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二(下)(1 / 1)
“朕要彻查此事!”赵问一字一顿吐出几个字,脸上的苍白透露出他的忧虑。
李盈袖却说道:“皇上要彻查此事并无不好,只是切不可以惊动了太后,否则前功尽弃……而且太后能这些年在先帝的后宫做稳贵妃,必然有她的过人之处,若是处理不当,反而受制于人。另外处理上也不能让人看出什么,毕竟事过境迁,追究起来,太后也是皇上的养母。”
三人面面相觑,一筹莫展。
“当啷”一声,三人惊得一抬头,却是响晴和流云悄悄地送来几个小点心,看到屋里忽然多了两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皇上,不禁吃了一惊。
赵问的目光被一只滚落在脚边的馒头吸引了,伸手拿起,看了看宫女,又看了看李盈袖,沉声说道:“这个是做什么的?”
响晴也不知道他已是发怒,只是如实说道:“启禀皇上,这是奴婢给主子准备的膳食……”
她声音越说越底,因为皇上此时已是脸色吓人,手中的馒头全化做了粉末,那腾腾的怒火就算她再迟钝也感受到了。
“什么时候朕的皇宫落魄到这样地步了?”赵问“砰”的一声,一掌拍在桌子上。
两个丫头浑身颤抖,连忙跪下。
“你们先下去吧。”李盈袖不动声色地接过流云手上的盘子,轻轻咬了一口馒头,笑道:“很好吃呢。”
赵问一把夺过她手中馒头,怒道:“这是怎么回事?”
秦天歌一看这架势。就使了个眼色,带着两个宫女退了下去。
李盈袖幽幽地看着赵问,说道:“皇上,这是臣妾的早饭兼午饭呢,甚至晚饭也要指望它了……”
赵问胸口一紧,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涩声问道:“这些天……你就是吃这个?”
李盈袖笑了笑,说道:“皇上太看得起臣妾了,这是我第一次吃到馒头呢。反正如今我是戴罪之身,能有的吃……”
话未说完,她就被拥进一个温暖的怀抱,那个她六年来时刻惦记着的怀抱。吸取着从赵问身上传来的清香,她的眼眶一湿,感到那些委屈全在此时翻涌了上来。
“对不起……我以为你在我身边,我可以给你幸福,给你想要的自由天空,原来我才是伤害你最深的人!想把你留在身边,是我自私的想法,怕没有了你,我要一个人守着高处不胜寒……阿离,让我最后一次好好抱抱你,就最后一次,以后你想去海阔天空,想与天歌在一起,我都不再阻拦你了。我想我没有天歌那样爱你,至少我要在伤害了你千百次以后才想着放手,而天歌是幸福着你的幸福。”赵问的声音带着哽咽,还有道不明的割舍。用尽全力拥抱着她,却依然觉得远远不够,那些纷繁的往事啊,一件一件刺痛着他!
若是放手能给她带来快乐,那——也是值得的吧!
李盈袖一惊,那语气中怎么带着诀别的意味?她挣脱了赵问的怀抱,直视着他的眼睛,颤抖着问道:“你的话是什么意思?”
赵问狠了狠心,背过身去,盯着门外的天空,说道:“我的意思是,你自由了,明天我就叫人送你回安定侯府。”
李盈袖恍惚了一下,难道这些话就是她一直期待的吗?纠缠到最后,他却先放手了,也许他是对的吧。自己不是想要这样的结果吗?为什么听到了,心中好像有个地方猛的就空了,生生地被挖走了一块。离开大哥,从此再无牵挂了……大哥也是倦了现在的关系吧?
“好。”她也不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样的语气说出来的,那声音仿佛不是自己发出的一样。
有彩霞满天,有轻风拂过,有泪……在眼眶里氤氲。
赵问转过身,柔柔的风卷起他的黑发,卷起他的衣角,那风中就有了淡淡的花香,是庭院中的桂树吧,绽放在宁静的停云阁,缭绕在两人之间。李盈袖深深地看着,他似乎像是要临风而去,飘然若仙,她伸出手,到了半空,却又收回,紧握成拳。她怕恋上了,就永远留在了心底的牢笼里。
“真的要分开了啊。”赵问的双眸一黯,月华如洗的眼睛中敛去了那如水的盈光。茫茫的,他咬紧了唇:“真的要分开了吗?”那样的痛让他只能紧握双手,拼命地放在心底。可笑他一代帝王,却不能给心爱的人安全幸福,最终要看着她投向别人的怀抱!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感到过深深的孤寂,那是放眼天下,再也没有那个巧笑倩兮的少女对自己凝眸,再也没有人于自己合奏一曲知音,再也没有一个人可以让自己爱得那样投入,那样执着!平生不识相思味,才识相思,就陷相思,一陷就是一生一世。
感到喉舌间有些甜腥,湿湿的,抬手轻拭,竟然是嘴角不知不觉中已被他咬破,鲜血淋漓。但是,这唇瓣上的伤口,抵不上他心中那撕裂般疼痛的万分之一!那是怎样的一种绝望啊。
他一眨不眨地看着李盈袖,就怕这么一别,真的是从此天涯两端。闭了闭眼,让泪回流到心底,微微一笑:“阿离,你会记住我的是不是?”那样艰难地说着话,感到喉咙发紧,不仅干涩,还酸痛。
鲜红的血,皎洁的面容,在李盈袖看来,他的脸色坏极了,心中又不由担心起来。我当然会记住你,甚至记住与你在一起的每一个细节,清凉寺里,夕阳下带着青草绿意,青草芳香的男子,那一角隐在绿树因阴中的风情。她在心底喟叹一声,茫茫间,那山颠上交心时的星光灿烂,月光如水,一幕幕依稀是昨日的事。
可是她知道一切都不同了,在权力的争夺中,自己变得会算计,变得瞻前顾后,再也不是那个率性而为了李盈袖。时光真的是如梭,圣清二十年与大哥、天歌相识,七年来,那个隐忍温和的二皇子成了一代名君,那个笑傲人生的秦公子成了举足轻重的护国大将军,自己——自己也不再是那个安定侯府的二小姐!
想到别离,她的心不受控制地痛了起来。“我让人送去的药,大哥可按时服用?”目前她最担心的就是大哥的身体了。
赵问笑了笑,像秋日里最温和的霞光,漫山遍野,一朵一朵地绽放。“我知道你的心里始终有我,我还记得你写的那首诗:君心如水水长东,我伴君心夜夜风。万里长征破虏尽,江湖微雨话平生。”说到后来,李盈袖也跟着吟诵起来。
“阿离,我心一直如此,从未改变过,我也希望就算你身在他乡,也会能记起我。”赵问专注地看着她,近在咫尺的脸颊,日思夜想的身影,他强压下心底的不舍。“可惜我贵为一国之君,竟不能护你周全,更因为身上的重担,不能与你把酒江湖,笑傲红尘。我还能做的就是放你自由。”次日,皇帝下了旨意,秦太后心忧国事,愿出宫祈福,皇帝命人在东城修了一座庵堂,一方面顺了秦太后的意,一方面又离皇陵近。
天下称赞圣上母慈子孝,心系百姓。
李盈袖在安定侯府听了此事,笑了笑,大哥终是念着多年的养育之恩,对秦太后手下留情。
怀里的小侄儿伸出手吸引她的注意:“姑姑,你看,我画得好不好?”
李盈袖回过神来,低头看桌上的“画”,心里哑然:这画的水平真不是一般的——差!“小书的画当然好啦,不过要是在这里加上一只小鸟会更好的。”一边说着,一边拿过侄儿手中的笔,在那看不出是树还是草的地方添了几笔,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就跃然纸上。
“姑姑好厉害啊。”小书拍着手欢叫道。
“小书,你又淘气了吧?”身后传来一道声音,原来是和安公主来了。
小书连忙站了起来,恭敬地行礼:“孩儿给母亲请安!”
“嫂子,小书很聪明呢,并没有淘气。”李盈袖笑语道。
和安公主让乳母带着小书下去,盯着李盈袖看了看,说道:“姑娘一回来就围着两个孩子转,倒是比我对孩子还亲几分呢。”
李盈袖说道:“嫂子的婚礼盈袖没能参加,小书、小涵的出生也没有见到,当然要好好弥补了。”
和安公主点了点头,语气一转:“姑娘也回来一段时间了,可有什么打算?”
“嫂子莫不是嫌弃我了?”李盈袖说道。
“你千万别多心。”和安公主立即温言说道,“我只是也冷眼旁观到,我那皇兄虽不是亲生的,做事却是极周到的,这些年天朝更是蒸蒸日上。只有一件事皇兄没做好,那就是放你出来,我想是他太用心了吧。”
李盈袖低头不语,半晌说道:“既然离开了,就什么也不想了,那些事都语我无关,嫂子也不要提了。”
和安公主却叹了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我也就说这一次吧,以后想说也未必有机会了。”
李盈袖脸色一变,颤声说道:“嫂子的话是什么意思?”
“你难道不真知道这些天朝中一直在争论皇储的事情,皇上身体虚弱,前儿太医院的人全被宣了进去……”和安公主惊讶地扬眉,满是怀疑。
李盈袖“嗖”的一声站了起来,感到手脚瞬间冰冷,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门。“皇上……皇上不会有什么危险吧?”
和安公主拉住她的手,诚挚地说道:“既然放不下,那就去看看吧。无论最后你的选择是怎样,就算是朋友,你也该关心一下。”
清然宫里,紫金色的盘龙衔珠柱子支撑起高挑的飞檐,香炉里袅袅的香气飘散到空气中。
赵问恹恹地看着手中的书,抬头看了看,问道:“小卫子?”
进来的却不是小卫子,而是另一个内侍:“回禀皇上,卫公公今天不当值,请问有什么事需要奴婢效劳?”
赵问挥了挥手,说道:“没什么事了,你先下去吧。”
那内侍却站着不动,说道:“皇上,吃药的时间到了。”
赵问皱起眉头,不耐烦地说道:“朕不喝药,先让朕静一静吧。”
“皇上,不喝药身体怎么好呢?”小卫子的声音适时的响起。
“好你个小卫子,朕的话你也敢反驳!”赵问佯怒道。
小卫子笑道:“那是因为奴才有人撑腰呢。”
他身子一侧,从他身后转出一个人来,彩衣翩然,笑容如洁白的雪莲花,眼睛里是满满的柔情,不是李盈袖是谁?
“皇上,该吃药了。”李盈袖手中端着一碗药,轻轻地走近床边。
赵问悄悄看了一下,小卫子已经带着人退了下去,大殿里只剩下了两个人。“你怎么在这里?”他有点置身梦境的感觉。
“听说皇上龙体不适,看来我开的药单,皇上根本就没有用,我还是亲自伺候皇上吃药好了。”李盈袖浅浅一笑,固执地将药递过去,并看着赵问喝下去。
“那若是我的身体一直不好呢?”赵问一边将空碗放下,顺势握住了她的手。
李盈袖眸光一转,仿若明亮的星子落入眼中,流光溢彩。她笑着说道:“那我就一直看着皇上喝药,直到完全好了为止。”
“那我就一直病下去。”赵问说道。
“好好,那我就一直看着皇上喝药。”
“那我岂不是药罐子了?”
“不,是药桶,药缸。”
“你不是说毁容了吗?”
“是啊,不过只要我想好,这世上还没有难倒我的外伤。”声音中的得意很是明显。
“我的女神医,你是最厉害的。我想问你,你是不是打算一辈子在我身边做个神医了吧?我得看看,给你修个女太医院才好。你觉着哪好呢?”挺煞有其事的。
“嗯——那我得好好想想,另修一个就不必了,我倒是看中了凤仪宫。”
“呦,原来你做我的女神医是假,想嫁给我才是真的。”
“怎么皇上不想娶我吗?”
“想,当然想,我说过要用最庄重的礼仪,最宏大的场面迎接我的新娘,迎接我的阿离。”
久久的,清然宫里传来两人低低的话语。
宫外小卫子舒了口气,皇上总算是找了自己的幸福了。
是年,十月初八,康元大帝大婚,婚礼空前盛大热闹。康元大帝与李皇后的故事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