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第十章(1 / 1)
隔天,康熙便将哈斯塔娜纳为贵人,赐号宣。对于康熙和达尔汗亲王来说,这只不过是他们政治交换的一个筹码而已,可对她,付出的却是一生。我不知道康熙是不是真的爱她,亦或者,这偌大的紫禁城是根本容不下爱与不爱的,这里所有的,只是利用与被利用罢了。
那天晚上,格根塔娜哭得特别凶,孟和跟达尔汗亲王中间来劝过两次,起到的也只是反作用而已。我心里虽对达尔汗亲王的做法有怨言,此刻却也对他有了几分同情。好言劝慰了几句之后,便打发他们自去休息了,只由着她偎在怀里说话一直到了天亮。
没有那一对活宝兄妹的日子是平淡的,我日日守在萤萤的身边,看着她的小腹一日日隆起,看着她脸上的笑意一点点变得浓厚,不知不觉间,我慢慢开始对这个小生命的到来少了几分抗拒,多了几分期待。
至于他,其间倒是来看过几次,相互之间也算是有说有笑,只是每次有意无意间触到他刻意淡漠的目光时,都会忍不住感到一阵心痛。我知道我不该这样,可我却无法抑制住对他的感觉,那种与生俱来的感应——就好比我明明没有学过满文,却能听得懂满语;明明没有学过下围棋,却第一次就赢了萤萤;明明……太多了,仿佛这具身体的主人早已逝去,可我的身上却处处留着她的痕迹。心里面不是没有过害怕,只是怕也没有用,索性就顺其自然,倒也过得自在。
四月里的时候,我接到了孟和的来信,说他们已经回到了自己的部族,所有人都安好,格根塔娜还邀请我到大草原去看看。信里没有提到哈斯塔娜一个字,可这刻意的不提却让我分明感受到了他内心深处的隐痛。同日,康熙将蒙八旗调往了南边。这场标准的政治联姻算是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代价却是一个如花女子一生的幸福。本想立刻回信给他们,提笔唏嘘了半天,却终未落下一字来,只得作罢。
仿佛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又已经到了槐花盛开的季节,我时常会独自一人去院子里看看那棵老槐树,偶尔也会想起那两个远在蒙古、因这棵槐树而结缘的朋友。萤萤已下不得床来了,只是每次我去看的时候都会央我给带上几朵回来。
原本以为这样安宁的日子可以一直继续下去,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却打破了所有的平静。史书上对这场地震的记载是“声如雷,势如涛,白昼海暝,顺承、德胜、海岱、彰义等城门被震倒,城墙塌毁甚多,宫殿、官廨、民居十倒七八……居民生者露处号腹,死者秽气薰蒸。”而我对这段文字的评价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八日庚申,我和萤萤一如往常早早地起了床,用完早膳后萤萤便躺在塌上读书,而我则有些不求上进地到院子里瞎晃悠去了,美其名曰:晨练。我只记得那一个早晨安静异常,园子里连一丝风都没有。我独自一人坐在凉亭里,边打扇子边赏着湖中白莲花儿,颇有些百无聊赖的意思。然后,一切就这么突然地到来了,我甚至都还来不及反应过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便陷入了沉沉黑暗之中。
当我醒来时,已是深夜。勉强撑起早已满是伤痕的身子,试着推了下身上的石柱,力气倒是花掉了不少,可那两根要命的石柱却愣是纹丝不动。因为正巧被这两根倒塌的石柱压住,我才侥幸没有摔进湖去保住了一命,可也就是这两根石柱,却生生地压折了我的双腿,如今我已是完全没有了行动的能力,要是再没有人发现我,恐怕还是难逃一死。
“有人吗?谁能来帮帮我?”我试着喊了一句,周围却是一片死寂。我不由得低低叹了一声,环顾了一下身边的情形——刚经历过一次浩劫,院子里的树倒了一大半,通往萤萤屋的那条石路也被扭曲的不成形了。四周被灰雾笼罩着,冲天的火光映红了本该漆黑的天空,远处时不时地传来凄厉的哀嚎声,听得我心里一阵发怵。
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推移,劫后余生的喜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越发强烈的痛苦和绝望。伤痛、疲倦、饥饿、寒冷,但这些都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那种从心底里发出的孤独和绝望。我甚至开始希望刚才落下水去淹死了才好,怎么样都比现在这样束手待毙的强。意识逐渐变得模糊,我已完全没有了求生的意志,只是静静地躺在地上,等待着死亡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