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第29章(1 / 1)
于立寒而言,纽约的广漠,一如漫无边际的海洋。
虽然,他的生活圈子也不过几个街区,舞团与剧院之间。
在一望无际的都市森林里,在浩瀚无垠的汪洋大海里,他不过是一叶孤舟,而已。
作为一个年轻的舞者,能进入一流的舞团训练,已经是可圈可点的成功。
更何况,他还有机会参演年度大戏,虽然只是作为相对边缘的次要角色。
但是,仅仅拥有这样的经历,就足以提升他的舞艺,丰富他的人生。
所以,面对这次极为难得的机会,他也是格外的珍惜。
受训纽约的一年里,除了那些重要的活动和公演,需要返回原来的舞团,大部分的时间,他都泡在了练功房,再次成为最勤奋的一个。
在别人看来,他每天的生活是单调、枯燥甚至乏味的,因为只是跳舞,而已。
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知道呢?除了舞蹈,这座城市,一切皆是陌生。
也许,这就是“成功”的代价吧。
为了舞蹈,为了梦想,也为了责任,他必须面对更为幽远的孤独与寂寞。
*************************************************************************
一个秋天的夜晚,加练结束之后,像往常一样,立寒独自走回住处。
穿过热闹的街道,那家24h便利店,散发出温暖的灯光,莫名地吸引着他。
于是,他又一次停了下来,推开门,走了进去。
今晚,还是Tony当班,那个热衷“嘻哈风”的华裔兄弟。
嗨,立寒,排练结束了?
恩,今天又是你当班啊?辛苦啦。
没事儿。夜班很好啊,薪水多,又自在。来,一起听歌吧。
好啊。今天又听什么呢?
几首老歌,嗯,也不算太老,试试看。
音乐响起,配器里竟然有立寒非常熟悉的民族元素。
又听了几句,他微笑着点点头,原来是这首歌,听过的。
你是否和我一样,去了很多地方,住了很多旅馆。
为工作,为理想,为了她。
心爱的人,却始终不在身边。
脚步越走越远,行李塞满了思念。
你说真心相爱,就不怕距离遥远。
……
在北京那个晚上,一张陌生的床,
你是否和我一样,看着同一个月亮。
我记得你说的话,你说你不会害怕,
但心里总是牵挂,怕孤单送你回家。
……
纽约的美丽夜色,显得那么的苦涩。
空无一人的电车,就像你陪我坐着。
我哼着你爱的歌,突然觉得快乐。
知道你一直等着,我的心里忽然变得温热。
……
不知名的码头,心里有一点痛。
东方吹来一阵风,有你的梦。
说过的我不会忘,距离只是想象。
世界让我们忙,但爱能跨过海洋。
……
“嗨,立寒,你怎么了?”一曲终了,看着红了眼眶的他,Tony关切地问道。
“哦,没事儿,这首歌,很好,真的。”立寒摇摇头,努力笑了笑,“那你先忙着,我回去了,改天见。”
繁华绚烂的街景,谈笑而过的路人,反衬着内心的寂寥。
出了便利店,走过转角,进了大门,宿舍已在眼前。只是,立寒并没有上楼。
纽约的美丽夜色,显得那么的苦涩……
那首歌,依然在耳边回响。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快乐与忧伤,纷至沓来,涌上心头。
此刻的北京,应该是午后时光吧,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此刻的若锦,是在练琴吗?还是低头看书?又或者,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
想到这些,立寒长长地叹了口气,紧锁的眉头缓缓地舒展开来,心里默念着:
锦,等我回来。
***********************************************************************
到了宿舍,打开抽屉,立寒从小布袋里拿出那条五彩绳,轻轻地戴在手腕上。
脑海里,若锦的微笑,温暖而又遥远。
锦,又是半年没见了,你还好吗?
为什么,刚才听到那首歌,我首先想到的,会是你?
就像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我都会第一时间想到你,想要告诉你。
也许,是习惯了吧。
从小到大,我已经习惯了有事就跟你说,而你好像也习惯了聆听与理解,还有鼓励。
就这样,习惯渐渐成了自然,自然而然。于是,当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反而不会多想。
可是,锦,你知道吗?
当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你好像不一样了,心里竟有些空落落的。
难道,真的是“学业”把你抢走了吗?就像小时候,你开始学二胡的那一年。
那是半年前,立寒第一次从纽约回到原来的舞团,参加一项重要活动。
时间有限,他只能趁着午休去学校看若锦,可没想到,她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当时,班上正在筹备一个模拟谈判,主题是东北亚能源安全。
作为谈判小组的召集人之一,若锦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还得撰写谈判提纲。
于是,俩人的见面也就显得特别匆忙。短短半个小时,好像还没说什么呢,若锦就得赶回教室参加小组讨论了,而立寒也匆匆回了舞团。
看着若锦忙碌而又充实的样子,立寒打心底里为她高兴,可又难免生发出些许失落感,就像一个突然间失却了别人关注的孩子。
而这个“别人”,正是他最在意的若锦,只不过,当时的他并不知道罢了。
时至今日,思量往事,立寒蓦然发现:原来,习惯最“怕”的,恰是改变。
然而,习惯也是会慢慢改变的。一种习惯,会在不经意间,慢慢地衍化为另一种。
关键在于,自己能否跳出这样那样的习惯,仅仅作为局外人去观察。
可是,这恐怕很难吧,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吗?
就像你,也不一定意识到自己有多了解我吧?
还记得那次见面,临走的时候,你对我说,“立寒,一个人在纽约,好好照顾自己。如果太累了,就停下来歇会儿。别逞强,好吗?”
锦,你知道吗?就是那一句“别逞强”,让我心中一震,却无言以对,只好点了点头。
因为,我突然明白,在那些看似春风得意的时刻,除了妈妈,也就只有你,会跟我说“别逞强”。
其实,你也知道,我真的好累啊,倒不是因为排练的高强度。这些我都能应付,只要是跳舞,全都没问题。那种累,主要是心里累,压力真的很大。毕竟,纽约的舞台,高手如云,而我还只是个“小不点”。
你说过,“纽约之行,别想太多,就当一次学习机会吧。”这我也明白,可我还是会拼得厉害,不由自主地加练。没办法,习惯了。
所以,你才会说“别逞强”,对不对?因为我的习惯,你都了解。
可是,锦,为什么,一直以来,都是你最了解我?
而我呢,似乎并不像自己想象得那样了解你吧?
于是,这一夜,心事重重的立寒,辗转反侧,无以成眠。
对若锦的思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狠狠地冲撞着他的心,甚至有些生疼。
思来想去,他开始怀疑,是不是某种习惯已经悄然变化,而自己却并不知晓呢?
也许,从某个连我自己都不知道的时间点开始,锦,你已经不再只是我的“表姐”,而是渐渐有了某种特别的意义,跟原来的你不尽相同的意义,跟其他人完全不同的意义。
虽然,我还是会跟以前一样,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在第一时间想到你,可是,这种“想到”,已经不再是最初那种“习惯”了,对吗?
就像这些年来,开口闭口都是姐啊姐地喊你,还动不动就跟个孩子似的撒娇耍赖。可是,好像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不怎么这样喊你了,对吧?还有那些孩子气的鬼主意,也是明显少了。难道这一切只是因为觉得自己长大了吗?
锦,我愈发确信,在我心里,你已渐渐成为最特别的存在,只是我自己并不知道罢了。
那么,你呢?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不是立寒也不再只是“表弟”了呢?
可是,你了解自己吗?你知道立寒的后知后觉吗?
大概你也不知道吧,因为,你很可能也陷在自己的习惯里了,就像我一样。
锦,是不是在我们尚未察觉的时候,爱情已经不期而至?
如果意识到了这一切,你会不会也是这样的欢欣喜悦却又忐忑不安呢?
锦,我觉得惶恐,我忍不住会想,即使爱情真的降临了,我们能承受得起吗?
如果我可以爱你,那我能给你平静与幸福吗,能确保你不会受到伤害吗?
当我们越来越忙,距离越来越远,见面越来越少,仅仅依靠思念就能维系一切吗?
“世界让我们忙,但爱能跨过海洋”,真的是这样吗?
锦,我无法确定,至少现在还不能。所以,我绝对不能冒险。
如果有痛苦,就让我独自承担吧,但是,不可以伤害你,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