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初二拜年(1 / 1)
除夕夜守岁一般都是上半夜精神抖擞信誓旦旦自己一定能熬完整夜,到了下半夜就有溜号睡觉的人了,半夜子时鞭炮放完后,毕老爹先撑不住,丈着自己年纪大不能熬夜,回屋打呼噜去了,杨青跟他们小两口待地炉边觉得自己挺碍事,把那几个火烤栗子吃完,也回屋休息去了。
杨柳见没人了,把容安的胳膊一拉,钻进他怀里腻歪。
“咋的?冷了么?”容安把她抱紧,将领口掖了掖。
杨柳也不说话,就那么半窝在他怀里,指挥他给自己剥栗子,这野栗子切个口,买进灰堆里,闷上个把时辰便透出了香味,容安不怕烫,勾出栗子吹吹干净,趁热给她剥了,喂进嘴里。
吃了十来颗,容安不让吃了,栗子好虽好,可吃多了滞气,肚子容易不舒服,他把剩下的扒到边上,搂着杨柳继续烤火。
杨柳吃得太饱,又忙了一天,在他怀里昏昏欲睡,容安见她耷拉着脑袋不说话眯着眼,知道是周公来找了。便将炉火熄了,抱起杨柳回了西屋。
杨柳一沾炕便蜷成了团,容安给她取了被子盖上后才开始给她脱衣服,脱完了又去倒了一盆热水,给她把手脸擦了擦,自己也就着水囫囵擦了一遍,关上门睡觉了。
大年初一不出门拜年,一家人颇有默契的齐齐睡到了日上三竿,杨青最先醒来,睁开眼见室内大亮,知道起晚了,也没吵醒毕老爹,自己先悄悄爬了起来,他今天要穿新衣服,杨柳给他做的那件蓝底暗花皮草袍子,寓意新年新气象。
那边屋容安也起来了,留杨柳继续睡大觉。把杨柳给自己做的新衣服取出来,喜滋滋的穿戴整齐,悄么么打开门准备出去收拾院子,没想到对门屋的门也来了,一身新的大舅哥也开门走了出来。
两人远远对望,都哟了一声,继而一齐笑了。
杨青身姿没容安高大,却也不羸弱,胖瘦刚刚好,穿那一身蓝底暗花袍子竟增添了些许书卷气。容安则在这墨兰皮袍的衬托下透出了三分贵气,不似平日的平易近人,多了一丝冷峻和清奇,看得杨青暗暗咋舌,长这么大还真没见过能好看过他妹婿的男子,想来自己以后的外甥肯定也是美人。
“起这么早做什么,再多睡会嘛!”容安小声问他。
“睡不着了,平日里这个时候连早饭都吃完,这新年头一天可是睡了个大懒觉啊。”杨青笑着帮他一块儿把鸡笼兔笼打开,最近这兔子和鸡都将毛长得又厚又密,特别是这仨兔子,比着赛的长毛,嘴巴也不停,只要给食便能从早啃到晚,肥得成了毛球球。
公鸡挺着脖子,领着母鸡们往门外钻,容安舀了两碗鸡食,挥手一撒,鸡群便一窝蜂的往食里扎堆。杨青家的三十只鸡过来后,毕家的鸡窝不够用了,便挨着兔子笼再搭了一个,长长一排,几乎抵到院墙去,这撒鸡食也换了章法,东撒一片西撒一片,把鸡群分流,免得抢食打架。
“我家还有两袋鸡食,等啥时候有空,拿马车给拉过来吧,这么多鸡,一天也要喂不少食呢。”杨青道。
容安点点头:“柳儿还要去给她师父拜年的,去的时候顺道拉过来就行了。”
他将地炉生起火,烧了一壶热水让杨青先行洗漱,自己则绕到后院去清扫马棚,这容易每日吃得多拉得多,他备了个铁锹,等马屎冻硬了便铲到菜园外的一个肥坑里,丢里面沤农家肥,其实这个坑是毕家原先的茅厕所在,可容安成亲后便让他给废除了,把厕所换到了堂屋和东屋的院墙外头,打出个门,安了个门帘子,学排河镇金老爷家里装修了一个豪华茅厕,以往人家都是要么埋个缸要么砌个坑,金老爷家却是模仿那靖西府的大户人家,把坑建的厕内少,厕外多,方便清理加盖除臭。里头则用厚木并砖石修砌得只剩一个蹲槽,上盖一个有把手的木盖子,上的时候拿开,上完了盖上。因着这一层,毕老爹才答应茅厕靠着东屋的,不过他也发现,这新茅厕蹲起来的确舒服很多。
这茅厕也入了杨青的眼,他发现容安还做了不少小心思,比如茅厕门框上挂了块巴掌大的厚瓦,四角被磨圆,打孔用麻绳穿了起来钉在门框上,上头用红绿笔正反写着有和没两字,有人进去便把红有翻过来,出来则把绿没翻过来,免得尴尬,上的放心。他寻思着自家那新房子也得做个这样的茅厕。
容安清理完马棚,给容易倒了点清水,又加了点草料,便直接跳回了菜园子,把萝卜拔了几个,再砍了一颗白菜,把不要的叶子一并投进了马槽,端着这两样回了厨房。
他在野潭里抓的鱼还在水缸里养着,便捞出两条,麻溜的刮鳞剖肚,洗干净划口子,撒了一点盐腌上,再把萝卜洗干净,去皮切片,心里回想着杨柳的步骤,准备开烧。
这时杨青走了进来,见他在灶上生火,赶快过去帮忙,抬头看看菜,问道:“这是要做鱼汤么?”
容安点头:“等下我来做,你就在边上看着,若是不对还请提醒一下。”
杨青本想说直接让我来做,可一见容安这摩拳擦掌的样,便同意了,何德何能,他也有给崇拜对象做指导的一天。
杨柳是被香味勾醒的,睁眼看看天色,直呼睡过头了,居然又让哥哥替自己做饭,赶紧爬起来穿好衣服,正要下炕,容安进来了,见她已经起来,笑道:“快些洗漱了来吃饭!”
“是我哥做的么?”杨柳边穿鞋边问他。
“不是,”容安摇摇头,得意道:“是为夫做的,大舅哥在边上教我,他还夸我聪明呢,一学就会。”容安迫不及待想让杨柳尝尝。
“真的?”杨柳惊喜道:“我马上就来!”
速度的刷牙洗脸,完了直奔厨房,容安还在下饺子,算着数量,往开水里丢。杨青则跟个老师傅一样背着手在旁边转悠,不时出声:“好,丢进去后先别搅,过一会儿饺子会自己浮上来……”
杨柳凑过头:“大厨,我夫君学的如何?”
杨青笑道:“不错,我就说依妹婿这聪明劲,做菜肯定是小菜一碟。”
“师父过奖了!”容安盯着锅谢道。
“要不要我帮忙?”杨柳问。
“不用,你出去把爹喊一声,说马上就吃饭了。”毕厨师进行指挥。
“遵命!”杨柳乐呵呵出去了。
早饭要新做的不多,容安做了个鱼汤,下了饺子,再就着饺子汤下了点面条,面是杨柳昨天就揉好的,他取了一团儿在杨青的指挥下擀薄,切得细细的,下进锅里。还有昨天剩的酱排骨和卤菜,加热了一下端出去,最后炒了个白菜,圆满成功。
等到了吃早饭的时候,谁也没跟毕老爹说这事,待他吃完了,杨柳开始咨询他的感受:“爹,这汤好喝么?”
“好喝!”毕老爹点头。
“面条好吃么?”
“好吃,我都吃了两碗呢。”
“您觉得这白菜炒的咋样?”
“也好……咋的?”毕老爹后知后觉。
“爹,今天这顿早饭是容安做的。”杨柳告诉他。
“啥?”毕老爹一惊,继而落寞道:“完了,这下只有我一个人只会吃不会做了。”
“您这是富贵命呢。”杨青安慰他。
毕老爹更落寞,这话分明是嘲笑嘛!
初二开始出门拜年,按道理杨青应该在家等着容安和杨柳过来拜年,可如今省事了,早上一起来小两口便在院里给他拜了年,杨柳还无耻的伸手讨要红包。亏得杨青一早准备,从身上摸出个红纸封来,神秘道:“这要回屋了悄悄拆开。”
杨柳高兴的跑回屋关上门,打开来一看,却原来是一副庙里求回来的手绘送子观音,上头还有大师开光之语和用法:贴在床头每日三拜。
她红着脸出来气呼呼瞪了杨青一眼:“哥,你啥时候去庙里求的这个?”
杨青笑道:“我还真不好意思亲自去求这个,是你师父师公上回一块儿去,我托他们给你求的,还送了十两香油钱呢!”
“十两?这张纸可真贵。”杨柳心疼银子。
容安大约猜到了红包里头是什么,奔回屋看了一眼,出来对杨青作了个揖:“谢大舅哥!”
杨柳脸更红了,跑回屋关上了门。
拜年要趁早,一是显得上心,走诚意,二是怕去晚了人家也出门拜年去了。容安套上马车,杨柳包了几个红包,还有点心酒水,赶早往马三大娘家。
一路上不是有村民打招呼,互相拜年,杨柳索性从车里钻出来,和容安一块儿驾车,遇到认识的,也大声打招呼拜年,好不热闹。
眼看到了桥头,没想到拐角处卡了一辆大马车,车身漆红画彩,四角还有宽檐流苏,正在艰难的拐弯掉头。村里虽是石板路,可顶多两辆小马车宽,这辆大车是双驾马,进得村来却难得出去,桥头也不能供它拐大弯,所以那车夫正考虑卸了车再拐,少不得耽搁半天。
容安停住车,安静的等待。
那车夫见有车来了,不由有点手忙脚乱,两匹马,车身又重,这越急越搞不清楚,正忙乱间,便觉得车身一轻,似有人帮忙,他和那人左右拉着车把拐好弯,重新套上了马,赶紧出声道谢:“多谢多谢!”
“不用!”容安回到自家马车上,准备驾车离开。
刚走两步,只听得米铺门口一声娇叱:“怎么这车半天还没好,姨娘都等了半天了,这乡下风大,冻坏了看老爷怎么罚你。”
原来米铺底下不知何时来了个笼着袖口的姑娘,做丫环打扮。
“就来就来,你叫七姨娘先躲在屋里,可别出来吹了风。”那车夫急忙上了车。
丫环刚要说话,身后冒出个愤怒的声音:“不用了,这么点小事都办不好,要你有什么用?”
杨柳听这声音耳熟,探头一看,不是张九儿是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