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年前忙碌(1 / 1)
饺子蘸料都是根据自己的口味调配的,一点蒜酱一点醋,再来点辣椒油一搅和。
夹起一个饺子蘸上满满的调料,整个塞进嘴里,浓香的肉汤在嘴里爆裂开来,配合着酱汁复合的味道,舒坦。
吃口饺子再来口积蒜,夹起肉皮冻子蘸上蒜酱,舒坦。
最后再喝上一口孟爷自己泡的药酒,浑身都是暖和和的。
一口饺子一口凉菜,再配上小酒,几人吃的是不亦乐乎,自从上次李山河带着田老登一家来吃过之后,老两口这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所以老两口也是格外的开心,就连孟奶都乐呵呵的喝了半碗五味子酒。
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这顿饭,最后孟爷端来了几碗饺子汤,东北讲究的就是一个原汤化原食。
一口饺子汤下去,好似浑身的毛孔都被打开了,刚刚被白酒刺激过的胃袋,都是前所未有的舒适
李山河吐出一口气,这顿吃的真舒坦。
两盖帘子饺子,是一个都没剩,全都被叔侄二人给包圆了。
眼瞅着自己包的饺子如此受喜爱,孟奶也是乐开了花,一高兴,又多喝了二两。
吃过了饭,李山河又坐了一会,这才准备跟二老告别,毕竟能早点回家谁也不愿意贪黑儿啊。
孟奶眼瞅着李山河爱吃冻子,嘱咐孟爷把剩下的小半盆都给戴上了,甚至连孟爷钟爱的酱牛肉都给直接打包了。
在孟奶依依不舍的眼神中,二人踏上了回家的路。
小风一吹,李山河竟是感觉有点头晕,也不知道这孟爷搁酒里面都放啥了,后劲儿咋这么大呢。
这车让李山河骑得,一路画八字,但是好在最终还是安全的到了家。
……
时间就好像坏肚子的时候憋了个屁,你稍微不注意,就会喷涌而出,一转眼,就来到了腊月二十二。
这段时间,李山河不光给二憨定做了大笼子,还带着二憨进山打了几次打猎。
起初李山河还担心这二憨怕不是直接猛虎归山,谁能想到这个孽,打到了猎物也不跑,反而是直接叼到李山河身前。
看这意思是想让李山河给加点调味料给烤一下,这是吃孟爷的秘制调料吃出来滋味了,再也不愿意吃生的了。
如此反复几次,李山河才彻底相信这个孽确实是放不下包吃包住的生活。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冬天虽然没什么具体的活计,但是也忙的李山河晕头转向,眼瞅着到了腊月二十二,明天就是小年了,李山河还没去上坟呢。
而李卫东李卫涛已经结伴而行上完坟了,前几年李山河还没结婚,去不去都行,但是今年是结婚的第一年,已经算是顶门立户了,必须去上坟,李卫东也不好帮着带。
所以今天的李山河起的格外的早,要先去镇上买点报货纸,然后再去坟地。
东北习俗,过年之前必须去上坟,就是趁着过年给去世的亲人送点钱,让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能过个肥年。
而且只能小年之前去上坟,过了小年就不可以去了,上坟的时间还必须选在早晨,反正这里的说到可是挺多。
要是真有啥没注意,那你可别怪长辈们出来稀罕稀罕你了,到时候有点头疼脑热的,你说是犯上还是犯不上。
老李家祖坟只有三个小坟包,三种上了果松,虽说不是很豪华,但看起来也算是规整。
李山河在街里买了三刀报货纸,这年头的报货纸可是没有印花的,需要你拿回家用钱印一下才作数,不如直接买元宝了。
真正居家过日子的人,元宝都是买了纸自己叠的,李山河小的时候,没到小年之前,一家人都会围在炕桌上叠元宝。
姐姐李山花的手艺最好,叠出来的元宝又饱满又漂亮,王淑芬的手艺次之,李卫东再次之,而李山河,呵呵,好似天生就没张做手工的那个脑袋,叠出来的元宝总是吹不起来。
这次李山河用的元宝就是李卫东买的纸,田玉兰带着几个姐妹叠的。
李山河带上了元宝和报货纸,骑着摩托就上了元宝山,摩托车上不去祖坟,李山河只能将车停在了山腰的一块小平地上。
这块小平地还是附近的小砖窑烧砖挖土挖出来的。
停好了车,背着报货纸和元宝,李山河一路上了山。
来到坟地前,看这地上焦黑的痕迹,估摸着就是之前李卫东来上坟留下的。
先是拆开了一刀纸,放在自己亲太爷坟前点燃,然后在另外两个太爷坟前依次点燃一点,在抽出三张纸点燃丢在坟地外面,这是给路过的东西的好处。
烧纸的时候也不能闷着头的一个劲烧,要找根木头棍子给挑起来,增加和氧气的接触面积,能燃烧的更充分。
眼瞅着烧的差不多了,李山河叨咕一声,“太爷,我给你换坟头纸了啊。”
说罢,李山河拿着一张纸爬上了坟头,压在了坟头上。
这坟头纸也是有讲究的,如果坟包内只有一口人,那么就压半张,如果有两口人,那么就压一张,可千万不能压错了,因为只有夫妻才会埋在一个坟包,压错了可不是个什么好兆头。
又分别给另外两个太爷换上了坟头纸,朝着几个坟包磕了三个响头。“太爷,重孙子给您拜年了,保佑孙子明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孙子给你磕头了。”
李山河可不是烧三块钱的纸,许三个亿的愿望的人,能平平安安的最好了。
磕完头,李山河爬起了身,眼瞅着报货纸已经燃尽,确认了没有什么火星残留,这才大踏步的离开了。
走在空旷的土地上,李山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上坟从来不是为了另一个世界的人准备的,而是为了活人准备的。
燃烧的报货纸,带给人们心灵的慰藉,把内心深处的话说给最亲的人听,难道还有更好的缓解压力的方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