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第十回(1 / 1)
转眼间已至暮夏时节,八月初三乃是贾母生辰。虽不是整生日,然其是老诰命,除家中上下齐贺之外,朝廷与元妃亦有赏赐下来。故荣宁两府与大观园齐开筵宴款待宾客。因贾母王夫人都在前面款待,黛玉宝钗迎春等都只在园子里休憩玩笑。忽见凤姐风风火火地进了来笑道:“好姑娘们,老太太叫呢。”探春正捻起一颗榛子吃,此时问道:“这会子老太太不是正见那些诰命么?叫我们做什么?”
凤姐跌足叹道:“也不知道谁起的头,说我们园子里的姑娘好得天上少有,地上难寻。那些王妃诰命们便都起了兴致要看看。老太太推辞不过,只好让我来叫你们过去!哎哟!我的好妹妹,快走吧!”黛玉道:“哎,我不过是个俗人罢了,哪里好意思让那些王妃诰命们看?没的污了她们的眼,有的没的不过给人当猴子似得看,有什么趣儿,我就不去了,反正我也不是这里的。”
迎春笑道:“你也好意思说是‘俗人’?若你是俗人,我们都成了那烧糊了的卷子了。快罢了吧!”众人听了都笑了。
宝琴笑道:“若说不是这里的,林姐姐若不是的话,我和姐姐就更不是,更去不得了。”宝钗笑而不语。惜春也道:“林姐姐不去,我也不去。”急得凤姐戳了黛玉额头一记骂道:“都是你惹的祸!”
宝钗原在炕上端端正正地坐着听,此时慢慢起身道:“好了林妹妹,这玩笑也得有个分寸,今日那里来的都是王妃诰命,极是尊贵的。既是点明了要见我们的,如何能不去呢?快别闹了,别让凤丫头为难。”
凤姐拍手笑道:“还是宝丫头明礼!”又顺手拉起黛玉来,“好妹妹!你再懒下去可真成精了,快些起来跟我去吧!”黛玉瞥了微笑的宝钗一眼,也是微微一笑,便招呼紫鹃帮她整理衣裳妆容。凤姐一把拉着就走,道:“不用收拾了,这已经好得不得了了。”宝钗等人也都笑着一起出去。
众人先还边走边说,慢慢地都收敛了言语低首规矩而行。及至到了大观园内嘉荫堂,却见已经开戏,正在演一出《麻姑拜寿》。先进门的是迎春探春惜春,然后依次是宝钗湘云宝琴,黛玉却是走在最后。只见上面正设两席,两边再顺次摆下席位。贾母坐在右边下手一席,正与那主位上的二人说话。邢夫人王夫人带领尤氏并族中几个媳妇,两溜雁翅似站在贾母身后侍立。林之孝赖大家的带领众媳妇都在竹帘外面侍候上菜上酒,周瑞家的带领几个丫鬟在围屏后侍候呼唤。
凤姐与她们几个过来早有人传了信进去,她们刚到了跟前行礼,那首座上的二人便忙道“免礼”。黛玉方知这左边一年岁稍大微胖者为南安太妃,另一个年纪较其轻些的是北静太妃。贾母一一与众诰命介绍,众人中也有见过的,还有一两家不曾见过的。又见迎春温柔和顺,探春神采飞扬,惜春娇憨可爱,湘云爽快明朗,宝钗端庄沉稳,宝琴灵秀雅致,黛玉飘逸脱俗,只觉两只眼睛看都看不过来了,又是赞又是爱又是叹,一个道:“人人都说老太君家的园子人杰地灵,里面的女孩子都好的不得了,都还不信,如今一见,方知所言不虚。”又有一个道:“我也是活了大半辈子了,今儿才算开了眼界了,跟这几个姑娘相比,我们家那几个简直是见不得人了。”
南安太妃便笑道:“这可是老太君的不是了,这么些个好孩子,竟都藏着不让人见。若不是我今儿个脸皮厚一定要见见,可不是又错过了?可要罚老太君一杯了。”
贾母笑道:“都是太妃缪赞了!她们姐妹们病的病,弱的弱,见人腼腆,所以叫她们给我看屋子去了。”
众人里面只有湘云最熟,南安太妃因笑道:“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只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帐。”湘云笑道:“并不敢的,只是这里都是太妃们的所在,我们哪里敢来。”南安太妃笑道:“这还罢了。”又一手拉着探春,一手拉着宝琴,问几岁了,在家都做什么玩耍。那北静王妃也拉了迎春惜春两个来说话,又见宝钗黛玉两个,便松了迎春惜春拉了她们两个说话,笑道:“照我说这两个最好,好象哪里见过,也是老太君的孙女么?”
贾母笑道:“难为太妃不认得,这是我外孙女黛玉,这是我二儿媳的侄女儿宝钗,她们两个也是初来了这里没几年的。”
北静王府素与贾府交好,贾母这么一说,北静太妃哪里能不知道?便松了拉着宝钗的手只拉着黛玉至坐褥上一起坐下道:“我说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慢慢拉着黛玉的手说话,问她父亲身体如何,来贾府多久了等等。黛玉虽觉诧异,但看那北静太妃温和慈祥,说话的语气神态竟与那故世的母亲有几分相似,不由竟有中孺慕之情,心中只觉亲切温暖,也乖顺地任她拉着手说话。宝钗与她本一齐被北静王妃唤至跟前,如今却是站在一旁无人理睬,不由有些讪讪,却是丝毫未失端庄之态。王夫人站在贾母身后看在眼里,暗暗点头不语。
可巧两位太妃的丫鬟端了表礼出来解了她的尴尬。只见是每人金玉戒指各一个,腕香珠一串。迎春等收了忙道谢,北静太妃又皱眉道:“太简薄了!”便摘下手上的一只青翠欲滴的老坑玻璃的翡翠镯子戴在黛玉手上,黛玉推辞不过,只得收了。贾母原只看着她们笑,看到此时方笑道:“太妃太厚爱了,她一个女孩儿,哪里能受太妃这样的疼爱?岂不折杀她了?”北静太妃笑道:“我最喜欢女孩儿,偏我只有一个小子。如今见了你这外孙女,只觉得是上辈子的缘份,只爱的不得了。若不是怕你拦着,我早就带了她回家去了。不过一个镯子罢了,能值什么?”
南安太妃笑道:“老太君快别推辞了,她虽爱女孩儿,却是头一次这般大方的。可见你这外孙女是真得她的心意的。往后的日子只怕她会一天到晚接了你这外孙女家去呢!如今不过一个镯子罢了,便是安蓝国进贡的又如何?以后你可会后悔着今日没多收她几样厚礼呢!”
说的众人都大笑起来,有个贵夫人正端了茶碗要喝茶,听了此话,直笑地将茶碗都撒了大半。
这北静太妃与南安太妃本就是嫡亲表姐妹,素来要好,平日里互相打趣惯了,如今听了她的话,北静王太妃也不生气,笑道:“可不是么,我正想着怎么与老太君开口要林丫头以后常往我府上去玩呢,可巧你替我说了,也省得我说,更不怕老太君不答应了。”众人听她如此说,越发笑个不住。
贾母也忍着笑道:“她一个小孩子家这样得太妃的喜欢,我高兴都来不及,哪里敢拦着?只是她小孩儿不懂事,请太妃多体谅才是。”
北静太妃道:“她们这样的年纪,最是天真烂漫的时候,何况林公这样的书香门第,又有老太君熏陶教养,这样的孩子,能淘气到哪里去?再说小小年纪做的老气横秋的有什么趣儿?我就喜欢这样的孩子。”南安太妃笑道:“可不是么,这正是物以类聚呢!”
众人又不由忍俊不禁。北静太妃也不理她,只拉着黛玉的手问些生日、读书之类的话。待听得黛玉是花朝生日,便又笑道:“那花朝是百花生日,也只你配生在那一日吧!”心底越发爱得不得了,只不住摩挲着黛玉,黛玉也极温婉得回话。
南安王妃坐在南安太妃旁边一直没说话,此时看她对黛玉的亲热劲,笑道:“这林姑娘也确是好的很,难怪太妃这样喜欢。不如太妃今日认了做女儿,更亲了一层了。”
南安太妃看她一眼笑道:“你这主意虽好,却不是最好。我猜她想的可是长长久久的法子。”
众人一听这话皆是抿嘴一笑,黛玉也听出了这话不像,忙低了头不说话,只觉脸上作烧起来。
众人又说一回闲话,又继续看了会子戏,那南安太妃与北静太妃便都起身告辞。贾母苦留不住,送到大门外方才回返。
回至房中,见众人仍在,仍让上些茶果来用。
凤姐在一旁笑道:“这今儿个可真是巧了,怎么那北静太妃这样喜欢林妹妹,自见了妹妹,就没松过手的。”又拉着黛玉的手对贾母笑道,“也难怪她老人家喜欢,我也是越看越爱。”
黛玉只羞地脸上越发红晕显出,啐道:“就你多事,这样子贫嘴打趣人!”
凤姐笑道:“哪里是我贫嘴,北静太妃的模样大家可是都瞧见的。姐妹们都去了,怎么偏你得了那镯子?”黛玉不理她,只作不知,偏头靠在贾母身边,贾母瞋了凤姐一眼,亦笑着将黛玉拉进怀里道:“这也是玉儿的福分,偏得了太妃的心。这也是再好不过的,那北静太妃最是和善不过的,她既这样子,看来是真心喜欢你呢!”
黛玉道:“我也是甚觉她可亲。”贾母笑道:“如此甚好。”
又说了一回闲话,贾母见黛玉有些疲累之态,便让她们姐妹几个都散了,只留了邢夫人王夫人凤姐等说些今日前面寿宴之事。
见这屋中无人,邢夫人笑道:“我看大姑娘这么得北静太妃的喜欢也是高兴地很。只是不知怎的咱们大姑娘这样得太妃的缘?那太妃往日里也是见过几次的,可不是那么好亲近的。可今日她拉着大姑娘简直不松手了。”
贾母素日有些不待见邢夫人的,此时她的话却是合了她的心意,笑道:“那也是林丫头的福气罢了。”
邢夫人笑道:“正是呢。”
王夫人原还不发一言,此时笑道:“我听说那北静王爷年已弱冠,这太妃莫不是……”
贾母还不及说话,便听凤姐“噗嗤”一笑,道:“太太说的可真有些意思呢。不说还不觉得,一说倒是觉得越发如此了。”
邢夫人道:“若是相看的话,也是有些道理的。只是这大姑娘的意思还不知事怎么样呢?”
王夫人还欲再说,贾母却岔道:“都视没影的话,说这些做什么?玉儿虽是住这里的,但是她的婚事还是她父亲自己做主的。哪里又外人做主的道理?”
众人都不敢再说,都低了头。
一时贾母说乏了,众人便都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