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游击战(1 / 1)
自从萧玉醒来后,气色也恢复的越来越好。我慌乱无助的心终于开始安定下来。这才将注意力放在眼下所在的东艺城上。
此刻的东艺城,依旧歌舞升平。不大的城,却是鱼龙混杂,热闹非凡。来自各个国家的人都有,当然主要以裕隆和华隆人口居多。这里的人主要以投机从商为主。将裕隆国度瓜果蔬菜进过来,在华隆贩卖。又从华隆国调出粮食,卖给裕隆国。
总而言之,生活在这里的人,已不能简单的归为华隆国人或者裕隆国人。他们应该属于国际公民。
在等待萧玉病愈这段期间,其实我还一直在等李季的身影。那个铿锵的男子,那个毅然决然将自己的命拴在山谷里的铁血男儿。只是等了三天,依然不见他的身影。就连从那里来的精兵都不见一个。看来那次留下的人都个个英勇就义了。
我不知该如何向萧玉禀报李季的事。毕竟李季一直以来都是他最信任的一个护卫,无疑早就成为他的一个影子。如今跟了多年的影子忽然消失,是人心里都不免有些难受。
总觉得萧玉不像表现出来的那般温润如玉,却也并非无心无情之人。不然他何以会救我?李季的离去对他肯定会是个很大的打击。
只是即便我不说,他心里其实还是很清楚。如若这个影子还安然无恙,自然早就来找他的主人了,既是迟迟未出现,那便是凶多吉少了。
忽然觉得有时太过聪明也是一种痛苦。倒不如傻子般无忧无虑多好。
“王爷,据探子回报,此番裕隆国将出军五万进攻东艺城。而东艺城守军只有五千,双方数目悬殊啊。”一边垂首的孙副将正将最近得到的消息回报给还躺在床上的萧玉。自从我们心里认定了李季将军的战死后,便将另一个年轻的侍卫孙宇提升为副将,暂替李季一职。
偷眼瞥了一眼萧玉,又开始凝眉深思了。
他的身体还未痊愈,不宜伤神。只是裕隆军即将兵临城下。虽然已派出援兵前往京都报信,可这一来一回也得六天。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该死的,为什么此刻没有电话之类的通讯仪器。不然一个电话拎一下不就得了,何必像现在这般兴师动众,还未必见得有效果。
“速遣一千精兵前往东艺城以东三公里处槟嘉湖一带,另遣一千精兵前往东艺城以东五公里处庆康山一带。再遣一千精兵前往东艺城以南两公里处围堰山一带,最后再遣一千精兵前往东艺城以南四公里处箐筠关一带。四方各做好接应。孙宇,你下去点兵。”凝眉思索了一阵子,萧玉冷冷的发着军令,却如一贯的令人不容反驳。
这个人在打什么算盘?围绕着东艺城,将只有五千精兵竟分成散沙似的四处分布。如此我们只留一千精兵,这不等于守一座空城吗?
将萧玉的布军策略放在脑海里细细琢磨。四方都才一千精兵,对于五万军队而言,无疑是以卵击石。更何况这东一击西一击的,算是唱的哪出戏?
脑中拼命转速,忽然想起我中国□□革命战争时以少胜多的策略:游击战。游是走,击是打,游而不击是逃跑主义,击而不游是拼命主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遵循合理选择作战地点,快速部署兵力,合理分配兵力,合理选择作战时机。
难道这家伙打的就是这算盘?看来他是把剩下的兵力押在这份上了。如今之际,这样的安排看来已是上上之策。只是这游击战后,接下来的空城该如何守?
萧玉像是看出了我的心思,转头将问题抛向了我。
“小溪觉得我们该如何用这一千精兵守这样一座空城?”
这算是空城吗?其实并不算。除了内部没有雄厚的守军外,其他一切皆是如日常作息。即便是空城,也该有守空城的计。对了,诸葛亮当初是怎么守得空城的?司马懿十五万精兵都被他的两千五战士所骗。纵然他在我眼里一直是神机妙算的半仙。只是此刻事情紧急,我也只能借这半仙的把戏了。
“爷,兵法上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眼下敌军五万,我军一千,如若硬拼,肯定如以卵击石,最终只能被擒。不如我们用计,避其锋芒,诱其不辨真相。等他们认清事实后,到时我军守军也已可以赶到。”萧玉的“游击战”加上我的“空城计”,不知能否骗到那五万裕隆军?这一战,是胜是败,还得看我们的戏演得如何。
不用多做解释,我相信萧玉已明白我的打算。正如我懂得他的算盘一样。一个眼神,已彼此明了。
“爷,你可否会弹琴?”要学就得学得像。
“略懂一二。”那小子还故作谦虚。
那没问题了。唱完了“游击战”,咱再来唱那出“空城计”。
花啊花,评论啊评论……大声呼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