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1 / 1)
见长风还是昏迷不醒,从腰间打开一个布包,密密麻麻的银针遍于其中。影六掏出一根银针在长风的云门、俞府两个穴位上各扎一针,又拿出一个褐色小瓶,道出一颗红色的药丸灌进长风嘴里。
不多时,长风幽幽苏醒过来。青衣见状,大喜:“少主,没事吧。”长风感觉体内炽热之气消退了许多,动了动手脚,勉强可以坐起来。“好些了。什么时辰了”
青衣望了望微露晨曦的天际,思忖一会回道:“差不多已过卯时了。”差不多已经脱离了云州城了,,青衣担心长风的伤势,提议道:“少主,要不先休息会吧,等影九他们探听消息后再打算。”
“好吧,燕云儿就地休息。注意警戒。”长风撑着青衣的手有些艰难站起来,就这会功夫后背的汗水打湿了衣襟,长风站起来感到一阵天旋地转的晕眩。不妙,这个时候绝不能病倒。长风使劲掐了掐自己的大腿,腿上的疼痛,让长风也舒了一口。
青衣带着影卫就地升起了一堆火,温暖的火光驱散了众人一夜的疲惫。沈夫人扶着沈老爷下了马车,坐到火堆前感受着难得的温暖。沈老夫人的精神也恢复许多,可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故一时间无法还是无法相信,一个劲得拉着沈老爷的手,浑身抖抖,长风看着不多时还高贵端静的老夫人,这会儿如同惊弓之鸟,心里泛起阵阵怜惜之情。
问药影六要了些散瘀化肿的膏药,就朝他们走去。沈老爷看见长风过来,不明就里的作势要站起来,长风连忙走过去,抚他坐下。“沈老爷,你们放心吧。此处已经离开云州范围之内,你们大可在此多歇息不用着急。”说罢,扒开瓶子,从怀里拿出一块素白的手绢,细细的为沈老爷敷药。
沈夫人在一旁,犹豫着想要说什么。可一看见长风脸上那副寒冷的面具,就话到嘴边也咽下了。长风看出沈夫人好似有话要说,便主动开口道:“沈夫人,有话但讲无妨?”
“我可你可以看看的真实面目啊?”沈夫人想了想,突然开口问道。唇边隐隐挂着一丝微笑。“夫人!”沈老爷脱口止道。
长风一楞,有些哑然失笑,这沈夫人和沈煜不愧是母子,这个当口还居然保持着这份好奇心。“沈夫人,请恕在下无法以真面目示人。”要是让你看到,真不到是何场面。全叔可就在旁边的呢。
“真小气!看看又不会少一块肉,莫非你是丑若无盐?!”沈夫人仍不甘心的追问,一旁的沈老爷嘴角一直抽搐。“夫人,你就少讲两句吧!”
长风替沈老爷敷好了药膏,细心地包裹好了伤处。又转身替沈老夫人包扎患处了,不一会,青衣便将烤好的食物递过来。这颠簸了一夜大家都饥肠辘辘,这会闻到食物的香味,更是饥饿难耐。长风招呼他们吃喝,想着苏绾儿还高热不退,便来到她身边。
吃了些药,苏绾儿的烧逐渐退了下去。只是一直昏睡可不行,长风轻轻摇了摇她,苏绾儿吃力的张开眼睛,长风担心突然的阳光会刺伤她的眼镜,立刻拿来一条黒巾蒙在她的眼睛处,柔声宽慰:“苏姑娘别担心,起来吃点东西。”说着扶起苏绾儿,将泡在热水中的面饼捞起小块小块的慢慢的喂她。
用过吃食,天也完全大亮。长风估摸着辰时已过,得立即赶路,从此地赶往洛城最快也要半月,可长风担心萧琛衍不会等到半月之后才动手。长风有预感,不出三日,萧琛衍必然出手。
一旦萧琛衍起兵,那些拥护他的叛军便会蜂拥而起。淳佑虽然控制了一部分,但那份剩下的名单长风迟迟未能到手。万一洛城之中就又叛军,此去便是自投罗网。
一路上长风都沉默不语,思考才如何是好。此时,马车中的沈家一家子,也在揣测长风的来历。苏绾儿吃了药又得到适当的休息,精神也好了大半,只是连日来的苦难,受不不少惊吓,此刻正缩在沈夫人怀里,紧紧偎依。
“你说这些人是什么来历啊?真是是阿煜请来救咱们的吗?!”沈夫人搂着苏绾儿若有所思的问道。对这些行事诡异的人有些疑惑。而且听那个帮自己上药的声音分明就是女声。这群人的首领是个女子吗?这太意外了,阿煜认识吗?
“这真是不知,我看他们分工明确,行事狠戾,不像一般的江湖人士。说不好是什么邪魔歪道。”沈老爷皱着双眉说罢,挑开车帘看着随侧一旁的影卫,感到这群人来里不简单,他更怀疑阿煜其实没有请他们来救他们。别又是歹人的诡计吧!
沈氏夫妻对视了一眼,不知道此去洛城之路是否能一路平安!
&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宣德六年十一月
前郑王世子萧琛衍在云州兵变,落霞关曾凌以及其他州县皆有附逆。萧琛衍杀云州知府徐有道与其子徐润,将二人首级悬于城门口,这二人尸身皆被萧琛衍鞭尸焚毁。郑党发出讨伐檄文“诛佞臣、清君侧”之口号,广招天下之士起兵。
一霎间,登州、兖州、闵州三州联合云州一起反叛,宣德帝萧淳佑早已破获其中大部分叛党名单,在他们正要起事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际,将其统统捕获。
可叛党之首萧琛衍带领叛军在强大的朝廷攻势下,竟顽强抵抗。一时间,天曦战火重烧。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萧淳佑以镇北大将军沈韬为平乱大军,又派遣廉郡王领四万大军前去支援沈韬的镇北军,而朝中一班大臣则一致对外,纷纷力求皇帝对叛军绝不能心慈手软。
宣德六年十二月二十五
叛军被困登州已有二十余日,此时天曦迎来了今冬第一场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落落而至,天地间一片苍茫的皑皑白雪。
城外是沈韬和廉郡王整整十万大军的围困,而城中萧琛衍一派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每日都有饿死的兵士从城楼上抛扔下来,登州附近俨然是是一片修罗坟场。
“沈将军!”
沈韬转过身来,看见廉郡王正站在自己身后,连忙行礼:“王爷。”廉郡王一手负在身后,一手轻捻花白的胡须,目光锐利的看着这个年轻人:“沈将军天寒地冻的,怎么不进帐中歇息?!”
沈韬的谦和有礼,廉郡王是颇有好感。此番能和他相处更加肯定自己的眼光。沈韬此刻担忧的是叛军的动向,对廉郡王的关怀也只当是长辈的关怀。“多谢王爷挂念,下官只是担心这场雪带来不便而已。”
“呵呵,沈将军年纪轻轻就有这般忧国之心。真乃天曦之福。沈将军不必太过忧虑,我军将这登州城团团围住,萧氏余孽困于城中缺衣少粮,熬不了多久。依我看来,咱们还有一场恶仗要打。”
沈韬聚精会神的听完廉郡王的分析,点头称是。这孤注一掷的反击却是最激烈的。沈韬与萧氏父子过手,对于这个萧琛衍他是看不透的,一个叛臣之后居然有这么大的能耐号召天下兵士起事,萧琛衍藏得好深。
“将军?!”身后一个亲卫上前行礼,双手抱拳于兄恭敬地禀报:“徐参军唤属下来请您回帐。”
沈韬蹙眉,心中猜测是否出了什么事,向廉郡王告了声醉,便与亲卫急急返回帐中。一挑开帐帘,就急忙询问,“阿靖,出了什么事吗?”
徐靖看见沈韬回来,疾步走到沈韬面前。压低音量,有些兴奋的说道:“将军,皇上密信。”说罢,将一封信递到沈韬面前。
沈韬有些疑惑的接过来,不解的看了看徐靖面上除了平日的嬉笑之外,还有一丝欢悦的神色,想是皇上带来了一个很不错的消息。沈韬展开信,低头仔细看来。不一会,也略带兴奋地猛抬起头,问着徐靖:“这可是真的?!”
徐靖扬起那副熟悉的纨绔之色,高兴地说道:“那是自然,皇上的消息向来可靠。表哥,看来这场仗很快就要结束了。”
是啊,就要结束了。沈韬一颗紧绷的心渐渐放松下来。信中说道,那些附逆的叛党已经全部抓起来了,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还有一部分隐匿的叛党也已经悉数落网。萧琛衍还妄图向西夷求援,可西夷国中现在也是内乱纷纷,更本无暇顾及他。现在萧琛衍已是瓮中之鳖了,在小小的登州城中做困兽之斗。
“眼下,萧琛衍无衣无粮,要想取胜,势必要做最后一搏。阿靖,我们要做好准备。”沈韬沉目朗朗的看着徐靖,眼中迸发的决心无可动摇。
“属下全凭将军差遣。”徐靖拱手一拜,神情紧厉。沈韬点点头,转口问道:“对了,可有爹娘他们的消息吗?”
徐靖听到这,唇角泛起笑意,说道:“他们现在暂住在洛城之中,前一段收到姨母的来信。她和姨父,还有奶奶都安好,苏姑娘也和他们在一块。大家身体都还康健,他让我们别担心。还问了阿煜的近况。”
沈韬听到此也安心了不少,当初自己受情势所迫离去,家人落入徐有道之手,未能解救。好在长风即使能救他们出来,还妥善安置。心中对长风的感激更是难以言表,也不知道长风现在怎么样了?
“有顾相的消息吗?”沈韬思忖半晌,缓缓地问起。对长风,沈韬一直都抱着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他看得出阿煜对长风有情,可长风呢?也对阿煜有意吗?为什么每次想到这的时候,心中泛起层层酸涩之意,晕开在胸中。长风,如我向阿煜那般对你,你可否也愿意对我展颜一笑?
徐靖没想到沈韬会问起长风,一刹间有些失语。当日,长风救沈家人脱困之际,并未将他们安全送到洛城,而自己的伤势再好了大半的时候,就被长风送到沈韬身边,说是助其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