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先生的道道儿真多(1 / 1)
随着那先生一声“落!”,八个抬着棺材的壮汉,也就是所谓的“八大金刚”,齐齐发出一声低吼,脚步沉稳地走上前。
为首的,正是村里的张二大爷和孙大爷。他俩经验丰富,在这队伍里头,就是定海神针。
“一、二、三,走!”张二大爷扯着嗓子喊着号子。
八个人同时发力,粗壮的棺绳被绷得笔直,那口黑漆漆的沉重棺材,被稳稳地抬了起来,缓缓地移向棚子下方。
李山河站在不远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
他虽然不是头一回见识这种场面,但每一次看,心里头都还是有种说不出的震撼。
这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种传承。
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逝者的尊重。
“慢点,慢点……好,往下放!”孙大爷在一旁指挥着,眼睛死死地盯着棺材和坑沿的距离,生怕出一点岔子。
棺绳在坑沿上发出“咯吱咯吱”的摩擦声,听得人牙酸。
棺材一点一点地,被平稳地放进了墓坑里。
“咚!”
一声闷响,棺材底儿和坑底铺着的高粱秆接触,稳稳地落在了那七枚铜钱之上。
成了。
几个抬棺的汉子都松了口气,额头上全是汗。
这活儿,看着简单,其实最是考验力气和配合,精神得高度集中。
那先生等棺材落稳了,又跳下坑去,围着棺材走了一圈,嘴里念念有词。
李山河离得远,听不清他在念叨什么,但看他那神神叨叨的样子,估计是些送别祈福的话。
他跟上回朱大脑袋下葬时请的那个先生,路数完全不一样。
那个先生,又是撒米又是烧符的,动静搞得老大。眼前这个,虽然也神叨,但动作却简单利索得多,透着一股子高深莫测的劲儿。
李山河心里头暗自琢磨,一个先生一个令儿,老话果然没毛病。
那先生在坑里捣鼓了半天,又用罗盘对着棺材头和棺材尾比划了一阵,确定了方位分毫不差,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从坑里爬了上来。
他走到常老三跟前,低声说了几句什么。
常老三听完,点了点头,然后转过身,对着所有送葬的亲友,大声喊道:“所有孝子,跪!”
话音一落,常老三和常老四两兄弟,带着各自的媳妇儿孩子,黑压压地跪了一地,冲着墓坑的方向,开始磕头。
哭声,瞬间就响成了一片。
“娘啊——您咋就走了啊——”
“娘——儿子不孝啊——”
那哭声,撕心裂肺,听得李山河心里头也跟着堵得慌。他最见不得这个。
他别过头,从兜里掏出烟盒,给自己点上一根,猛吸了一口。
辛辣的烟气呛得他咳嗽了两声,却也让他心里头那股子憋闷,稍稍舒缓了一些。
彪子他们几个半大小子,也是第一次经历这么正式的场面,一个个都绷着个脸,大气不敢出。
石头凑到李山河身边,小声问:“二哥,这……这就完了?”
“完啥完?早着呢!”李山河吐出一口烟雾,“这叫‘辞灵’,是让孝子贤孙们,跟老太太做最后的告别。等他们哭完了,才轮到咱们上场。”
果然,等那一片哭声渐渐小了下去,先生走上前,把常老三他们都扶了起来。
然后,他转过身,锐利的目光,落在了李山河的身上。
他没说话,只是冲着李山河,缓缓地,抬起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然后猛地往下一挥。
李山河心里头“咯噔”一下,立马就明白了。
该他们干活了。
他把手里的烟蒂往地上一扔,用脚尖狠狠地碾灭,然后抄起早就立在一旁的铁锹,沉声喝道:“都精神点!干活!”
他一马当先,第一个冲向了墓坑。
彪子、石头、孙胖子他们几个,也立刻抄起家伙,紧随其后。
填土,开始了。
这活儿,叫“封金井”。是下葬仪式里,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李山河站在坑边,抡圆了铁锹,一锹一锹的黑土,被他稳稳地扬进了墓坑里,均匀地洒落在棺材的四周。
他的动作,不快,但极有章法。每一锹土下去,不多不少,都正好落在该落的地方,没有一丝浪费。
彪子他们几个虽然没李山河这么讲究,但胜在年轻,有的是力气。
一个个也是卯足了劲儿,铁锹抡得呼呼生风。
一时间,山坡上只剩下铁锹撮土的“沙沙”声,和泥土落在棺材上的“噗噗”声。
那声音,沉闷,厚重,仿佛是尘世对逝者最后的告别。
刚开始,挖出来的土还够用。可填到一半,李山河就发现,土堆明显见少了。
他心里暗道一声“果然”,冲着旁边喊了一声:“石头!胖子!把备用的土抬过来!”
“好嘞!”
石头和孙胖子早就等着了,他俩一人抬着麻袋的一头,嘿咻嘿咻地就把那两袋子备用的黑土给抬了过来。
有了这“生力军”的加入,填土的速度,一下子就快了起来。
没多大一会儿,墓坑就被填平了。
李山河看着还剩下小半袋的土,又看了一眼旁边老常头那因为风吹雨淋而有些疤疤赖赖的坟包,心里一动。
“来,搭把手,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把常爷的坟,也给圆一圆。”他说道。
几个小子二话不说,拎着铁锹就过去了。你一锹,我一锹,很快,就把老常头那面,也修整得圆润饱满。
这一下,硕大圆润的坟包,看着就和谐多了。
做完这一切,李山河他们才退到一边。
那先生走上前,又拿出几块青砖,在新的坟包前,重新垒砌了一个小小的“门户”。
他一边垒,一边对常老三解释道:“以前这嘎嗒就住了一口人。现在老太太下来了,就得开双门。这样,二老在下头,才能出入通畅,不受阻碍。”
常老三听得连连点头,脸上满是感激。
李山河在一旁看着,心里头对这先生,又高看了一眼。
这人,不光是懂行,还会说话,能把事儿办得明明白白,让主家心里头舒坦。
是个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