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12章(1 / 1)
国庆长假,其实说长也不长,七天很快就过完了,真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呢。
回北京的火车上,三个人兴奋地聊着,关于南京的点点滴滴。
那些美丽的风景,那些好吃的小食,以及小7和苏周的中学时代。
若锦心里有着满满的感谢,朋友若此,夫复何求?
“这个假期真开心,小7,苏周,谢谢你们。等回了北京,我请你们吃饭吧。”
“若锦,千万别客气。你跟小7那么好的朋友,可别见外啦。”
“就是啊。咱俩谁跟谁啊,连苏周都看出来了,哈哈。”
“那就当跟朋友吃顿饭呗。我跟小7是食堂天天见,苏周,你推荐个去处吧。”
“好,那就去……”苏周正想说立寒学校,脑子里却转了个弯,赶忙收了话音。
“去哪儿?快说啊!”小7催道。
“别急,让我想想。嗯,不如就来我们学校吧。”
“不会吧你。就这创意,切。”
“喂,小7,等我说完行不行啊?我们学校附近的东西也不算难吃吧。再说了,你们也离得不远,过来方便嘛。”
“那好,就听苏周的吧。时间呢?我和小7好说,你什么时候空?”
“那就下个周五吧。到时候我们有比赛,欢迎过来看啊。”
***********************************************************************
回到北京,自然是真正的秋高气爽。毕竟北方的四季分明,较江南要更清晰些。
其实,立秋之后,晚风就明显地凉了起来,出门也该带件外套了。
小7号称温度感知力迟钝,加减衣服呢,所幸有若锦提醒,否则着凉便是常事了。
到了周五,俩人如约前往苏周学校。路上,小7说起了他的球技。于是,若锦大概了解了苏周的球员简历:自初中开始打球,高中参加校队,进大学后成了系队主力;运球传球没得说,中投和三分都不错。
“那他是樱木花道还是流川枫啊?”若锦很“专业”地问。
“都不是。我觉得他更像三井。待会儿你就看到啦。”
公车进站,停了下来,若锦不经意间往窗外望去。到立寒学校了。
蓦地心里一紧,若锦使劲咬了咬嘴唇,回过头来,看看小7,努力笑了笑。
上次立寒回来时,他们还见了一面,就在学校后面的一家火锅店。
他出国也不过半年多,个子好像又高了些,人也瘦了些,依然姐啊姐地喊着,温暖地笑着,却又有些心事重重的征兆。说起国外的生活,忙碌,紧张,辛苦,他依旧是坦然面对,乐观坚强。提到想家,他眼眶红红的,直说对不住爸妈,让他们挂念。
若锦看在眼里,只觉得心疼,却不知说什么好,只能拍拍他的肩膀,然后别过头去,不想让他看到自己眼泪将落的样子。
立寒走后,若锦总会时不时地想起他那红红的眼眶,然后自己落下泪来。于是,她跟小7去了南京,希望可以转移注意力。然而,一旦有了睹物思人的情境,她还是会黯然失神。
看着小7,若锦意识到今天的“任务”,努力把自己从忧伤里拉了出来。“今天是要去给苏周加油助威的,还要请他们吃饭呢。若锦,提起精神来,不能坏了大家的兴致。”她在心里对自己说。
**************************************************************************
到了篮球场,小7看见苏周正在做准备活动,也就没上去说话。
四处一看,球场边竟然还有个熟人,“嗨,大成,你也来了”。
“当然啦。我哥儿们比赛啊。”成洋,有段时间没见了,还是老样子。
“噢哦,今天不错嘛,没‘临时有事’啊。”小7还是不肯放过她,满是调侃的意思。
成洋听了,一脸没趣,便不再搭理她。小7也扭过头去,“哼,德行,我还懒得理你呢”。
没过多久,比赛就要开始了,苏周首发出场。开球前,看到若锦和小7,就冲她们笑了笑。
球场上,苏周相当活跃,抢断,助攻,投篮,屡屡得手。到上半场结束,已经领先了8分。
中场休息,成洋跑了过来,“小7,苏周球技又进步啦?今天够跳的啊。”
“我哪儿知道。是你跟他打球比较多吧?”小7好像还在赌气。
若锦看看她,摇摇头,笑了。
到了下半场,局势并没有明显变化,虽然对方也打出了几个小□□,但苏周他们紧接着就把比分优势再次扩大。最后,苏周所在的球队以6分的优势赢得了比赛,对方也输得心服口服。
下了球场,苏周兴冲冲地朝他们仨跑过来,“怎么样?今天还不错吧?”
“行啊,哥儿们,几天没见,又长进啦。”成洋竖起大拇指。
“哪里哪里,运气好。大成,你陪她们四处走走,我回去换个衣服。小7,若锦,不好意思啊,失陪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