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曲终(1 / 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听着窗外零星响起的爆竹声,躺在坤宁宫的暖阁里,任由三位太医轮流为我诊着脉。除了太医院的院正杜淳风和梅如龄,还有早已告老还乡的前太医院首座孙白扬。孙白扬如今已是年近古稀,这次胤禩为了我,特地将他从太原老家召回京城。
三位太医大人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的折腾了半晌,接着又凑到一起窃窃私语片刻之后,这才由孙白扬上前回禀:“恭喜娘娘,娘娘这是喜脉无疑!还请娘娘多多休息,保重凤体。奴才等这就去向皇上覆命了。”
虽然早有了心理准备,可这会听闻这个好消息,还是不免让我喜形于色。正想吩咐小林子打赏,不意却觑见杜太医和梅太医双眉紧锁,孙白扬面色虽平静,眼中却也是隐隐透出一股忧色。
我示意小林子扶我坐起,笑言道:“不忙。三位大人辛苦了!小李子,请杜大人和梅大人去偏殿稍事休息。孙大人,咱们多年不见,且留下饮杯茶如何!”
“下官遵命!”杜淳风和梅如龄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见我留孙白扬紊旧,立刻躬身跟着小李子退了出去。
“小林子,去。把前几天皇上赏的‘君山银针’沏一杯来,请孙大人品尝品尝!孙大人不必拘礼,请坐吧!”
“老臣谢娘娘赏赐!”孙白扬略微迟疑了下,还是在一旁侧着身子坐了下来。
一会的工夫,小林子便端了两杯碧绿清幽的香茗进来。“孙大人,为了我,害您不能在家含贻弄孙,乐享天伦。我这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呢,唯有清茶一杯,聊表谢意。请!”
“娘娘,您太过誉了!老臣愧不敢当。”
我笑了笑,拿起面前的茶杯,轻轻刮着茶沫子。透过杯中蒸腾的水汽,孙白扬正老神在在地呷起香茗来。“孙大人,先帝爷在世时,对您便极为倚仗,想当年,我在济南身受重伤,全靠您妙手回春,才得已化险为夷。如今皇上对您更是信任有加,不远千里将您请回京城。只是不知~~~~”
孙白扬见我话说到一半,顿住不语,忙站起来拱手道:“娘娘有话但讲无妨。”
“只是不知,我这胎喜脉到底是哪里不妥,要劳动大人您千里迢迢的走这一遭呢?”我轻描淡写地问道。
孙白扬霍地一下抬起头,惊讶地望向我。片刻后,他轻叹一声,缓缓低下头,“娘娘冰雪聪明,所料不错。您这一胎确是大大地不妥。”
我下意识地纂紧了手中的丝帕,“有何不妥,您能说得详细些吗?”
“娘娘,恕老臣直言,由于这些年来您一直殚精竭虑,劳神费心;加之您早年受的重创伤过元气,因而近几年才会常常出现头痛目眩,气虚血弱的病症。这种情况之下,怀胎生产对您来说,无疑大大增加了您本身的负担。弄不好,便会出现大小均不能保的情况。所以,为了慎重起见,老臣肯请娘娘放弃这个孩子,以保万全。”
孙白扬的这番话,犹如一把利剑直刺进了我的心窝。
原来,天堂和地狱真的只有一步之遥。
暖阁中央青铜雕刻的云龙献瑞大薰笼里,烧得火红的金丝炭,不时爆出几个小火星,炕桌上宣德年间的三足青花香炉里清烟袅袅,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淡淡的薄荷混合苦艾草的香味。
手里的珐琅怀表指向八点一刻时,门口的软席打起,一个明黄的身影带着一股冰冷清新的空气翩然而入。
掌中一轻,珐琅怀表被胤禩提起,怀表掇在银链之下,滴溜溜地打着转,灯火映照在珐琅彩的外壳上,闪过一阵眩目的色彩。
“瑶儿,这是我送你的第一件礼物吧。这么多年了,你保养得真好!”
“嗯,我也觉得保养得还行。不过,这块怀表是你送的第二样礼物。”
“哦!那第一件是什么?”
“梅花。你忘了!”
胤禩虚握拳头在额前轻敲了两下,“是呀,我竟忘了它。”怔了一会儿后,他忽然敛住笑容,轻轻抚摸我的面颊,正色道:“瑶儿,我见过孙白扬了。”
“我知道。”
“瑶儿,我要你平平安安的!”
“我知道。”心中一酸,瞬时又有些释然。
“那么,你~~~”我抬手掩住他没来得及说出口的话。
“八郎,你的心意我都有懂。我向你保证,我一定会健健康康的陪着你,直到我们头发花白牙齿掉光为止。但是,请你不要放弃我们的的孩子。”说完,我环上他的腰,埋首在他胸前聆听着那强而有力的心跳。
胤禩左手搂住我的肩膀,右手抚过我的秀发,下巴在我头顶轻轻磨蹭。良久,他才喟道: “瑶儿,这次你不能再任性了,乖乖的,听太医们的话!”
不容我辩驳抗议,他便朝门外唤道:“小顺子!”
小顺子躬身托着一碗黑漆漆的汤药进来,在我跟前跪下,颤声道:“娘娘,这是孙大人为您准备的药,请您称热进了吧。”
我踉跄的倒退出两步,抬头只见胤禩紧抿着双唇,面色铁青,眼中更是水波荡漾。
诚然,此时他心中的痛,又怎会少我半分。
擦去腮边的泪水,我无比肯切地对胤禩道:“陪我去趟‘瑶池居’吧,回来我便喝药。”
“好!”
马车停在曾经的“廉王府”门口时,蓝蓝的夜空中正挂着无数惺忪的小星星。胤禩对早已候在门口的弘旺和冷叔点了下头,转身将我从马车上抱下来,径直往‘瑶池居’行去。
冬日的夜晚,庭院间迷漫着淡蓝色的雾霭,花树迷离。当我们步入‘瑶池居’,四周朦胧的景物在廊下灯笼橙黄光晕的掩映下,渐渐明亮起来。
“到家了!”我欢呼着跳下地,拉起胤禩进了他以前的书房。
冷叔办事向来周到,这会子,屋里的地龙已经被烧得热呼呼的,和外面相比,这里竟是一个春的世界。
小顺子、小林子上来帮我们脱去外面厚重的裘皮,“主子,可要奴才们去准备些茶水。”
“不用了,你们去外间候着吧,有事自会叫你们!”我见胤禩正打量着桌上,当年用过的笔墨和信手涂鸦几张字画,便挥手打发走他俩。
“八郎,我有一个很长的故事,你想听吗?”
胤禩转身走过来,轻轻拍了拍我的手,浅笑道:“你想说,我就想听。”
“故事要从康熙四十年七月初七说起,我、静柔和宁芳因为一次意外事件,穿越时空由三百多年后来到这里~~~~~~~”等我将一切前因后果,用最最精练的语言述叙完时,窗外的天空早已泛起了鱼肚白。
打从我开始讲述,胤禩就一直保持着一个姿势坐在那没有动过。这时,更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我,不发一言。
“八郎,我说的都是真的,绝非怪力乱神之言!你一定要相信我!”说到此处,我的声音竟微微颤抖起来。
见我含泪欲泣,胤禩拉我到膝头坐下,凝视着我的眼睛,很久很久,脸上才浮起一丝惆怅的微笑,“瑶儿,我信你。”
“真的!可是,你刚才的样子,吓坏我了。”我纂紧的拳头依然不敢松开。
“你的故事足以解开我胸中多年的疑惑,现在我总算明白,为什么你们三个会洋文,懂经商,言行思维与众不同了。想来,这也是你会写下‘唯不争,方天下莫可与之争’的原因吧!”
“嗯,不错。”
“只是,有一点我想不通。”
“是什么?”
“你为何,要在今日告诉我这个故事呢?”
我拉起他的手覆在脸上,认真地说:“我今日告诉你这一切,便是为了要你相信,人间处处有奇迹! 我、静柔和宁芳的出现,对于这个时代而言是个奇迹;我能够嫁给你,你能够坐上九五至尊的宝座,对于历史而言是个奇迹;那么我腹中的这个孩子,对于你我而言也将是个奇迹! 所以,我希望你能支持我、陪伴我,等待着这个奇迹的降临!”
一缕金色的朝阳照进屋来,两道相拥的身影,被明灭不定的投射到西墙之上。透过窗棂向外看,新的一天应该会是个大晴天。
虽然这个冬天异常寒冷,可春天终究还是会来的。
永和四年九月,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气氛中。当朝皇后佟佳氏于初十日晚,在诞下一位小公主后,因难产而撒手人圜。
永和帝闻讯大恸,三日未上早朝。二十五日,刚出生未满月的小公主也不幸夭折。
自此,永和帝便忧思成疾,圣躬违和。
永和五年八月,永和帝终因忧思过度,疾劳而逝,临终留下一道上谕:“朕百年之后,即传位于皇四子弘历,赐年号乾隆。今念其年幼,着雍亲王胤禛、瑞亲王胤禟、怡亲王胤祥、恂亲王胤祯共襄辅政。另晋封皇长子弘旺为和硕安亲王;晋封皇二子弘熠为和硕康亲王;晋封皇三子弘轩为和硕泰亲王。”
乾隆三年三月 苏州
一座平淡疏朗、旷远明瑟的园林中,林木葱郁,竹坞曲水。从东侧门进入中园,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远处一洞隐约可见。池南边,厅堂林立,错落有致。池北岩岛,溪桥相连,百年枫杨。
池中一只无人驾驭的小舟,随波荡漾。阵阵清悠的萧声,伴着初春的微风飘散开来,动人心魄。
船头一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正在吹萧,那双眼大而有神,莹莹闪亮,透出威仪。一名姿容秀丽,气质若兰的少妇抱膝坐在甲板上,眯着眼状似打盹。
忽地,一阵脚步声自岸边传来,“心悦小姐,您慢着点!”
“月嬷嬷,你快看。阿玛、额娘在那呢!”一个四五岁上下,扎着两只羊角小辫的女娃娃,在月嬷嬷的牵引下奔到了池边。
“阿玛、额娘。你们快回来呀!四伯、五伯、九叔、九婶和十四叔、十四婶来了!”
听到小女娃的呼声,男子放下手中萧,对着岸上亲热地挥了挥手。转头爱怜地拍了下身旁假寐的少妇,“娘子,心悦来找我们了。快起来!”
“讨厌的胤禟、讨厌的胤祯!他们不是年前才刚回去嘛,怎么又来了。还把四哥和五哥也给招来了,唔~~,真是存心不让我清静啊!”刚才还幽雅若兰的少妇,瞬间从甲板上跳起来,重重地跺脚抱怨。
不知是不是少妇跺脚,引发了“蝴蝶效应”。池中的鱼儿纷纷涌向船边,一个个小气泡争先恐后地鼓上来,碧绿的涟漪一圈圈荡开,恰似一张张幸福的笑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