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瓴(1 / 1)
没过多久,宫中忽然就传来了和瓴封号的消息。
和瓴,平贵人唯一的女儿,和自己的额娘一样并不受皇上的宠爱,尤其是十三格格横空出世后,后宫里所有的格格一下子都好像失色了,再也入不进皇上的贵眼了。和瓴也就显得更为似有似无。
和瓴一直没有封号,这次却忽然传出封她为和硕瓴公主的消息。
容儿有些意外和纳闷,因为事先没听到一点风声,就连上次进宫,和瓴也没有露出一点口风。
意外归意外,纳闷归纳闷,不管如何这毕竟是一件喜事,虽然照理说,这已算不上什么意外的喜事了。因为和瓴早已过成年之礼了,按理早该封号了。
可是不知道是内务府忘了,还是皇后忘了,和瓴封号的事情一直没有一点动静。和瓴为此也很担心。没有封号,虽然一样拿公主的分例,但是地位却很尴尬,让人觉得有些理不值气不壮,让很多人是有想法的。和瓴本就不受人重视,一直没有封号,很多人更不把她放在眼里了,为此,她也没少受气。比如,公主们在一起聊天时,就会排斥她;皇上忽然起心给公主们赏赐东西,内务府的势力小人就会不给和瓴,他们的理由也正当的很,和瓴还不是公主呢!这种羞辱之事,也不是少数了。所以说,和瓴一直希望可以早日得到封号,让自己也成为一个正式的有地位有名分的公主。
这件事情容儿曾经委婉的向太后提及过。但是太后却不置可否。太后和皇后之间间隙很深,也许是因为赌气,或是因为别的,对于宫中的事情,太后能不插手的绝不插手,她不想让皇后有机可乘,在皇上面前说她过多干预宫中的事情。所以很多事情,太后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于容儿,她总是这么说,我老了,不想管那么多,也管不了那么多,他们的孩子让他们自己去操心,我也轮不到操心,我的心就放在你阿玛和你身上。容儿,你将来就会明白很多事情不是你可以管的,也不是你一定要操心的。
容儿只能不提。
现在和瓴终于封号了。容儿也忍不住为她开心。看来和瓴的好事也要近了。毕竟,一个公主封了号,接下去就该是大婚了。和瓴多年来的心愿终于要达成了,她终于可以脱离那个不喜欢她的皇宫了。容儿打心眼里替她高兴,毕竟以一个公主的身份无论去了哪个府,都将是那个府里最受重视的人,原先在宫中受气的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了。这是和瓴多年的心愿,也是平贵人多年的期盼吧。
哈察最近很忙。虽然容儿和他本身见面的时间就不多,但是现在他在府中呆的时间也不长,感觉朝廷里像有什么很重要的事要发生,从哈察严肃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连容儿都能隐隐约约感觉到点什么。
她正准备去宫中恭贺和瓴时,礼亲王府却派人来请她过去了,阿玛找她?容儿有些奇怪,没有大事,阿玛怎么会轻易来找她呢?
王爷的脸色看起来很凝重。容儿有些奇怪,这些年来,阿玛作为太后的亲生皇子,皇上的亲弟弟,受着皇上和太后的双重庇复,在朝中一向是如鱼得水,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难道还会有什么不顺吗?
“容儿过府已有多日了,和哈察之间相处的还好吧。”王爷的问话有些直接。
容儿微微一笑道:“阿玛不用费心,我和哈察一向相敬如宾。”
王爷眯起眼睛,盯着容儿,像要从容儿的眼里看出些什么似的,缓缓的道:“那为何朝中现在颇多谣言,说你对哈察不冷不热,两个人之间矛盾重生?”
容儿不免生气道:“谁这么无聊,散播这种荒唐谣言。我容儿和哈察怎么着,要牢他们费心吗?”
王爷严肃的道:“你们一个是朝中最年轻有为的大将军,一个是我礼亲王府的大格格,你们之间有什么风吹草动,还不是闹的满城风雨?所以,你平常要多注意些,注意和哈察之间的关系,免得落人话语!”
容儿见王爷有些生气,忙道:“阿玛,你多担忧了。容儿一向乖巧懂事,怎么会让阿玛担这种心呢?这纯粹是谣言,我和哈察之间虽然比不上你和额娘那么恩爱异常,但是绝对也是相敬如宾,没有什么矛盾的。”
王爷不相信的看着容儿,道:“如果你和哈察之间真的没有什么问题,为何最近在朝中他屡次和我意见相左,还和博安儒他们搞在一块,一起在皇上面前反对我呢?”
容儿问道:“有这事?阿玛,最近是不是朝中出了什么事情?”
王爷叹道:“容儿,你还骗我说你和哈察相敬如宾,要是你们果真感情很好,你怎么会对朝中事情一无所知,你难道会不知道哈察心里想什么,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吗?”
容儿道:“阿玛说话欠妥。自古女子不议政,容儿既然已嫁人为妇,自当遵守妇道,相夫教子,怎么还会理会朝中大事呢?”
王爷怒道:“容儿,到现在你还要欺骗我?出嫁多时也未见你有身孕,府里之事你又全托于婉玉。而且你和哈察已分房多时,你以为我不知道吗?这些日子来,你相过夫,教过子吗?我真的不知道你在做什么,你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你到底要作什么,到底想什么?难不成你还想着那个渔民!”
容儿惊道:“阿玛你胡说什么,这和他有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你自己明白!你派木哈托去江南干什么?你为什么让你舅舅给那个渔村减赋?你说你是感激他们救命之恩,阿玛明白你,阿玛顺着你,阿玛不怪你。可是如今,阿玛不能眼看着你一直这么消沉下去,整日无所事事,魂不守舍的。这样下去,你会什么都失去的,失去丈夫,失去地位,失去你自己的幸福!不要以为你是和硕格格,就不用担心什么,这些都是太后和皇上的恩赐,阿玛辛辛苦苦的把持着这个家,但是如果哪一天阿玛失势了,你就不会这么幸福了!”王爷怒道。
容儿从来没有见过王爷对自己这么生气,这么多年来,王爷对自己宠爱还来不及,看来此次,真的是有大事了!
“阿玛。“容儿柔柔的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哈察忤了阿玛的意,做错了事吗?”
王爷整理了一下心情,道:“你知道和瓴封号的事情了吧。”
容儿点点头道:“容儿刚刚才知道。不过和瓴早就该封号。这事虽然有些意外,但也算情理之中。我正想进宫贺喜她,顺便打探一下她会许配于谁?”
王爷道:“许配给谁?你看呢?”
容儿道:“这个容儿就不知道了,但是阿玛一定知道。不知道是哪位王孙公子有这个福份了。”
王爷道:“不日宫中就会传出消息了,和瓴会和亲到天山西部速哈拉族。”
容儿惊道:“和亲?”这个字眼是如此之熟悉,但是谁会想到竟然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速哈拉族,不就是前段时间哈察带兵平乱的族吗?不是已经屈服我大清了吗?为何还要走和亲这一步?”容儿有很多不解。
“速哈拉族,素性凶残,虽然表面屈服我大清,实际上一直蠢蠢欲动,元气稍有回复便会卷土重来,反反复复,一直是我大清边疆的大患。这次他们新立了主,又有冲突的先兆,只怕又有一场战争引起。”王爷道。
容儿明白的道:“原来如此。想用一个公主来贿赂速哈拉族,让他们甘心的臣服于我大清,挑不起争斗来。”
“和亲,历朝历代都有,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和蒙古各族联姻,也算是和亲,这倒不是什么新鲜事。阿玛我也不会反对。只是这个速哈拉族不比其他族,他素性狡猾,贪得无厌,这次看准我们无意征战,竟然以和亲为要挟,要我们将天山脚下百里之内的3座城池作为嫁礼全部送于他。天山乃是大清西北之要塞,若是轻易送让,我怕到时他力量壮大,会联合回族,蒙古族,或是其他散牧游族,以此为据点,与我大清相对持。到时只怕养虎为患,更祸害边疆百姓了。”王爷不无忧心的道。
容儿道:“哈察是一名武将,他应该是反对和亲,主张力战的。”
王爷冷笑道:“问题就是出在这儿。他,一名武将,竟然主张和亲,而且对于速哈拉族提出的送让城池之事,也无任何反对意见!他与博安儒在朝廷上一唱一喝,大力促成此事。我真是想不通。我是他的岳父,他不帮我,反而去助旁人,而且还是博安儒,我和博安儒针锋相对十几年了,他又不是不知道。”
容儿道:“阿玛,你和哈察私下有谈过吗?”
王爷点头道:“那日朝中散去之后,我就请他细谈了。只是这哈察不是等闲之辈,说话是滴水不漏,他都避重就轻,敷衍过去了。太后和我一直以为王府与将军府相联姻,对你我都有些帮助,现在看来却非如此。反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的女婿和我唱起了对台戏,这不是让人看笑话吗?!”
容儿道:“阿玛,哈察虽说原是文臣出身,但是带兵打战却自成一套,颇有见解。他与速哈拉族有过好几次交手,他对于天山城池的军事作用肯定比我们更清楚,他这么做,必定有他的原因。”
王爷点点头。
容儿继续道:“这样吧,阿玛。哈察其实还年轻,做起事来,免不了有些冲动,阿玛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阿玛的女婿,不可能反过来拖阿玛的后腿的。他这么做,必有其道理,阿玛敬请宽心。还是待容儿回家与他详谈,看看他到底是想法,到时再和阿玛交流吧。”
王爷点点头道:“只有如此了,不过不管如何,你可不要和他起什么冲突,你们夫妻之间还是和睦点好,阿玛可不想看着你们为了阿玛而反目。”
容儿道:“这点阿玛尽可放心。容儿一定会很小心的。对了,阿玛,既然皇上已赐封和瓴,看来是心意已定,一定要和亲,你也就不要和皇上多加争执了,免得皇上不满。和亲之事论到底也非坏事,只是和瓴去,容儿倒有些舍不得了。至于城池送让一事,想来还是有转折的余地,待我回去探探哈察的口风再说。”
王爷道:“我知道你和和瓴之间感情好,只是皇上的意思如此,我们也不能做什么。不出三日,和亲的诏书就要下了,到时圣旨一出,无人能改。希望你能好好劝劝哈察,到时与我一同进宫面呈皇上,呈明利弊,及时更改和亲条约。那也算是件好事了。”
容儿道:“我明白,阿玛放心吧。容儿一定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