都做鸟兽散去,你说来陪我?呵呵,真是可笑,我沦为一个妖来作陪了吗?”
我抿着嘴不再说话,头虽低着眼睛却是瞟香仙子的,她纵声的大笑,可是泪珠却是不断的从眼角滚落,酒壶被端起,一点一点灌入口中,不知是醇香的还是苦涩?
壶见底,被抛向一边,仙子起身,走到我的面前,将一直跪在地上的我扶起,叹声道:“你我其实一般,只是一朵牡丹花罢了!”
我小声道:“仙子你与我怎会一样,你是仙,而我只是一个道行微弱的小妖,今日斗胆来此,只是佩服给了我勇气,只是想告诉你一声,我愿陪着你,不管是你得意还是失意,我都会陪着你!”
握着我的手紧了,她的眼中有着朦胧的雾气,不真实,可是我知道,她已同意我留在她的身旁,因为,经历过繁华的她,太过寂寞。
我们并肩往林子的深处去,牡丹花也随着我们的离去迅速的在身后消散,一下子,林间又平静的若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我们去往了深谷——她现在的府邸。她告诉我,她叫玉牡婉;她问我我们在此修炼可好,我点点头,羞涩的问她,唤她姐姐可否,她笑了,笑得淡定从容,不若初见时的那番隐着伤痛的笑,我们之间相依相伴的日子,就此拉开帷幕。
因为是修炼,我们并未有着过多的交谈,但是只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便能让我满心的欢喜,让我安定。只修炼了几日,便感觉自己的法术日益精湛,用得更是得心应手。
十几日后,婉姐姐于我说,那么久未出去,不知外边是何光景了。我便怂恿着她出去看看,踏入那树林,除却那早已不知有多高的老树似乎又高了些外,一切却是照旧的,想想也不过十几日,再变又会大变到哪去呢?
婉姐姐却依旧叹息道:“不知城中,又有什么变化没?”
我刚想道我们去那看看便知晓,却见姐姐倚着树干的样子。轻声唤她,她只幽幽的又道:“不知长安,是否还是依旧?”
心似乎被扎了下,那么多日的平静原来只是一个自欺欺人。我搀扶着她,问:“有卿环在这陪着你,姐姐还是感到寂寞吗?”
她眼睑微微抬起,看了我眼,道:“那边的繁华,你是不知道的,所以那样的情感你也是不会明白的。”之后,便是茫然的出神,有泪一颗颗滚落。
我从长安来,那里的繁华热闹我岂会不知,只是不愿争论,劝着姐姐回去,而自己,却是走上了相反的道路。
我恨武帝,姐姐今日的落寞全是因她,所以我要报仇。可是,呆我来到城镇,才发觉自己那般天真,谷中一日,人间百年,对我对姐姐来说的十几日,在这个世上却已经历了百年。而武后,早已化为一剖黄土了。可是,果真就那么善罢甘休,不,这个仇,我一定要报,武帝不在,那么就让她的子孙来承受,我要让大唐灭亡。
我幻化成姐姐的模样,不瘦,却合体,走路,更是显出戳戳风姿,我回到了长安,我发誓,终有一天,我要让姐姐也回来这里。
我将自己安置在一户杨姓人家,名字,为玉环,玉牡婉的玉,丹青环的环。一步一步,小心谨慎,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我的一个擦肩而过,让我俘虏了寿王,之后与之成婚,他是李唐的子嗣,是我的报复,我日日与他缠绵,内心却是恨的,这看似安逸的温柔乡是一切苦难的开始……
寿王李瑁.,虽是报仇的对象,但真正的对象,不是他,而是执掌着整个大唐高高在上的李隆基,别怪我的无情,要怪便怪他继承的位置曾是武后的。而武后给了姐姐太多的眼泪。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我跪在大殿,平静的抬头,望向高高在上的李隆基,一丝媚笑在嘴角浮现,再回首,李瑁早已远离我,我似乎依旧能听见他咬着我的耳垂低低的唤我:“环儿!”笑里又掺杂了几分得意,一切,按着我计划的轨迹进行,因为我,我要让他们父子反目成仇。
皇上下旨,让我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他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我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那一刻,离我的成功愈来愈近。可未想,这一住,便是五年,这五年,李隆基虽时不时来太真宫与我会面,可毕竟他未娶我为妃,他做的一切都是那么冠冕堂皇,我担心,如此来,我并不能那般顺利的解决。我在他面前强颜欢笑,我在他面前宽衣解带,可是,他一离开,我在众人面前做出荐福的模样,内心却是笑的,我暗暗道:太后,看见了没,这便是你的儿子,打着你的名义,在这般肃穆的地方干着苟且之事;这样的帝王,与他的儿子抢着一个女子;大唐在他的手里,终会灭的。
终于,熬过五年,李隆基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之后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我的心微微的有些涩,想那寿王妃的位置,本是我的。这样迷糊了一会,打了个寒战,我在想什么?难道忘记来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