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第九章(1 / 1)
这个周末小玥过得很充实:上午Abby接去教堂,然后帕特到教堂接她去海边BBQ。
接到Abby短信,说他们已到楼下了。小玥拎起包一阵旋风似的跑了下去。
街边停着一辆陈旧的淡蓝色车,淑兰从中探出头来,伸出小爪子欢快地向小玥挥手。
这小妮子!教堂里老人也很多,倒不嫌弃老人臭了?!
跑到车边,Abby和华仔都伸手向小玥打招呼。
哦,原来如此。
这个淑兰同学,典型Party girl,贪吃贪睡,经常穿梭在大大小小的娱乐厅,为什么会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去教堂?原来是为了这位金发碧眼的大帅哥~~
因为有些学生没车,因此上学、去教堂、购物、甚至出去游玩,大家都喜欢拼车。而有些有车的同学中也乐于免费乘载其他同学,为他们提供方便。
拼车,也为某些同学找对象提供了方便,比如此时的淑兰同学。
华仔的父亲是外交官,而华仔的这辆车实在太旧了,应该是他自己打工挣钱买的二手车。
前几天,小玥还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说的是家住昆州的七岁小男孩Lucas为了买一匹小马驹,每天在自己门口卖柠檬汁。每卖一瓶赚二十分,而买一匹小马驹要三千澳元。小男孩坚持了两年后,他的爸爸妈妈非常感动,决定悄悄给他买一匹威尔士山地小马驹藏在马厩里,想给他一个惊喜。当爸爸宣布Lucas存够了钱,小马驹已经买回来了后,Lucas奔到马厩,看到他的Tony Boy(他为小马驹取的名字),不禁大哭,浑身颤抖,不停地说它像只独角兽,然后感动地扑进爸爸的怀抱。第二天,Lucas早上四点就起床,打扫马厩,喂马。
这里的孩子独立意识很强,利用课余时间打工非常普遍。
华仔用打工挣的钱买了这辆二手车,即使车很旧,但他却很骄傲。
此时,华仔正傲娇地开着他那辆淡蓝色旧车。街道两旁粗大的梧桐树,还有不知名的红红绿绿的花儿飞快地从眼前闪过,小玥眺望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刚才还在市区,没过一会儿就能欣赏到山村风光,难怪很多留学生把澳洲叫“土澳”。
不管是下车后走到教堂,还是在教堂里找座位,小玥发现淑兰总是紧紧跟着华仔。
小玥微微一笑,挽着新加坡博士Abby的胳膊,有说有笑,把陪帅哥的机会全部留给小妮子。
牧师是位中年男人,讲得慷慨激昂,既讲圣经故事,也结合当前社会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旁征博引,启迪教徒们思考。后来小玥还听过好几位不同牧师的讲解,当数现在这位讲得最好。
小玥完全沉浸在牧师精彩的解说中,但由于文化差异和宗教知识的匮乏,好些地方,小玥没听懂。就像看美国脱口秀节目《Ellen》和《Late Show》一样,里面讽刺性提到一些明星或政治家典故,下面观众笑得人仰马翻,但小玥就没明白有啥好笑的。
要学好一门语言,真不是背几个单词那么简单。小玥决定增加报刊杂志的阅读,多了解一些西方文化和社会热点问题。
教堂活动结束时,帕特已经在教堂前的树荫下等小玥了。
淑兰不愿意参加老人和留学生的海边BBQ烧烤会。
小玥和淑兰他们告别后,坐上帕特的车,高高兴兴地赶往海边。
海边很美,远处水天一色,都是湛蓝湛蓝的。小玥想起华仔的眼睛,蓝色的眼睛真好看。
沙滩在阳光下白得有些刺眼。沙滩上堆放了一大堆好几十米长的海带,三五个小孩各自挥舞着一小段海带“打仗”。海滩浅水区域有十来二十人在海水里忽隐忽现。海滩上竖着两块醒目的牌子,告诉游泳者只能在此区域内游,此区域外有鲨鱼。
小玥走到海滩边去看从海里捞出来的海带:厚厚的,叶边带肉刺。小玥想了想,澳洲超市好像的确没有海带卖。华人超市有的,但不是这种,而是和国内一样的干海带。不知这种海带能不能吃?
当地人不吃,并不表示不能吃,就像当地人不吃动物内脏一样。
小玥最终还是放弃了尝试吃这种海带。不要没有节约钱,反而弄个食物中毒,那就不划算了。
小岛尽头有一座灯塔,灯塔旁边是避风港,停了很多快艇。
深蓝色的海水,白色小快艇,古老的灯塔,海滩,冲浪的肌肉型男,比基尼美女……不是电视电影刻意营造的浪漫景观,而是随时可见的、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小玥爬上海滩旁边的草坪,草坪有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靠近海滩这边有两个小亭,每个小亭里装备有BBQ的设备,都是公用的。帕特带领五个留学生占用了其中一个。
帕特组织的这五个留学生,有两个来自中国,其他人分别来自日本,丹麦和印度。
帕特不愧为退休教师,他明白国际学生迫切需要过语言关,才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和学习。BBQ分工合作完成后,大家围坐在大木桌旁。帕特要求大家一边吃,一边做自我介绍,然后以“节日(Festival)”为主题,分享自己国家的节日风俗及趣闻……
Learning is life, and life is learning (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
小玥觉得这种感觉真好。
也许十年,二十年后,自己回过头来回忆起这段时光,心里一定是甜蜜的,充实的,没有遗憾。
就像现在一样。
生活中有阴暗,有失落,有痛苦,但只要你心中有阳光,你会发现生活处处都是阳光明媚,花香鸟语,而那些阴暗、失落和痛苦,不知不觉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过什么样的生活,实际上在于你自己的选择。
后来,帕特也单独邀请过小玥好几次。他们有时在学校读书馆,有时在学校附近的植物园里,帕特尽心尽力地辅导她的英文。因为曾经是本学院的老师,小玥感到特别亲切,和帕特相处很愉快,也打心里感激老先生不辞辛苦地帮助自己。
小玥从衣柜侧面翻出出国前在静安寺附近一家古玩店买的古画。当时店主说房屋拆迁,店里的古玩全部优惠处理。小玥左挑右选,最后买了这幅古色古香的明代《溪山访友图》,它既有细笔创造出的优雅宁静的意境,又有潇洒酣畅的笔墨表现出的苍古宽阔的气势。售价七十多元,应该是仿制品。但小玥觉得很好看,就买了下来。
送给帕特时,小玥明确说了这是后人模仿画出来的,但老先生仍然很喜欢,还特地邀请小玥到他家做客。到了帕特家,小玥才知道帕特唯一的儿子到越南旅游时遇到恐怖袭击 — 乘坐的巴士爆炸了,车上所有乘客无人幸免于难。不久,他老伴也走了。从此,老先生就一个人孤零零地生活,但活得很积极乐观,没有像大多数老人那样,整天不是待在家里唉声叹气,就是与电视为伴。
接下来连续两周,小玥都没在国际学生协会见到帕特。通过其他当地志愿者打听下来,小玥才知道原来帕特心脏病发作,在医院里接受手术。
等小玥拿着鲜花赶到帕特治病的医院时,发现已有十来位各种肤色的留学生等候在帕特病房外。医生怕影响病人休息,要求只有病人家属才能见。操着各种口音的留学生纷纷表示:“I’m his son”,“I’m his daughter”(我是他的儿子,我是他的女儿)……
医生没有办法,答应只放一个人进去,五分钟。
大家纷纷转身看着小玥,他们知道小玥和帕特曾是同一个学院的,帕特平时对小玥也特别照顾。大家默默地将自己带来的水果、鲜花、自制卡片……塞到小玥手里,或轻轻放在她脚边。
小玥走进病房,见帕特躺在病床上,脸上苍白,头发也白了许多。
生命如此脆弱。
如果帕特的老婆孩子还在的话,老人也许会健康快乐地生活吧?虽然他每天抽出时间帮助留学生,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老人还是会感到孤独和思念吧?
家,家人,是一个人幸福的港湾和源泉。
小玥的眼泪忍不住扑簌簌地往下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小玥突然想起这句话,万箭穿心般疼痛。
还有三周就开学了,却突然想回家看看。
看看逐渐老去的父母,看看疼爱自己的爸妈。
帕特艰难地睁开眼,看见流泪的小玥,又艰难地微微一笑,竭尽全力地想把手伸向小玥。
小玥轻轻握住在帕特的手,俯在他耳边轻轻地告诉他,外边有很多孩子想看他,给他送了祝福和心意。
一滴眼泪从帕特眼角滑出,流入鬓角。
……
晚上视频聊天时,小玥刚刚把自己准备回家的话说出来,立刻遭到父母的齐声反对。他们说回来时间太短了,浪费钱,等下次时间长点再回来。他们还说自己身体挺好的,让小玥放心,不要挂念,好好念书。把书念好了,顺利毕业,再找一份好工作,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小玥鼻子一酸。
父母总是无怨无悔地对子女付出,从不抱怨,从不要回报。
子女出门,父母总是准备一大堆东西,深怕子女冷着了,饿着了,出门前千叮嘱万嘱咐。而父母出门,子女会这样牵肠挂肚吗?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
小玥噙着泪,做了几次深呼吸后,开始默念:
笨鸟要勤奋。
笨鸟要勤奋。
笨鸟要勤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小玥心里默念完毕,一头扎进课程学习中。
帕特出院后,小玥想他刚刚动过手术行动不方便,想每周去他家两次帮他打扫卫生,或看看老人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帕特家离学校较远,开车也要二十多分钟,小玥可不会开车。
小玥在学校张贴栏里求助,很快就接到了电话。
是华仔。
华仔在张贴栏贴信息,寻找他家那条路线的同路人,只要付少量费用,早上上学可乘华仔的车,这样华仔可以减少汽油成本。没想到,他在张贴栏发现了小玥的求助信息。
华仔愿意免费接送小玥去帕特家。
小玥心里过意不去,提出支付一定的汽油费,华仔说什么也不同意。
小玥想等等,看帕特家那条路线在自己说的时间段里,有没有志愿者,可以让她搭个顺风车。可惜,等了近一周,没有。小玥只好麻烦华仔了。
帕特家很凌乱,冰箱里有好心邻居帮忙买的牛奶、面包等基本食品。邻居在机场上班,早出晚归,基本上也顾不上帕特。冰箱里的牛奶都变质了。
帕特见小玥和华仔来他家帮忙,很高兴,连连说自己是退休教师,有退休金,按小时付费给小玥,按出车次数付费给华仔。小玥和华仔连连说不要,老人有些不高兴。小玥和华仔私下里商量,把老人给的钱悄悄补充到给老人购买食物以及各种必需品的经费里去。
帕特见终于说服了小玥和华仔,当即开了一张清单,还递给小玥一张□□,请小玥按照清单所列买好,下次来时带给他。
清单里列有食品和书籍。小玥和华仔商量,打算第二天就给帕特送来,因为冰箱里的食品太少,有些都过保质期了。
华仔赶回披萨店送外卖。
小玥先给帕特熬了一锅南瓜粥,舀一碗出来。把杂粮面包烤好,再切成小块,装进另一个碗里。然后把南瓜粥和面包块放在托盘上,再放上一根BBQ串肉的竹签。
小玥在帕特的指点下,找到他在宜家买的床上可移动简易小餐桌,然后把小托盘放在小餐桌上。
帕特吃得很开心。
小玥把剩余的南瓜粥舀出来,凉透了后,密封好,再放进冰箱。这样,帕特用微波炉热一下就可以吃了。小玥把冰箱里过期食品拿出来扔进垃圾桶,接着开始打扫卫生,整理衣物。等华仔按两人预先约好的时间来接她时,帕特的房间已经焕然一新了。
华仔见小玥额头上有汗珠,小巧的鼻头上有灰尘。他眸光一闪,微笑着递给小玥餐巾纸,又指了指自己的鼻子。
小玥接过餐巾纸,往脸上胡乱一抹,又在鼻子上使劲搓了两下。
华仔摇摇头,又抽出一张餐巾纸,在小玥鼻头和右鼻翼下侧轻轻擦了几下,然后展示小玥看。是淡黑色絮状灰尘。
刚才自己看起来像是小花猫吧?小玥不好意思地做了个鬼脸。
华仔又是微微一笑。
第二天,小玥和华仔一起去CBD帮帕特采购。华仔实在太帅,太绅士,引得路人纷纷侧目看着他们。
“华仔,如果把你的照片传到社交网站上去,你马上就能成吸引很多女人。你靠这张脸就可以养活自己了。”小玥忍不住开玩笑道。
“可是大眼睛高鼻梁白皮肤,在这里不是大众脸,不是标配吗?”华仔好奇地问道。
标配?
这是谦虚,还是骄傲呀?!
小玥伏在华仔推的购物车上笑了好长时间,才直起腰来,咬住嘴唇,仔细端详华仔的脸。
小玥开玩笑:“同样是鼻子眼睛,可搭配不同,效果差异很大。你这张脸吧,可以找个富婆养你。”
华仔瞪大眼睛觉得很奇怪:“我为什么要找富婆养我?”
哎,看来当时他在中国时年龄还小,接受的都是革命正统思想。现在有外交官父亲的钱不花,却自己挣钱买个二手车开。算了,不要把纯洁的小朋友带坏了。
小玥拿出清单,催促华仔尽快买好,这样可以早点赶过去给帕特煮晚饭。
小玥看到酸奶,正是帕特清单上的品牌,刚要伸手去拿,却被手长的华仔抢先拿走。华仔对小玥挤了挤眼睛,伸长自己的手臂,展示性地甩了甩,得意洋洋地笑了。
身高一米九五,手自然长。
小玥想发挥自己个子不高的优势,便在矮一点的货架上寻找。
牛排?
小玥赶紧伸手去拿,还是被华仔抢先拿走了。
橙汁。
番茄酱。
黄油。
奶酪。
……
华仔每次都比她快,小玥狠狠瞪了他一眼。
不是绅士吗?不是说好让着淑女吗?
华仔高兴地扭了扭脖子,还得意洋洋地做了一个伸展运动,好像正在为什么重要比赛热身。
小玥发现前方有目标,她警惕地盯着华仔的脚步,慢慢向目标移动,闪电出手!
这一次她终于抓住了目标 — 一瓶柠檬沙丁鱼罐头。
可是……
小玥发现自己的手被一只温暖的大手紧紧覆盖住。
小玥的脸“唰”一下通红,红到耳根,红到脖子。她挣扎着从华仔的大手中抽出自己的手。
华仔松开手,怔怔地望着小玥。
他知道中国女孩比较害羞,但脸红得像番茄酱,他还是第一次看到。
他端详着小玥的脸和脖子,感觉中国女孩的皮肤好薄,红得好像快要渗出血来。
小玥红着脸,低着头,长长的眼睫毛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忽闪忽闪……
华仔不禁心旌摇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