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本书下载于4020电子书,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4020.cn
求死
自序
千百年来,求活的故事一直都在人类上演。
所有的人全都想长命百岁,哪怕是老得变成了古懂,活着,总比死去的好。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好死不如赖活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假设(注意,我说是假设),某一种生命形态,其中也可能包括人这种生命形态,活着已经没有了丝毫意义,或者说话着只不过是时间的无休止重复,那么,活着,就一定比死更重要吗?
《求死》这个故事,同样是探索生命这个大主题,不过,读过之后就会明白,这次的探索与以前已经有了大不同,至少是探索的角度有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的一些故事,最重要一点是探索活,或者说怎样活。这可以说是人类普遍关心的一个大问题。
可这个故事选择的角度是活的对立面,也就是死。
死这个主题以前也曾经涉及过,但从来都没有深入地探讨过死对于生命存在的重大意义。
或许有人会说,死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毁灭,怎么可能构成对生命的意义?别说对此进行探讨,有这种想法简直就是荒唐就是疯狂。
这显然是一种形而上的理解,可是,就生命存在或者任何一种存在来说,除了形而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形而下。
长命百岁,就真的是人类的最大幸福吗?
我曾认识一个家庭,或者应该说是认识一个人。这是一个极为长寿的人,这个人是一个老女人。她究竟有多少岁了?就连她自己也不知道,问她许多的问题,她也不知道。
她经常会问人们一些奇奇怪怪让人啼笑皆非的问题:“慈禧太后死了吗?怎么一直都没有听到她的消息?她死了以后,是谁在当皇帝?现在是什么年号?”她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这所有的问题都毫无必要向她解答,因为她根本就记不住,你今天解答了,她明天还会问同一个问题。似乎可以向她提几个问题,比如她的年龄,或者她的孩子呢?其实,就这些问题向她提问,永远都不可能有正确的回答,她的儿子现在在哪里,甚至是她的儿子的儿子以及儿子的孙子是怎么死的,她一样不知道。
她存在的意义仅仅只是两个字:活着。如果想再加几个字的话,那就是:她还活着。
这样的存在,对生命究竟有什么意义?
如果这样的人很多,非常非常多,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其中的某一个人似乎活得不耐烦了,去求死,这是不是对这种生命形态的一大贡献?
《求死》所记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与《成仙》那个故事多少有些联系,两个故事虽然是不同时间内发生并且单独存在的,却可以连起来读,不妨试一试。
卫斯理一九九七年四月
一、一些奇特的报道
千百年来,求活是人类一个永远的主题,也是不知多少人孜孜以求的。
历史上最著名一个求活故事: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权倾天下,所行各事,真正可以称得上是纵横裨阖,件件都是大手笔,别的不说,他所建的阿房宫,就可以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千古绝唱,被怒发冲冠的楚霸王顶羽一把火烧去之后,再有人就是想依样画葫芦都不可能;再如他的焚书坑儒,何等的决绝。正是这样的人,才更清楚自己活着的重要,当他意识到自己离死亡越来越近时,求活的欲望也就愈加强烈,甚至无以复加。也不知是什么人在这时给秦始皇出了一个馊主意,说是东海之上有一座仙山,住在那座仙山上的仙人有长生不老药,于是,秦始皇命人日夜不停地赶制了一艘大船,再从全国各地选了五百童男童女,坐着这艘大船出海,去替他寻求长生不老仙丹。
后人见东洋文字与中国文字有着极为深远的渊源,而且在人种、性格、文化等诸方面有着极大的相似,就认定现今的日本人,其实当然就是秦始皇派出的那五百名童男童女的后人,他们在奉旨出海之后,虽然到了传说中的那个大岛,却并未见到传说中的仙人,当然更不可能获得什么长生不老丹了,所以不敢回来复命,便在此岛上定居下来,繁衍子孙,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日本国。
(此处谈到秦始皇派出五百童男童女渡海去求仙问药的事,历史上原是有记载的,但历史早已成了历代统治者的一种粉饰,上面尽是往自己脸上抹的金粉,谁都难以还其本来面目。就这一段记载来说,可疑之处颇多,首先就有一个此段记载出自何人之手是何时所记的问题,如若说是秦代所记,这些记载的可信度当然就极值得怀疑,身为一国之君的秦始皇,选派五百童男童女总该有一个别的名目,比如为了国家民族之类,总不成直截了当说为他去求长生不老之药吧?那么,此记载就可能是后人作伪。如果是秦代以后的某人所记,那时秦代已灭,秦始皇杀人无数,不说他统一六国,单是修长城,焚书坑儒,就使得他的仇人满天下,其真实性就更值得怀疑了。)
(这些当然是我在整理这个故事时想到的,同时也认为这一段历史恐怕永远都不可能还原其本来面目了,不免有些为历史而悲哀,或者为生活在今天的人不得不将这些充满了古代人恩怨情仇、营营苟苟的荒唐文字当作真实存在而悲哀。却没有料到,在我此处所记述的故事发生差不多半年以后,有一个人找上我的家来要与我决斗,而此人正是当年那五百童男之一,真正可以称得上奇特之至。这自然是与我正在叙说的故事完全无关的一件事,并且让我知道了我的前世上怎样一个人,虽然我不肯相信,却又无法反驳,真正有点骇人听闻。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倒是可以整理出来,单独成篇,肯定是一篇极其有趣的小说。)
现代日本人与秦始皇派出的五百童男童女之说自然是不可考,就像传说中有着极其之多的仙人,实际上无从考证一样。
历代帝王将相之中,感觉生命之短暂,极尽所能求活的,又岂是秦始皇始,岂是秦始皇终?
泰山成为历朝历代的圣山,当皇帝的,都要去拜山,皇帝换了,朝代改了,可拜山的风俗却一如既往,现今说起来实在是一大笑话,可当时却又是那么的自然而然。这历代帝王所拜的,哪里是什么山或者仙?如果说他们的目的其实是去拜自己的命,倒也更直接准确一些。
他们的行为只有着一个目的,那就是设法与仙人亲近,然后仙人为他们施长寿之术。
原来,人类一直都被生命之短暂困扰,人类一直都在寻求长寿的秘方。
这样的故事实在是太多太多,多得根本就不足为奇。
在这样不足为奇的反面,如果出现另一种完全不一样的事情,某一个人因为活得太长了,想死又死不了。那么,他会怎么办?
这样的事实在是奇特之至,如果不是我亲身所见,任何人说给我听,我是一定不会相信的。
卫斯理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极为超脱的人了,对人生之中生死两个字,早已经看得很透,但也并不是说,长命百岁对我就没有了吸引力,别的不论,白素与我的这段感情,真正可以称得上千古绝唱,我们之间所爱之深,常人无法想象,我又怎么忍心将这份感情割舍,独自去面对死亡?或者她又何忍心让我独自去面对死亡?有了这样一份感情,我当然就想长时间活下去,长时间与白素厮守。其次,这个世界是多么的纷繁多姿,有着如此之多的奇事妙事吸引着我,人死以后,一了百了,哪里再去体验这样一些有趣的经历?
但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我忽然就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想法,死其实真是一件纯洁而又伟大的事。
闲话题过不表,言归正传。
这件事开始发生的时候,并不是我的个人经历,也不是我所认识的任何朋友的经历,那只不过是一些完全零星的,奇特又似乎毫无联系的报道,这些报道散布在全世界各地,涉及许多国家。
这些报道虽然可以称得上奇闻,但在我当时看来,与我所经历的奇闻轶事,却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何况此事与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也就没有特别注意。
但世上的事,往往是人们难以预料的,许多看起来毫无联系的事,全都集中到了我这里,我如果再说同我没有任何联系,似乎就有些不是事实了。
这些事与我发生联系的方式也是极为奇特,最初,我甚至以为这只不过是什么人想与我开一个玩笑,所以也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直到后来,有人为此找上我的门来,我也仍然不能将这些发生在完全不同的地方,并且性质看起来完全不同的事联系在一起,那些找我的人硬将这些扯在一起时,我甚至笑他们简直是想象力太丰富,而实际上纯粹是无稽之谈。
这些事发生的时候,也是我正忙的时候。
那时,我在忙的完全是另外一件事,那另外一件事也实在是异常奇诡,其缘起是因为有一个人忽然觉得她的丈夫并不是她的丈夫,而是完全的另外一个人。这种事也不难想象其存在的可能,这种可能有几种,一种是她的丈夫被人冒名顶替了,另一种则是这个人本身有问题,比如患了妄想症什么的。一个妄想症患者,往往能想出许多别人闻所未闻的事,倒也不能算是稀奇。如果这个人是一个普通至极的人,或者本身或者家族之中有过精神病史,倒也就不能算是一件奇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