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回 锦园联诗(1 / 1)
眼看又是一年菊黄的时节。胤祥趁着天气好,兼锦园里增添了新的景致想着去游玩一番。便四处下帖子。请了一群人到锦园做客。收到帖子的还有紫鹃,紫鹃拿着帖子发了好一阵的呆,本说不去的,又怕辜负人家的一片美意。只得勉勉强强的答应。胤祥是个极细心妥当的人,专门派了人来接她。
就这样,紫鹃第二次跨进了锦园,和第一次的心情绝然不同。给她领路的是不相识的小厮,最后才到达一个叫做涵秋馆的地方。紫鹃才一踏进院门就看见满地都是盛开的菊花。各式各样,婀娜多姿,五彩缤纷。
石郁桢带着两个小厮正在廊上煮茶见紫鹃来忙迎了上去,笑道:“魏姑娘来了,一路辛苦。”
紫鹃道:“还好,又没走什么路,说不上辛苦。”紫鹃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着,笑道:“这些菊花开得真好。”她和石郁桢正说着话,接着就见胤祥出来了。
紫鹃忙上前行礼。胤祥忙道:“快别这样,到了这里我们都是平等的。”
紫鹃又见宝玉从屋里走了出来。
紫鹃笑道:“原来宝二爷也在此。”
贾宝玉道:“难得殿下盛情相邀。”
紫鹃道:“宝二爷见殿下这园子比大观园如何?”
贾宝玉道:“我正和殿下说这话呢。我看这个园子极好,比我们家的园子还好,虽然有些景致还没建造出来,但好景致也不少了,且比我们的又大。”
紫鹃道:“不知林姑娘怎样?”
宝玉道:“林妹妹今年病了两场,这才好些。多谢你记挂着她。”
紫鹃道:“我们好了一场也是应该的。”
胤祥忙道:“怎么只顾站在外面说话,进去坐吧。”
紫鹃笑道:“这里好,又可以看花。”
胤祥听说忙让人将屋里的椅子搬了出来,请大家坐了。这时候紫鹃听见院墙外有说话的声音,紫鹃细耳一听,也熟悉,才知道曹慕鸿也赶来了。
石郁桢道:“这梅溪每次都不准时。”
只见曹慕鸿已经进园来了。见这廊下的几人先是一愣,特别是在看到紫鹃以后,流露出的惊讶,和些许的不快。石郁桢赶着说:“梅溪老弟怎么今儿又迟了。”
曹慕鸿道:“这里偏僻,不好找。差点就走过了。”
胤祥道:“是我的舒服,该让人去接你的。”
紫鹃这下才明白原来在胤祥的计划里是没有派人去接慕鸿的。四个男人相互见过,独紫鹃坐在角落里不和任何人说话。
大家说了一会子话,接着胤祥提议道:“宝玉和梅溪都是第一次来这园子,不如我领着你们四处走走。魏姑娘也一起来吧。”
紫鹃道:“我就不去了,在这里和石爷一起给你们煮茶。”
胤祥道:“有小子们,郁桢随我们一起,大家四处走走可好?”
郁桢道:“这个园子我也不知逛了多少回了,殿下带着他们去吧。”
紫鹃也不愿同往,胤祥等也只好作罢。
紫鹃见园中菊花种类甚多,有些不知道名目的,都一一问郁桢。郁桢也都耐心解答。最后紫鹃回到了屋里,石郁桢走上来和紫鹃说着话:“刚才殿下让你去你怎么不去?”
紫鹃道:“不想。”
“你没看见刚才殿下脸色不好呢。”
“是吗,我又没得罪他。再说也得罪不起。”
郁桢笑道:“殿下也多心,对了你和梅溪本住在一处,怎么不一起来?”
紫鹃道:“我也不知道殿下请了他的。”
“刚才我在旁边见你们两个没怎么说话,是不是闹别扭了,说来我听听。”郁桢抱着胸说。
“有什么好说的,再说你听见谁说我们闹别扭来着,没有的事,别乱猜。再说他是堂堂江宁织造府里的公子爷,我只是一个小丫鬟。怎么敢招惹他。”
郁桢笑道:“想不到我们魏姑娘的口齿还是这样好。”
“我人笨,什么也不会说。能讲的不过几句歪理。对了,石爷最近似乎很忙,好些日子没见你了。”
“可不是忙,上面赶着要货,好不容易烧出来一批,勉勉强强的过了关,这才完事没几天。不然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紫鹃道:“对了,珐琅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就是一些特殊的颜料在器物上作画上一层釉然后再拿到炉子里去烧制。我虽管了几个月的事也闹不大清楚,好在身边有一群能干的人,不然还遮不了丑。”郁桢笑道。
两人又交谈了一阵子胤祥他们就回来了。两人也都迎了出去。那宝玉兴高采烈的正评说着动人的风景。曹慕鸿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语言也少。
当下就在廊上摆了几张小几,每人面前一桌,上面盛些点心,香茶,几样果子。
胤祥道:“以前听说宝玉家的园子里也有个什么诗社,听闻也出了不少的好诗,今天天气好,花也好,不如我们也来联一回诗如何?”
宝玉忙道:“宝玉实不敢在殿下和鸿哥面前舞文弄墨,我肚里有几本书鸿哥最是清楚的。也做不来。”
慕鸿笑道:“宝兄弟又谦虚了。以前诗社的事你回回落地,倒不是你没有真本事。而是不想在姐姐妹妹面前逞强。你的才思我还是知道的,大观园里好几处新奇的对联牌匾都是你题的,个个都好,如今到了这里也要谦虚起来。”
把个宝玉弄得没话说,只是笑着不开口,由着慕鸿等说笑去了。
紫鹃一听要作诗她也是不答应的,忙道:“你们都是熟读诗书的公子爷,我一个小丫鬟自然比不上,更不会做什么诗,好歹别算上我。”
胤祥笑道:“就依你。不过有一事必须你来完成。”说着便让人将那把琴拿了出来。紫鹃见了这个也喜欢,点头道:“就依殿下,你们作诗,我抚上一曲。不如这样,等你们限好诗题,韵脚以后。我就开始抚,抚完后还没有诗篇的就要受罚。”
郁桢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又新鲜,只是不知做什么题目。”
那宝玉又说:“求大家别再限韵了,明明有了好句子就被局限住。”
胤祥一笑:“是了,是了。不如我们就各作一篇‘青青河畔草’吧,又不讲究格律。不过每一首都要用‘寒’这一字。”
大家也都同意。
这里也炷了香,紫鹃也准备好,待他们商量好后便开始抚琴,紫鹃抚了一曲《潇湘水云》当下在座者,个个凝神细听。除了胤祥和郁桢,其余三位也都是第一次听见紫鹃抚琴。宝玉心想,果然是林妹妹身边的丫鬟,与众不同。这琴声真好。
那石郁桢也想,难得如此的人物,出身虽然低微却有如此的才学,实在难得。那曹慕鸿的心情就更加复杂了,我和她始终隔着心事。她的美丽和聪慧随时随地静静的绽放着,她就如手中抚出的曲子一样的美好,可总觉得自己握不住。
胤祥的心情也很是复杂,这悠扬的琴声每次似乎都能勾起他遥远的记忆。这样的女子也常常让他跌入现实和理想的梦境。
琴声绝,四人心中也各自都有了句子,大家纷纷写了出来。随后又传阅了一遍,紫鹃笑道:“我虽不会写,但也可以替你们评个优劣。”
胤祥笑道:“这样更好了。”
因此紫鹃纷纷看去,第一首乃是胤祥的,书的是“青山”的款,字迹十分漂亮,且又不着痕迹。只见写道:“青青河畔草,袅袅陌上烟。良人花下立,花谢空余笑。举言莫相思,相思催人老。依依别经年,耿耿秋露寒。借问花下人,斜阳已向晚。”
第二首乃是贾宝玉的,落款为“怡红公子”,写的是:“青青河畔草,皎皎碧空月。玉妆犹初成,红袖垂栏杆。落尽蒹葭声,芦花已纤纤。庭院锁轻尘,闲花梦已寒。绵绵不绝期,悠悠似何年。”
第三首是曹慕鸿的字迹却有几分娟秀,有些像女子的笔迹,落款为“东鲁孔梅溪”只见是:“青青河畔草,翦翦晓梦寒。冉冉出凡尘,翩翩降谪仙。月上玉人楼,蛩声助秋眠。他年菊依旧,折花供酒前。滴沥乳燕声,俯仰山水间。”
最末篇为石郁桢的一篇魏碑,自题款为“畸笏叟”:“青青河畔草,叶叶总关情。未卜今生志,心与杨花远。浪花逐逝水,衰草半含烟。愿伴青云队,催马快快行。菊黄村酿熟,归来铁衣寒。”
紫鹃一一看完后点头道:“我看来各有好句子,殿下的诗中‘依依别经年,耿耿秋露寒’两句最好,意境也好。”
胤祥道:“不过套了两句白乐天的句子,算不得好的。”
紫鹃又说道:“宝二爷的‘红袖’和‘蒹葭’两句最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曹爷的‘他年’两句有陶渊明的口气。不过你们中我还是最喜欢石爷的这一首。有气势,读来也动人。”
郁桢忙道:“我觉得宝二爷的那首最好,魏姑娘评得有些偏颇。”
宝玉又说慕鸿的好,大家谦虚了一回。胤祥道:“那魏姑娘评评我们这四人谁该受罚?”
紫鹃一笑:“不急,我已经有了答案,但我评的,你们要信服才算数,若不信服我就不敢再评下去了。”
大家都说信服,让紫鹃说出最后一名。要知是谁受罚,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