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贤太妃(1 / 1)
当初朝廷与逆臣赵镇作战时,很多大臣上书要求废除贤太妃的封号,贬为庶人,但是无论战前还是战后,赵问对先帝的嫔妃都是以礼相待。所以贤太妃并未受她儿子齐王赵镇的影响,依然享受太妃的尊荣。
李盈袖按照那位宫女的指点,很快站在了一处僻静的院落,里面寂静无声。她伸手轻轻叩门,等了片刻,不见有人回答,就走了进去。
贤太妃正背对着门,跪在蒲团上。
“李盈袖参见太妃娘娘!”
“李盈袖?”贤太妃回过头,目光犀利一闪,冷冷一笑:“你就是以前先帝身边的李盈袖?好个聪明的人!”
“此话怎讲?”李盈袖毫不退缩地对上她凌厉的眼神。
贤太妃放下手中的念珠,抚摸着桌几,意味不明地笑了笑,说道:“当初你在皇宫中虽然算不上是翻云覆雨,但是那么多的人被你蒙骗,可见你真是不简单。当时若不是你挑唆我的镇儿上前线,镇儿又怎会失去先帝的信任?那么这天下又是怎样的光景,那就谁也说不清了。”
李盈袖想起当初在太医院的时候,推波助澜劝赵镇请兵上前线,那时自己确实是故意让赵镇栽跟头的。“想成为帝王,有些战功总是好的,太妃娘娘不是这样认为吗?更何况,若是当初齐王殿下真的深思熟虑,就不会三言两语被我说动。我们不过是各为其主,你帮你的儿子,我帮皇上,说不上谁对谁错。如今皇上励精图治,天下一统,政治清明,百姓和乐,试问这不是千古帝王的最大功勋吗?这样的帝王对百姓对天下都是最好的选择。”
“听说皇上对你是痴心不改,想必你当初在先帝身边时一定画了妆吧?哎~你们是早有预谋,怪就怪在我们太自信了。”贤太妃无限惆怅地叹了一声,忽地冷冷一笑,喃喃道:“我们这些人再怎么聪明,再怎么明争暗斗,依然是为她人作嫁衣!”
李盈袖含蓄地笑了笑,说道:“这些年在先帝身边,除了故去的先皇后,还有皇上的生母,贤太妃、秦贵妃,还有我故去的姐姐李惠妃都是圣眷恩宠不断,可是你们争斗了这些年,费了无数的心思,如今都是什么结局?”她故意抬头看了看冷清的屋子,又说道:“别人在前头享尽荣华富贵,而太妃娘娘却只能与青灯古佛相伴。”
贤太妃盯着她看了看,并不言语,转头看着窗外。窗外是一片灰蒙蒙的颜色,金秋的灿烂并没有延续到这冷僻的平心堂!她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但衣袖下的手却在微微颤抖。半晌,她淡淡地说道:“我现在依然有太妃的封号,依然有着锦衣玉食,我很满足。”
“满足?”李盈袖点点头,福了一福,说道:“看来是李盈袖来错了地方,告辞!”
走到门口,她加了一句:“若是真的满足,就不会整日靠着念经平息心中的不平了。”她收回目光,缓缓往外走去。
“啪”的一声,有什么东西滚落在地上,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叮咚叮咚”。
“等等!”
终于等到了想要的结果,李盈袖转过身,目光沉静,又重新走进屋子。
贤太妃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看,才掩上门。“你今天来肯定不是看我这么简单,究竟有什么事?”语气中没有了淡然。
“太妃娘娘是聪明人,李盈袖只是在想为什么先帝那么多嫔妃,每一位都是聪慧过人,却有的死于非命,有的被废,后宫倾轧从未停止过,可是真正的赢家是谁?”李盈袖不急着回答,浅浅一笑。
“真正的赢家?明眼人都知道是延禧宫里的那个。”贤太妃不屑地撇了撇嘴。
“秦太后在是贵妃的时候就以贤德著称于后宫,中宫位置多年虚悬,先帝就将处理后宫的凤印交给了她,这后宫之主应该就是秦太后了,可见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李盈袖说道,“现在又是太后,依然是后宫之主,有她这样贤德的娘娘统领后宫,自然是不会有错的。”
贤太妃似笑非笑地看着她,眼中闪过一道光芒,说道:“你不用试探我,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李盈袖一字一顿说道:“皇上的生母究竟是怎么遇害的?”
贤太妃的眼睛猛地瞪大了,惊恐地说道:“你知道多少?”
“我知道的并不多,不过我心里有数,今天打扰娘娘的清净,不过是想求证一下。”李盈袖说道。
“是先帝告诉你的?”
李盈袖摇了摇头,想起多年前与先帝第一次走进凤仪宫的情景。那番对话又浮上心头——
“那真相查明了,皇上可以惩治真正的凶手,还先皇后一个公道才是啊!”李盈袖说道。
“不,皇宫里处处是利益关系,动谁都是一场大事,如果再有一个人死去,那又有孩子要失去母亲了,太子没有了母亲,问儿也没有了,难道还要让更多的孩子失去母亲吗?更何况太子如果知道真相,他会怎样看他的父皇?丫头,朕是第一次跟人说起这些尘封已久的往事,既然都那么多年了,你就一直替朕保守秘密,这样后宫才会继续平静。”赵鼎无限忧虑的说道。
曾经有一度她以为先帝是以为忌惮贤妃身后王家是势力,所以不愿意追究下去,现在后宫的形势告诉她,事情并不是她想的那样简单。
贤太妃面上露出一丝畅快,低声说道:“当年的事,决不是有个人能做出来的。”她似乎想起了什么,神思中阴晴变化。
李盈袖心底叹息着,后宫的争斗从来没有停止过,有人胜利,登上了高位;有人惨败,丢了性命。显然当年的事是几股力量合作的结果,除掉宠妃苏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除掉了六宫之首皇后!好一个一石二鸟啊!因为善良从来在后宫中是行不通的。
“我是很想除掉苏茗,也动了手,不过有人比我更快一步。当时先帝独宠苏茗,下手并不容易,所以一直到了赵问五岁的时候,我们才有了机会下手。首先是她又有了身孕,先帝让皇后和贵妃共同照顾她——她的膳食里有人下了很是阴毒的打胎药,浑身鲜血,当时先帝正和贵妃在一起,于是就让贵妃彻查此事。结论,至少表面的证据都指向了皇后,盛怒中的先帝就赐死了皇后!”贤妃笑了笑,看着李盈袖,说道:“真正的凶手正享受着荣华富贵哪!”
秦太后!虽然早就预料了这个结果,李盈袖还是感到心中波涛汹涌,甚至是疼痛!大哥一直那么尊敬她,若是知道了真相,该会怎样的心痛?若是不告诉他,就任凭大哥蒙在鼓里?
“我看秦太后很是紧张皇上要重新安葬生母的事,会不会是那坟墓里留了什么证据?”李盈袖质疑道。看秦太后那样紧张重新安葬的事情,一定是有什么吧。
贤太妃皱眉一想,说道:“当年苏茗枉死、安葬的事情都是由她负责,我也想着可能那里有着什么吧。”
“今天我冒昧打扰,只怕就引起了她的怀疑,你要小心饮食。”李盈袖从衣袖中摸出一个玲珑的瓷瓶,“这是九转坏魂丹,若是发现不对的地方,服一粒。”
从贤太妃处出来,李盈袖还是惶惶惚惚的,明晃晃的阳光、宁静的平心堂,都是虚幻一般!
“姐姐这番话可说的久了,前头都要用膳了。”那宫女还在门口侯着。
李盈袖想起什么,问道:“先帝时的安昭仪可还安好?”
那宫女笑道:“那位主子最是心善了。”她向一边努了努嘴,说道:“就在那边,姐姐可是要见一见?”
李盈袖正要答话,外面响晴探进头来:“主子时候不早了。”她只好打消了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