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1)
我当时大哭了一场,心想我这辈子
可能都没法成功戒烟了。为了戒烟,我已经付出了很多,也忍受了很多,但这
样的付出和忍受却让我的信心日渐低落,因为我知道自己没有足够的意志力重
新尝试。我没有暴力倾向,但如果当时有哪个不吸烟的人告诉我,戒烟其实是
件很轻松的事情,我一定会杀了他。我相信,弄清楚背景之后,全世界没有哪
个法官会判我有罪。
或许你也和当时的我一样,不相信戒烟竟然可以如此轻松。如果是这样,
我请求你不要把这本书丢进垃圾桶。相信我,我向你保证,你一定会发现戒烟
其实并不难。
两年后的一天,我熄灭了这辈子最后一根烟,告诉妻子我不仅已经戒烟成
功,而且准备为整个世界解决吸烟问题。我必须承认,她不以为然的态度让我
有些恼火。不过,她的反应完全没有影响我的激情。或许是戒烟成功的狂喜,
让我过于乐观了些。现在回想起来,我完全能够理解她的反应。我明白,以我
当时的情况,妻子和亲友们绝不会相信我居然能戒烟成功。
回忆过去的生活,我感觉我的一生完全是为解决吸烟问题而度过的。即使
是当初学习会计师业务的经历,也有助于我分析烟瘾陷阱的本质。人们常说,
你不可能永远愚弄所有人,但我发现,烟草生产商多年来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我相信,我是第一个弄清楚烟瘾陷阱本质的人。如果这句话显得有些骄傲自大,
请容我补充一句,我并不以此为荣,只不过事实的确是这样。
那一天是
1983年
7月
15日。或许那一天并不如纳尔逊·曼德拉最终出狱
的那天重要,但我相信,曼德拉当时的心情,和我熄灭最后一根烟时是一样的。
我意识到,我发现了所有吸烟者梦寐以求的东西:简单、快速、彻底的戒烟方
法。
我首先说服亲友试用这种戒烟法,以确保它安全有效。之后我辞掉了会计
师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帮人们戒烟的事业。
这本书最初的灵感来源于第
25章提到的一个人。他曾拜访过我两次,每次
我们两人都泪流满面。他当时太冲动了,无法听清我说的话。当时我的想法是,
如果我把这一切写下来,他就可以自己找时间阅读。
尽管我对轻松戒烟法的效用毫不怀疑,但开始写作之前,我仍然犹豫再三。
我进行了市场调查,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一本书怎么可能帮我戒烟?我需要的是意志力!”
“一本书怎么可能解决戒断症状?”
除了这样的反应之外,我还有自己的顾虑。在诊所里,求医的人们如果误
解我的意思,我或许可以用言语说明,但一本书怎么可能解释清楚?我还记得
学习会计业务时,我经常被书上复杂的内容搞得头大,反复思索却不得其解。
而且我也清楚,在电视机和影碟如此普遍的今天,人们越来越不愿意阅读纸质
书籍。
除此之外,我还有一个最大的顾虑:我完全不擅长写作。如果要我当面对
一名吸烟者解释戒烟的好处,说服他戒烟是多么轻松自然,我完全可以胜任,
但是我能让一本书达到同样的效果吗?我甚至怀疑我是否有权把轻松戒烟法总
结成书,还动过雇一名专业写手的念头。无论从哪一方面,我都从未指望过这
本书能成功。
还好,幸运之神对我格外眷顾。本书出版后不久,我就收到了成千封读者
来信,里面充满了溢美之辞:
“这是有史以来最棒的书。”
“你真是我的良师。”
“你是个天才。”
“你应该被授予骑士爵位。”
“你应该担任英国首相。”
“你是个圣人。”
我希望我还没有被这些溢美之辞冲昏头脑。我很清楚,读者们赞美的并不
是我的写作技巧,而是轻松戒烟法的实际效果。无论是通过阅读还是当面交流,
轻松戒烟法都同样有效!
今天,许多国家都有了轻松戒烟诊所,这本书也被翻译成
20多种文字,在
整个欧洲的非小说类畅销书排行榜上居高不下。
写书时,我的戒烟诊所刚刚开张一年多,当时我觉得自己经验已经很丰富
了。过了
20多年,我惊讶地发现,我仍然有很多实际的东西需要学习。这本书
出版后六年,我进行第一次修订时,发现大部分内容都纰漏百出。
其实我用不着担心。轻松戒烟法的基本原则非常简单,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要停下来很容易!
事实就是这样。困难之处在于说服每一个吸烟者相信这一点。20年来,我
帮助许多人摆脱了烟瘾,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知识和经验。我们的戒烟诊所追求
百分之百的成功率,不过偶尔也会有失败的情况,每次失败都让我们痛苦不已,
因为努力戒烟的人们会觉得失败是他们自己的错——而我们没能说服他们,戒
烟其实真的很容易。
本书第一版就是献给那些我们没能成功治愈的吸烟者。我们的诊所一直秉
承无效退款的原则,退款率从未超过
10%,也就是说,戒烟治疗的成功率超过
90%。
如今,轻松戒烟诊所已经遍及
20个国家,总数超过
50所,在纽约、米兰、
伦敦、芝加哥、多伦多、开普敦、巴黎、马德里等大型城市都有开设。我们的
诊所已经顺利运行了
20多年。
来诊所求助的吸烟者们通常精神低迷,不是认为戒烟无法成功,就是担心
戒烟后的各种痛苦和不便。他们认为,就算他们能够忍住不吸烟,也永远无法
从烟瘾的折磨中真正解脱出来,一辈子必须时时刻刻同烟瘾搏斗。
经过几个小时的咨询和交流,绝大多数人高高兴兴离开诊所时,已经彻底
告别了烟瘾。这一奇迹是如何达成的?如果你家附近恰好有一家轻松戒烟诊所,
你可以自己去尝试。正是因为成功率高,我们才敢许下无效退款的承诺。治疗
费用随各地的物价而不同,如果一次戒烟不成功,下次完全免费。我们不会放
弃任何一个希望戒烟的人。如果三个月内经过三次戒烟治疗仍不成功,你决定
放弃,我们会尽数退还所有费用。就是在这样的承诺下,我们的治疗成功率常
年保持在
90%以上。
不要误会——戒烟诊所的成功并不会让这本书的价值有所下降。我从来没
有幻想过如此之高的成功率。或许你会觉得,既然我夸下海口要解决全世界的
吸烟问题,就应该追求
100%的成功率。
实际上,我从来没有这样幻想过。过去,鼻烟曾经是最流行的尼古丁摄入
方式,直至遭到社会抵制为止。今天仍有少数人吸鼻烟,或许将来仍然会有。
令人惊讶的是,英国国会大厦正是鼻烟最后的据点之一。或许这一点并不难于
理解:政治家的思维方式总是比正常人落后一百年。所以我估计一百年之后,
仍然会有少数人保持吸烟的嗜好。至少我从未指望过让香烟彻底从地球上消失。
我曾天真地认为,全世界人们都会很快意识到事实真相,采纳我的方法和
建议,只要我揭开烟瘾陷阱的真面目,驱除以下几种误解:
·吸烟者很享受吸烟的感觉。
·吸烟者是自主选择吸烟的。
·吸烟能缓解压力,消除疲劳。
·吸烟能提高注意力,让人放松。
·吸烟是一种习惯。
·戒烟需要强大的意志力。
·一旦染上烟瘾,就无法真正消除。
·对吸烟者解释吸烟的危害性,就能帮助他们戒烟。
·替代品,尤其是尼古丁替代品,可以帮吸烟者戒烟。
·戒烟过程漫长而痛苦。
我原本以为各大烟草公司会是我的主要敌手。令我惊讶的是,主要的阻力
居然来源于我原本期望得到支持的地方:媒体,政府,像美国癌症学会这样的
学术组织以及医学界。
1946年的电影《修女肯尼》讲述的是伊丽莎白·肯尼修女与小儿麻痹症作
斗争的故事。我遭遇的种种阻力,可以说是修女肯尼当年经历的翻版。我还记
得在那个年代,“小儿麻痹症”与今天的“癌症”同样可怕。小儿麻痹症不仅会
使四肢失去活动能力,还会导致肢体扭曲。当时的主流疗法是使用铁制模具固
定患肢,强制整形,结果通常会导致终生瘫痪。
修女肯尼认为,铁制模具是阻碍肢体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通过反复
实验证明,患儿的肌肉可以通过治疗恢复活动能力。不过,她并不是专业医生,
只是一名护士。她怎么敢在医生们的专业领域里指手画脚?尽管她发现了问题
的解决办法,并且证明了其可行性,但是这些似乎并不重要。她所治愈的孩子
们相信她是对的,孩子们的家长也是,但是主流医学界不仅拒绝接受她的疗法,
还禁止她无照行医。足足过了
20年,医学界才逐渐承认了修女肯尼的观点。
我第一次看《修女肯尼》时,距轻松戒烟法的发明还有几年时间。我当时
的想法是,电影的确有写实的地方,不过更多的是好莱坞式的夸张和修饰,因
为修女肯尼的发现实在太过明显,主流医学界不可能完全没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