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红楼清梦 > 第一百六十五回 寒腊伏岁

第一百六十五回 寒腊伏岁(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新结婚时代:嫁值连城 论神 海月明珠 那一夜之后 网王同人之凝 新来的“叫”练 娇妃霸宠 醉梦落 心里有个她 好事近系列

她匆匆来又匆匆的走了,守在床边的人早已经换成了幼君。幼君担心了大半月的时间如今总算稍稍的放心,床上的人总算能吃药吃东西。

胤祥依旧躺在床上,目光停留在帐顶上。

“爷躺在床上这些天了难道没想着要下床来走走?”幼君柔情似水的问了一句。

“好,你扶我起来吧。”胤祥自己撑着起来。幼君拿了衣服给他换上。衣服早已经烫得暖暖的,穿在身上感觉不到冰冷。胤祥享受着妻子的温柔体贴,突然间他觉得有些难以面对。自己病了这些日子也把妻子折腾得够多。自己本不是一个薄情狠心的人,却总在辜负这些疼惜自己的人。

幼君搀着胤祥出了门。两人站在屋檐下,迎面吹来凛冽的寒风掀起了胤祥身上空荡荡的衣服。园中几棵腊梅开得正好,娇黄的花朵,寒风送来的阵阵芬芳。

“我病了多久呢?”

“快一个月了。让我担心死了,快些好起来吧,眼看已经腊月了,这年下的闹得家里也不得清静叫我靠谁呢。”

胤祥愧疚的说道:“是我的不是。让你操心了。”

夫妻俩正说着,突然见绊云气喘吁吁的跑来说道:“请爷和福晋赶快换了衣服进宫去吧,宫里来的太监说太后病重。”

胤祥一震忙回房与幼君换了进宫的衣服来。夫妻俩各乘一抬小娇。等一路来到宁寿宫的时候只见那些兄弟们也都得了信陆续赶了来。接着又有各王公贵族有爵位之家的命妇进朝问候。

康熙和德妃等后宫更是守在太后榻前不住的慰问。已年迈的太后略微睁开眼瞧了一回,拉着康熙道:“皇上当以龙体为重。我听见身边的人说皇上身子也欠安,要好生保养才是,头痛的病可好些呢?”

康熙含泪答道:“母后请放心,儿臣还请母后不要以儿臣为念。”

太后看了一眼身边围绕的这些人,媳妇们,孙媳妇门、重孙媳妇们也还算安慰。康熙知道太后乃久病之人打扰下去也不好,又说了好些安慰的话。并吩咐下去斋戒三日为太后祈福。又命人到各处去送秽。

朝中也有人送灵丹,有送圣水,也有荐神医的,真各各齐全。

这里康熙带领儿子孙子们离开了宁寿宫,只留下些女眷照顾。接着那有封诰的命妇也都请旨入内探视。

贾母携了邢王两位夫人也进内探视,不过一切都一礼行事别无可言。贾母又亲自向幼君道谢:“我们家娘娘还在的时候多谢福晋照看。”

幼君一笑:“都是一家人,也没什么。老太太要谢,还是谢德额娘去吧。”她一心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丈夫。只是她这会儿到不了前面去。才好些,又来回的折腾,可添不得什么病呢。正思量的时候,随身的丫鬟报道:“福晋,德妃娘娘有请呢。”

幼君听说,只得进去了。原来这里正在分派各处帮忙抄写经书,德妃将媳妇孙媳妇中能识字的都叫来了。

且说康熙已经患病两月有余了,脚面浮肿,行动皆有不便,出入皆要人扶持。雍亲王更是不离左右,侍奉汤水一刻也没懈怠。每进饮食必要亲自尝试过才双手奉给康熙。康熙深以为然,毕竟他也是快要七十的人了,在皇位上已经五十多年,他对于手中的权利从来就没有松懈过。特别是这十几年里儿子们分派系争得厉害也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寒透了心。

众皇子们皆在乾清宫门外侯旨等康熙训话,康熙年迈,且体力不支半倚在龙榻上,也没心思看奏折。胤禛给他递了一个手炉。康熙看了眼胤禛便道:“老四也辛苦了,这里暂用不着你。退下吧。”

胤禛躬身答道:“儿臣谨遵皇父之命,皇父珍重。对了,刚才儿臣吩咐御膳房特意给皇父做了羹汤,皇父记得享用。”

康熙微微一笑:“很好。你上次带来的点心好,吃了两口也喜欢,再送一份来。”

胤禛忙答应着。

康熙又道:“你说给外面,叫老七、老八、老十、老十二和老十四进来,余者先都散了。”

胤禛点头应着,怕康熙还有什么吩咐,因此也没立刻就走,果然康熙又说:“刚才仿佛见着老十三了,他不是养病在家么,莫非好呢?”

胤禛含笑答道:“要不儿臣也将十三弟一块叫来吧。”

康熙想了一番,便道:“不用,这里没什么事了。”

胤禛这才离去,五个弟弟们这才得旨进来。胤禛示意胤祥到别的地儿说话。

“才老人家问起十三弟的病来,可有好些日子没见过十三弟了,听你们府里来的人说十三弟卧病在床,如今怎样?”

“多谢四哥挂念,已经好些了。”

胤禛叹道:“偏这个冬天很不平静,宫里宫外的人抱恙的不少。”

胤祥道:“何尝不是呢。因为今年天气格外冷些。这不上至皇祖母、皇父,下到我们府里的几个孩子也都病下了。四哥日夜操劳更要保重身子才是,我见四哥在皇父面前尽心尽力,想来皇父也欣慰,偏我是个不孝的,不能守在身边尽一点心。”

胤禛笑道:“怎能怪十三弟呢,十三弟自己也是不结实的,开了春就好些了。也不知道皇父召他们几个进去做什么,刚才我还在老人家面前提起你来的,也不知老人家心里是何打散。不过十三弟也不必太在意,安心养着吧,等好些了,我就向皇父请旨,也让十三弟替我分担分担。”

胤祥笑道:“四哥看得起我,我也定会尽心的。”

胤禛也笑了:“前不久我听见你嫂子仿佛听见你这病是为什么女子得的?倒真正是新闻,我们老十三原来也这样在女人身上下功夫。莫非十三弟在人前和弟妹的恩爱都是假的么?”

胤禛的话让胤祥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幸好胤禛也只当成句玩笑话。说过就过了。最后胤禛给他打着气:“等到了出头的日子,要什么样的女子没有,万不得为一女子而糟践了自己。”

胤祥无话。

胤禛留下自家媳妇天天在宁寿宫里左右不离的照顾太后,自己又一天三趟的来乾清宫给康熙请安问候饮食。又过了几日,太后的病势愈来加重眼看已到弥留之际。康熙守在病榻前寸步不离,太后先遣开了旁边的杂人,独留下了康熙,语重心长的说道:“我知道如今给你说这些话你心里不喜欢。皇上也是快七十的人了,该考虑立储的问题了。论我也不过该过问这些事,只是我这一旦去了,也好去见你皇阿玛和你母亲。”

康熙道:“母后说得是,儿臣知道。”

太后道:“皇上为人仁厚又孝顺,这些孙儿们也个个不错。前些年皇上废太子又立太子朝中各各人心不安,皇上一切都得依祖制办事,有些规矩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可别违背了。”

康熙皆含泪答应着,心里虽然有些不悦,但因是太后临终教诲倒也不好恼。

太后歇息一阵子又开口道:“我知道皇上不喜欢老十三,看在这几年他虔心改正,闭门思过的份上也就饶过他吧。他曾是皇上最钟爱的儿子,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我知道皇上心里也难过,你们父子早些时候和好如初,我在地下见着必也是喜欢的。”

康熙答道:“都依母后。”

太后又歇了一回,才缓缓说道:“我见老四他额娘孝顺,就是他媳妇这些天也总在这里是个极孝顺的,大凡圣君明主都以孝治天下,希望皇上心里有个数。太子之位悬得太久了,对于朝中稳定是不利的。”

康熙也都相应着。

太后渐渐觉得有些换不过气来,康熙见状忙让人传了太医来。心内料着怕不能好,又过了半日钦天监的太监出来宣皇太后驾崩。

康熙震痛遂命诚亲王、雍亲王、淳亲王、恒亲王四王并协助礼部共理太后丧事。自己移居苍震门处下榻以示哀思。目下分派以定,不过依照礼法一切行事。军民皆素服二十七日,停止音乐、一年内不许嫁娶。

康熙的病况渐渐不好,胤禛除了料理太后丧事仍旧每天亲自过来问候。康熙皆无他话,唯留下皇十四子胤祯在身边解闷。胤禛虽然有些不悦,但因诸事在身也计较不得。康熙又命胤禛将弘历带来。

康熙嘱咐道“他还太小了,恐忧思过度,身子承受不了,朕很久没有过问过他的学问了。”

胤禛答应着,很快就领了弘历来。康熙见着孙儿仿佛感觉身上的病痛已经好了大半。康熙指着胤祯对弘历说道:“你十四叔骑射了得,有时间就跟着你十四叔多学学。”

弘历答道:“还请十四叔教弘历,不要有藏拿才好。”

康熙道:“你听听,才不过几岁大的孩子就知道这些了。你阿玛是个老实人,你倒不老实,小小年纪皆如此伶俐,指不定以后能成大事也未可知晓。”

站在一旁的胤祯听了这话心里未免有些不是滋味。

目 录
新书推荐: 都帝国第一纨绔了,还要被诬陷? 文娱:你们的皇帝回来了 人在现实,我能进入镜中世界 用九千万亿警用金在缅北开派出所 渣夫眼瞎我选离,二嫁大佬又跪求和 虐我千百遍,我嫁大佬他哭瞎 爆改反派爹,满级崽崽无敌了 前夫下跪时,我正嫁入顶级豪门 重生后,偏执前夫再次沦陷 霓虹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