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图南志 > 53 第五十三章 取博州

53 第五十三章 取博州(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帝女江山 “哑”妞惹红尘 纳兰容若诗词 光明王妃 东邦智闯十二宫 灵山(高行健) 杜凉夜的花样年华 世子的新欢 恶男猎心 该死的爱

夏雨滂沱,博州守城的士兵躲在哨楼里看着外面的十里连营,大声地议论外面的军队,从围城的布置到旌旗的颜色,由将士的武器到主帅的衣冠,无所不至。

“连围城应当围三阙一的武经要理都不懂,他们的主帅到底会不会打战啊?”

“他们的主帅是长公主,女人嘛,煮饭裁缝生孩子是肯定会的,打战不会那不是在情在理嘛?”

“……也不定吧,这么些年齐鲁的军政似乎都由长公主掌控,白衣教的乱匪流寇就硬是没能从她手下讨过便宜去,都不敢在齐鲁边境晃荡,照她以前的功绩看也不像是不懂战的人……”

“那也算是她的军功?薛安之、黑齿珍、柳望、贺西州等人都是沙场宿将;刘春、阿迭正昌、姜济生、卫武、曲要等人都是少见的将才,我要是像她那样手下能将云集,别说只是小小的白衣教,就是京都也早拿下了。至于被困在齐鲁五六年,连祖宗基业都丢了才起兵勤王?”

一阵哄笑,话题转向了与战事无关的琐碎:“听说在翔鸾武卫治下还有一个收治伤兵的救护营,里面差不多全是女人,而且一个比一个水灵。他娘的,那伤兵进去养伤可不是享受?”

“这有什么,这场战如果打胜了,那什么救护营、女营的娘们全都是俘虏,咱冲进去可不是想要哪个就哪个?”

“那什么救护营、女营的女人再怎么水灵,恐怕也比不得长公主吧……啧,那天长公主率人绕城巡视时,我远远瞅着,人家那气势就真是不同!”

提到长公主,快活的笑声不约而同的涩了一下,好一会儿才有人麻着胆子,大声嘲笑:“啧,瞧你那没魂的样,真那么想,交战的时候你冲过去把人掳下来,人就归你了?”

“我倒是想啊,可咱也得有那种本事……那可是国朝最尊贵的先帝嫡长公主,哪怕就是真战败被俘了呢,那也不是咱发梦能够上,就能够上的人啊!”

华朝治世近三百年,虽然糜烂以至倾亡,但在大多数人心里,一时半会的却仍然对其有着刻入骨髓的敬畏,一不小心这种平时被贪欲所压制的敬畏就会升起来,让这群已经久历战阵的老兵也发怵。

“听说这位长公主随身有一百二十人服侍,连幕府里的幕友谋士也分三班轮换,随时候召……这位长公主是真的忙碌于军政,还是好养……面首?”

伴随着干笑说出来的奚落调笑,在众人都静默了许久之后,才引起一波热烈的讨论:“这不可能吧?养三班面首轮流伺候,还带在军中迁走,难道太后娘娘不会管吗?!”

“太后娘娘怎么管?本朝历代公主养面首的算是常见的吧?风气是这样,也没得管。”

“……说起来,这位长公主已经是二十一了,还没成婚,说她没养面首都没人信啊!”

…………

有时候统帅是女人,确实有很多非议,但同时这件事也能很好的给士卒们找话题,令他们颇解军中无聊的苦闷,无论我方还是敌方。

大雨倾盆而下,不利作战,尤其对于攻城方来说,仰头一看鼻子眼睛就被雨水呛得窒息咳嗽,那仗还怎么打?且雨下得大,□□俱受潮阴湿,连对城头轮射骚扰都做不了。

天时利守不攻,守在城头上的士兵自然不紧张,喧嚣着,快活的大吼大叫大声讨论所知的敌情。

与士卒们的轻松相反,博州城内的节度使府大厅里坐着的人却都脸色阴沉,气氛紧张。工曹记事常松抬头看了眼坐在帅位上的新任节度使李芳,看看书案上的黄麻诏纸,再看看泥塑木偶似的一干同僚,惴惴不安的挪动了一下屁股,想舒展一下手脚,却不小心碰倒了茶盅。

一片寂静里,茶盅破碎的声音格外的响亮刺耳,人人侧目而视。常松歉然干笑,李芳哼了一声,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面对外面的勤王之帅,节度使府上下主降主战者分为两派,泾渭分明。常松心里是倾向议和的,但李芳是弑兄取得节度使之位,为人刻毒暴戾,这话他却不敢明说,干笑道:“下臣刚才在想翔鸾武卫的攻城器械,围了这么多天,怎么也没见他们伐木造车?”

攻城器械大多粗笨,又损耗极大,不可能全部从远处过来,多半都是围城的时候就近取材,这种围城许久却不取材造车的,实在少见。

“难道长公主真准备围而不攻,将我们困死?”

博州城城池坚固,粮草丰足,如果敌人真准备围而不攻,不敢说守三年五年,守两年是没问题的。

这句话一冒出来,李芳的脸就黑了一半,一拍桌子,吼道:“你没脑子?长公主现在急于荡平地方藩镇和白衣教,据有关东给先帝复仇,怎么可能在博州城下久围?就是她真的只围不攻,难道我们就由她围着,让她轻轻松松的把各州府县扫平?”

“大帅息怒,大帅息怒……”

众人唯恐受了池鱼之殃,连忙七嘴八舌的劝阻,挨骂的人缩头缩脑的躲在人群里,不敢再说话。

李芳的目光在一干属僚身上打了个转,砰的一响将桌上装着黄麻诏纸的书匣扫倒,烦躁的大吼:“是战是和,你们倒是给我说话!”

诏纸倒在地上摊开,露出里面书写工整漂亮的字迹,但那字凑在一起传递的意思,对他们来说却不怎么漂亮:“见字起三日内,投降奉诏,则虽失藩镇之位,仍可保一家荣华富贵;如若不然,王师挥进下城,则诛其九族,夷其宗祠,绝无宽赦!”

没有所谓的“和”,只有降与不降。

长公主以太后和天子遗诏之名,挟正统之威,兵临城下,传诏节度使府,只问你降或不降!

降,则削除藩镇实权,仍赐以高位尊荣;不降,则挥兵直下,破城杀头,夷灭家族。

主战的行军司马集国清出列道:“大帅,我魏博节度使府雄据河北,北望河东,西窥都畿,占有十七州之地,经营三代五十余年,兵多将广,深孚人望,纵使没有非分之想,也不至于被东边的妇孺所欺,何惧一战?”

“正是,太后此诏不在取一时一地之利,而是图谋削平藩镇,进而扫平关东,重新一统中原,再开唐华之治。然而唐氏早已失了民心,江山倾覆,谁还肯再奉她之令?”

“她要削藩,就是跟所有的藩镇为敌,关东二十几个节度使谁肯乖乖的把大印让出去,不出一个月,他们肯定也要联起手来对付她的。”

一时主战派众口哓哓,直数敌方必败之理,在他们话里,齐鲁早已败了几十次,亲自统军的长公主更是死了无数次。那城外围攻的,都不是强兵悍将,而是他们一口气就能吹走的飞灰。

节度使权力极大,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集军、民、财三政大权于一身,杀官可至刺史,其僚佐文武具备,与一方诸侯无异。坐上了节度使之位的人,那是谁也不肯轻易将位置让出去的,面对太后招降的诏令,无疑是主战更投李芳所好。

主和派多数都是文官,见李芳听着集国清他们的话,连连点头,满脸喜悦,明显倾向主战,都不吭声。

“苗公是不是有话要说?”

李芳得意之余,看到旁边的支使苗高升唇动齿摇,便分开神来懒懒的问了一句。

苗高升与李芳的父亲同辈,为人公直,掌管一镇钱财度支,在镇中颇有人望,他要说话,大厅里的喧嚣声便静了静。

苗高升连连点头:“集司马只知本镇有多少兵马,可知近年本镇有多少丁口?岁入多少钱财?”

集国清愣了愣,皱眉道:“苗公,民生丁口这些东西,是支使判官推官之责,与我这行军司马有何相干?”

“那集司马是不知道了?”

集国清怒哼一声:“这是苗公自己的事。”

苗高升转头面向李芳,道:“主公,我镇今户不过二十万,人口九十六万,岁入不足百万贯,却养了三十万大军,上下官吏万余。人民无渡荒之粮,只能挖野菜充饥;百姓缺蔽体之衣,民力虚疲已极,不堪再使。

“反观昭王治下表面看来只有齐鲁之地,实则卢龙、横海等沿海四镇早已受其节制,安东都护府为其供养战马,外有水师取四海人口财资,内有昭王招徕神州游民商贾。近五年时间,积百万大户,人口六百余万,贫者亦日有两餐之供,富者则三食有余。若以双方民力而言,老朽深以为魏博实非其敌。”

李芳听得脸色发青,冷道:“苗公不免虚夸过甚。太后老朽昏愦,长公主无知女流,昭王乳臭未干,能有多大本事,这些流言妄语,何足采信。”

苗高升叹道:“主公,流言或有夸大,但也不见得尽是虚言。我魏博本是关东富庶之地,有户六十余万,虽受白衣教之乱,也不至减丁如此之众。这皆是因为……百姓往东潜逃,以此算来,昭王府治下纵使没有百万之户,五十万当有富余。”

集国清被他屡屡打击士气,勃然大怒,喝道:“苗支使,百姓出逃,都是你这主理的支使羁縻不力!”

支使管理钱财岁入,也熟悉人丁户口,但羁縻人口这样的庶政却不归他管,集国清无端指责,好没道理。令他也不禁恼怒,喝道:“百姓出逃,皆因你等护境不力所致!你领兵近三十万,年年要钱要粮,口口声声剿匪,不见丝毫功绩,只见匪徒越剿越多,祸乱越来越重,还敢信口污蔑老夫,真不知羞!”

两人互相攻讦,众人劝架的,添言相帮的,乱成一粥,李芳头昏脑胀,大吼一声:“统统给我住嘴!”

万马齐喑,李芳忍了又忍,才对苗高升道:“苗公,你年纪大了,议事已久,恐也累了,且安置罢。”

他驱逐主和派的领头人物,自然是想战了。苗高升大急:“主公,长公主和昭王有太后撑腰,乃是天下正朔,名份大义俱在,与之明里为敌,实属不智!”

“连天子都已经被安氏绞杀,宗庙被迁,唐氏早己失了民望人心,哪还配称什么正朔?”

苗高升瞪视说话的人:“倘若唐氏果真早失了民望,诸位刚才的言谈为何仍以王爵公主之称呼之,更无一人敢言辞亵渎?若是诸位对唐氏都还怀有敬畏之心,又怎能说唐氏非人心所向?”

众人都愣了愣,过了会儿集国清才怒道:“谁说我不敢?李氏就是个老寡妇,唐东应鼠窃之辈,唐瑞羽无行妖女!”

顿了顿他又转头对李芳道:“大帅,魏博若降,支使这类治民官吏总是有用的,换了主公一样当官!只有大帅若失所倚,轻则削去藩位,重则性命不保,家族受累!”

这句话正是李芳心中所虑,却也把一干主和的文官全扫进去了,登时大厅上又吵作了一团。

李芳连连呼停仍不能制止,登时勃然大怒,大吼一声:“来人!”

厅外的卫士应声上堂,李芳目光在主战主和两派的中坚人物身上逡巡片刻,咬牙指着苗高升道:“苗公累了,解了他的印绶,送他回家休息!”

苗高升大惊失色,叫道:“主公切莫相信小人馋言,老臣自先公起就为李氏家臣,素来忠心耿耿,凡有所言,皆以李氏之利为先,并无私欲!”

李芳揉着太阳穴道:“苗公休再多言,本帅已在年初就与成德、天平、兖海三镇有约,联手应对翔鸾武卫。三镇与我唇寒齿亡,博州被困,他们不能不救。很快救兵便至,何必投降,受辱于妇孺?”

“主公,成德节度使谭九功自顾不暇,哪有余力助我?天平节度使简通贪财忘义,不足与谋;兖海观察使田健忠直敬上,顺服朝廷,以前遏制昭王府乃是忠职任事,防其独大之后危害社稷。但现在安氏弑君篡位,大杀宗室,昭王外据重镇,手绾重兵,奉诏勤王,又有太后撑腰,顿时便成了皇统所依,田健定然归顺,怎会出兵助我魏博割据?”

苗高升又急又气,顿足道:“就算他们真的来助,那也是远水不解近渴。主公看看外面的翔鸾武卫的士气精神,兵器甲胄,真以为我博州能守两个月?”

李芳被他连番顶撞,这次却是真的暴跳如雷,吼道:“博州城城池坚固,粮草富足,别说是连白衣教乱匪都屡剿不灭的无知女流,就是京都神策军来,也守得三年两年!”

苗高升被卫士挟腰拉走,急得手脚乱抓乱踢,大叫:“主公怎可如此短视?长公主初临齐鲁的前两年,连白衣教副纲首所率的二十万大军,也能一阵破之,两战歼灭;随后几年她将白衣教匪驱而不灭,逐出齐鲁便罢,不是力不能及,而是借之削减临近几镇的势力,砥砺兵锋啊!”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