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闲花淡淡春 > 18 新的乐趣

18 新的乐趣(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魅情冷红颜 胭脂泪,留人醉 缭绕晴空 孽世劫,妖乱天下 抢个和尚当相公 凤倾天下之云宫阙 恶质大夫我输你 销魂夜之冷心情人 杀手王妃 凤舞翔空

应晓晓苦苦等不来陈嘉的消息,张薇回信里居然一点没提关于她寄的那张照片的事情。

应晓晓觉得自己快要绷不住劲儿,主动往他那边靠拢了,于是强行的开始给自己找乐趣了。

自从上了中专,她才知道课是可以这么上的,时间是可以这么宽裕的。一周五天课,其中两个是半天,上午九点才上课,只上三节课,下午两节课。往往三点多就放学了。应晓晓一想到初中时早上五点多就起床,黑灯瞎火的往学校赶的岁月,就觉得自己无论如何算是逃出升天了。

这些中专生有大批的时间可以游冶。刷夜这样的名词,应晓晓也是那个时候才听说的。

上课其间犹如开茶话会。老师形同虚设。应晓晓看课外书再也不需要躲躲藏藏。上数学课,她公然的拿一本《璇玑图》读。她的同桌见了,很振奋,问她是不是算命方面的书,可不可以给她算算。应晓晓绝望的解释那是一本关于诗词方面的书。同桌女生惊讶过后,当做奇闻异事帮她宣扬开去,从此大家看她犹如外星人降临地球。

等到快要毕业的时候,应晓晓的另一个同桌很感慨的对着她说:“你这是自学了四年啊。”

时间多,课业少,没有人陪伴的应晓晓再把许多书翻看了多次之后,给自己找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烧菜。

上中专后,一直住在姥姥家。别的都好说,独一样应晓晓不适意,就是饭食。

应晓晓的爸爸是上海人,来北京也有小二十年了,各方面习气都可以说很北化了,连犄角嘎栏儿都说的出来了。唯独吃上面,半点不能妥协。挺文雅的一个人,一旦吃炒菜吃出姜来,那是要拍桌子瞪眼睛的。

应晓晓的妈妈虽然是北方人,可是让丈夫这样影响着,渐渐也就烧一手地道的本帮菜了。去红桥市场买乌贼鱼做乌鱼大烤,浓油赤酱的。不辞辛苦跑遍许多市场,才买到海鳗回来,自己刷上盐吊在阳台口风干,吃的时候一块块鲜蒸。烧小菜要清单,口味偏甜。天天一只汤。连做个面筋,也要剜个洞将鲜肉一点点塞进去,更不要讲吃鲫鱼的时候了。

应晓晓吃惯了父母的手势,到了姥姥家便觉得万般不入口,还动不动就吃面食,十个饺子应晓晓能磨一个晚上吃不完。要是赶上吃茴香馅儿,她闻了那味儿都要避出去。别看她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可是嘴巴还是上海嘴巴,这是写在遗传密码里了的,做不得更改。

不在饥饿中饿死,就在饥饿中夺取下厨权。

最后她决定自己动手了。

是从做蛋饺开始的,应晓晓跟姥姥说:“您别看都叫饺子,境界差远了,我这个是鸡蛋做皮儿,鱼肉做馅,下到高汤里,鲜的您眉毛飞起来。”

她还真是有点天赋的。老实讲,应晓晓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鲜少有做的不好的,比如现在厨艺,比如,将来的摄影。

她把从爸爸那里看到的各种菜式一一尝试了个便,偶尔有些特基础的东西弄不明白就去问问家人,没有什么障碍,她就成长为一代厨霸了,每天炒三烹俩的,还每每推陈出新。

一个学期下来,把自己吃胖了好几斤,——吃自己做的饭就是特别香。应晓晓的爸爸以很刁钻苛刻的嘴巴尝了之后,也说相当正宗了,基本上可以和应妈妈平分秋色了。

要说起来,应晓晓的爸妈真是对女儿没有什么要求的人,学习学不来,就由得她自由散漫,爱看什么闲书,都给买。多少次书被老师没收,应爸爸跑到学校去讨还,说什么开卷有益。气的老师一个倒仰。

如今看女儿十五六岁正是青春叛逆阶段,长的又是个惹事儿的模样,可她居然那么让人省心,从不出去闲逛,老老实实在家看看书,烧烧菜,应爸爸简直不要太满意哦。

是这样的应爸,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晓晓,才能如此这般的从容,从容的读个烂学校,从容的不思进取。

目 录
新书推荐: 死对头霸总重生后,对她低声诱哄 重返1992:从菜市场开始 我的符箓能高考 开个当铺,怎么就惊动全世界 诡异之上 从小镇科员到权力巅峰 寒门渡 整个地下世界都听他的,你说他是卧底? 过分野 断亲缘,虐渣渣,重生千金她不伺候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