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和风楼轶事(3)(1 / 1)
“这个死康良,也不早早联系一下!”林染没能见到康良,嗔怪起来。
林染给康良电话的时候,康良已坐在离开小城的车上了。
两人在电话里说叨一阵,挂了电话,林染显出一丝怅然。
苏云谦自和风宴请了那些人后,又常出差忙事情。
“那个老赵的朋友,又介绍了几个省上的人给我认识,都是大人物。”苏云谦有次在枕边跟林染这么说。
苏云谦是个彻底的行动家。自然又开始活动起来,常往省上跑。
那苏云谦,几天没来个电话,林染知道又是在忙着拉人家吃饭,出高价钱,讨人家的设计稿。
苏云谦电话里说,还得在省城一个多星期。
林染稍有寂寞袭上心间。
偶尔想起康良和一些同学来,打个电话过去问问好什么的,但似乎大家都很忙,匆匆几句话就挂电话,没闲聊的心情了。
在苏云谦离开小城期间,那个老赵打来电话,说是请吃饭,林染委婉谢绝,说是等老苏回来一定请赵老师,噎得那老赵也就不说下文了。只说好好好,并说老苏真是艳福不浅,有个这么爱他的女人。
林染打内心里不喜欢那老赵,特别是在圈子内,绯闻不少。而这林染,想是曾受学校所传她与系主任的绯闻所扰甚深,偏怕这类绯闻。但人家毕竟帮了自己忙,在话语上总是对老赵客客气气地。
林染和那老赵在电话里寒喧几句,挂了电话。如释重负般长呼了口气。
小城下着雨,窗外灰蒙蒙地,一些细小的雨珠,斜打在窗玻璃上,缓缓下坠,勾起些许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地寂寞和情思。
脑里又晃悠出那个西门。
“老苏,你上次说的那个西门老师他堂哥的公司在哪?”林染给在省城的苏云谦电话。说自己有点时间,想去那看看液体壁纸涂料什么的,找人把房间电视墙弄弄。
“你回来,一定会眼前一亮地!”林染这么说,用笔记下了那家装潢公司的地址。
林染总感觉,那西门就坐在那家公司的某间办公室里。
第二天,下午,林染开车去了那家装潢公司,直接问里面的人员:“西门老师在不在这边?”。
那公司里的职员们,都打量这穿着不凡的美艳女子。
“他不常来,请问有什么事吗?”
林染说是朋友介绍说这里能找到西门老师,有个工程想直接跟他谈。
林染随后在公司转了转,要了那西门的联系电话,并拿了一些介绍涂料的资料。
出得公司,又想,自己那一面墙的作业,叫什么工程呀。不觉笑笑,暗想自己怕是让那西门,在和风楼的眼神乱了心了。
话说那西门,在和风楼气愤之下说出自己老师就是因为人太好,软弱,才致于死后都被人利用。这番偏激话语,无疑惹怒了一些人。
果不其然,小城里一些文人雅士们,平日里就受不了那些官样作风的鸟气,却又心里想着有那么点好处可占,软不拉几着。受那西门一番怒骂和刺激,似是受了挑逗,一下子硬邦起来了。
而其中不乏其人,心怀鬼胎,想就着那西门的话,大声嚷嚷,显得义愤填膺。其实是想让那些官爷们把怨气撒到西门身上,这样一来,既声讨了地方协会一些不正规,不地道的做法,也把西门推到更激烈的战场,藏在角落里望着那西门尝受官爷们“枪打出头鸟”之累,弄得身败名裂,这些人则坐收渔翁之利,以得到他们早已流涎已久的东西。这种做法,表面上看,似是声援了那西门,其实是保全自己,也得利益的事,要是胜利了,则个个一幅这战功舍我其谁的架势,俨然一群正义侠士。而且极不地道,若那西门最终失势,事情与他们也是无关的,甚至于又会说起西门的不是来了。
协会牵头举办的一些展事,参加的人越来越少,有的会员甚至都联系不上。
“连西门那么强势的人,他们都敢那样,我们,还是少说话得了……”各式各样的理由,目的就是不想再当绿叶,去衬那些坐在协会里发号令的官爷们。
而,又都异口同声地,说这些都是受那西门老师提醒才晓得,原来里面那么黑暗。
一些怀着不同心思的圈内人士,把爱激动的西门放在前面当幌子。
在那老赵面前,却又个个鞠躬作揖。
临到重要展会,还是忙着走动,生怕自己苦心疾虑弄的那方纸片没机会参展。
这样的结果,那西门也是没想到的,别人竟然顺着他的话,搞起圈子斗争扩大化。
自小随老师饱受生活困苦,看透人心的西门,冷静后一想,也知道自己失误之处,冷眼看那些人折腾,戏称老赵那帮人正极力维护的地方协会,是“鞋会”,别人全是给某某做鞋绣花的。
“一群别人夹裆里的东西,平时阳萎!我那么一说,他们就硬起来了,我还他妈的神,一个唾沫星子治好了一群人!”
这样一来,那些本想着藏起来,等有陷饼掉下来再现身的人,也就开始反感西门的说法,毕竟,面子问题是大事,哪能任那西门乱说。
西门基本上已被同行孤立。
好在那西门本来就不喜欢与人交往,倒落得清静。却也深感自己在小城文化圈子里寸步难行,一些本有资质参加的展事,也得不到通知,自己也再懒得去问。西门偶尔去他堂哥的公司,也是处理完事务便走。
“他们连你都会孤立的!”西门冷若冰霜地脸上泛起不屑地笑容。
对堂哥说,自己对那些鬼神,是避而远之,谈不上恨,更谈不上敬。
西门的堂哥是生意人,西门暗自担忧,如果那些人迁怒于自己的堂哥,网络一些商人进来孤立堂哥的公司,就不好办了。
西门的堂哥,也有一些玩奇石印章,根雕的朋友。但相对老赵那些所谓“主流”而言,还是显得势单力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