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正儿八经说隋唐:818隋唐那些猛人 > 第111章

第11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流浪狗的爱 这个女孩很难追 痞尊 以官入道 仙霞之旅 小灵通漫游未来 盛夏樱花树下天蝎女孩 娇女选夫:相公排成队 妈妈不要我 大熊家夫

后来,这位老兄在南陈做官,职位一直都不是特别高。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虞世基确实是有才,他曾经给陈叔宝写过一篇《讲武赋》,全文洋洋洒洒1000字,引经据典、对仗工整、华美大气,绝对是难得的上乘之作!现摘取几句:“裁应变而蛇击,俄蹈厉以鹰扬;中小枝于戟刃,彻蹲札于甲裳;聊七纵于孟获,乃两擒于卡庄;始轩轩而鹤举,遂离离以雁行;振川谷而横八表,荡海岳而耀三光;谅窈冥之不测,羌进退而难常。”

南陈灭亡后,虞世基同样没有得到隋朝重用,只是做了一个级别更低的小文官。当时的他,非常贫穷,只能靠替人写字来养活家人、维持生计。对此,咱们的虞老兄相当郁闷,于是便做了一首五言诗,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凄苦。没想到的是,这首诗竟然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进而影响到了吏部某些官员。没过多久,竟然被提拔为内史舍人(六品)!

幸运之神就这样降临在虞世基头上,最起码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可惜的是,这首诗却未能传世;我本人相当的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首诗呢?!

杨广登基后,虞世基逐渐开始飞黄腾达起来。原因很简单:他有文才,皇帝也有文才,两个人在一起有共同语言,处起来亲切。时间不长,被提升为内史侍郎。这让我不禁想到了“连升三级”的故事,虞老兄稍微差一些,是“连升二级”。

就在这位老兄眼看着就要实现“连升三级”的壮举时,一个噩耗传来:其母去世!

这就没办法了,按照旧俗,虞老兄只好乖乖的回家奔丧去了。不过,虞世基却是一个真正的大孝子,因为太过悲伤而哭的死去活来,也不吃东西,最后瘦的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架子。更严重的是,他竟然没有了做官的欲望!

知道此情况后,皇帝杨广不愿意了,赶紧下了一个诏令,将这个孝子召了回来。

勉勉强强回京后,咱们的虞老兄竟然因为身子太虚弱而无法站立。杨广只好命令侍卫搀扶着他,并且非常心疼的下了一个诏令:你得吃肉,必须的!虞世基估计是又想起了自己过世的老母亲,哽咽不止,哪里吃得下!

没办法,杨广只好自己当起了说客:“以后还有重任相托,当为国惜身!”而且反复劝说了好几次。

如果不看人名只看过程,这是一幅多么让人感动的画面啊!皇帝爱惜人才、大臣至诚至孝,无论从哪一方面看,都是一个标准的明君和忠臣的故事。可是,可是,这里的主角确是两个大家最为不齿的人:暴君隋炀帝和奸臣虞世基。

历史,真的是充满了黑色幽默!

七十三、大业六年

从此之后,虞世基更加受到亲信和重用;其地位已经隐隐超越了宇文述,成为朝廷之中最受皇帝宠爱的人!

事实证明,杨广没有看错人,虞世基的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尤其是其文才。史载其“方为敕书,日且百纸,无所遗谬”,心思之缜密真的是达到了难以超越的程度!

接下来做个小小的总结,看看这个“小圈子”的构成:

宇文述主要掌管军权,特别是京城禁卫军的军权;裴矩、裴蕴和虞世基主要掌握政权。其中,裴矩主要负责边疆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之事,算是外交部部长;裴蕴主要负责监察和刑狱,算是公安部部长;虞世基主要负责草拟诏书,算是国家首席秘书。

很明显,在这个小圈子中,宇文述和虞世基的权力最大,一个是军界之首、一个是政界之魁。不过,两个人虽然权力很大,但却受一个人的直接制约,这个人就是杨广。也就是说,宇文述、裴矩、裴蕴和虞世基不过是四条狗罢了,杨广才是真正的主人!

有细心的朋友可能要问了,尚书左右仆射哪里去了?

现在就告诉你答案:自从国务院总理苏威被免职之后,尚书左右仆射就空缺了。也就是说,杨广将这两个职位架空了;原因很简单,这两个职位权力太大,直接影响到了皇权!大家可以看到,除了宇文述握有军权(但没有政权)之外,其他三个人只能算是参谋,实际权力并不是很大,更是没法跟尚书左右仆射相提并论。

比起杨坚来,杨广的权力的确要大了很多,也就是历史教科书中常说的:君权更加集中了!从这这个层面来说,杨广为后世的君主做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用一句更通俗的话来说吧:在大隋朝,只有杨广一个人是决策者,其他人都只能算是执行者!你说这个家伙权力有多大?也难怪他能肆无忌惮的做任何事情了。

时间也终于来到了大业六年,一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

刚一开春,海岛国家倭国便派遣使团前来朝贡,而且是第三次朝贡。这里的倭国其实就是今天的日本,而使团的头就是著名的小野妹子。当时的日本正处于圣德太子摄政时期!

这其中还发生过许多有意思的情节,单挑一件来说说。

日本人曾在书信中这么写道:“日出处天子致信给日落处天子,问候您身体平安!”众所周知,日本在中国东边,肯定是先看到太阳,这属于地理学知识,本身没有错。可杨广看到后心里不乐意了,这不是在诅咒老子嘛,于是便对相关官员说道:“蛮夷书信只要是不懂礼仪的,就不要再给我看了!”隋炀帝真是够嚣张的,想来人家也不是恶意的呀。当然了,里边的“天子”称呼也是杨广发怒的一大因素;原因很浅显,你一个番邦小国也配称“天子”?!

大概一个月后,一个叫做陈棱(“灵”音)的将领送来一封捷报:攻破流求国都。

这里的流求,学者大多认为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隋书》中关于此地区的记载也非常有限,只有短短的一句话:“流求国居海岛之中,当建安郡东,水行五日而至。”

最早,杨广派遣朱宽前去探索。但这位老兄不远万里到地方后,却发现了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听不懂人家的方言。没办法,朱宽只好偷偷的抓了一个人返回,算是对皇帝有个交代。第二年,杨广再次命令朱宽前往,这次任务比较艰巨:招降!

靠,还是老问题呀:语言不通。结局可想而知,人家肯定不会同意呀!

这下子,杨广没有耐心了,于是便派遣陈棱和张镇周率领一万军队前去征讨。大家不要大惊小怪,这些军队并不是真正的隋朝陆军,而是临时招募起来的地方性武装。

大军在海上航行了一个月(中间迷路了),才抵达流求国土。双方随即展开了大战,流求军队没有什么阵势、也没有什么战术,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

最终,流求国王被斩于阵前,国都也被隋军攻破!

紧接着,皇帝杨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二下扬州”!

关于此次南巡,史书中的记载非常的简略,甚至简略到了只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农历三月初二,到达目的地!

对于此次扬州之行的目的,我们可以确信一点:咱们的皇帝一定是厌恶了北方的恶劣气候,开始怀念南方的小桥流水了。

不过,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这位老兄想亲自看看“江都宫”营建的怎么样了!是啊,自己发迹的地方、自己以后会经常来的地方,怎么能够没有一座像样的宫殿呢?这绝对不符合杨广的性格呀!

那么,如此重要的江都宫,肯定是交给了非同一般的人吧?说出来你可能会觉得惊讶,竟然是张衡!

难道两个人又开始和好了?难道张衡又重新得到重用了?

七十四、大名人

张衡被贬为榆林市长后,日子过的相当郁闷。

有的人心情不好时会选择绝食,从而变得越来越清瘦憔悴;而有的人则恰恰相反,喜欢拼命吃东西,结果反而越来越胖;很多女孩子应该有切身体会!咱们的张衡老兄就属于第二类人。在榆林的这段日子里,他每天郁闷、每天拼命吃东西,一段时间下来,竟然养的白白胖胖,实在看不出是被贬之人!没办法,这好像跟人的体质有关联,有的人天生就是这样的人。

有一次,杨广到汾阳宫游玩,看到了前来朝见的张衡。

就在此时,非常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咱们的杨广兄看到这个大胖子后,非常气愤,心里骂道:“看你养的肥肥胖胖,小日子过的挺不错呀,这是根本没把老子的责罚放在眼里呀!”接着开口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老兄满面红光,还是继续做你的榆林市长吧!”

要说,杨广这个家伙也真的是挺有意思的,竟然因为这么个原因而动肝火。张衡虽然算得上绝顶聪明,也被搞糊涂了,愣是没明白是咋回事,只好一头雾水的回去继续做他的市长去了。

不过,杨广最终还是心软了。是呀,张衡毕竟是自己登上皇位的最大功臣之一,也算得上是对自己最为忠心的大臣;更何况这小子也确实没有犯多大的错误,若是一直这么压着,也确实是有些于心不忍呀!

于是在不久之后,杨广敕令张衡督建江都宫,预备给他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看来,张衡的好日子极有可能要重新开始了。

但很可惜的是,两个人物的突然出现,彻底将这种可能化为了乌有。这两个人就是杨玄感和王世充。隋末两大名人,闪亮登场了!杨广一个人唱独角戏的时代,也该宣布告一段落了。

杨玄感,“眼镜蛇”杨素的大儿子。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位老兄小时候竟然是个痴呆,而且是大家公认的;只有一个人坚持不这样认为,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杨老兄的老爹杨素!

目 录
新书推荐: 军阀:开局给袁大帅献玉玺 谍战:潜伏的我却觉醒悍警系统! 重生40,火红年代从杀鬼子开始 民国:从黄埔一期开始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炼狱之刃 抗战:开局无限物资,老李麻了 重生78年,从组装豹2坦克开始 淞沪战场:让守仓库,咋成军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