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全大义 思柔悲远嫁(1 / 1)
引子:
嘉靖年间,世宗皇帝迷信道教,不理朝政,致使奸臣严嵩独揽大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更兼水涝旱情时有发生,百姓怨声载道。 公元1550年,鞑靼首领俺答进犯,在北京城郊大肆抢掠之后西去,明军在追击中大败,举国上下,一片人心惶惶......
第一章 全大义 思柔悲远嫁
金殿上,君臣商议大策,是战是和,争论不休。
世宗皇帝道:“列位爱卿,朕欲亲帅三军,与鞑靼决一雌雄如何?”
“万岁,使不得!使不得啊!”群臣皆高呼道。
“如何使不得?难道,我们泱泱大国还怕他鞑靼不成。”
“万岁,那鞑靼小邦,焉能敌我天国之雄师。只因万岁乃九五之尊,岂能与那胡虏两军对垒!再者,连年征战,将士劳苦,黎民不得安宁。万岁!何不以和为贵,以天下苍生为重,也显示我们上朝国君的虚怀大度,仁慈之心!”总督胡宗宪忙出班劝谏。
“万岁!依老臣拙见,先送以俺答金银布帛,牲口粮食,再有贤臣选美女数名,前往议和,一来,我们好养兵蓄锐,指日待发;二来,又可减轻百姓疾苦,令万民感激天恩。”年已70的严嵩也忙进谏道。
世宗皇帝本来也不是十分想战,知道国库空虚,仓无余粮,将士劳乏,就点头顺坡而下,道:“胡爱卿和严爱卿,都言之有理,为了天下黎民!朕权且和他们议和!列为爱卿认为呢?”
“万岁英名!”众大臣忙附和道。
不几日,前去议和的大臣回来说:“俺答把美女退回,说,如果想诚心议和,就把公主嫁过去一个,否则,不予议和。”
“鞑靼,欺人太甚,公主岂能下嫁番邦。朕要亲征鞑靼,永绝此后患!”世宗闻言大怒。
“万岁!国体社稷为重啊!”严嵩忙劝谏道。
“是啊,皇上三思!皇上三思啊……”群臣附和。
世宗皇帝,重又坐回龙椅上,良久方说:“待朕和皇后商议之后,再作定夺,先退朝吧?”
太监执事忙高呼“退朝!”
御花园,宫女们持香扇逐蝶掐花,嘻笑无间,好似不识人间愁苦。有两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却在凉亭里对弈。一位身穿凤袍,头插富贵牡丹,面容姣好,身材窈窕,肌肤如雪的女子笑道:“敏儿!我又输给你了!”
那被叫做敏儿的女子,却是宫女打扮,只是服饰,又与一般宫女不同,她年龄也不过在十四五岁,长得却是世间罕见之容貌,百花如何?艳不能比,满月如何?洁不能匹。只见她抿嘴淡淡一笑道:“公主的棋艺大进,加以时日,我定不如!”
“敏儿过谦了!恐怕今生我都是你的手下败将了!不过,我还是想再杀一盘!”公主又道。
敏儿笑道:“奴婢定当奉陪到底!”
“一生都要吗?”公主似乎不在意的问了一句。
“嗯?”敏儿一愣,继而笑道:“一生又有何妨?只要公主喜欢!”
“真得?我可是当真的!”公主的手停在空中轻柔的道。
“我也是当真的!”敏儿说着放下一子。
公主看了一眼惊问道:“你怎么放在这里了,你可以主攻的,怎么可以退而求其次?”
“公主才是主,敏儿愿随在公主左右,不离不弃。自入宫以来,我们虽是主仆名份,但公主人善心慈,处处关照与我,待我恩重如山。能跟随这样的主子,奴婢死而无憾!”敏儿真诚的道。
“不是我待你好,而是你太让人怜爱。我母妃早亡,父皇又不关心我的存在,幸亏有你陪伴左右,才不致闷死在这高墙深院。”公主说道这里,已经泪光盈盈。
敏儿轻轻握住公主的手,心里也是无限酸楚,公主何尝不是自己的伴,在这处处暗藏危机的深宫大院,是她作了自己的庇荫。
“公主,大事不好了!”忽然,一位宫女慌慌张张的跑来说。
“什么事如此惊慌?”公主淡定的道。
“奴婢听说,要和鞑靼议和。”那宫女喘着气说。
公主微微一笑道:“这是好事啊!黎民少受战乱的疾苦。”
“不是说这个!而是听到从皇后宫里流出的传言,说可能让思柔公主您去和亲呢?”
思柔公主闻言,身体一晃,敏儿忙过去扶住,斥那宫女道:“既是知道流言,还胡乱传说!”
“无风不起浪啊!”思柔公主挥手让那宫女下去,使命抓住敏儿的手哭道:“我命何苦与此!本就无人怜惜,若再到了那胡虏之地,更是举目无亲,到那时,真真生不如死!与其客死他乡,不如早作了断……”
“公主!万万不可啊!事情还没有到那个地步,不是皇上还没有下旨吗?说不定还有回旋的余地!况且,和亲能令生灵免受涂炭,百姓安居乐业,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思柔垂泪道:“敏儿说得极是!怎奈一想到将要客死他乡,永无回朝之日,怎能不令人心碎!又与他们言语不通,生活习惯不一,以后还要日日饮腥啖膻,想想如何忍受?”
敏儿也落泪道:“公主莫怕,如若真要公主和亲,敏儿愿追随公主左右,生活上有我照顾,言语上我也能帮您和他们沟通!”
“不!我怎能将你带到那鬼地方……敏儿应有更好的归处!”思柔公主忙摇头拒绝道。
“公主,刚才您还希望我陪伴您一生呢?怎么忽然不要敏儿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敏儿都会陪伴公主,求公主!不要将敏儿撇下,敏儿离不开公主……”
“我也离不开你呀!……敏儿……”思柔公主失声痛哭道。
敏儿饮泪抱住公主,二人相拥而泣。
“思柔公主驾到!”执事太监喊毕,只听一阵环佩叮咚,一群宫女簇拥着高贵大方的思柔公主走了进来。
“皇儿福媛给父皇,母后请安。不知传皇儿过来何事?”
“儿哪!现在我与鞑靼两国休战,你父皇意欲派你前去和亲,不知皇儿意下如何?”皇后小心问道。
思柔公主听了,立刻热泪盈眶。来之前,虽已知道原委,一旦事情真正被证实,仍不免为自己的处境伤心。想到早已下世的母妃,想到自己的孤苦无依,又看了看年迈的父皇,有心不依,父皇决定的事怕再难更改,若要依从,毕客死他乡,再无回国之日。转念又想到,自己的牺牲,可以换来更多人的安宁,何不捐己私,全大义!于是,含泪道:“儿的生命是父皇给的,全由父皇作主吧?”
世宗皇帝本是寒着脸的,他知道思柔公主,个性软弱,又宽厚孝顺,必定不敢违拗。见思柔公主这么干脆的就答应了,便露出笑脸说:“父皇原是不舍皇儿前去和亲,为了朱氏的江山社稷,也为了天下苍生,不得不忍痛割爱,让皇儿委曲求全,难为皇儿一片孝心,又如此的识得大体,哎!……”世宗皇帝说着,不免也挤出了几滴眼泪。
过了一会儿,世宗又道:“福媛我儿,如果有什么要求,就向你国母提出,我们尽量满足!”
思柔公主跪下道:“孩儿别无他求,有一伴读的宫女,名淑敏的,她的父亲是兵部尚书李世昌,我和她很是亲密,想带她同行,也好有个照应,其他一应,全由父皇和母后安排。”
“别说一个宫女,就是十个,一百个,父皇也答应你!既然这样,改日命人快将她传来,父皇也见识见识皇儿极力要求随行的人。再者,让你母后交代交代她一些细节!”世宗皇帝关切的道。
思柔起身,柔声道:“谢父皇,她现在在宫门外候着呢!我已将她带来!”
“哦?快宣她进来!”世宗皇帝见女儿早就有了准备,更是好奇女儿倚重的人。
“宣!宫女,淑敏晋见!”太监一声声的传递出去。
不大一会儿,只见从宫外进来一名女子,虽是宫女装扮,却婷婷婀娜,年龄约十四五岁,低垂着头,来到盈盈跪下,声音清脆动听:“宫女淑敏,见过万岁!万岁!万万岁,见过娘娘千岁,千千岁!”
皇后大喜道:“我的儿,说话如此动听,快抬起脸来,让哀家看看!”
只见她,一头乌丝亮晶晶,脸似出水芙蓉白透红,眉如细柳弯如弓,眼含秋水睛含情,鼻若悬胆挺有型,唇若朱砂一点红,似启非启,欲动非动。文胜班昭,媚赛貂禅,柔过西子。静若空谷幽兰,动若翠柳拂风。
不说皇后大吃一惊,暗叫“好险”,却说世宗皇帝,已经如同雕泥,没想到世上竟有如此美女,自己竟未发觉,暗叫“好悬”!。
“皇儿!”皇上皇后一齐叫。
“皇上,您想说什么?”皇后度其意故意道。
世宗皇帝干咳一声,说:“还是皇后先说吧!”
“那,我就说了?”皇后刚要张口。
“小女子几岁了?”皇上忙抢先问。
“回万岁,奴婢一十四岁!”李淑敏静静的道。
世宗闻言,立刻摇头道:“哦!才十四,太小。”
“正好!”皇后忙接腔说。
“诶,皇后!这么小怎么能是正好呢,怕对皇儿照顾不周。”世宗不高兴的道。
“小才正好,和皇儿年龄相仿,谈得来,作得伴,才会替皇儿排忧解闷,你说呢?福媛皇儿?”皇后目光向思柔公主一递。
思柔公主立刻会意,忙道:“是呀,父皇,我才大她两岁,性情相投,相处也极为融洽!您就答应了吧?”
“那你愿意随公主远嫁和亲吗?”世宗皇帝不死心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