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举身兮飘坠 第三十四章(1 / 1)
我还是想去郓州找黄巢,我想劝赵象跟我一起到郓州去。
我们在一个小客栈里,我刚刚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头发披散着,赵象坐在我对面,默默地看了我一会,伸出手,抚摸了一下我的头发,道:“烟儿,我不想加入什么义军,我只想做个自由自在的人,你若是能陪着我,我就不再有任何他求了。”
我们又要分别了么?我看着他,心里异常难受,以前有玉儿跟着他,现在,他又只剩下孤单一人了。我柔声道:“象哥哥,我不能陪着你。”
“你要跟黄巢在一起。”赵象失落地把眼睛投向窗外,窗上糊着白纸,贴着一些陈旧的剪纸,除此之外,什么也看不见。他喃喃地说:“烟儿,为什么,为什么每一次我都只能成为一个外人!”
“你不是外人,你永远是我的象哥哥。”我说。
“十多年前你也这么说。”赵象苦笑了一声,“烟儿,如果你娘亲不在了,有我在你身边保护你,我是不是就能永远陪着你了呢?”
我默然了,我不知道,人生永远没有如果。
赵象掏出那一块手绢,我八岁那年刺绣的手绢,一块十多年前就在他手里了,一块却宿命般地落入黄巢的手里。他把手绢递给我,“烟儿,十四年以来,我一直以为,只要这块手绢还在,我就还有希望,可是今天我明白了,在你心中,我永远只是象哥哥。这手绢还是你拿着吧,让它们能够成双。”
我接着手绢,那手绢经过了这么多年,已经发黄,可依然叠得整整齐齐的,我的泪水忽然掉下来,滴在手绢上,洇黄了一小片。
赵象掏出九鸾钗,默默地把它放在手绢上,他再探手入怀,掏出一块发黄的布,这布上什么也没有,只是深一片浅一片地发黄。
我疑惑地看着他。
赵象警惕地看了看窗子,仿佛窗外有人偷听似的,他凑近我,几乎贴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说,“这就是江湖中所有的人都想占为己有的藏宝图,烟儿,这藏宝图对我来说一点用都没有,也许会对你有用,对黄巢的义军有用。”赵象把布也放在手绢上,声音依然很轻,只有我才能听见,“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你的九鸾钗,因为江湖上盛传,九鸾钗里藏着一个秘密,拿到九鸾钗,就能找到宝藏。其实,这些人并不知道,九鸾钗确实藏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却跟这张藏宝图有关,只有九鸾钗里的药水,才能使这块看起来脏污的什么也没有的破布显现出一幅地图来,根据这地图,就能找到一个能买下整个国家的宝藏。烟儿,这个秘密几乎不为人所知,我是在一个垂死的隐侠口中得知的,说了这个秘密后,他就死了。烟儿,不要告诉任何人你身上有藏宝图,你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再把这幅图显示出来,这样危险就会减少很多。”
藏宝图!
我想起黄巢和葛从周,曾经为了这幅图前往南极教总坛,差点就回不来,他一定很想得到这幅图,宝藏对他来说太有用了,几万义军的武器,穿衣吃饭医药,没有钱,就只是抢,抢当官的,抢商人,甚至抢老百姓。
没想到我得来全不费工夫。我感激地看着赵象,“我明白了,象哥哥。”
“我要送你到郓州才放心,烟儿,其实我永远不能放心,黄巢是一代英雄,我只怕像很多末世英雄一样,到了最后,自身都难保,更不用说身边的人了。”赵象尽量用平静的口吻说。
我点点头,“象哥哥,我也想过,可是,从古至今,谁能逃过一死,只要自己觉得这辈子不枉活一遭,也就是了。”
赵象哥哥笑了,“唉,活来活去,我还不如烟儿妹妹活得明白呢。”他停了一会,脸上一凛,又用很轻的声音对我说,“烟儿,我怀疑有高手跟踪我们。”
“我也有这种感觉,那天云九娘和石六娘的两把剑分明可以要了我的命,可是好像被什么暗器击偏了。”我笑了笑,“若真有高手跟踪,也应该不是坏人,不然,他们完全可以在暗中要了我的命。”
赵象摇摇头,“烟儿,江湖之险恶是你远远不能理解的,我有一种感觉,这些高手另有目的。也许就是冲着九鸾钗和藏宝图而来的。”
“我们行事小心些也就是了。”我给赵象也给自己宽了宽心。
第二天,我和赵象都乔装了一下,戴上了人皮面具,摇身一变,成了一对逃荒的中年夫妻的模样,蜡黄的脸,蓬乱的头发,破旧的衣裳,那幅藏宝图缀在衣裳上成了一块大补丁,我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放着几个发黄的有些馊了的大馒头,九鸾钗放入馒头里,赵象拿着两根粗粗的竹子,两把剑就藏在竹子里。
我们看了看彼此,相视而笑。
“乍一看,很像,只是眼睛太难改变了,你的眼神那么清亮,哪里像一个穷婆子。”赵象笑道。
我微微眯起眼睛,尽力做出迷糊的眼神来,“这下像了吧。”
“好多了,我们走吧!委屈你了烟儿,我们要是骑马赶路,很快就会让南极教的人盯上,这个教的人几乎无处不在。”赵象扛起竹子。
“没什么,总会走到的。”我说。
跟着一群逃荒的流民,我们向北慢慢走着。
走入陈州境内,流民更多了,到处是衣不蔽体,冻得嘴唇乌青,眼中冒着饥饿的绿光的人。
已经是初春天气,春天不知道人间的苦难,依然如期而至,尽管风还很冷,青草已经冒出了似有若无的绿芽,沿途的白杨树也罩上了一层淡淡的绿影。
流民们对这些新绿是麻木的,就算是注意到了,也许只是有一个念头闪过,这些要是能当饭吃,那该多好呀。
我注意到一个全身披着破布条一般的脏黑衣衫的女孩,孤身一人,大概十一二岁的样子,脸色青得吓人,也不知是饿的还是冻的,她一直与我保持了七八步远,脚步有些虚浮不稳,踉跄地跟在我身后,她的眼睛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我的提篮。
我想她一定饿得发慌了,我对赵象说了一句等等,便停了下来,那女孩一看我停了下来,也犹豫着停了下来,眼神瞪着我,好像要分辨一下我的脸上带着善意还是恶意一样。
我向她走去,她后退了一步,依然看着我。
“别怕。”我走到她面前,蹲了下来,“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孩用微弱的声音答道:“麦青青。”她好像很久没说话了,声音有些含糊不清。
“青青,你一个人吗?”我问。
两颗泪珠迅速凝结,掉了下来,青青咬了咬牙,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我猜得出来,一定又是全家都饿死了,只剩下她一个人,一路上,这样的孩子我遇到了很多。
我从提篮里掏出一个冻得硬硬的发馊了的馒头,我只有这些吃的了,我把馒头递给青青,她先是不相信地看了我一眼,然后眼睛放出一种惊喜的光来,伸出手来,飞快地从我的手上像抢一样地接过馒头,侧过身子,狠狠地咬了一大口,馒头太干了,顿时把她噎得直翻白眼。
我连忙拍着她的后背,叫她小心些吃。
一个馒头很快被青青吃掉,这已经馊了的馒头对她来说,简直是美味佳肴,她把手上和唇边的馒头屑一一舔干净,用充满期待的眼睛看着我,“姑姑,我——我能跟你一起么?”
我想起了玉儿,心中一阵惨然,想也不想,便点头道:“青青,姑姑要到郓州去,那地方正在打仗,你要是不怕,就跟姑姑走吧。”
青青的眼睛闪着光,倒头就要拜,我连忙把她扶起来,“好孩子,走吧。”
赵象看了看青青,脸上掠过一阵阴影,我知道,他也一定想起了玉儿。青青很乖巧地叫赵象赵叔叔,我们的旅途又多出了一个人,到了一个镇上,我给青青买了些旧衣裳,换掉她身上那些不成样子的破布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