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素手窃国 > 147 恨水东流

147 恨水东流(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骑驴走江湖 赠你空欢喜 山有木兮木有枝 卿本后妈 古墓迷情 三生九昭 黑心总裁酷娇妻 晴天雪妖 网游之刀剑有灵 允之一生

,听说他改了名,叫做独孤信了,没有以前的那个好听了。”

“独孤信啊,听说那是个大英雄,在西边做着大官儿呢,哥哥认识他?”

赵源不禁愕然了,他万万想不到这个山村里的小小孩童居然知道独孤信,不由得刮目相看了。“你居然知道他?”

“是啊,我听人说,他是个大名鼎鼎的美男子,更是位很厉害的大将军。有句话叫作‘侧帽风流独孤郎’,就是说他的。”说到这里,尉相愿转过头,好奇地望着他,“您见过他,那他是不是真的有传说中那么美啊?”

面对如此童真气十足的提问,他忍俊不禁了,一面回忆着十多年前和独孤信同场比试箭术时的情景,一面回答道:“那时候他三十四五岁,确实很俊朗,很出众。算起来,他现在应该年近半百了。”

“哦……那么和您比起来,如何?你们俩,谁更美呢?”

这次赵源彻底语塞了,哑然半晌,终于红着脸回了一句:“我怎么好和举世皆知的美男子比。不过,我倒是有个挺漂亮的儿子,说不定长大了能勉强和他不分伯仲。”

“真的?”

“当然是真的,因为他的家家,是世上少有的美人呢。”赵源揽着孩子的腰,笑道:“你要是不信,跟我去邺城,亲眼瞧瞧他。”

小相愿的一双黑眸中闪烁着兴奋和憧憬的光芒,“邺城?那可是京城呢,我想去,可是……我没钱去,家家也不会带我去的。”

他在短短的功夫里已经拿定了主意:“我跟她说,她会陪你一起去的。到时候,你不但可以见到我那儿子,还可以和他一起读书,骑马,学习箭术和武艺,他只比你大三岁。你说,好不好?”

尉相愿明显动了心,不过还是有点犹豫,“这……”

赵源很快打消了他的疑虑:“你想不想读很多书,骑千里马,将来当个有出息的人呢?至于你哥哥,我会派人查找的,应该很容易找到。”

“要是这样,就太好啦!”孩子高兴了一阵子,如果不是因为坐在马鞍上,早就欢呼雀跃了。不过,他又忍不住疑惑道:“大哥哥,您是不是在京城当官,还当很大很大的官儿?”

“嗯,是很大很大的官儿。”此时的他比孩子更好奇,“既然知道,为何不怕呢?”

尉相愿又回头望了望他,落落大方地回答:“因为您和其他的官儿不一样,您既年轻又好看,一点架子也没有,又爱笑。您这么好的人,我怎么会怕?”

“是吗?”他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叹道:“我那弟弟小时候从来不怕我,很喜欢亲近我。可他越长越大,却越来越怕我,每次见到我,都怯怯的,好像我很吓人似的。”

“怎么会呢,难道您对他不好?”

“是啊,我对他不好,所以他越来越怕我,越来越疏远我了。”

他抬头仰望着夜幕中的那一弯月牙,新月如钩,仿佛悄悄地勾起了他藏在心底的尘封记忆,刺痛了他的心,惹得他眼眶里涩涩的,好像进了沙子一样难过。

小相愿有点不相信,继续问道:“是因为您不喜欢他,才对他不好?”

他嘴角的笑容,异常苦涩了。不过,他叙述时的口吻,还是很平静的,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两样:

“小时候,我和你一样,兄兄不在,我们兄妹几个就靠家家一人养着,日子过得清苦。一个月能吃上一两次肉,就很不错了。弟弟比我小六岁,断奶之后,但凡有点好吃的,都要给他吃,我看着他什么都不用干就能吃好的,很嫉妒。

他长得黑,不好看,每次我带着他出去玩,邻里的小伙伴就用很奇怪的眼神围观我们,走在路上,路人都要回头瞧两眼。那些小孩经常围着我们起哄,骂他是个丑八怪,肯定是个不知道从哪来的野种,根本不是我弟弟。因为带着他,那些小伙伴都不愿意跟我玩。我气得不行,预谋了很久,终于趁着母亲出门好几天的机会,走了很远很远的山路,把他扔在一个偏僻的山沟里了。”

说到这里,他感到喉咙里渐渐发紧,好像有什么东西梗住了一样,连呼吸都不那么顺畅了,说话很困难,不得不停顿了。

孩子等了一会儿,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后来呢,他怎么回来的?”

赵源咳嗽了两声,感觉稍微好一点了,这才接上了刚才的话,“他那时候才两岁多,自己肯定找不回来。我回家之后,妹妹问他哪里去了,我骗她说,让邻居家的小孩带出去玩了。半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满脑子里想着他睁着一双黑亮亮的眼睛,唤我‘哥哥’时的模样;我喂他吃好吃的,他就冲我咯咯笑,还留下一点点,举到我嘴边,叫我也吃……

我越想越后悔,半夜里爬起来,点了火把回去找。走到后半夜找到那里,却空空荡荡不见人。我以为他给狼叼走了,急坏了,一路喊着他,喉咙都喊哑了。等到天亮了,还没找到他,我哭得不行。

后来,我突然听见山坡下面的草窠子里有小孩在哭,赶忙跑过去,一看真的是他。原来他找不到我,又走错了方向,不小心从坡上滚了下来,刮得手上脸上都是伤,哭累了,就睡着了。当时,他一见到我,就哇哇大哭,抱着我的脖子,再也不肯松手了,一个劲儿地喊,‘哥哥不要我了,哥哥不要我了!’在我背上哭了一路,我肩头的衣裳都湿透了……”

他深深地吸了口气,将后面一句话很艰难地说了出来,“我对他说,他是我弟弟,一辈子都是,我再也不会扔下他了。”

214

214、庆功宴 ...

八月初五日,下午。

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午后的阳光洒落在漳河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好似数不清的碎金在随波潋滟,凉爽的清风拂动着垂柳的柔弱枝条,绿树茵茵,风景怡人。这一年的天气格外热,即使到初秋,树叶也没有如往年这样的时候一样开始泛黄。

赵汶身着朝服,和在京的文武百官在这里已经等候了将近两个时辰。表面上看起来,队伍颇为齐整,实际上,众人在等待的时间里并没有枯站着,而是在各自窃窃私语。

他不刻意试图探听这些人议论的内容,因为他心中早已有数。赵源此次凯旋归朝之前,并没有按照惯例先去晋阳安顿军务,反而直接走水路东进,径自来了邺城,看来,准备改朝换代的决心已经下定,至于日期,应该就在这一两个月了。

在人们看来,赵源的篡逆之心,早已路人皆知。前两年内忧外患,侯景,南梁,西魏一齐发难,他无暇顾及篡位大事。如今,这三方势力都被他逐一平定下去。加之连年来的风调雨顺,商业繁荣,政治清明,即使长期对外用兵,东魏的国势也仍旧达到了迁都以来的最高点,而晋阳霸府的声威,也日臻顶峰。如今万事俱备,结束元氏王朝,只不过是一蹴而就的易事。

在这种即将发生大事的气氛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此时,站队问题变得格外敏感起来。以前左右摇摆,两面讨好的人,现在也开始装模作样地和“保皇派”划清界限,泾渭分明起来;曾经坚定站在元氏一边的“保皇派”们则如坐针毡,不得不开始考虑如何选择自己的政治倾向了;最惶惶然的,则是元氏宗室,如果说别人可以抛弃当今天子,他们则不可以。别人的背叛可以叫做良禽择木而栖,他们的背叛,只能徒惹笑柄。因此,百官队伍之中最安静的,就是他们这群人。

赵汶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这种人心变化。以前那些习惯用鄙视和轻蔑的目光瞥着他的人,此时要么沉默收敛了,要么闪闪烁烁,要么恭敬中夹杂着点谄媚。当这些人过来和他见礼的时候,他也照常一一答礼,却并不理睬这些人的搭讪,只是一个人静静地站在队伍正前方。

此时,他环顾空荡荡的左右,突然意识到,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和他并肩而立。百官队伍,即使是最前排,也仍然有意地和他保持了五六步的距离。很显然,他是这个国家,出来名义上的皇帝元善见,实际统治者赵源之外的第三号人物。当然,他现在是晋阳霸府的第二号人物。因此,他要当仁不让地承担起带领群臣郊迎的职责来。

其实,这些人表面恭敬,内心里和以前一样,照旧把他当成愚钝懦弱的傻子的。只不过,眼看着他的哥哥就要成为天子了,按照次序递进,他即将成为当朝宰相。他们当然要买他哥哥的面子。

傻子又如何,只要身居高位,多少个聪明人还不得挖空心思巴结他,讨好他?想到这里,他的心中隐隐发出几声森冷的笑声,只不过表面上,没有丝毫的流露。

未时初刻,赵源的船队终于到了,在漳河南岸的码头前落了锚。上百只旌旗招展的战船陆续靠岸,三万将士凯旋归来,衣甲鲜明地登岸了。

从巨大的楼船到岸边,不但早已搭起了台阶,还铺满了厚厚的红毡。雄壮恢宏的军乐声中,身着戎装的赵源在众将领勋贵的簇拥之下,从甲板到台阶,然后缓步走下。

“大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赵汶的带领下,文武百官趋步上前,一齐跪拜叩头,山呼千岁。一连呼了五六遍,直到赵源彻底走下台阶,来到受礼台上为止。

赵汶再次跪拜,“臣恭贺大王大获全胜,凯旋归来,建立不世功勋,天下震畏!”

赵源略带微笑,并没有说话,敷衍性地颔首,以示作答。

他走到距离更近一些的地方,又一次祝贺道:“大王此次战果辉煌,殊勋盖天,必将名垂青史,万世仰慕。”

身后群臣也一并跟着跪拜行礼,高声祝贺。

赵源这一次终于伸手虚扶,说了几句场面上的自谦之语。“此时获胜,一仗上天庇佑,二托至尊洪福,三因将士用命,我怎敢觍居功臣之位?诸卿不必如此,应该恭贺至尊才是。”

众人一听,又连忙朝着京城的方向叩拜,遥贺天子。

在回京城的路上,赵源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傲慢,更没有什么架子,和赵汶并辔而行。只有赵汶心有顾忌,一路上小心翼翼地控着马的速度,以免超越赵源。

进了城门,队伍行进在早已被清理干净,整顿一新的街头上,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出动了,一路上黑压压地跪着,迎接大军得胜还朝。

赵汶朝兄长的颈部注意看了看,偏偏曾经受伤的部位被冠带遮挡住了,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破绽来。

他小声问道:“哥哥的伤是否痊愈,现在还有没有妨碍?”

“都过去快一个月了,早好了。”赵源的气色似乎很好,一点也不见疲劳萎顿,整个人都是神采奕奕,雄姿英发的。同样,他也压低了声音,问道:“那痴人现在如何了,有没有傻得更厉害啊?”

赵汶知道,他私下地习惯把皇帝称呼为“痴人”,因此他并没有疑惑,很快回答:“还是老样子,最近听说你要班师回朝了,有点沉不住气,每天都拉着脸。”

他忍不住嗤笑起来,“我早料他如此,他要能沉住气,他就不是元善见了。对了,他准备如何封赏我啊?”

“我和众臣们议了很久,很难找出适合你的封赏了。后来计议完毕,准备给你加高阳、常山、章武三郡共七万户的封邑,加太师。”

“我都是相国了,还加太师,我看你们是想不出更高的官职爵位了吧?”赵源笑吟吟地说道:“有没有人,提给我备九锡的事情啊?”

九锡之礼,历来是权臣篡位之前的最后一个步骤。因此,在他提到的时候,赵汶的脸色微微一凝,随后支支吾吾地回答:“在议事的时候,崔暹提到过,陈元康出言反对,也就没有再提。天子愠怒,拂袖而去了,此事只好作罢。”

他闻听以后,倒是并没有发火,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怒色,只是冷笑一声:“我早知如此。”

沉默中,又行进了一段路程,当赵汶以为他在想着心事的时候,他突然侧过脸,问道:“牧云这段时间如何,身体可好?”

“一切如常,很好。”

赵汶回答的时候,脑海里浮现了妻子遍体鳞伤,几乎不成人形的模样。不过,他仍旧表情自然,言语间没有半点破绽。

“那么孝瓘呢,他知道我回来应该挺高兴吧。”

“我以为大哥会先回晋阳,所以阿演去晋阳时候,我让他带着孝瓘一道过去了,现在也许正在和步落稽他们玩得高兴,大哥不必挂心。”

赵源略显意外,不过也没有追问,只是点点头,“哦”了一声,似乎并没有如何在意。

到了京城之后,元善见亲自出宫门迎接。赵源觐见皇帝,等各种礼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