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高丽火盆(1 / 1)
转过头来还拍了拍李山峰的胳膊,“没事儿三嘚,她不敢打你!”
说罢直接捂住了眼睛,留出了那么大一条缝。
李山峰绷不住了,不是就骗了你一毛钱压岁钱你知不至于啊,爹,二哥,赶紧带我走吧,这个家已经没有我的立足之地了。
李山峰眼色一厉,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扑通一声就跪倒在了炕上,直接扑进了王淑芬的怀里,眼泪好似不要钱一样扑簌簌的往下流。
一边抹眼泪,嘴里还不闲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地孩子像块宝…”
王淑芬直接被李山峰给逗笑了,这小子,真是随他爹那个死根儿了,一天天没个正形!
“行了,赶紧起来吧,挺大个小伙子了,还抹眼泪嚎子,也不嫌呼丢人。”
李山峰不愧是朝阳沟影帝,那眼泪来的快去的更快,说没就没,也不尴尬,吸溜了一口大鼻涕,嘿嘿一笑,“妈我这不是想我爹和我二哥了吗。”
“你说他俩啥时候能回来啊?”
王淑芬看着窗外下起的小轻雪,幽幽一叹,“你爹那个性子,开犁之前能回来都算早的!”
李山峰闻言,瞳孔都扩散了,开犁,那不得五一之后了,低头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李山霞,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
……
邢老头听着那声震房梁的“集安”,捏着小酒盅的手顿了顿。他看看李卫东父子爷仨那三双绿得发光的眼,再看看自己怀里那嘤嘤叫唤的小虎崽子,心里头那点没护好人的愧疚劲儿又拱了上来。
他一仰脖把盅底那点老烧锅干了,辣得直咧嘴,把酒盅往炕桌上一顿,带着点豁出去的劲儿:“得!算我老邢一个!鸭绿江那水湾子,没我领路,你们仨摸不着门!”
说走就走!第二天天刚擦亮,寒气还跟刀子似的。
邢老头没带啥像样行李,就一个磨得油亮的旧褡裢,里头塞了几块硬邦邦的苞米面饼子,一把小刀,还有包用油纸裹了好几层的咸盐疙瘩。
他最后瞅了眼趴在热炕头破棉袄里睡得四仰八叉的小虎崽,转身就跟李卫东爷仨挤上了去通化老站那辆四面漏风、嘎吱作响的破班车。
大客车在覆着残雪的国道上吭哧了一个钟头。
通化老站客运站里人头攒动,烟味汗味脚丫子味混成一团。四人没耽搁,买了票就钻进另一辆开往集安的中巴。
越往东南走,山势越见平缓,路边的招牌也悄然变了味道,方块字旁边多了些曲里拐弯的符号(朝鲜文),空气里似乎也飘着点不一样的咸腥气。
下午日头西斜,车终于晃进了集安小城。
街道不算宽,房子也多是旧样式,但收拾得挺干净。穿着深色棉袄、戴着同色系小帽的老太太挎着篮子慢悠悠走着,偶尔能看见穿着白色短上衣、深色长裙的朝鲜族妇女身影闪过。
一种安静又带着点异域边陲的气息弥漫开来。
“先填肚子!”邢老头熟门熟路,领着三人钻进一条背街。
一家门脸不大的馆子,木头招牌上写着“正宗高丽火盆”,下面还缀着几行曲里拐弯的朝鲜字。
掀开厚厚的棉门帘,一股混合着炭火焦香、油脂炙烤和浓郁酱料辛香的热浪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满身的寒气。
店堂不大,摆着几张矮桌。中间挖了个方洞,嵌着黑黢黢的铁盆,盆底下炭火烧得正旺。
跑堂的是个穿着白短衣、系着蓝围裙的朝鲜族大嫂,手脚麻利地往他们桌中间的火盆架子上放了个铮亮的大盆。
“滋啦——!”
大嫂动作飞快,先往烧热的铜盆底淋了一勺清亮的豆油,油花刚冒烟,一大把切成厚片的五花肉就甩了进去!
肥瘦相间的肉片一接触滚烫的铜盆,立刻剧烈地收缩、卷曲,油脂疯狂地迸溅出来,发出令人愉悦的爆响,浓郁的肉香轰然炸开!
紧接着,切成段的米肠(猪肠衣灌入糯米和猪血蒸熟)、深褐色的牛肚丝、白生生的牛百叶、黄澄澄的豆腐块、翠绿的白菜帮子、泡得红亮亮的辣白菜…红的、白的、绿的、褐的,各色食材像天女散花一样,噼里啪啦地堆进了沸腾的铜盆里!
大嫂手里长柄的铜筷子翻飞,搅动着这盆色彩斑斓、香气四溢的大杂烩。
五花肉的油脂浸润了所有食材,米肠被煎得焦黄起壳,牛肚丝卷曲打卷,豆腐吸饱了汤汁鼓胀起来,辣白菜的酸辣辛香混着油脂的焦香、内脏的独特气息,形成一股霸道无比、直冲天灵盖的复合香气!
彪子看得眼都直了,口水差点滴到桌子上。
最后,大嫂舀起一大勺暗红色的、粘稠的、散发着大蒜和辣椒发酵香气的秘制辣酱,“啪”地一声盖在盆中央的食材山上!
又撒上一大把翠绿的葱段。
红绿相间,热气腾腾!
高丽火盆,确实好吃,确实霸道!有点像扒拉锅,越吃越香!
“动筷!”邢老头招呼一声,自己先夹起一块煎得焦边、滋滋冒油的五花肉,在盆边沿蹭掉点多余的油,然后裹上厚厚一层那浓稠的辣酱,塞进嘴里,烫得直哈气,却满足地眯起了眼。
李卫东有样学样,焦香的五花肉裹着浓烈的辣酱入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油脂的丰腴和酱料的咸鲜辣爽在口中交织爆炸,他忍不住“唔”了一声。
李山河用没受伤的右手夹起一块煎得金黄酥脆的米肠,外皮焦脆,内里软糯,带着独特的米香和淡淡的脏器风味,蘸上辣酱,味道层次丰富得让他眉毛都扬了起来。
彪子更是甩开腮帮子,专挑那煎得焦香的牛肚丝和吸饱了肉汁的豆腐,吃得满头大汗,呼哧带喘,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香!真他娘的香!”
吃饱喝足,日头已经西沉,给集安小城镀上了一层暖金色的边。
邢老头死活不让李卫东掏钱,好顿撕吧最后还是李山河结了账。
三人出了城,又搭上一辆摇摇晃晃的、开往更偏远乡镇的破旧小巴。
车子在暮色渐浓的山路上颠簸了快一个钟头,最后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紧挨着江边的小村落口停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