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二十四章 如海高升(1 / 1)
新皇登基召林如海进京述职,命其在京中修养,至今却没有新的任命。林如海如今年纪大了,于仕途经济之心早已经淡了,只不过为两个女儿的将来操心罢了。
如今局势看似平静,义忠亲王几年前就被先帝收拾了,虽没有抄家夺爵,但是也不得自由,形如废人。而义忠亲王的党羽虽然没有被剪除殆尽,但是也是分而化之,该杀的杀,该抄家的抄家,该罢官的罢官,没有几个能蹦跶的欢实的。不过对于理亲王,却是有些无从下手的无奈。
理亲王是圣祖仁皇帝钦封的亲王,虽然是东宫废人之子,却是实打实嫡长孙,自幼便甚得圣祖皇帝的欢心,时常带在身边,而先皇不过是圣祖皇帝的庶子。
儒家教化千年,伦理纲常深入人心,在世人眼里这嫡子的身份比庶子高了不知多少倍,自古皇室也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先皇不缺既不是嫡子又不是长子,而当今圣上也是庶子出身,自然比不过理亲王这个嫡子嫡孙的出身!
好在新皇是个有手段的,登基不到一年,在朝里明升暗降,悄悄的安排了自己的势力渗透,倒是布了一个大局,不显山不露水,但其效果着实不容小觑。林如海是科举出身,为官多年,门生故吏也数目不少。而且林如海是先皇心腹,从先皇为皇子起便在先皇身边充当谋士,是先皇的心腹,在江南充当先皇耳目,手中掌握着不少官员的“是非功过”,所以林家虽然子息单薄,但势力却绝不比任何大家世族差!所以林如海虽然赋闲在家,却对朝政了如指掌,对于皇上的一步步棋都了然于心,但是本着臣子的本分,从不多说多言!
终于三月的一日,赋闲已久的林如海接到了一纸诏书,被皇上任命为太傅兼文华殿大学士,赏一等伯爵位,这是正一品呀!这样的官位封赏也算是位极人臣了,一时间到林府道贺的人却要挤破了林府大门,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林如海虽然为人低调,但也是豪门世家出身,绝不是官场另类,该走的人情也绝不会少的!遇到升迁这样的事情,有人上门祝贺,自然也不能将人赶出去,也只能吩咐劭玉准备好恰当回礼,有些世交老友若是来了,自然是亲自接待,不过一般都是无殇或是劭玉接待。
劭玉不禁要整日对着礼单、库房,还少不了出面应酬。林如海这番,虽然只从正二品升到了正一品二级而已,却是封阁拜相,朝堂中众人也都看得明白,这林如海是天子心腹,林家日后前途不可限量,虽然各位朝廷重臣都知道皇上忌讳臣子结党营私,但林家这样的权贵却也是不得不结交的,所以不少人家都派出了自己的公子少爷亲自来送礼,出于礼貌也好,人情世故逼迫也罢,劭玉都不得不亲自接待,几日下来,竟生生累瘦了一圈!
林如海看着女儿尖尖的下巴,有些心疼地说道:“快去好生歇着吧,不用见天的到我这里来请安,吩咐厨房多熬点补品,这几天累坏了!”
劭玉笑着腻到林如海的怀里,说道:“爹爹,女儿不累,您别担心!”
林如海宠溺的抚摸着女儿的头,轻生说道:“到底是爹爹没有照顾好你,如是你母亲还在,见你这么操劳,得多心疼呀!”
劭玉知道父亲对母亲的情深意重,劝慰道:“女儿真的不累,倒是爹爹,如今升了内阁大学士,日后更要辛苦了!”
林如海无奈地笑着,说道:“为人臣子者,自然要为国尽忠,为君分忧!”
劭玉感觉的到父亲语气里的无奈,跟在父亲身边多年,也明白如今暗涛汹涌的朝局给父亲的压力,有些不悦地说道:“皇上这番安排还真是煞费苦心!”
林如海拍拍女儿的头,有些严厉地说道:“祸从口出,不要恃宠而骄,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如今是皇上恩典,做臣子的哪里还能抱怨!”
劭玉调皮的吐了吐舌头,说道:“知道了,女儿以后会慎言的,不过女儿真不希望爹爹再以身犯险,女儿不能没有爹爹!”说着说着,劭玉想到当初林如风指使单芳儿下毒的事情,林如海的病危,不由得有些害怕,眼泪几乎要流出来!
这世界上,父母自然是无法护孩子一辈子的,雏鹰都要经历磨砺而展翅翱翔于蓝天,不能一辈子躲着父母的羽翼下,人终究要自强。但是无论父母是多么老迈,无论父母能不能护住孩子,父母都是孩子的一个依靠,一个心理的依靠。无论子女多大年纪,在父母面前也总是个不懂事的孩子,都说儿女是债,做父母的一辈子都要为儿女操心。在儿女心里,父母也总是一颗不倒的大树,无论遇到多么大的风雨,这大树总能为自己遮风挡雨!劭玉已经失去了母亲,心里真的很怕再失去父亲,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因为血缘深深的羁绊,才得以驱散心底那深藏的恐惧与孤单,多年的相处,更是刻骨的亲情深深融于血脉之中,她真的不敢想象如果失去了父亲,那会是怎样的撕心裂肺!
林如海看着女儿担忧的眼神,心里暖和和的,有这样懂事孝顺的好女儿,老天也待我不薄了!林如海笑着说道:“哪里就那般凶险,如今大局已定,几条泥鳅翻不起大浪。我可是要好好的活着,我还等着抱外孙子呢!”
劭玉的小脸,刷得一下就红了,娇嗔道:“爹爹,用拿女儿凑趣!”
林如海慈祥地看着劭玉,笑着!
一日清早,贾府中,王夫人正亲自侍候贾政穿衣,贾政开口问道:“这几日可见过外甥女了,前个儿太医院送来的人参养荣丸可给她送了?”
王夫人笑着说道:“昨儿还在老太太那见着了呢,老太太的心尖子谁敢怠慢,哪次配了药会少了她的!”虽然是笑着说道,但是语气里却不免泛酸!
贾政与王夫人结发二十载,自是了解妻子性子的,最是外柔内刚的,虽然面上柔和,但性子执拗,想起高升的林如海,早亡的妹子,不由得板着脸说道:“她打小没了母亲,可怜见得,老太太偏疼些也是有的,你这个做舅母的也应该多照拂才是!”
王夫人与贾政一向都是相敬如宾的,贾政也鲜有重话,王夫人听了这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她是大家出身,从小就是学规矩长大的,自然不会跟丈夫顶嘴,还是柔声地说道:“老爷说的是,这外甥女原是该多疼些的,不过她素日娇弱,老太太自然百般照拂,我这个舅母就是想管,有时也插不上手!不过既是老爷说了,我日后多尽心就是!”
贾政点头说道:“是这个理,外甥女在咱们家住在,自然是要多疼些的。妹妹走的早,就剩下这双儿女,小的在佛门修行,还远在南边,咱们照顾不到也没有办法。这大的却是老太太巴巴留在身边的,若是咱们照顾不周,如何跟林家交代!这林家,越发的不能小视了,前后不过二十年的功夫,妹夫就已经从正五品升到了正一品,封阁拜相。就算是劭玉这孩子,学问人品也都是上上,又有皇上的照拂,日后指不定也是平步青云呢!咱们家那个孽障,若是有他一半懂事,我们也算是老有所依,不用这般操心了!”
王夫人听了这话,心里也有些不乐意,谁愿意让人说自己家的孩子不如别人家的好,但是心里也明白自己的儿子整日在内帷厮混,不喜欢仕途经济,的确愁人,这林家也当真是一门不能断的亲戚,说道:“听说昨个儿林姑爷高升,已经安排琏儿开库拾掇贺礼了,一会把单子给老爷过目,看看有什么要添减的,若是恰当,我就使琏儿送去!”
贾政说道:“嗯,自家的亲戚,这礼不能轻。妹夫是个疼孩子的,咱们把外甥女照顾好了,却是比什么礼都强。妹夫是能跟皇上说上话的,若是有了他的帮衬,娘娘在宫里也能轻便些!”
王夫人想到深宫中的女儿,心里不由得沉重,虽然看着荣耀,但是那样的地方岂是容易呆的,看来一会得陪着老太太去园子里逛逛!
没用王夫人陪贾母去大观园,王夫人到了贾母处,凤姐、宝玉、黛玉、宝钗并三春都在贾母处陪着贾母说笑。王夫人也笑着提到了林如海高升之事,给黛玉道喜,还问了黛玉的饮食起居,和蔼地嘱咐黛玉要养好身体!
黛玉忙起身道谢,还向贾母提出想回家看看父亲弟弟。
贾母沉吟了一下,说道:“如今你家登门贺喜的指定都踏破门槛了,劭玉忙里忙外的,你回去岂不是给他添乱,还是等过几日消停了,再使人送你回家吧!”
黛玉想想也是这道理,便没有反驳。凤姐一脸暧昧地笑着说道:“林妹妹且安心住着,我这就打发个人回去给林姑父道喜,顺便求他见事!”
黛玉有些莫名其妙地说道:“真真是会算计的,给人道喜竟然还想着求人办事!”
贾母也心知肚明地笑着说道:“是呀,这个凤辣子就是会算计,一趟办两件事,都是倒是便宜!”
惜春年幼,有些纳闷,说道:“二嫂子要求林家姑父什么事情?”
凤姐笑着说道:“我自然是要替咱们家向林姑父求个媳妇儿了!”说着还斜眼看着宝玉,宝玉、黛玉一时间都是满脸通红,满屋子的人看着他们的窘样都笑了!但王夫人的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看着老太太的笑的纵容,宝钗笑的温和,众人笑的满是赞同,她的心里却越发的笑不出来了。
老太太一向最重规矩的,从不准在这些未出嫁的小姑娘面前明着说这些的;凤哥儿虽然是一张巧嘴,却一向有分寸,今日怎么这样直白的说出来了?这分明是老太太要替宝玉做主了!王夫人赶紧提到后日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要请老祖宗并众位姑娘过去的!
贾母见王夫人有意拦下自己的话,心里已经是不痛快了,知道她素日心里都装着宝钗,不待见黛玉,虽然自己能护住黛玉,但毕竟日后她们才是正经婆媳,若是现在逼她,只怕两个玉儿就是成了亲,黛玉也少不得受苦,所以还是暂时退让一步吧!虽然林家的权势值得拉拢,但是在老太太的心里,也是真的希望自己的两个心肝宝贝都能幸福,对于这个外孙女的宠爱也不比自己的亲孙子少到哪去!
贾母心里不痛快,自然不愿意动弹,只推说自己这几日身子乏,没有精神,让王夫人带着小辈儿们去。王夫人见贾母不自在,便也不去了,倒是薛姨妈并凤姐儿带着宝钗、宝玉及贾家几个姐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