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兄弟相争(1 / 1)
或许从一开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无论是十年之前,幼时的争斗,还是十年之后必须得面对的斗争。十年之前,他选择了放弃了,放弃了斗争,可十年之后,他不会再次逃离那个战场,因为十年之后的这个战场,才是他所渴望的,也是避无可避,既然如此,那他只有选择坦然的面对……………….
随着浩浩荡荡的队伍进京,楚翊临也深知无法避免了。早上城门之上所发生的一切,早已有人告知了楚翊临,城门的那一幕就一直的在他脑海之中徘徊,那也成为他开始痛苦的根源。数日的忙碌,让他忘记了上官若妍,忘记了对她的一切,可没想到他等到的却是,她公然的否决,公然的表示她不是他的皇后,而是夏家的千金,是他二皇兄的恋人,这一切,让他该如何自处,难道他得了江山,就注定要失去她吗?
或许天生的霸者,在他的心中,感情永远是在权力之下的,而楚翊临却正好是这样的人。他现在心中虽然万分不甘,可却也不会冲动行事,他的江山还没有坐稳,内乱虽然被镇压了,可边疆与匈奴之战,还未曾凯旋归来,南疆也还局势未定,再加上此刻朝堂之上,还摆着楚言宸的问题,一切让他早已疲惫不堪,也只有在此时,他才深刻的明白了,皇位之上的艰辛和痛苦,无奈与挣扎……………….
楚言宸的棺柩随着楚景皓的队伍径直的驶入了皇宫之中,随行的大臣想阻止,可却被上官逸云给阻止了。楚景皓、上官若妍、上官逸云还有楚安乐和念宸,便走在最前面,他们身后便是楚言宸的和夜糜的棺柩。刚刚走到宫门口,皇太后便早已站在了那里,楚翊临和后宫的其他妃嫔也站在那里,等待着棺柩的到来。
当刚刚进入到众人视线之时,皇太后早已忍不住眼中的泪水,迈着痛苦的步子,一步一步向上官若妍和楚景皓走去。此刻的她满头的白发,在阳光之下,更是熠熠发光,但这光却深深刺痛了众人的心,特别是归来的楚景皓和上官若妍。
楚景皓抱着念宸,看着向他们走来的皇太后,眼中的泪水便夺眶而出。他不敢在迈出脚下的步伐,怕看见此刻的场景,怕看见自己母后眼中的泪水。但多日的思念,还是让他迈出了脚步,但每一下都是那么的小,显得那么的落寞而伤心。上官若妍便牵着楚安乐的小手,安静的跟着楚景皓向皇太后走去。以前她上官若妍可以不管她的死活,不在乎她的痛苦,可现在却早已不能了。她知道自己心中早已深爱上了楚景皓,今生今世都不会在放手了,所以皇太后,她虽然无法把她当作亲身母亲一般,但对她此刻亦如亲人一般,不为别的,只为心中之人,只为楚景皓。
几步之遥,在此刻却犹如千里之远一般,皇太后走的艰辛伤心,楚景皓走的痛苦无奈,就这样走着,走着,盼着快点到达终点,但却又害怕终点时的相见。相见正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此刻皇太后多么希望她自己是一个狠心的母亲,可她却无法做到,楚景皓也多么的希望自己可以像其他皇室之人一般,绝情绝爱,可他也做不到。皇宫之中,若做不到,那刀光剑影所带来的便只有痛苦了。
无可避免,就只希望时光慢一点,多点时间酝酿一切,让见面之刻,两人都能笑着来面对世间最痛苦的事。当楚景皓他们走到皇太后面前之时,她竟然像其他的母亲一样心慌起来,,慌忙的擦干眼泪,换上淡淡的笑容,看着楚景皓笑着,“皓儿,终于回来了。把你皇兄带回来了吗?”
楚景皓将怀中的念宸交给上官若妍,然后走到皇太后身边,轻轻的扶着她,温柔的道,“母后,儿臣帮你把皇兄带回来了,同时还带回来了另一个宸儿,只不过他叫念宸,是大皇嫂取得名字。”
说着,上官若妍便将怀中的孩子,抱到皇太后面前。皇太后看着眼前粉嫩的婴儿,眼中更是充满了慈爱的目光,许久之后才慢慢的移开,将念宸抱入怀中,然后脸带笑意的看着上官若妍,正打算询问什么,却被上官若妍给抢先一步。
上官若妍退后了一步,弯下腰来,行了一个标准的宫礼,还慢慢抬起头来,看着皇太后认真的道,“民女夏宣妍参见皇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太后初闻一愣,但随即便会意的笑了,让她起来。几人便这样相携着站着,过了一会,皇太后才慢慢的抱着孩子,向棺柩走去,身后的众人也跟随,此刻楚翊临也走了上来。
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慢慢的走到棺柩之前,然后轻轻的道,“把棺木打开,哀家要看看哀家的儿子。”楚景皓正想上前阻止,可却被上官若妍所制止了。她轻轻的在楚景皓的耳边道,“让太后看吧!不然她会更伤心的。”轻轻的附在耳边,这或许对于他们两人,早已不是第一次了,但一切却映入楚翊临的眼中,此刻的他早已怒气冲天,正在努力压制住自己,不然他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时间似乎总是过得很慢很慢,似乎过了好久,好久,棺柩才慢慢打开了。皇太后怀中抱着楚念宸,然后看着棺木之中的楚言宸,伤心的道,“宸儿,你如果要走,就一路走好,母后只愿你来生不要再生于皇家之中。这个皇宫之中,有太多的无奈和痛苦了,你既然选择离开,就洒脱一点,只是母后希望在极乐世界的你,不要再辜负了夜糜了。至于念宸,母后会帮你照顾他的。”
说话之时,没有流一滴的眼泪,因为这个皇宫之中,最不值钱的便是泪水了,她只希望他一路可以走好,其他的什么都不在重要了。话语一完,皇太后便抱着楚念宸向楚翊临走去,然后看着楚翊临冷冷的道,“皇上,没有忘记昨晚答应哀家之事吗?”
楚翊临把目光从上官若妍的身上,移到皇太后的身上,认真的道,“母后吩咐之事,儿臣早已准备妥当了!”在如此的场景之下,他楚翊临永远都是孝子,天下众人的楷模…………………
随后楚翊临便对着身旁的刘丞相道,“刘丞相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皇子楚言宸,安定边疆,对浩天有功,甚为朕心,以亲王之礼将其与王妃葬于皇陵之中,四品以上的官员携其家眷出席葬礼。大皇子楚言宸之子,楚念宸,准其承袭其父之王位,封为亲王。
钦赐谢恩!
众人除了皇太后之外,便下跪谢恩,山呼万岁。
皇太后对这道圣旨,没有做任何之言,只是,圣旨完后,便抱着楚念宸向慈宁宫走去,丢下众人未曾理会。
随着皇太后的离去,上官若妍牵着一直安静的楚安乐,和楚景皓也打算离去,向慈宁宫走去,他们也有好长一段时间未曾见到太皇太后了,也想快点到慈宁宫中去见他们。正当他们准备离去之时,却被楚翊临给叫住了。
楚翊临走到上官若妍,他们面前,目光就一直在上官若妍脸上徘徊,这让楚安乐都心生害怕,而躲到上官若妍的身后去了。
楚景皓看着楚翊临,眼中没有丝毫的逃避,他们都知道早就要面对,既然如此那还不如先走一步为上。楚景皓看着楚翊临,认真的道,“皇上,也认识妍儿,我正打算要请皇祖母主婚,和妍儿成亲,到时候,希望皇上能够下旨赐婚,不知道可否?”
楚翊临闻言,脸色瞬间更加难看了,他淡淡的看着他们,看着楚景皓将上官若妍的玉手紧紧的握于手中,心不禁更加疼痛了。但脸上却还强带着笑颜,问道,“二皇兄,不是早已娶妃了吗?朕可记得二皇嫂是匈奴的公主,那皇兄此刻若再娶妃,岂不是更加不利于浩天和匈奴的和平吗?”
楚景皓闻言,更加笑了起来,看着楚翊临认真的道,“皇上,难道忘记平西王此刻在北疆,战局早已被他所控制,我相信得胜还朝指日可待,所以皇上到时完全可以不愿在担忧匈奴之事。且我与夜月公主早已协议解除了婚约,所以皇上更加不必为臣担心了,为浩天担忧了!”
话语刚完,还没有等到楚翊临的反驳,楚景皓又接着笑道,“皇上,我还要去看望皇祖母,所以就先行一步了!”说着便带着上官若妍和楚安乐向慈宁宫走去,一路上,三人还嬉笑向前,丝毫未曾在乎其他之人的看法,在场的众位大臣更是不解,只有当事之人和上官逸云是清楚其中的曲折。
上官逸云慢慢的走到楚翊临面前,未发一语。许久之后,在沉思着的楚翊临耳边,轻声的道了一句,“我要到丞相府去见幽若了,这里就你自己处理了。”
话语刚完,没有等楚翊临的许诺,却早已上马,向宫外奔去,留下一群朝臣在那里羡慕,因为此刻他们还的站着,等到楚翊临从沉思之中醒来,来布置这一切,否则,他们谁都不能离开。
过了许久,楚翊临才淡淡的对刘丞相道,“刘卿家,朕命你全权处理此事,一切所需直接向户部取用。”
刘丞相躬身道了一句,臣仅遵皇上口谕。
而楚翊临此刻却早已摆驾离开了,向未央殿中而去了。不一会朝臣也都散了,只留下刘丞相和其他的几个老臣,在这里处理葬礼之事。
刚刚还是人满为海的宫内,一会众人便离去了,只剩下一些忙碌之人,而其他之人,不过多数看戏之人,其中情真情假,早已无人关心。
而此刻的慈宁内,却是热闹非凡,两个孩子的加入,让这座冷清的许久的宫殿,有了一些生机。众人此刻都不想再去提起逝去之人,只是想笑着来面对这一刻,面对这一刻的团聚。
随着夜幕的降临,皇宫之中又恢复了宁静。楚念宸玩了一天,也早就累了,此刻便在皇太后的怀中睡着了。当奶娘要去将小王爷接过来之时,却被皇太后阻止了,她笑着对奶娘道,“以后如果哀家在,就不要你们来照看小皇子。”
奶娘只好应声答应。
在晚膳之后,楚景皓因为有事情要处理,出宫去了。太皇太后也累了,便带着楚安乐去寝宫休息了,而皇太后则忙着和楚念宸玩。上官若妍看着这一切,脸上终于露出了笑颜,从开始北上,她的心从未曾如此轻松过,或许这样的结局,对他们而言,已经很不错了,她早就应该感谢上苍了。
上官若妍迈着轻盈的步子,向院中走去,向凉亭之中走去。昔日那个琴箫合奏的记忆便涌入脑海之中,这一切更让她脸上的笑意不会抹去了。她看着皎洁的月光,对着皓月,看着那清淡的月辉,轻轻的道,“上苍,你告诉我,是不是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正在此刻,她的身后却传来一道声音,“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命理有时终须有,不会有半点的强求,否则换来的只是无尽的痛苦吧了!“
上官若妍不禁一惊,轻轻的转身,只见一个少女一身粉色宫装,站在她的面前,面容早已清瘦,不似初见时的安宁,此刻所能形容的便是少女似乎经历了尘世之间最痛苦的折磨,面容憔悴,更似清瘦的惹人垂怜和担忧。
上官若妍慢慢的向她靠近,想要走过去扶着她,只想扶着她……………………
或许尘世之间,真的太多的命中注定,很多的事情,从开始到结局,似乎所有的故事情节都早已被安排好了一般,任谁都无法逆转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