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三)妓院(1 / 1)
**商山四皓,指的是秦末汉初(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刘邦登基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封次子如意为赵王。后来,见刘盈天生懦弱,才华平庸,而次子如意却聪明过人,才学出众,有意废刘盈而立如意。刘盈的母亲吕后闻听,非常着急,便遵照开国大臣张良的主意,聘请商山四皓。有一天,刘邦与太子一起饮宴,他见太子背后有四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问后才知是商山四皓。四皓上前谢罪道:“我们听说太子是个仁人志士,又有孝心,礼贤下士,我们就一齐来作太子的宾客。刘邦知道大家很同情太子,又见太子有四位大贤辅佐,消除了改立赵王如意为太子的念头。刘盈后来继位,为惠帝。后人用商山四皓代指贤人。屋子里静静的。
苏色匿兰若神色呆滞。方才那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把她的元神不知轰到了何处。
“为什么是我?”
她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为什么洛常会挑上我?”
从她记事时起,父亲就已经是太子太傅。
简单来讲,帮助太子,对付丞相张元甫,就是他们的工作宗旨。
三皇子洛常是张元甫的外孙,张元甫自然希望皇上最后可以传位于他。然而他的“太子养成计划”,竟是从暗杀太子太傅开始的。
张元甫大概熟知“商山四皓”的故事。因此,每一任太子太傅都受过张元甫的警告,不能把太子教得太好,尤其治国的道理,做君王的野心,切万不能培养。
有人接受了警告,但很快就被太子的母亲,也就是当今皇后看出端倪。皇后便向皇上进言,将其罢免。
也有人对张元甫的警告嗤之以鼻,该教的仍是教,结果便被张元甫暗杀。
于是乎,两年里换了五位太子太傅,三位被罢免,两位离奇死亡。
皇后的势力,无从同张元甫对抗,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心急如焚。
直到苏色匿明出现。
苏色匿明是当朝少有的文武全才,曾高中探花。因与张元甫有些宿怨,便投入皇后太子一方的阵营。
之后张元甫当然也施过暗算,但都被苏色匿明化解。张元甫这才意识到遇着了对手。
接下来便是十几年明争暗斗的岁月。
兰若没有见过洛常,不知道他是圆是扁。
但既然是张元甫的外孙,又是觊觎太子皇位的人,自然是敌人。
现在,自己竟然要嫁给这个十几年来的死敌。
难怪人都说老天喜欢跟人开玩笑。可是,这次的玩笑,未免太大了。
不知过了多久,父亲的声音才游丝一样地钻进她的耳朵:
“……洛常出此奇招,我们也措手不及。多半他感觉到了威胁,想用你牵制我们。不过你即使嫁给他,仍是住在皇宫里,我们时常可以见面。这场婚姻,对谁更有利些,还很难说……”
兰若在心中深深叹息。
爹爹,为什么你谈论着女儿的终身大事,就像评论一局棋一样轻描淡写?
您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却为什么不知道,婚姻之于一个女子,有多重要?
她忽然打断了父亲的话:“皇甫哥哥知道此事吗?”
“他当然知道。”
“我要见他……哦,我从四川带回来的土产,还没分给你们呢。”
皇甫,即太子洛永。
苏色匿明因为很多人不知道“苏色匿”这个复姓,颇为生气,便给弟子们每人分配了一个复姓,作为代号。连太子也不例外。
已是深夜。太子书房的灯仍没有熄。
兰若轻轻推开房门,唤道:“皇甫哥哥。”
皇甫合上书,微笑道:“兰若,我等了你好久。从哪里找了这么一套小太监的衣服?真俏皮。”
兰若怔怔地看着他温柔的面孔,含笑的眼睛。
皇甫,我好想永远站在这里,就这样看着你,直到死去。
她忽然哭了。
皇甫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兰若,你若不想嫁给他,我帮你回绝。”
兰若把头埋在他胸口,轻声道:“临时找借口,很容易被他们抓住把柄。免不了又有一场恶斗。”
“让你这么难过的事,我一定会帮你回绝。再说也太险了。我去找老师说。”
兰若的眼泪抑制不住地滚滚涌出。
够了。
就算你只当我是个妹妹,但有这句话,够了。
她轻轻挣脱他的怀抱,擦着眼泪,笑道:“以后万万不可如此,若叫别人看见你跟个小太监楼搂抱抱的,这太子可还怎么当呢?”
“师妹教训的是,下次不敢了。”
“三皇子……我还是要嫁的。”
“兰若……”
“昨儿陆梅娘自尽的事情,想必你听说了?洛常说不定会不会也这么逼死几个人。我嫁他,也算是救了几个无辜女子吧。”
皇甫笑道:“洛常是何等聪明风雅的一个人,你怎么将他与沈清林这种草包相提并论起来。”
“……聪明风雅?”
“老师素日尽是说他们干的坏事,所以你也将他想成蛇蝎一般。其实不然,洛常生得一表人才,处世的手段八面玲珑,因而才深得父皇宠爱。不过——”皇甫苦笑,“他私底下的为人,谁也不清楚。”
兰若笑道:“无论如何,我仍是会当他蛇蝎一般防范。宁可信其有。”
出了皇宫,已是亥时。
兰若回到客栈,却没有睡下。
她换了一套月白色的男装,又细细装扮,直到镜中的自己变成一个翩翩公子。
下楼叫了一辆马车,直往城北康平里驰去。
康平里,是京城烟花柳巷云集之处。
马车到惜芳阁楼下停住。
惜芳阁与其他妓院明显不同。门口并没有浓妆女子用甜腻的声音拉客。
大厅也毫无金碧辉煌的气派,更没有莺啼燕语的热闹。只有一个绿衣女子在专心抚琴。
兰若听了一节,笑道:“方才有个由徵转羽的滑音稍嫌仓促了些。”
绿衣女子抬头看她一眼,“这位公子找谁?”
在惜芳阁,要想得到门人识琴的注意,评论一下她的琴艺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识琴姑娘不记得我了么?我姓苏名若,是焕霞的朋友,以前来过一次的。”
识琴笑道:“实在不记得,还望恕罪。苏公子稍坐片刻,我遣人去通报。”说罢对身边一个小鬟耳语了几句,小鬟转身上楼。
兰若便在一张铺了百蝶穿花锦垫的紫檀木椅上坐下。
这时,门外又走进来一个人。
他穿一袭白色锦袍,束着嵌青玉的发冠,腰间悬着的玉佩的丝绦上串着一颗鸽卵大小的夜明珠,在幽暗的大厅里发出柔和的光辉。
兰若知道来到惜芳阁的人非富即贵,因此见到他也并不惊奇。
白袍公子径直走到识琴面前,笑道:“一阵子不见,识琴你出落得越发清雅了。”
识琴冷笑道:“一阵子?半年没见过尚大公子了,没想到还记得小女子,真是荣幸。”
兰若抬一抬眼睛,能惹得冰山一般的冷美人识琴出言讥讽,这个人有些来路。
尚公子笑道:“人是清雅了,性子还是一个样。我找焕霞,还烦你通传一声。”
兰若闻言,不由又看了他一眼。
识琴笑道:“真不巧,这位苏公子也找焕霞。我们这里是有先来后到的,看来尚公子要等一阵子了。”
尚公子便在兰若身旁坐下,拱手道:“在下姓尚名谨,未请教……”
“在下苏若。”
“苏公子也是焕霞的朋友?”
“是。”
“不知苏公子今日找焕霞,所为何事?”
兰若一听这句话,面孔顿时泛起一片粉红,低头不语。
尚谨不由失笑,来到惜芳阁还会脸红的人,这苏若还是第一个。
但焕霞是卖艺不卖身的,难道听听曲子,喝杯水酒也是让人脸红心跳的事?还是这苏若真心爱慕上焕霞了?
他刚要发话,忽然闻到一种淡淡的香气。
识琴不喜欢熏香,因此大厅里连个香鼎也无。这香气毫无疑问是从与他近在咫尺的苏若身上发出来的。
奇就奇在这香气非兰非麝,竟是一种少女身上的淡淡体香。
尚谨看着犹自面带羞容的苏若,嘴角浮起一抹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