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四章 动心(1 / 1)
回校以后,生活又开始如从前一般,每天忙着上课,看书,吃饭,睡觉,宿舍、食堂、教室和图书馆四点一线,都想不起来那天秋游的情景了。
这一天她在系图书室查资料,刚好碰见帮他们拍照的那个同学,他一看到笑初就高兴地叫起来,“尹笑初,我正找你呢,没想到在这儿碰见了。正好,省得我跑一趟宿舍了。”
笑初奇怪地问他,“找我有什么事吗?”
“那天不是帮你拍了几张照片吗?洗出来了,给你。”说着递过来一个信封。
她一下子想起来了,上次秋游时他是帮她拍了些照片,她都忘记了。赶快道了谢,从同学手里接过信封,随手抽出一张,正是在长城上和秦木石的合影。
照片上两个人挨得很近,背景是秋日艳阳和城墙,她一副极不自然的样子,脸也不知是被太阳晒的还是怎么回事,红头胀面的,衬着身上的红风衣,再难看不过了。秦木石倒是拍得挺好,虽然也有些局促,但微微笑着,看起来气度儒雅。
她当时就想,无论如何这张照片也不能拿给他看,自己拍得实在是太难看了。其实她也不算丑啊,为什么拍得如此难看呢?
赶紧把照片塞回信封,不忍再看了。
晚上临睡前,笑初忽然又想起这张照片了,她从信封里翻出来再仔细端详一会,还是觉得自己拍得实在太丑,忍不住摇头叹息。
又翻翻其他几张照片,有她在湖上时靠在船舷上照的,穿着桔黄色的救生衣,神情木然。也有在长城上和陈彤的合影,跟在高个子的陈彤后面,真像她妹妹。还有一张好像是抓拍的,在那棵藤萝寄松附近,她站在最前面,后面乱七八糟地挤了好些个人。笑初一个个看过去,忽然发现离她最近的那个人居然是秦木石,他似乎也正在看那棵藤萝,目光专注。
笑初的脸一下子红了,不知为何,这张照片突然牵动起她心里的一些东西.
她想,当时怎么不知道他就站在我边上呢?真是奇怪,这个秦木石好像是在长城上一瞬间出现的,在长城之前的那一天一夜,他又在哪儿呢?为什么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记得第一天晚上,吃完丰盛而又热闹的晚宴,师生们酒足饭饱后还去宾馆的活动中心又歌又舞的,当时,很多老先生都上前表演了节目,大家欢闹到夜深才回去休息。可是,她仔细回想了一下,还是想不起来曾经看见过他。
盯着照片看了好一会,她忽然从抽屉里翻出课表,想查查秦木石的课排在什么时候。
他的大课不多,可是各研究室自己上的小课她又不好意思去听,找了一会,好容易才查到周二的上午有他的几节课,给全院研究生选修的《先秦文明》,在阶梯大教室。刚好她周二上午没课,不如去听听他的课吧。
做这个决定的时候,笑初并不知道,这一去她从此便坠入深渊。
很多年以后,她还觉得奇怪,自己当时怎么就那样狂热地爱上他了呢?有时候,她会忍不住问自己:如果那天的长城上,她没有回眸看见人群中拍照的他,如果她没有鼓足勇气上前与他相见,如果后来她没有去听他的课,如果根本就没有这些如果,她还会爱上他吗?还会在那些年里,为他悲为他喜吗?......
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只是这一场约定在开始的时候就注定没有结局。
星期二早上,笑初特意比平时早起了一会,洗漱完毕之后,她打开衣柜,想挑一件合适的衣服。
其实平常她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装束,因为她长得很清秀,甜美的椭圆脸,奶油色的肌肤,五官柔和,目光温润,待人接物大方里又带着些书卷气,简单的衣服穿在她身上也相当舒服。可是今天,她竟然有些犹豫起来,甚至觉得哪件衣服都不合适。
怎么会这样呢?难道就是因为要去听秦木石的课么?她困惑地摇摇头。
收拾好以后,笑初去食堂随便吃了点早餐,便往教室去了。时间还很早,偌大的教室里空荡荡的没几个人,她选了个中间的位置坐下,不敢坐在最前面,尽管知道秦木石不一定会记得自己,她依然没有勇气坐在他面前。
铃还没响,但教室里人已经多起来了,闹哄哄的。有人在找座位,有人在互相打招呼,还有的在忙着往嘴里塞包子。笑初见周围没有一个认识的人,只好低着头翻书。
忽然听见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她抬起头,正看见秦木石从前门走了进来。穿了件深色的外衣,背着个黑色方包,还是和那天在长城上一样,温和而腼腆地微笑着。
笑初忽然觉得他看起来是如此地熟悉,前生一定在哪里见过他吧,否则怎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此时望去,他就像一个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一般亲切。
秦木石走上讲台,先把包放下,又从里面拿出个玻璃茶杯,放在桌子上面。然后向前走了两步,面对着全体学生,摊开双手,仿佛有些无措的样子,微笑着说:“我这几天看书,突然发现一个问题,怎么有好些学者写的著作我都看不懂呢?我很认真地看了好几遍,还是不知道书里说了些什么。”说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无比真诚地望了望下面的学生。
大家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全都目光专注地看着他,安静地听着。于是,他又接着往下说:“我想可能是我没文化吧,所以前两天开一个研讨会时,正好碰到金老先生,就赶紧跟他说起这件事,特意向他请教。没想到他对我说,‘没事,那些书我也看不懂。’......”
听到这里,教室里顿时笑声一片,笑初的眼里也忍不住漾满笑意,因为秦木石那副又认真又委屈的表情实在是太可爱了。而且,用这种方式来贬低那些所谓学者也只有他能想得出来。
不过他说得倒是实情,现在有很多学者们都尽可能地写一些艰难晦涩的语言,仿佛只有这样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学问,让读者每每望之汗颜。她也曾经对着这样的书发愁,以为自己越学越倒退了,现在既然学界泰斗金老先生都看不懂,那就不用担心自己的无知了。
接下来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上课。这是她第一次听秦木石讲课,没想到他的课讲得出乎意料的好,好到让她又惊讶又震撼。
这些年来,知名教授学者的课也听了不少,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样地打动她。怎么说呢?其实他的声音不是特别洪亮,讲述也并不激昂,但是却仿佛有一块无形的磁铁,紧紧地牵住了听者的心。
她原先一直很不喜欢先秦史,总觉着有些枯燥,可是在木石的讲述中,这些历史上的人和事听起来是那样的鲜活生动。而且,他还有一种让人的心灵澄静的魅力,听完他的课,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愿意每天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而是很想认真地做学问,为历史、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做些贡献。
因为要放幻灯,教室里面拉着厚厚的窗帘,灯也熄了多半,只有讲台上方的小灯亮着几盏,笑初望着投影灯下的木石,他如那日长城的阳光下一样,让她觉得恍然不可思议,然而,那样一种心底的诧异却比感激还好。
他怎么能将如此枯燥的东西讲得这么好?在一个充斥着狂妄与自大的地方,怎么还会有如此谦逊如此平和的一个人呢?她忍不住感叹。
他的课还没讲完,她就知道自己已经为他动心了。
下课以后,立刻有很多学生拥上前去,有问问题的,有借资料的,还有表示崇拜的,总之,一时间讲台被围得水泄不通,热闹得很。
望着被学生包围着如同众星捧月的秦木石,笑初忍不住想,看来他讲课的确吸引人,不只是她一个人觉着好。难怪能被向来自视颇高的T大作为人才从地方引进过来,又这么年轻就当上博导,果然是有些过人之处的。
她也没有立即离开,但只是在自己的座位静静地坐了一会,然后就收拾书本回去了。不想在这样的时候也凑上去请教什么问题,向来低调的她不习惯当众去问问题,而且,此刻她脑子里涨得满满地,说不出来的各种情绪纠结在一起,让她头昏脑胀。这种状态下,也实在是想不出要去问些什么。
但是她知道,下周二上午她是一定会再来听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