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意料之外(1 / 1)
这两天亲先忍着,等我问问其他的作者怎么回复亲的留言,再给亲回复,亲放心,某的文不会入V的,因为某也不喜欢看V的文早朝
女皇高坐正中,一旁的女官喊道:“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下边的大臣有几个相互看了看,一个大臣先站出列:“臣有本!”随后走出来七八个大臣,同样高喊:“臣有本!”
女皇眉头皱起,旁边的女官一看女皇的神色,赶忙上前指示殿里的其他宫女将这几个大臣手里的奏本呈上来。
女官将奏章收集到一起,然后托着让女皇阅览。女皇拿起最上边的那个打开一看,就又放回去了。
“朕已知晓,众爱卿退朝吧。”说完女皇起身就离开。
“陛下,陛下…”那几个出列的大臣冲女皇离去的背影高喊,其他大臣尤其是那些氏族的大臣,不屑的瞟了了他们一眼,低头喊:“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到大殿里再也没有女皇的身影,众大臣才按顺序退场,出了承明殿,那些氏族大臣三五成群的说着那几个大臣自不量力的不知所谓之类的话,有些寒族官员则面无表情的穿过这些大臣退朝回家去了。
把几个递了奏章的大臣走在后边,很是苦涩的相互看了一眼。那个带头的说:“陛下仍旧不肯看我们的证据,大家打算怎么办!”
左边一个大臣开口:“大人,你直接说吧,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哪怕用吾等的一腔热血换来陛下的回心转意,吾等都甘愿!”
其他的大臣也都随声附和:“对,大人你直说吧!”
带头的吸了一口气,大声说道:“各位既然有如此决心,那么我们就去跪求陛下,陛下什么时候答应,我们就什么时候起来,哪怕把这三尺黄土跪穿,吾等也一定要换来陛下的回心转意!”
“好!!!”余下大臣大声附和,在带头大臣的带领下,直奔御书房。
御书房内,女官在帮女皇收拾东西,女皇正拿起笔准备批改奏折,突然听见房门外大臣的喊声:“陛下,请听吾等一言,像董仲摇和严池此等误国误民之奸臣,实乃吾国之蛀虫,吾国之罪人…此等罪人一日不除,吾国之子民将遭受一日之迫害,…”
女皇蹭把手里的笔给扔了老远,真不知道这群人的脑子都是怎么长的,读了这么些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真是越读越糊涂!!
“陛下,莫要气坏了凤体!”女官忙上前把毛笔捡起,放到一旁的架子上:“她们不能明白陛下的苦心,是她们的不是。”
女皇叹了口气,拿起另一支笔,装作听不到外边的声音,继续批改成堆的奏折。
“主上,今日早朝时那些官员再次上奏折,女皇没表态,现在正在御书房门口跪着。”氏边给若夕收拾床铺边说。
“嗯,不用管,估计这两天就会有变故,事情基本上都是沿着这个套路走下去的。”若夕边洗漱边回答。
“那我们什么都不用做,就在一旁看热闹?”
“不用说的这么幸灾乐祸,我们这叫静观其变!”
“本质上不是都一样,不过说法好听点而已。”
“对了,让勾和列行动吧,时间差不多了。”
“真的吗,主上,我们等这一天可是等很久了,我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的有自己的地方了,太好了主上,我这就去通知她们!”氏一脸的兴奋,恨不得长了翅膀飞出去。
“氏!不要太得意忘形,小心现了原形!”若夕看着氏乐不可支的样子忍不住提醒道。
“啊,是,主上!”氏赶忙恢复低眉顺耳的样子,只是两只眼睛不住的转着,让若夕看着就想笑。
“殿下,饭菜已备下,请殿下移步!”屋外传来泽辉的声音。
氏忙上前打开门,让若夕出去,自己也赶忙关上门跟着出去。
用完了饭,若夕照例到庞太师府上“接受教导”。
到了书房,庞太师很显然没什么心情跟若夕闲扯,看到若夕来了,也只是打个招呼,然后丢给若夕一本书,布置了今天的任务,然后就自顾自的发呆了。
若夕想一下就知道她是为什么而烦心,却不点破,她可不想引火烧身,再说了,这种事情不是随随便便一管就完事的,这就是一个深潭,一脚踏进去可就没办法脱身了,而自己羽翼未丰,还不想就这么把自己暴露在众人眼前。
若夕抬头看了一眼皱着眉头发呆的庞太师,也不吭声,书放到一边提笔练字去了。这么些日子若夕最有长进的就是一手的毛笔字,以前若夕对毛笔字的要求就是自己看着顺眼就成,可是到了庞太师这里,一看若夕的字,就是一顿狂批,说她的字要型没型要样没样,就这样的字还敢拿得出手怎么怎么的,简直把她的字批的是一无是处,于是乎若夕把愤怒全发到毛笔字上了,一来二去,这毛笔字到练得有模有样的,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清冷的气质,让整个字体添色不少。
庞太师扭头看见若夕在一旁练字,根本就不答理自己,一时有些气愤,走到若夕面前背着手,吭吭了两声。
“有事?”若夕头也不抬。
“你就不想问问我为何烦心?”庞太师被若夕给噎了一下,有些气呼呼的。
“那是你的事,与我何干?”
“你,你,这怎么是我的事,是每一个有志之士都应该关心的事!”
“哦,幼稚之士,我不幼稚,所以与我无关!”
“你怎可说出如此的话语!”庞太师听着若夕故意歪曲的回答,肚子里的火蹭就上来了。
“事不关已,何必多心!”
“你!你!你!你给我出去,以后都不要来了,我不想见到如此冷情冷血的人!”庞太师指着门外,让若夕走,看来是气的狠了。
若夕把笔往桌上一放,看都不看庞太师一眼,自顾自离开了,剩下庞太师一个人气的气喘吁吁。
御书房外
跪在御书房外跪着的官员自从早朝之后一直跪到现在,腿估计早就没有了知觉,脸色都很苍白,汗水顺着脸往下流,身上的朝服也早已经湿透了,可是没有人说一句怨言,全都直直的跪着。
屋里女皇不停地批改着奏章,一旁的女官看着外边的官员觉得不忍心:“陛下,她们已经跪了好几个时辰了,现在天气又这么热…”
女皇头也不抬的回答:“她们愿意跪就跪着,跪到她们什么时候不跪了为止。”
屋外传来倒地的声音,女官看了女皇一眼,垂下头不吭声。
“把那个倒地的安置到偏殿!”
“谢陛下!”女官欢快的做了个揖,然后开门指挥宫侍把晕倒的人抬走了。
“各位大人,你们就不要再这里跪了,赶快回去吧,陛下自有打算,各位就算在这里跪上一天又能怎样,快回去吧。”女官看着这些倔强的官员,忍不住开口。
“多谢,多谢林总管的…的好意!”带头的那个官员说起话来有些喘。
正在这时,突然有宫女慌张的跑来,女官喝道:“站住,皇宫之内随便乱跑这成何体统!”
“总管,请,请恕罪,实在是有急事,宣平门外有官员和百姓闹事!”
“说清楚点,到底怎么回事!!”
“总管是这样的,有一个即将被指派到地方的儒生和礼部侍郎严池起了冲突,最后竟然闹到了宣平门外,并且有很多百姓围观。”
“知道了,你在这里等着!”女官扭身推门而入。
“陛下…。”
“我听到了,不用说了。”女皇停下笔,皱紧了眉头:“竟然有这种事,把起冲突的官员和儒生带到这里,那些百姓就找人问清怎么回事,好生安抚散去就是。”
“是,陛下!”女官下去传令,不一会儿人就带到御书房外。
“陛下,人已带到!”
女官看到女皇起身,忙上前开门,然后命人抬了椅子出来。
“叩见陛下!”儒生和严池一见女皇出来,忙跪下,一旁跪着的官员也赶忙叩头。
“到底是什么事,非要闹到皇宫才肯罢休!”女皇一拍椅子的扶手,厉声问道。
“陛下,微臣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微臣和同僚正在小聚,这个儒生就冲上来对微臣施以重拳,望陛下给微臣做主!”严池的声音带了些委屈。
“你叫什么名字,严爱卿说的可是真的?”女皇看向一旁跪着的一个年轻女子。
“微臣黄书林,叩见陛下!”黄书林再次叩首,这才说道:“微臣打了严大人乃是事实,可是严大人并未说出微臣为何会出手伤人!”
“那你倒说说看!”女皇颇有兴趣的看着这个年轻的女子。
话说此时,关于黄书林和严池起了冲突的事也传到了若夕的耳朵里。
“不是告诫过她们不许参与此事,现在这是怎么回事!”若夕气的拍了桌子。
“主上恕罪,氏已经将主上的警告告诉他们四人了,黄书林即将离京,所以跟人在酒楼聚餐,不想却听到严池对现在正在跪着的官员的辱骂和对寒族官员的不屑,因此一时气愤之下才会跟严池起了冲突!”氏单膝跪地,对若夕诉说着事情的大概。
“起来吧,这不是你的错,其他人没什么吧。”若夕揉了揉眉头,很是无奈。
“黄书林出事之后,氏已经再次警告过她们了,应该不会再出事端了!”氏起身站到若夕一旁。
“那就好,这种事没有下一次!”
“是,主上,那这个黄书林?”
“不用管她,最好的结局就是调往偏远苦寒之地,最坏的结局就是她的仕途生涯就此结束!”
御书房外
黄书林已经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告诉了女皇,包裹严池说过的辱骂性的话。黄书林也知道自己不听警告闯下祸端,但好歹也是若夕□□出来的,当然知道如何在不经意间利用对手的错误给自己制造机会,因此她着重叙述了严池关于氏族和寒族之间的议论和对当今寒族的辱骂,包括现在正在跪着的官员的不屑以及自己有门路和保障之类的话语,最重要的是从黄书林嘴里说出的严池的话总给人一种女皇同自己一样看不起寒族,有意偏袒氏族,偏袒她的感觉。
一旁跪着的官员一听这说法,可就不干了,立马磕头:“陛下明断!”
严池听见黄书林将自己说过的话基本上都说了一遍,吓得伏在地上一声不敢吭。
女皇看了一眼伏在地上黄书林,这才看向严池。
“严爱卿,黄卿家所说可是实情?”
“陛,陛,陛下,微臣…”严池头上的汗水越冒越多。
“陛下,严池不禁藐视陛下,藐视国法,更是贪污受贿,欺上瞒下,变相买卖朝廷官职…微臣等实有确凿证据,望陛下明鉴!”跪着领头的那个官员突然间开口,说了一长串严池的罪状。
“严爱卿,有什么可为自己辩驳的?”
“微臣,微臣…”
这是一旁站着的女官呈给女皇几张纸,女皇接过看了几眼,唰扔到严池面前:“严爱卿不妨自己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是,是,陛下!”严池爬行几步,捡起纸看了一眼,脸唰的一丝血色也没有了,哆哆嗦嗦的趴到地上颤声说道:“陛,陛下,下——恕罪!”
“我看你是罪无可恕!”女皇很是愤怒的起身,站到严池跟前。
“陛下饶命啊,饶命啊陛下——”
“来人啊,传令下去,礼部侍郎严池犯下累累罪行,现除去其官职,交由大理寺处置,不得徇私枉法!”
“陛下英明!”黄书林和其他跪着的官员纷纷叩头。
“这下满意了吧!”
“微臣惶恐!”那些一直跪在御书房门口的官员忙叩头。
“你们惶恐,你们这叫有恃无恐,从明日起全部到文书阁报道,你们的官职朕自有安排!”
“谢陛下!”众人叩头谢恩,跟在女皇身边的女官忙指示宫女搀扶众人起身。
“黄书林!”女皇将目光转到黄书林身上。
“微臣在!”黄书林挺直了腰杆,再次叩头。
“朕都不知道黄卿家长了一张这么好的嘴!”
“微臣惶恐!”黄书林再一次叩头,额头上汗水开始往外冒。
“好了,不要再惶恐了,下去吧!”女皇起身进了御书房。
“微臣告退!”黄书林暗自抹了一把汗,赶忙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