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 第 132章 第一个五年规划

第 132章 第一个五年规划(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财权本色 穿到大秦当神医,建立千年世家 重生妲己:开局斩了封神榜 青蓝染:八零小日 阴阳神算 山花寂寥 红楼之老祖宗自救指南 放蜂少年长河与狐仙苏瑶 全职猎人:从日之呼吸开始 穿越农家子,不科举,难道种地?

罗重文的目光最后扫过教室,定格在墙上那张积分榜,语气深沉而充满期许:“同志们,国际局势…不太平啊。

未来的战争,打的是钢铁,更是打藏在钢铁后面的人!是像你们这样,能看懂图纸、开动机器、造出枪炮、修好装备的人!

你们今天在这车间里流的每一滴汗,学的每一个零件,将来都可能决定前线战士的生死,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

昌平这套‘车间课堂’,培养的不只是工人,更是咱们未来打赢工业化战争的技术兵种!

意义重大!任务艰巨!陈朝阳,郑春秋,你们肩上的担子,重得很呐!”

“方案里…考虑一下增设一个‘特别进修班’。

挑选最拔尖、积分最高的苗子,学点…更精深的,比如精密测量、材料分析,甚至…简单的空气动力学原理?

为将来可能的‘更高层次’需求,储备点种子。这个班,要绝对保密。” 他的目光若有深意地投向远方天空。

陈朝阳与郑春秋对视一眼,齐齐的看向身后一直跟随却默不作声的周慕白,他们三人都听懂了,司令员这是想要探索航空领域,而精密仪器正是周慕白同志的专属!

傍晚的会议室,煤油灯将《昌平1949-1954发展规划图》映照得格外清晰。

陈朝阳的汇报已近尾声,他的指示棒沉稳地移向地图东北角一片用蓝色虚线标注的区域:“最后,是这里——‘昌平农业航空技术应用试验与保障基地(规划)’。”

“农业航空?”罗重文放下茶杯,眉头微蹙,带着一丝审视,“具体指什么?昌平有飞行人才还是有飞机?”

“目前都没有,首长。”陈朝阳坦然承认,语气没有丝毫夸张,

“但我们后期的规划有迫切的农业需求和可预见的未来技术窗口。”他指向地图上大片的浅山丘陵区,

“您今天看到的,我们昌平多少,部分山地正在规划梯田,解决了耕种问题,但施肥、病虫害防治、草场改良,在陡峭山区效率极低,成本巨大。而根据国际农业技术动态,”

他刻意顿了顿,强调信息源,“美国、苏联已在广袤农场和森林地区,系统化应用改装飞机进行超低空作业。

一架中型运输机单日作业面积可达数千亩,效率是人工数百倍。”

说着陈朝阳展开几张手绘的效果图,基于后世记忆,他标注为“参考国外资料设想”:

1. 飞播牧草/林木:飞机掠过荒山,草籽/树种如雨洒落。

2. 病虫害防治: 飞机喷洒药雾,覆盖整片农田。

在我县的小汤山镇,有着丰富的硫磺资源。这些硫磺不仅被用于制作硫磺皂,

其中,硫磺还被用作无机硫制剂,用于农药研究。它可对于多种作物的病虫害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对白粉病、锈病以及红蜘蛛等可直接灭杀。

除了制成农药,硫磺资源还可以直接加工成硫磺粉。

在土壤处理,改善土壤质量,同时也可以直接喷洒在作物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有效防治病害的侵袭。

3. 精准施肥:可在难以通行的梯田区域进行空中施肥。

“这不是空想,是未来十年内,解决我县山地农业困境的一条可能路径。”陈朝阳结论清晰。

罗重文微微颔首,心中惊讶于眼前这小子思维的活跃与大胆,但作为务实的老革命,他对提高农业效率的新方法是欢迎的,但仍有疑虑:

“想法很好,但代价呢?飞机从哪来?飞行员谁培养?维护保障怎么办?这投入,昌平甚至华北局都负担不起。”

“首长顾虑极是。”陈朝阳早有准备,他指向规划图上的基地标注,“所以,我们规划的核心不是立刻‘飞起来’,而是‘铺好路’、‘攒下本钱’!”

“基地首要任务,是利用现有条件,建设一条符合基本起降标准的硬化跑道,或利用日军遗留或新建,以及简易机库、油料储存设施。 这本身对昌平交通和战略机动也有长远价值。”

“攒下本钱,最关键的是人才和技术储备!我们计划:第一,依托技工学校,秘密开设‘航空器基础维护’选修班,由郑教授团队中接触过航空机械的工程师授课,培养一批懂发动机、懂机身结构、懂简单仪表的地勤苗子。

第二,全县范围内搜集、整理、修复日军遗留的航空器材、仪表、工具、乃至残骸、技术手册!

这些东西散落民间或被埋没,是巨大的浪费!

第三,主动请求上级协调,接收、修复因各种原因退役、损毁的旧飞机,如老式教练机、运输机,哪怕暂时飞不起来,也是绝佳的教具和零件!”

陈朝阳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首长,农业航空是目标,更是掩护!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以农业需求为名,用最小的成本、最低的关注度,在昌平这片土地上,秘密地、扎实地播下航空工业的第一批种子

——跑道是根,地勤人才是苗,修复旧机是练手的土壤!

未来,一旦国家有需要,无论是农业、林业、救灾,还是…更重要的领域,昌平就能立刻提供一块现成的基地、

一批有基础的人才、一套初步的维护保障能力!而不是从零开始,手忙脚乱!”

会议室一片寂静。

罗重文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地在地图和陈朝阳脸上来回扫视。

农业需求是真实的,但陈朝阳图谋的,远不止几架撒药的飞机!

他是在为未来可能的国家航空需求,打下一个隐蔽而坚实的地基!

“好…好一个‘铺路’!好一个‘攒本钱’!”罗重文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种发现璞玉的赞叹,

“陈朝阳啊,你这份心思…藏得深,想得远啊!” 他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航空基地”的位置,思维的火花开始迸溅:

目 录
新书推荐: 1949:火红年代的县委书记 民国之制霸上海滩 从长征到长津湖,我气吞万里如虎 画布上的谍影 捍卫地球家园 抗战:从淞沪开始打满全场 谍战剧中的龙二 我,李云龙政委,祁同伟他爷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长津湖 谍战:我有万恶之王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