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婚事三(1 / 1)
昌平王府,王妃夏舒华皱眉,淡然的气息有些停滞,只见她放下底下人修剪好的花枝,不悦道:“这样的事怎么不同我商量?让世子过来见我!”
“王妃,世子他在忙,他院里的小厮方才告了罪。”旁边的嬷嬷忍不住道,先前打听了消息,才知道府里正在为世子选妃,难怪女主人不高兴,儿子的亲事竟还是从下人耳中传来。
王妃夏氏闭了闭眼,然后又睁开,仿佛叹了一口气,道,自己这样的莲荷终究还是摆脱不了淤泥。
这样的表情,似乎带了几分难过,让旁边的嬷嬷十分心疼。她们的王妃,可是如同莲花一般高洁的美人,亲眼见过王妃的外人都这样称赞,当年嫁入王府,那鸳鸯红盖头一掀开,露出精美绝伦的小脸,让人赞不绝耳,只道王爷有福气,取了谪仙一般的美人,果不其然,王爷独爱王妃,二十年如一日。
虽然近来王爷忙于公事,也不忘令派下人照顾周全。
当然,在王爷认为,这样严密的监视,该不会出岔子,王妃等人怎么想,他完全不知。
在王妃看来,成家立业,到底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应当好好挑选,总要娶个门当户对,知书达理的书香贵女。
而楚浩然就不那么好心情了。
尤其是下朝后,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将他召入内宫,开始家长里短起来。
“爱卿为了大楚训练将士,固守边关,着实辛苦了。”皇上一片慈眉善目,非常亲切的关怀道。
呵呵。
这语气不太对啊?
“皇上,微臣乃是应尽的份内之事,当不得。”
“哪里哪里,都是一家人。”皇帝摸着稀疏的胡须,似有深意的说。
楚浩然摆着的是万年不变的面瘫脸,心里想,不知道皇上打什么哑谜,不能直接说吗?
当今皇帝觉得自己还是能猜出来这个侄子的想法,只不过慢条斯理道:“本来是皇后该操心的事情,只不过朕这个做长辈的不放心,也想同浩然商量商量。”
连“浩然”都叫上了。
“单凭皇上吩咐。”
“浩然说的哪里话?”皇帝摆摆手,道:“朕实话实说,给你打个招呼罢了。你觉得昌平王世子如何?”
什么意思?
“世子年轻有为,虽略有张狂肆意行事,但心有沟壑,是个不错的。”
该不是这小子又惹事了吧?楚浩然心想。
皇帝又是哈哈大笑,道:“既然你如此满意,那就这样定了,你的女儿快十三了吧,何不两家互结为连理亲家?”
“皇上,微臣小女年龄……”楚浩然猛然抬头,“微臣舍不得小女这么早就许了人家,当年她受了苦,微臣还想多照顾上几年,然后再送她出嫁。”
“无妨,楚恒这小子也是年轻有为,虽然年纪大了几岁,正是会疼人的,不用担心照顾不好你的女儿。”皇帝眯了眯眼,拍拍楚浩然的肩膀,道:“就这样定了,可以先定下亲事,若是你实在舍不得,可等你女儿及笄后再商议婚期。”
“是,微臣领命。”
“这么拘谨做什么,都说了是家事。”皇帝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心想,还好是扯着皇后的名义来说的,若是这侄子真的犟起来了,丢脸的还是朕啊。
看着侄子毕恭毕敬但估计心有不甘的退下后,楚成阳放下了一桩心事,这也是对恒儿的弥补了。
心情很好的皇帝迈着步子准备摆驾皇后的椒房宫,跟皇后通个气儿。
这桩婚事,无论从内政上说,还是从家族上说,都是极好的。
楚云娴作为嫡女,又是皇族贵女,父亲是从一品骠骑将军,掌握大楚兵权,若是嫁入旁家,少不得可能滋生男方的野心,而楚恒身体时好时坏,虽然身为世子,但在王府的处境也十分艰难,真心情愿嫁他的女子少之又少,更多是的奔着王位去的,虽然有“同姓不婚”一说,但也并不是没有例外,楚恒祖宗的吴姓,何况二人没有血缘关系,到时候兵权收拢于朝,也是顺其自然的。
楚浩然大步回到将军府,准备同夫人林芷晴商议女儿的事情,这时候,人还未到门口,林嬷嬷已经迎了过来,行礼道:“恭喜将军,夫人有喜了!”
“有了?!”
楚浩然又惊又喜,本以为自己这一辈子都不会再有孩子了,因而也一直将云娴作为独女看待,谁料这时候突然冒出来一句“有喜了”!真是喜从天降,后继有望啊!
“夫人什么时候有了?叫了大夫吗?”
“夫人最近常常觉得疲惫,今儿大夫叫了大夫把脉,不想大夫连连贺喜,说已经有了快三个月的身孕了!”
“都快三个月了?”楚浩然眉头一拧,“怎么不早早叫了大夫,这些天忙碌,可对身体有不好?”
“大夫说,一切都好,就是要多多注意休息。”林嬷嬷笑的十分欢快,心里高兴的都快飞起来了,盼了一天又一天,终于盼来了!
楚浩然直接进了林芷晴的房间,看着发妻站起身来相迎,立即快了两步扶住了她,说:“辛苦你了,本以为……没了想头,如今真是上天厚待,旁的别忙了,养好身体才是最要紧的!”
“是,将军刚刚下朝,还是休息一番。”林芷晴摸了摸并不突出的小腹,一脸幸福道,“不久前云娴来请安,得知了这事,也是十分惊喜,非说要去千叶寺上香呢!”
楚浩然才收敛了些喜意,将皇帝牵线的事一一告诉了林芷晴。
林芷晴面带笑容,安慰了楚浩然一番,然后道:“既然上面插手了,那我们做臣下的,还应当好好准备着,说到底也不能叫人看轻了我们家。”
自己也好安心的养胎。
还好前些日子云娴伤寒,没有被影响到,不然可真是后悔莫及。
林芷晴虽然觉得将军有些小题大做,但又觉得这是疼爱孩子,若是亲生子女,必然更加疼惜。
那时候楚云娴已经嫁出去了,府里,究竟还是自己家人一起才和乐,不用顾忌外人想法了。
自己的过错也终于弥补完了。
想到这些,林芷晴笑的越来越满足。
楚云娴还在看账本,得知了女主人有孕后,也主动揽了一些杂事来做,总说还是府里管事的不够,自己也得学着做,虽然不太会,好歹还有宫里出来的嬷嬷打下手。
铃兰端了碗玉竹百合鹌鹑汤走来,心疼的看着自家小姐,道:“夫人有孕,这下小姐少不得要辛苦些,还要小心避讳着,难怪……”难怪小姐病的这般严重,夫人也只当作伤寒小病,每天只打发几个下人来问候着饮食服药等问题,看似关怀备至,实则多有疏忽。
“无妨,都是应该做的,母亲照顾我许久,我也应当多尽心。”楚云娴不以为意,看出铃兰的未说完的心思,也不多加解释,毕竟,当时的自己无所谓生死,虽然没有轻声的念头,但也没有多少活下的执着。
“腊梅也不尽心了这几天,我还以为她在厨房看着汤,谁知道在忙夫人那边的事。”
“本来就是林家的人,我不好多在母亲身边照料,腊梅帮衬着也好,等到母亲产后,可以一并伺候着婴孩,不用回来了。”
“铃兰,你看下边几个丫头可有顺眼的,你忙不过来的话,挑个能做事的帮着点。”楚云娴接着吩咐道,随后看了看行礼告退的铃兰,继续将视线放在了府中杂事上。
本来就不是亲生女儿,已经占了很大的便宜,楚云娴觉得舅母的做法很对,在以生儿育女为重的女子看来,抱养别人家孩子,养大了也是要嫁人的,隔了好几层,有了别的顾虑是正常的。
人的心本来就是偏的。
这些年,得到的够多了,眼下无事,只担心以后舅母会觉得,自己占了不该占的位置,伤了情面就不好了。
希望是自己多虑了。
楚云娴低下头,开始用心学着处理后宅事项。
皇后在椒房宫面见昌平王妃,两个都是夏家女儿出来的,虽说是闺中姐妹,但如今,一个是母仪天下的皇后,一个是令人侧目的王妃,身份不同,同处一室,为的,还是商议昌平王世子婚事。
昌平王妃夏舒华面带愁绪,说起自己儿子,如今的王世子身体来,隔三差五就是请医问药,耽误了亲事安排,让人遗憾。
皇后夏舒桐在一旁安慰着,缓缓将帝王安排告知与她,看着多年前一身书香淡雅的女子变得如今这样自负与心,也觉得十分遗憾。
夏舒华的手紧紧的绞着帕子,这与她的打算背道而驰,为何竟然……
“娘娘,世子婚事,还是应当斟酌再三,何况小儿身体……不如从前,到底还是有个温婉恭敬的世子妃照顾,好让人安心啊!”
“那位姑娘虽然居上京日子不久,但为人大方规矩,和气诚恳,定然能同世子举案齐眉。你放心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