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1 / 1)
真搞不明白,到底谁是弱智!”
义演安排在启智学校新修的大报告厅,撤掉前几排座位,搭起临时舞台。晚上七点开演,六点半孩子们就已经到齐了。大胡子问王大军:“晚上陈冬冬还来吗?蒙古舞蹈后面就该他上场。”
王大军撇了撇嘴:“不好说。听他说今天研究生考试。”
“白天考完试,晚上来吹两支小曲儿,不是正好吗?”大胡子说。
“考两天,明天还有呢。”佘丹插话道,“今年考研不需要单位开证明,考的人多,竞争激烈。”
“那他不准来。”大胡子拍了拍王大军的肩膀,“你和小明提前准备准备吧。”
大胡子正安排着,陈冬冬兴冲冲来了,一看表情就知道考得不错。大胡子双手一拍:“好,人齐了!”
头一个节目先得把观众的情绪调动起来,四个大头娃娃跳完蒙古舞,果然不出所料,气氛火爆了起来。
大头娃娃下台了,孩子们刚兴奋完,需要安静安静,笛子独奏正恰当。陈冬冬上台了,先吹一曲轻快活泼的《小放牛》,第二曲,陈冬冬没吹他以前最拿手的《昭君出塞》,而是吹起了《彩云追月》,那若即若离的曲调似行云像流水,仿佛阵阵清风徐来,拂动着人们的面庞。
佘丹半张着嘴,听得入神,她感觉出这是陈冬冬从心里唱出的一曲飘向遥远明月的温馨的歌。一阵热烈的掌声,把佘丹惊醒,她发觉自己的眼睛不知不觉间已经湿了。
陈冬冬刚下台,大胡子一把握住他的手:“好,吹出了神韵了!”
佘丹赶紧把手里的半瓶矿泉水递过去,陈冬冬一饮而尽。
“早点儿回去休息吧,明天还要考试呢。”佘丹关心地说。
“谢谢,是要好好休息。明天还要考历史专业课呢!”陈冬冬说。
“什么,考历史?你跨专业考历史研究生?”佘丹怔住了。
“对,跨学科考历史!”陈冬冬得意地做了一鬼脸,然后转身和王大军打了个招呼,匆匆走了。看着陈冬冬的背影,佘丹的心一凉,仿佛刚刚听完一曲裹着寒风的《昭君出塞》。
陈冬冬如愿考上了南大历史学研究生。读历史对于陈冬冬来说是个美差,他爱好历史,读着高兴。研究生的课程不紧,他就泡在图书馆里享受读书的乐趣,时常也到马蹄湖的湖心陆地上看看书,读读外语,吹一曲《彩云追月》,或是默默凝视着湖心陆地上立着的那块石碑。
又是一个夏天过去了,小荷长成大叶,花心长成莲蓬,结出莲子,转眼间,又是一个像春天般凉爽的秋天来到了。为了准备毕业论文,陈冬冬在北京待的一个来月。从周口店猿人遗址到云居寺,从故宫到太庙,从雍和宫到国子监再到北京孔庙,从元大都到明城墙再到圆明园遗址,从八大处的隋唐古寺到辽金佛塔,他走走停停都转了个遍。最后,陈冬冬又一头扎进北大图书馆,直到脑子里毕业论文的轮廓已经清晰可见,他才返回天津。
陈冬冬在南大校门口下了校际大巴车,拖着拉杆箱往校门里走。路过马蹄湖的时候,他不由自主地向路右边扫视了一眼,蓦地,陈冬冬的目光凝滞了——是宁宁!
片刻,他盯着那女孩子的目光又和缓下来。有无数次,他看到“宁宁”在马蹄湖的湖心陆地上亭亭玉立地看着湖水,或坐在长椅上安静地捧着书。然而,每当他怀着颤动的心走到近前,再仔细看一眼,却发现只是一场幻梦。物是人非,马蹄湖还是马蹄湖,“宁宁”却只是另一位普普通通的女孩子。
陈冬冬想拖着拉杆箱继续往前走,但脚步却挪不动,那女孩子坐在长椅上的侧影太像宁宁了。他不由自主地又一次带着梦幻怀着希望走了过去。
女孩子依然低着头,安静而又专注地看着手里的书。陈冬冬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走过长椅,走到湖边停下。他弯下腰,从拉杆箱里拿出心爱的竹笛,然后直起身子,面对着湖水吹起了那曲《彩云追月》。
笛声怡然缠绵,悠闲恬静,曲调似行云流水,又似丝丝清凉沁润心田。
陈冬冬忘情地看着眼前的碧波、荷叶、莲花,还有那飞飞停停的点水蜻蜓。一时间,他陶醉了,他沉浸在这似梦非梦、似幻非幻的意境之中。面前的湖水,侧旁的绿荫,还有身后长椅上的那个读书的女孩子,一切都显得那么完美,那么恰如其分。
曲终,没有掌声,笛声滋润过的万物依然是那么宁静……
片刻,一只手轻轻地搭在陈冬冬的肩上,一丝奶香味从身后飘来,耳边响起那再熟悉不过的声音:“你终于来了,我等你好几天了。”
陈冬冬蓦然回首,随即张开双臂,紧紧抱住那乳香未干的身子。抬眼望去,目光透过树丛枝叶,正好看见石碑上露出的两个大字:“我爱……”
--------完-----------
【本书下载于4020电子书,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4020.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