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国门东(1 / 1)
平素很爱说话,在卜摇面前尤其爱说话的凤桃紫,此时异常的沉默。
她也没有象往常那般,兴高采烈地挽着卜摇的手臂,或是孩子气地去揪他的袍袖,并且麻雀般叽叽喳喳汇报她几月来的生活。
身为女子,尤其是在喜欢了某个男子以后,似乎总会有一种天生的敏锐。她恍恍惚惚地有种感觉,余清大哥哥不会再喜欢她那些亲昵示好的举动了。
因为那个唤作慕楠的小妹妹。
严格说来,那已不是个小妹妹了。适才,她看见她发髻的式样,还有那白玉簪子。
那是成年女子的装扮。
而且是那样美丽。如画的眉眼,还有她与大哥哥执手相望时骄傲自豪的笑,逼人的美。
这实在让凤桃紫难以接受。
在她的记忆里,那明明就该是个小妹妹的样子。
因为从很多年前开始,大哥哥总是会在她面前提起那个叫阿囡的小妹妹。确切的说,自她认识大哥哥那日起,阿囡这二个字便常常挂在他的嘴边。
是的,他唤她阿囡,以极度疼爱的,怜惜的语气。
而且,总是不吝于赞赏。
他会说:其实练武一点都不难,阿囡那样小都能吃苦,小桃紫一定也能。
在他口中,阿囡是个勤奋、隐忍、有灵气的小孩。所以她的武功,远超出同龄人许多。
这让她非常羡慕。所以那年英雄大会时,她自知与那些世兄难以较量,便想到了阿囡。
尽管她知道,英雄大会是严格禁止私斗的,但她不得不如此。
她需要与那些世家子弟有更深的交情,那是大姐姐的要求。
神雾山凤氏本是世家之首,她既做了三小姐,便该有三小姐的本事,这是大姐姐说的。
阿囡的武功果然十分厉害,至少比她厉害许多,虽没有赢,也与穆澜共渊打了个平手。
因为那场比试,那些少年也开始对她刮目相看。以前,他们总是瞧不起女孩子的。
凤氏女子自是例外。
可惜,她只是旁支,不过是个过继的三小姐,要得到众人的认可,很难很难。
江湖上有句话说:不打不相识。
她想,大约是因为阿囡代她打了那一架的缘故,英雄大会之后,阿囡走了,而她则与留在神雾山做客的穆澜共渊成了好友。同龄的世家子弟,素来以他马首是瞻。
应该感谢阿囡。
不过,阿囡说,她该唤她“慕楠”。
据说,阿囡是云浮宫前宫主卜楠的故人之后。
所以大哥哥对她额外的珍惜疼爱。
阿囡,便是大哥哥为她取的小名。最亲近的人,才能这样唤她。
而她,凤桃紫,是过继到嫡系的凤氏三小姐,大约算不得亲近。
即使是大姐姐,二姐姐,与她也不算亲近。
大姐姐总是高贵端庄的,对她很好,但很严厉。
二姐姐,天仙一般的女子,太教人敬慕,感觉总是有些疏远。
只有余清大哥哥最和善。
她想念爹娘的时候,大哥哥总会给她安慰。
自她成了三小姐后,她与爹娘便成了二家人。这是规矩。尽管思念,也不能相见。
她常常因为思念而哭泣。
但大哥哥说,阿囡二岁便没有父母了。
阿囡是个极度坚强的孩子,即使哭泣,也不让他人看见她的眼泪。
这让她甚为敬佩。
她很努力地向这样一个勤奋、坚强的形象靠拢。
努力去成为凤三小姐,努力去赢得大姐姐的认可。
还有大哥哥的称赞。
只不过,自那年英雄大会后,大哥哥便不再提起阿囡了。只是说,阿囡去了白玉京。
于是,阿囡又只是她记忆中的小孩子,小妹妹了。
渐渐的,她的武功越来越好,也越来越喜欢大哥哥。从早时的敬慕,变作更深更强烈的恋慕。大姐姐知道她的心思,说过会尽力助她。
二姐姐也是知道的。因为临近婚期,二姐姐的心情额外的好,前些日子便曾笑言:二小姐嫁了,三小姐的好事还远么?
大约,神雾山上上下下都知道她的心思。
喜欢一个人没有什么好遮掩的。她就是想要大哥哥知道,她是喜欢他的。很喜欢很喜欢。
但是,她又见到阿囡了。
忽然间冒出来的,昔日的,记忆力的小妹妹。
灵秀依然,只是不再是什么小妹妹的模样。
再笨,也看得出来,那二个人,是相互喜欢的。
她心里是难以言说的难受。
脑子里更是空白一片。来来去去只想着一个问题,她该怎么办才好呢?
她很慢地走在卜摇身后,有些神不守舍,甚至不敢看前头那熟悉的挺拔身影。只是每每发现落下好几步距离时,又加快步子跟上去。
究竟是什么,显得这样的不真实。
是突然再见的阿囡,还是自己爱慕许久的大哥哥?
或是自己爱恋的梦?
自顾自地沉浸在郁郁思绪里的凤桃紫没有发现,后面的九州,因为她这样断断续续的亦步亦趋,只得远远地吊在远处。
这位凤三小姐,必是饱受打击了。
九州是憨厚之人,对于这位凤三小姐此时的情状,是有些同情。
可他更疼爱阿囡。今日见二公子如此作为,大大地令他意外,吃惊,也欣喜。想不到以二公子这样内敛的性子,竟会在人前表现得这般直白。想来,阿囡也用不着闹别扭了。
只是凤山主知道了,大约会不快。毕竟凤山主多年的打算,他与素衣几个都是略知一二的。
不过,眼前正是神雾山焦头烂额之时,大约凤山主也无暇顾及这些儿女情长的小问题吧?
他乐观地想着,心情又愉快了。
三人前前后后地行在通天阶上,渐渐便行到智惠殿前,凤山主便在里头等着卜摇。
“大哥哥……”迟疑再三,凤桃紫终于出声唤道。大姐姐要找余清大哥哥议事,她是不能进去的,可她心中的疑问,却不能再等。
卜摇回转身应道:“嗯。”
“阿囡她……我是说,慕楠妹妹她,不是在白玉京么?”她松开紧咬下唇的门牙,睁大了眼睛,却不知自己究竟想看清楚什么。
卜摇淡淡地笑开:“哦,阿囡啊,她回来了。”
他不是不谙世事的愣头青,十分明白不该含糊的时候绝不能含糊:“素衣他们都来了,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竹海云浮待着,便带了她来。”
一个“回来了”与“不放心”,虽隐晦,也已足够回答凤桃紫的疑问。
黯然从眼内滑过:“原来如此。”
她勉强掀了掀唇角,快步跳上智惠殿的台阶,喊了一句:“大姐姐,余清大哥哥来了。”
说罢,便规规矩矩地垂头退于一旁。
卜摇只作未觉,由殿前山卫引领入内,便见轩辕夏禹也在殿中。
凤栖梧的神色显得十分疲倦,她揉揉额角,冲轩辕夏禹摆了摆手:“先生先去吧,我与余清说会话。”
卜摇现出意外的表情,凤栖梧微微一笑:“也没有什么事,只是咱姐弟俩许久未亲近说话了,轩辕先生在旁,规矩多。”
未行出门去的轩辕夏禹闻言哈哈大笑,令人掩上殿门。
卜摇心知那不过是托辞,若是如此,也不必这样急着要见他了。
在凤栖梧身旁落座,一卷摊开的卷册便从凤栖梧面前移置他手边。
“余清,你先看看这个。”
卜摇依言捧卷细阅,卷册上一段段,一页页的文字,叫他越看越是心惊。
这卷册上的文字,除了他从太阿与青龙偃月刀二人口中听闻的七里弯失火的消息外,还记录着其他大小事。分别由不同的神雾山刀剑首署名书写,记录的都是近日传递的各种消息。
其中,有大半月来江湖中关于昔年明月十二楼财宝消失之谜的传言。为此,神雾山已派出三名剑首并三名刀首,分六路在湄山以外探查。据查,陆路与水路,均出现不少江湖人的踪迹,过半数并非受邀出席三月三婚礼的宾客。而要求神雾山清楚交代当年旧事的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昂。
卜摇看看日子,已是四日前。
“这半数是多少?”
凤栖梧苦笑道:“不过是粗略估计罢了。之前为了安排婚事,轩辕先生已着人在各处驿站、客店打了招呼,本是想让前来的客人在路上多些照应,不想……”
卜摇知道她为了审慎起见,事先已在各处布了眼线。无论从哪个方向来的宾客,总是要歇马停车,补充粮水的,这一来,便可清楚宾客前来的大致情形。从卷册上所记来看,也只是限于湄山湄河附近。毕竟过了七里弯,只得通往神雾山一途,便不好探查了。
依她所言,不在受邀之列前来神雾山的江湖人人数竟是难以估计。且因为传言的缘故,恐怕来者不善,更有明月十二楼在背后兴风作浪,防不胜防。
“难怪太阿先生与青龙偃月先生都堵在了路上。”
凤栖梧无奈地摇头:“离三月三尚有时日,这不过是权宜之计,只怕过得几日,太阿他们也要拦不住。我统共只发出一百二十个帖子,预计也只是五百人到来。如今,却不知要应对多少人的场面。有了英雄大会的前车之鉴,你应知道,这山中人手实在是不够的。太阿与青龙偃月那二队不过十八人,人少时盘查,或许能驱走几个不相关的。可待人多起来,便不好说了。”
那年英雄大会上,明月十二楼的黑衣使者率十几人凭空出现又消失得无踪无迹。当时卜摇等人都曾怀疑过,前来的各门各派人马中被人混了进去,可碍于诸多压力,无法彻底盘查,最后便不了了之。
如今神雾山办喜事,上门的宾客本就是不好推拒的。只是因为这场婚事至关重要,神雾山以人力不足,谨慎为由,邀请的又是江湖中最有名望地位之人,勉强也说得过去。待宾客上门时,以请帖为据,便不容易混入闲杂人等。
可现在又不同了。三十几年前的旧事重提,又关乎巨大的财宝,江湖中人人为之蠢动,结伴而来,又有浩浩荡荡的舆论支持。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若神雾山一味拒绝江湖人前来印证,只怕要落人口实,说是神雾山心里有鬼,不敢面对江湖人的监督与压力。
只来个把人,太阿与青龙偃月率山卫倒是可以拦下,将对方祖宗十八代都查个清楚。遇上凡身份可疑的,也通过武力制止对方前进。但若人多了,武力可解决不了问题。尤其是婚礼的日子越来越近,受邀的贵客也已接近神雾山,若教这些人瞧见神雾山的山卫在路上拦截宾客盘查兼动武,那么神雾山不止颜面大失,就连这婚礼,怕也办不成了。
若是都放进来,到三月初三那日,鱼龙混杂,谁又能料到会出什么事?
更何况,这昔年财宝的传言,本就是明月十二楼在搞鬼。
卜摇知道,这事十分棘手。
“余清,你为何不问我,这传言是真是假?”凤栖梧突然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