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竹连环(1 / 1)
原文:
邑中□□月之间,四乡赛神演剧,农商士女及游方乞食之徒咸集焉,谓之神会。
有一道人来趁会,敝衣跣足,以竹杖荷竹连环二,盖截竹为之,互挽而无端,人不能为也。独坐场隅三日,而众莫之识。有一士人察其异,俟其去,潜尾之。
行二十里许,至一山,岩谷耸然,石壁千仞。道人以杖叩石壁,石即洞开。石屋数重,户牖阶墀悉具。道人趋入内,士人随之入。至前庭,窥其内昏黑不辨物,徘徊不敢前,亦不去。
其前庭一柱联云:“云藏石室虚无地,风卷泉帘小有天。”字皆石镂。吟诵不已,不觉饥甚,呼道人觅食。道人出,诃曰:“谁教尔来此?此岂有食耶?无已,以我丸啖尔。”探袖出一丸与之,道人则仍趋入内。
丸大如山查,坚如石,深黑色。士人嚼之,齿力既尽,不能碎。念必仙药,强吞之,咽中如物噎,而饥仍不止。乃复呼道人,百呼不一应。
将入内,视之,第见一巨蛇据内户,双目闪闪如电光。士人骇绝辟易,汗流气喘,迴视石壁己闭,孤松倒挂,萝蔓垂垂,野鸟咿嘤其上而已。士人叹曰:“叔夜未应得道也!”叹罢,咽中丸哽,倏已消下,还家数月不饥。
译:
集镇上每到八、九月之间,四乡之人都来这里赛神演戏,各行各业人士、妇幼以及游方僧道、行医算卦、乞讨之人云集于此,被称为庙会。
有一个道人来赶会,破衣光脚,用一根竹杖挑着两个竹连环,大致上是将竹管锯成环做成的,竹环互相套在一起而没有端口,一般人做不出来。道人独自坐在广场的一个角落里已经三天,而众人中没有认识他的。有一个读书人发现这道人不同寻常,等他离开时,暗暗尾随着他。
走了二十里左右,来到一座山前,那山岩谷耸然,石壁千仞。道人用竹杖敲击石壁,石壁竟然自行敞开。崖壁下石屋数重,门窗石阶一应俱全。道人进入石屋,书生也跟了过去。走到前庭,发现屋内光线昏暗看不清东西,徘徊着不敢进入屋内,也不离去。
前庭的石头柱子上有一副对联:“云藏石室虚无地,风卷泉帘小有天。”字都是刻在上面的。书生反复吟诵,不觉间肚子饿了,喊道人给点吃的。道人走出来,斥责说:“谁让你来这儿的?这里有吃的吗?没办法,只能将我的丹丸给你吃了。”手伸进袖子摸出一个丸儿给了他,道人仍就进了内屋。
丸儿大如山楂,硬如石头,深黑色。书生放进嘴里去嚼,用尽了牙齿所有的力量,没能咬碎。心想这一定是仙药,强行吞下,喉咙上感觉被咽住,但腹中的饥饿没能缓解。于是再次呼喊道人,则百呼并无一应。
打算进去,抬头一看,但见一条巨蛇盘踞在屋内,双目闪闪如电光。书生吓个半死急忙向外退避,汗流气喘,回头再看石壁己经闭合,只剩下孤松倒挂,萝蔓垂垂,野鸟叽叽喳喳于其上而已。书生叹道:“真是叔夜不该得道啊!(译者注:嵇康,字叔夜。三国曹魏时著名文学家。据东晋葛洪所著的《神仙传》记载,一个叫王烈的人在一个石窟里看到两卷经文,但不认识上面的文字,抄写几个给嵇康看,嵇康都能认识,于是王烈带嵇康去那个石窟,但石窟的门已经闭合。据神仙经的说法,神山五百年裂开一次,机缘巧合的人可以得道成仙。王烈后来私下里对弟子说:“叔夜未合得道故也。”此典用意,指书生感叹自己失去了得道成仙的机缘)”叹罢,哽在咽喉中的丹丸,忽然下去了,回家后几个月都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