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第二十三章(1 / 1)
真元的现况不容忆文选择,忆文告诉铁鹰、楚恒,将战死的战马分割成小块腌制起来,也许就是一小块马肉就可以救活一个真元人。两个月后,真元大军回到京城洛阴。真元百姓欢欣鼓舞,敲锣打鼓,热情似火,载歌载舞。看着一路满目仓夷,百姓衣不蔽体,可以说,在真元找不到穿得起一件不打补丁的富贵人家。忆文再一次落下辛酸的眼泪,这分明就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中国的另一个缩影,可能更穷。
来到洛阴已经快两个月了,忆文除了常走访民间,对民间的大致情况摸了个大概,现在真元最困难的是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据忆文不多的农业知识,真元的气候虽然适宜种植农作物,但和古时一样都是靠天吃饭。经过考察,忆文让铁鹰和楚恒留下足够的兵力戍边外,将突然闲散下来的士兵分派一部分往各地开沟挖渠,为防旱防涝作准备,大部分士兵都被分去屯田开荒。
最令人伤脑筋的是,这儿的稻种品质差,必须改良稻种。此时忆文才后悔以前为什么不多留意农业这方面的知识,要是晓行在就好了。一想到晓行,忆文更加急迫地想马上找到晓行。在农业方面,晓行虽然也是业余的,可其理论知识却不亚于农业专家。晓行曾经作过一位水稻专家的长期私人护理人员,与那位专家私交甚好,脾性相投,闲话家常说的都是他的专业,耳濡目染之下,晓行的农业知识绝不比专业人员差。想到如此,更加迫不及待地想找到晓行。
门外的马蹄声打断了忆文的思绪,忆文打开房门:“你们回来了?铁鹰楚恒!”
“丫头,辛苦了!”铁鹰对忆文来了个热情拥抱。两个月来,忆文已经习惯了铁鹰对自己的这种“见面礼”。
“小文今天该给我们讲什么趣闻?”楚恒拉开铁鹰,还是楚恒比较内敛。铁鹰和楚恒两人一刚一柔,一冷一热,一奔放,一内敛,却又是十足的表里不一。本是文官的铁鹰却是热情奔放型,作为武官的楚恒却是内敛斯文型。一文一武一张一弛将整个真元治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在政事上忆文并没有给他们过多的建议。只是将现代的经验结合起来,思考着有利于真元发展的东西整理成册。
每天两人都要抽时间到忆文这儿,不为别的,只为听忆文口中的奇闻轶事,真元战乱初平,百废待兴,忆文的先进经验给真元带来了很大裨益。
忆文拿出一本册子,递给铁鹰;“铁鹰楚恒,这是我两个月来整理出的一套适合真元发展的建议。另外我想我该走了,我来这儿本是为了寻找一个人的,现在也是时候离开了。”
“楚恒我们也该告诉她了。”铁鹰突然严肃地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
楚恒点点头,铁鹰拉住忆文的手说:
“丫头,今天我们带你去见一个人。”
“见人?是谁,是晓行吗?”忆文以为铁鹰帮自己找到了晓行,马上高兴起来。如果是铁鹰和楚恒替自己找到晓行,自己和晓行以后就生活在真元,虽然真元苦了点,但经过众人的努力改造,应该要不了几年日子就会好过起来的。但是不对,连自己都不知道晓行到底在哪儿,他们又怎么知道要到哪儿去找晓行?忆文又暗自摇头叹息自己太过妄想。
铁鹰与楚恒并不答话,铁鹰将忆文扶上马背,自己也上马将忆文揽在怀里,楚恒骑上另一匹马,两匹马三个人飞驰起来。
马不停蹄跑了两个时辰,来到一座青葱翠绿的山前,马儿继续往山中行走,又走了半个时辰,铁鹰楚恒下得马来,又将忆文抱下马。
“铁鹰,楚恒,你们到底要带我到哪儿?”忆文不解这两人怎么都成了闷葫芦,神色特别严肃。
“小文,这儿是真元国的圣峰山,只有历代女王才能进来。”楚恒说。
“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要带我进来?”忆文大惑不解,我可没那么强的好奇心。
“你现在虽然不是女王,却和真元有着不可割裂的关联。”铁鹰难得正经。平日里铁鹰都是一副嘻笑挂在脸上,突然一本正经,忆文还真不习惯。
“国师,楚将军,女王就交给老奴吧!”一个苍老的女音蓦地在身旁响起,吓得忆文跳了起来:“惊扰王驾,老奴该死,老奴该死!”
一位黑发如云但却满脸皱纹的老婆婆突然跪在忆文脚边连忙叩头。
“老人家,快快请起!”忆文连忙扶起老婆婆。
“谢女王!”老婆恭声道。
“女王?”忆文糊涂了,“老人家,我可不是你们的女王。”然后用疑惑的眼神看看铁鹰楚恒。
“女王,老奴姓巫,女王以后管老奴叫巫奴便可,女王要想知道为什么请跟老奴来,”巫婆婆说完就当先向前走去。忆文忍着满腹疑问,跟在巫婆婆后面,踩过人深的草丛,不一会儿,巫婆婆已停下脚步,只听巫婆婆嘴里喃喃细语,忆文吃惊地瞪大眼睛看着一扇石门洞开。
“女王请,国师,楚将军请进!”巫婆婆率先而进,忆文等人刚一踏进洞,洞门便悄然而瞌。巫婆婆又向内走去,来到一个石门旁又一阵低咕,门依然而开,忆文顾不得观察周围景物便跟着进得室内,只见室内几面石墙上雕刻着约十多幅女子画像,每幅都有真人般大,其中一幅忆文总觉得很熟悉,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到是谁,奇怪的是每幅画像中女子的额头上都有一朵嫣红的梅花形印记。
“请女王为祖先上香。”巫婆婆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点燃香烛交到兀自发愣忆文手中。
不管她是什么人自己都应该对死者尊重,忆文接过香恭敬地行礼上香,铁鹰和楚恒却跪下叩拜。
“女王一定纳闷,”巫婆见三人叩拜已毕,“为什么你会是真元女王。”
岂止是纳闷,我快到被这个闷葫芦闷死了:我怎么可能是你们真元的女王!忆文心道。
“女王请看,这些画像都是真元历代女王。”巫婆婆说,然后指着忆文觉得眼熟的那幅画像继续说:“这是二十二年前去世的妍螺女王,也是女王您的母亲。”
“等等,”忆文连忙打断巫婆婆的话,皱眉说,“我怎么可能与她有着牵连,我想你们这种玩笑也实在是太过天方夜谭……”
“女王不觉得自己长得实在太像您母亲妍螺了吗?”巫婆看着忆文说。
忆文仔细地看了看那幅画像,难怪,自己真的像与她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般。眼珠一转,怕是有心人的有心之为,然后仔细地看着那雕刻的痕迹,却丝毫看不出是近期之作,那些痕迹有些地方像是经过有人反复抚摸已经十分光滑,经过忆文认真确认排除了这幅画像是近期有人仿造自己画像之作。
“巫婆婆,虽然画像与我相像,但也不能凭这一幅画像就说我是你们前女王的女儿吧,这也太牵强了些。”
“我给女王说个故事。国师和大将军也可一旁听听。”巫婆婆说。
“几百年前,那时还没有真元中元纪元之分,天下由一个姓轩辕的家族掌管着。但这个家族掌管天下的唯一条件是掌管天下之人也就是当时的皇帝必须自愿喜欢并爱上丹姓家族一名会魔法且有预知能力的女子才能保得其江山一统,天下太平。所以,历代以来,轩辕家的太子只能选择丹姓女子为其未来皇后,而丹姓女子一生下便会被轩辕家族所保护。丹家是具有灵异能力的人,而最令人蜚夷所思的是,丹家每代只有一个女子,而所有灵异之能无一例外全都出现在女子身上。所以丹家女子一出生便注定是轩辕皇室之人。这样轩辕的江山太太平平地坐到了第九代传人轩辕湘南。
“轩辕湘南生得仪表堂堂,俊气逼人,加上博学多才更是自负不凡,所以视天下女子为玩物。他既然是当时的太子便也是将来的皇帝,更不甘自己这样一个人中之龙一出生婚姻便不能自主,却又不得不遵从祖训。这也就成了轩辕湘南的悲哀。
“丹家还是无一例外只得一女丹青枫,一出生便生得精灵脱俗,更得丹家宠爱。这青枫不仅天姿聪颖,后天更是勤奋好学,琴棋书画无所不能,最为擅长的却是习研各家兵法典籍排兵布阵,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那颗善良的心,施粥赠药赠银是常事,更能除强扶弱,未到十三岁便被人称为女菩萨。
“按理说轩辕湘南与丹青枫这一对璧人应该是天下奇缘。可那轩辕湘南自视过高,连青枫这样的天下奇女子也不放在眼里。青枫十五岁大婚,新婚之日不仅冷落青枫更是纵容其她女子奚落侮辱青枫。青枫虽然心地善良,但却也是个心高气傲之人,从此将轩辕湘南摒除于心门之外,发誓就是轩辕湘南他日后悔也决不给其半分机会。青枫利用了先天灵力封印了自已的心门,从此青枫对所有男子就不会生出一丝爱慕之情。
“青枫在轩辕皇宫默默无闻过了三年,轩辕湘南在这三年里除了做皇上外,几乎天天纳妾封妃,早已忘记青枫的存在。此时的青枫已经出落得更是如沉鱼落雁,比尽天下美色,一次偶然的机会,轩辕湘南听得青枫的诗词歌赋,被青枫的才情所动,从此两人终于有了孽缘纠葛。奈何青枫心门已封,轩辕湘南不能让青枫爱上自己半分,而自己早已深限不能自拔,一日情无处寄托遂强自占了青枫。青枫一怒离开皇宫,誓言丹家女子除非自愿从此与轩辕皇族再无瓜葛!
“青枫走后,轩辕湘南变得暴燥易怒,杀人如麻,弄得天下人心惶惶。由于青枫的威望和才智使得人心归向,方保得一方百姓安泰。青枫自被轩辕湘南强占后不久便发觉怀孕,不到一年便产下一女。轩辕湘南自得知青枫产下一女,更是大怒,以为青枫不守妇道与他人苟合,发誓要杀死青枫母女以雪耻辱。从此开始了对青枫母女的追杀和丹家的迫害。一步一步的紧逼不仅没有伤害到青枫母女,更使得青枫的势力越来越大,最后一仗,青枫厌倦了不停的杀伐,想让老百姓过上安宁的日子,青枫便告诉了轩辕湘南的女儿的真实身份,另外表明自己就是死也不会回到轩辕湘南的身边。
“自此以后轩辕皇朝便被三分天下,青枫母女传下来的便是真元。青枫不平与世间男女在感情上的差别,便订下真元男女只要自愿或娶或嫁均可,但女王除外。历代女王的继任之人除了是继承了丹家魔法和灵异之能外,不得结婚,却可与多名男子相好,并结下子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