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元月灯如昼(1 / 1)
时间过得真快,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过完了春节,就迎来新年了。正月里也没什么事,母亲也不忙。常被街坊拉去吃年酒。处处都洋溢着节日喜气的氛围。可紫鹃这两日却有些淡淡的惆怅,想当初还在贾府的时候,那么多的年轻姑娘一起玩闹嬉戏,不知热闹多少倍。自己出来后就冷冷清清了。
眼看就是元宵佳节了,紫鹃知道每到这一天便有赏灯的习俗。紫鹃真想出去观灯,心里已经琢磨好几天了,却始终没敢提半个字。
在正月十五的这天上午紫鹃终于按捺不住,拉着母亲将自己心里的想法对母亲诉说了一番。
不等女儿说完,魏妈坚决反对,立刻阻止道:“不行,街上人多,挤散了怎么好?”
紫鹃可不想就这么罢休了,嚷着要去:“妈,我又不是小孩子了,妈怎么什么都不放心呀。一年也就这么一次,这次错过了又要等到什么时候,真的不行吗?”
魏妈不容置疑的说道:“你不用说了,今天就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哪里也不许去!”
紫鹃见母亲态度如此坚决,知道求她没用只得改变策略。因此去求父亲。
魏常正坐在门槛上吸旱烟,紫鹃上来撒娇似的央求道:“爹,秀秀想晚上出去看灯,行不行呀?”
魏常看了女儿两眼笑道:“外面的灯有什么好看的,要看灯家里也有啊。”说完还指了指廊下挂着的红灯笼和桌上的一盏小油灯。
紫鹃可不依;“爹又说笑话了,这有什么看头啊。爹就答应女儿这一次吧,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个机会。秀秀保证很快就回来。”
魏常又看了看女儿叫道:“魏诚!过来!”
魏诚答应着过来了,搓着手笑道:“爹有什么吩咐?”
魏常道:“我将秀秀就交给你了,今天所有的责任你来负。”
魏诚笑嘻嘻的答应着。
紫鹃一听有戏,马上来求哥哥:“那好,哥哥今晚就带我出去。让哥哥做我的保镖,我也不怕,爹也用不着担心了。”
魏诚还来不及表态,魏妈在里屋听见了忙出来道:“她一个女孩子出去疯什么疯,你们不劝着些,反让她趁愿?”
魏诚吐了吐舌头,魏常却说:“好了,你让他们兄妹自己拿主意吧,都长大了。顶多一个时辰就回来。”
紫鹃听见父亲如此说,更是喜出望外,搂着魏常的脖子像股糖似的扭在身上:“谢谢爹!谢谢爹!”
魏妈在一旁叫着:“快下来,这么大的女孩子了,怎么还像小时候似的。”
紫鹃心里高兴甚至搂着父亲的脖子给魏常脸上印下一吻。魏常顿时老脸通红,他对女儿如此激烈的表达方式显然有些招架不住。
魏妈上来将紫鹃拉开了,并道:“哪里还有一点做姑娘的样子。”
魏诚站在旁边依旧笑嘻嘻的,不过抓耳挠腮,一语不发。
紫鹃心里高兴,又拉着母亲给自己梳头。魏妈被缠不过,只得开了妆奁,替女儿梳头。灵巧的梳了一个别致的发式,又插了一支绿珠簪子。紫鹃看着镜子里模糊的面容,她摸了摸脸颊,笑道:“还是妈手巧。”
魏妈见女儿这俏丽的脸蛋心里既高兴又担忧,紫鹃似乎发现了母亲的心事,只微微一笑。
早早的用了晚饭之后,紫鹃便回房打扮一新。粉紫的盘绣灰鼠袄儿,套了一件玫灰色的镶绦子边的折枝梅花坎肩,下身则是一条无任何花纹图饰的柳黄马面皮裙。
魏妈见她如此打扮更是不放心了,拉着女儿道:“你怎么将好衣服都拿出来穿上了?”
紫鹃笑道:“这些衣服总没怎么上身,妈只说好不好?”
魏妈点头道:“仔细着穿,坏了这会儿也没功夫给你做这些。好好的跟着你哥哥,别乱跑。”
紫鹃虽然觉得有些厌烦但也微笑的听着。
好不容易等到华灯初放,夜幕降临的时候,紫鹃早已迫不及待,拉着哥哥嚷着快快出门。魏妈依旧是一脸的不放心。
魏常笑道:“别担心。”
“怎能不担心,从下午起我心就扑扑乱跳,总觉得要出什么事。挤坏了你给我赔呀?”魏妈埋怨着。
却说紫鹃跟着哥哥出了门,出了胡同,又穿了一条长长的巷子,便来到一条又宽又长的街道。紫鹃应接不暇,街道两旁的树上皆挂着各式各样的花灯,那些店铺里的廊下也挑着灯笼。街上更是来来往往的人群,耳边响过嘈杂的声音,处处显示出流光溢彩的景象,其实和现代的夜市没有多大的区别。不过因为夜间难得出来,所以紫鹃显得非常兴奋,一双眼睛四处张望没个停歇。
魏诚紧紧的跟在妹妹后面,对紫鹃道:“昨儿我遇见宝二爷了,还问你情况来着。”
紫鹃道:“那哥哥是怎么说的?”
魏诚笑道:“我当然说好,还说找个时间就将你送回去,你说好不好?”
紫鹃忙道:“才不好,谁说我要回去了,这出来后就没打算过回去的。终究在里面不算个什么,我可不想在里面呆一辈子。对了,哥哥,我想你还是早早的从里面出来的好。回来帮爹打点打点生意,毕竟爹也上年纪了。”
紫鹃和哥哥一路走一路看,虽然是春寒料峭的时候,但紫鹃的兴致丝毫不减。兄妹俩上了一座桥,紫鹃见河里放着许多河灯。因此拉着哥哥说:“哥,我们也做一个来放,好不好?”
魏诚只得答应着。
两人来到了堤岸。魏诚让妹妹先站在一棵梅树下等他,他去买一盏河灯就回来。紫鹃依言,于是乖乖的站在树下等着哥哥。
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又想到了大观园里的林黛玉来,因此心生感慨。脑子里自然而然的浮现那首歌来,便轻轻的吟唱着:“梅花开似雪,红尘如一梦。枕边泪共阶前雨,点点滴滴成新痛。忆当时,初相见。万般柔情都深重,但愿同展鸳鸯锦,挽住时光不许动。情如火,何时灭,海誓山盟空对月,但愿同展鸳鸯锦,挽住梅花不许谢。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旧时天气,旧时忆。点点滴滴成追忆。忆当时,初相见。万般柔情都深重……”
歌声未完,就听见从身后传来一阵掌声。紫鹃忙住了口,闻声回过头去,只见两个男子站在距离她不远的地方。两人一般的身高。虽然是在夜晚,但因是上元佳节,四处灯火辉煌,紫鹃也能辨认出他们来。那位形容略瘦削的不正是在那十三府里遇见的叫胤什么的么。两人都是一身簇新的衣服,皆是气宇不凡,两人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特别。紫鹃心想,怎么会这么巧,在这里就遇见了。一定是刚才自己的歌声,紫鹃低下头来,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了。
旁边的石郁桢笑道:“紫鹃姑娘不认得我们呢?”
紫鹃嘟哝着:“当然认得。见过两位爷。”说着福了福身子。
胤祥微微一笑:“刚才听姑娘唱的曲子真好,我怎么从没听过还有这样的小曲。”
紫鹃道:“让殿下见笑了。”
胤祥道:“什么见笑,我正赞你了。只听得里面有两句倒是旧句子。仿佛是‘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其他的句子是什么就不怎么清楚了。”
紫鹃也笑道,直直的看着胤祥的眼睛说:“这是朱淑真的句子,当然也有说是苏轼的。”
胤祥眉毛一挑,又看了看紫鹃两眼,觉得这姑娘的目光有那么些独特。
紫鹃又问道:“不知道殿下的腿病恢复得如何呢?”
胤祥道:“也就这样吧,多谢关心,上次本来还说给姑娘道谢来着。我这里还有姑娘的东西正说要还给姑娘。”说着从怀里掏出那块绢子来。郁桢见他主子这么珍视这块手帕有些意外,难道他走到哪里就带到哪里么。
胤祥道:“这是那次你留下的,一直想找个机会还给你。”便将绢子给紫鹃递了过去。紫鹃却并没有去接。她笑道:“多大的事来着,我现在不缺它,殿下用不着还。”
胤祥听说便也不勉强,重新将那绢子珍重的放回了怀里。
郁桢双手环胸,乜斜着眼睛半笑道:“姑娘可否还记得在下?”
紫鹃看了石郁桢两眼,目光同样是直接而大胆的,笑道:“怎么会不记得,上次还多谢爷帮忙带路。不然还不知道闹出怎样的饥荒来。”
郁桢点头道:“也不值什么。”
胤祥道:“看来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如果不是我撺掇着郁桢出来,怕也就遇不着姑娘了。”
紫鹃笑道:“谁说不是呢。”
且说魏诚好不容易买了河灯回来,准备和妹妹一起去放。还没有到跟前的时候却发现妹妹身边站着两个男人,妹妹正和他们说着话。魏诚心想,难道自己刚离开这么一会儿就有男人来招惹他妹妹么,因此大叫了一声:“流氓!给我住手!”
魏诚的这一喊不要紧,可当时就引得许多的目光投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