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婚事二(1 / 1)
要是真的成婚了……林卓远越想越心痛,完了,同僚送来的美人也不能沾半分,那个霸道性子,比男人还,想到未来要跟表妹一起搭伙过日子,林卓远不禁觉得生无可恋。
姑母,我算是明白了,为什么我跟表妹说话的时候您要么偷笑,要么带人走远,侄儿的名誉哟~
想来想去,林卓远只好摸了摸眼角并不存在的泪,叫韩六儿给自己整理下行装,开始往将军府大门方向去了。
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抢救一下。
反正自家表妹已经病愈,实在不行,带她多见识见识大楚的青年才俊,总有一个眼瞎的被她的皮相迷惑的。
嗯,到时候给她选个好人家,要是那人敢欺负表妹,自己也不是手软的,将军的拳头也能打的他开花,只要不是自己娶她,就算她以后把夫君给阉了,家里也能想办法让她安稳一世,最不济养着她,喜欢干嘛就让她干嘛。
这样也不是不可以的。
于是,刚刚清点完礼单的张二,再次迎来了林家表少爷,客客气气的迎着这位年轻的文人官员进了将军府,张二念头一偏,想:怎么什么事都赶在今天了?小姐还要学骑马,底下的人不知道伺候的尽不尽心……
楚浩然对这个林家的小辈也是有些满意的,虽然自己是武夫,但文人打交道可是一门学问,林卓远的学问,并不低,甚至比起宋家之辈,也不遑多让。
林卓远十分礼让的跟将军姑父客气了几句,然后开始像将军问起一些朝堂上的言论,以及一些不为人知的旧事,从当年世家南迁开始讲,一直讲到如今朝廷的分科之事,楚浩然听得头晕眼花,一开始还觉得有意思,跟说书似的,后来就半懂半不懂了,世家学问对这位将军来说,都是虚的,因为作为皇家人,世家贵族,不过是空有头脑的挡箭牌,不需要多费心,若是有不好的,一刀一个脑袋,总能杀完的。
林卓远虽然是文人,但也喜欢看些兵法将谋,因此跟着讨论了一些先辈们打江山的事迹,楚浩然才越来越激动,跟着思路时而高声喝彩,时而破口大骂,喷了林卓远一身的唾沫。
林卓远面无表情的开始转移话题:“先辈们立下赫赫战功,为我朝百姓安居乐业做出不朽的贡献,若是当年战乱,娶妻生子不过是刀剑后的累赘,活在一个没有希望的噩梦里。”
看到将军姑父抚掌大乐,接着道:“如今晚辈也当是托了先辈的福,若不是您这样的将士奋勇杀敌,别说是未来娶妻生子,现下的官职也是不能有的。”
楚浩然这才问道:“远儿这是打算成家立业了,哈哈哈,有了家事,才能更成熟。”
林卓远佯装腼腆一笑:“晚辈若是娶亲,定然会携内子拜见将军,到时候将军可别吝啬才是。”
楚浩然又是一阵好笑,这个孩子,真是会说话。
又听到林卓远不着痕迹的问道:“说来也不怕您嫌多嘴,表妹以后才是有福气的,有将军护着,谁敢对表妹一个不客气?只是不知道会便宜了谁家?”
楚浩然收敛了笑意,目光凝在了他的脸上,林卓远硬着头皮接着道:“我这个做兄长的,到时候也会备下好礼,若是有人敢冒犯了表妹,不说将军,我第一个不放过他。”
“说这些做什么,她还小,多留几年,我这个做父亲的可舍不得她这么小就许了人家。”楚浩然面瘫着脸,“谁来求我也不肯应的。”
林卓远觉得身上寒毛都要竖起来了,但是仍然死撑着表示了自己的衷心祝愿,以及同表妹同仇敌忾的想法,最后还不忘道:“表妹还小,可不能让外面的人迷惑了,我这个做表哥的也会时不时看顾着,要是有人把主意打在表妹身上,我定然来告诉将军。”
接着又许下无数的话来,一副“唯恐别人打坏主意”的样子,最后口干舌燥的飘着走了。
飘到了将军府外,林卓远才松了口气,发觉身上都汗湿了,粘着难受极了。
楚浩然面瘫着,径自走到林芷晴的院中。
宝贝女儿这么小,不能被拐走了,自家夫人也该注意,让那些动了脑筋的人走远点。
林芷晴:“嬷嬷,我白费心思了。”
“夫人,这恐怕是将军知道了什么,既然如此,那不妨……就此罢了。”
林嬷嬷是个老人精,将军这一趟,不仅仅是提点夫人,更是警告,依着将军的意思,除非他亲自点头,否则,楚云娴的婚事不得插手。
“我这就写信告诉母亲,还好没有露出什么端倪来。”林芷晴有些害怕。
出嫁从夫,自己也该听将军的,这也是母亲的意思。
楚云娴今儿正跟着何媛媛在郊外学骑马,当然,正经的教学师傅可不敢是何媛媛来,而是将军府的好手,而不久前才喂过了马的大牛也在后面看着,若是有不测,他一个鹞子翻身就能保小姐的安危。
何媛媛也牵着马,站在旁边,看着状况百出的楚云娴,发出一阵阵的笑声。
“云娴,你这马,是不是太矮了些?”何媛媛故意用手量了量身高, “你比我矮。”
呵呵。
边儿上还有人盯着,作为初学者,只能这样,楚云娴不是病了下就傻了,计较这个,只是仍然觉得不爽。凭啥你高头大马的笑话我?
正想着怎么反驳这个鬼丫头,何媛媛盯着她扬起的手腕,疑惑道:“云娴,你左手上系的什么,小孩子的玩意儿吗?”
“嗯,不好看吗?”楚云娴支支吾吾的,决心含糊过去。
“幼稚死了。”何媛媛翻了个白眼,“好看是好看,也就你这么戴着。”不怕外人笑话。
“见猎心喜罢了,过会儿就解下来。”楚云娴说是这么说,但还是心想,以后若是见客,可以拿手链遮住,袖口大,不一定每个人都瞧见。
但也不一定没有人瞧见。
这是他的一片心意,楚云娴,不愿意辜负。
即使不喜欢,也不会践踏,这是原则问题,更何况,她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心里到底是怎样的一团乱麻。
真的一团乱麻的,是宋家宋采薇。
她在练字,只可惜心不静,写不出好字。
今天下了朝,她的父亲宋太师面见皇帝,希望劝下皇帝开科举的想法,恳求圣上三思后行。
谁知当今皇帝正在与昌平王说笑,宋太师在一旁久候,蔡公公得令让他进去,隐约听到几个字,然后才知道,这两位说笑的居然是昌平王世子的婚事,身为王爷的楚希乾恳求皇上为他儿子保媒,而结亲的女家竟然是那位的女儿,着实荒唐!
在世家而言,同姓不婚,是基本的常识。
同为楚姓,居然意图勾结,着实让人怀疑有不良居心!
而自己身为当朝太师,自然义不容辞进行规劝,可皇上竟然以家事为由轻描淡写,将原本疏议朝政的自己清除殿外,容后再议!
宋太师面不改色,实则怒极攻心:自己是为了皇家,为了另外两家好,皆是楚姓,如何结为连理?岂不是让天下之人耻笑?何况昌平王世子多病难愈,若是楚浩然知晓了,还不得闹翻了天?为了朝堂安宁,他行劝说,合情合理。
不领情?
哼!有你们哭的时候!
宋太师甩了甩袖子,一片儒雅风华无人赏。
宋重原听到父亲的讲述,终于明白了这么一回事,心里暗暗想:如此一来,妹妹的婚事,是否考虑昌平王府呢?
若是有朝一日,将昌平王府掌握在手,是多么值得欣慰的事啊。
因此,他立即将这件事当笑话一般的告诉了妹妹,还不忘贬低昌平王府毫无规矩的做派,若是那王府中的当权者有自己一半的学问,也定不会如此惹人轻视。
可惜,宋家人忘了,自家虽然是世家,终究不是皇族宗亲,更不是如王谢一般的,是钟鸣鼎食的世家大族。
宋家,是匍伏在楚家脚下才得以存留上京的弱旅。
宋采薇十分纠结,她的志向很是远大,太子妃俨然已经有孕,又有太子疼惜,罗家也跟着皇家的旨意行事,十分得皇帝与太子的心意,即使是将来自己成为贵妃,终究还是比不过皇后尊贵,为人妾侍,低人一等。若是成为昌平王世子妃,则可另有图谋,楚恒如此荒唐行事,终究是坐不稳这世子之位的。
母亲择婿之人,似乎其中有一位,就是楚恒的胞弟,楚承安。
自古以来,王侯爵位,兄终弟及,是常理。他楚恒无能,自然有人可取而代之,而自己,大楚贵女,再无旁人可及!
自认为能成大事的宋采薇终于有了好心情,余下的,只剩下徐徐图之。
可惜,才智,谋算皆为上上的宋采薇,遇上了从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也注定了下场,图谋种种,不过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