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离别苦多(1 / 1)
翌日,蒙恬上朝面圣,觅而一整天总觉忐忑不安。直至深夜,蒙恬也没有回来。觅而在院落里不安地来回踱步,看着这鬼魅的黑夜,那棵古老的松柏在秋风中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响,觅而心中更是焦躁不安。这漆黑的夜,仿佛要将她心中的信念扭成一团纸球,扔进烈火中狠狠烧掉一样。
身后忽然传来屈陑的声音:“孩子,夜深了,还是先回去休息吧!若有任何消息,蒙将军会及时通知你的。你身上的伤尚未完好,若再熬坏了身子,如何还有精气神去想办法救你的朋友呢!”
觅而点点头,回到房间,躺在床榻上,辗转许久方自迷糊睡去。忽见蒙恬急匆匆地进来,对她说道:“不好啦!我向皇上提及此事,皇上大怒,下旨将萧弋立即处死。觅而姑娘,你还是快随我去见上他一面吧。”觅而闻言,双脚不禁一软,直瘫坐在地上。觅而也不知自己是如何走出来的,待来到那刑场上时,只见那里围着许多人。萧弋跪在中央,一张脸已然变得死灰一般,面容死一般沉寂,目光空洞无神,被打得全身满是血迹,和杨晨死前之状竟是如出一辙。又是一声“行刑”后,只见四个士卒上前抓住了萧弋的臂膀,另有一个手执尖锥与铁锤大汉走至萧弋身后,面无表情地将那尖锥对准了萧弋的头顶,狠狠地砸落下去。萧弋登时倒地,流出来的血染得地上是刺目艳红。觅而的心似乎被瞬间掏空了一般。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觅而忽地从梦中惊醒过来,发现已是次日清晨,枕上已经叫泪水沾湿了一大片。觅而惊魂未定,看着枕上的泪迹,心中悲伤难抑,竟不由得失笑出声,随即又无声地哭了起来,那悲伤之情,伴着脸上的泪痕,一起又渗进了心底。
那屈陑在门外石案前坐着,陡然听得觅而这一生惊呼,急忙闯将而入,看着觅而满脸惊慌之色,想起蒙恬昨晚唤他前去所言之事,心下更为忧心。待看得她额上汗珠,心中更是忧虑,道:“孩子,怎么啦?”
觅而凝视着爷爷,心有犹有余悸,待看到他神色中的担忧,终是摇了摇头,轻声道:“没什么!只是做了一个梦。爷爷,蒙将军回来了么?”屈陑见问,神色大异,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觅而从他的神色中看出端倪,急忙上前握住屈陑的手,问道:“爷爷,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蒙将军怎么了?”
屈陑见隐瞒不住,遂幽幽道:“昨日早上,蒙将军面圣完后,便向皇上提及萧弋之事,希望皇上能将萧弋之案发与自己重新审查,谁知皇上竟误以为蒙将军对他所断之案有疑,乃是为臣不忠之举,是而便将蒙将军……”屈陑犹豫不语。
觅而心中骇然,心想这秦始皇果然是个暴戾之人,这蒙恬为他统一六国,破齐有功,立下不少汗马功劳,而今不过提了这么一个要求,便即要受罚,当真是伴君如伴虎啊!遂急急道:“爷爷,皇上到底对蒙将军怎么样了?是否也降罪于他,对他处于同样的刑罚?”
屈陑摇摇头,道:“蒙将军到底于秦国立有不少功劳,且平时也多受皇上尊宠,皇上自然不舍得将蒙将军处死。然皇上对蒙将军干预这件事着实不悦,遂命蒙将军领兵三十万北往抗击匈奴。蒙将军雄韬伟略,骁勇善战,此次被派往抵御匈奴,其实也算不得处罚。这匈奴常举兵南犯我大秦国土,皇上早有伐其打算,今日不过借这件事,令蒙将军早日前去抗击匈奴罢了。”
觅而心中骇然,脑海中不禁翻开历史扉页,这才想起历史上蒙恬正是于今年率军三十万抗击匈奴。蒙恬于始皇三十二年收复河套以南地,即当时所谓“河南地”,次年进一步斥逐匈奴。秦自榆中向北,在黄河以东、阴山以南的地区内设置三十四县,并在黄河的一段地区因河筑塞。始皇还令蒙恬于公元前214年把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修复并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东迄辽东的古代世界伟大工程之一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农业区域,这才有了后世举世瞩目的万里长城这一了不起的遗迹。接着,秦朝又迁徙几万家民户去往河套,这对于边地的开垦和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于历史来说,蒙恬此战,实是一次伟大之举,令他在后世留下了不朽英名。只是,觅而心中总觉怏怏不乐。此战虽再一次成就了蒙恬的英名,只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战争毕竟免不了要血流成河,不少家庭将面临痛失亲人之痛。虽然她了解也知道这样的战争在历史的长河中数不胜数,甚至有些是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土而不得已而为之。只是觅而憎恨战争,憎恨那些彼此互相厮杀的场面,底层士兵的命不过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玩弄权力的工具,那一具具枯骨曾悄然来到这个世上,最后又悄然不被人记住而消逝于这这个世界。觅而万万没有想到,蒙恬此处出征匈奴,竟是因着自己。若非是他为了自己而激怒秦始皇,或许此次出征的人便未必是蒙恬了。或许是名将王翦之子王贲,还有名将白起之后人。虽然觅而知道此战蒙恬并无生命危险,然出征沙场到底是件疾苦之事,觅而心中忽而生起了一份愧疚来。
屈陑见她神色阴晴不定,知道她为此事而深深耿怀于心,遂道:“孩子,你也不必担心,蒙将军英勇不凡,此战虽然奔波劳苦,却不见得便是一件坏事。待蒙将军得胜而归时,皇上必会重重的犒赏他的。”屈陑此言不过是想劝慰觅而,然他却忘了觅而才是真正知道一切结果之人。
此时觅而烦忧更甚,如果连大将军蒙恬也无法助他们,那么还有谁能救萧弋呢?觅而心中更加迷茫了。且蒙恬此行乃是受自己所累,心中难免不快。然看到爷爷为此事而消瘦了不少,心中甚是不忍,于是极力挤出一个微笑,道:“爷爷,你知道的,结果我都知道,蒙将军此行不会有任何危险的。你不要为我而忧心了。我现在只想知道蒙将军什么时候出发,我好去送送他。”
屈陑闻言,心中自宽慰不少,道:“十日后,将军便即率军出征了。”
觅而心中甚是感激蒙恬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脑海中正寻思着如何给他送行。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心念一转,已有一计。对屈陑道:“爷爷,有一急事,不知您可否助我。”
屈陑看着觅而的神情,也不多说其它,只重重地点点头。
十日后,蒙恬于咸阳城外,吩咐得辎重队伍先行,自己正自与前来道别的官员友人话别。待出征时辰一到,蒙恬似有眷恋地往回看了一眼,便即回身,喝马而去。登时那三十万军队士兵直像一条巨型长龙般,浩浩荡荡地往北方而去。
待行得半刻,行至一座山谷时,忽见一长须老者正自站在前方路中。蒙恬仔细一看,正是屈陑。便即策马来到屈陑身旁,翻身下马,呵呵笑道:“我只想为何今日不见先生来为我送行呢!不想先生却早已来了。”
屈陑捋了捋长须,呵呵笑道:“蒙将军乃老夫忘年之交,将军今日奉命出征匈奴,老夫岂能不来一见。只是选择在此为蒙将军送别,却非老夫之意,而是我孙女觅而的意思。”蒙恬闻言,心中一阵惊喜,目光左右略扫,却并不见觅而身影,神色当即微显怅然失落。屈陑见状,心中已猜得几分,呵呵笑道:“觅而乃一介女子,实不便于这众将士面前与将军话别,将军且随老夫来。”
蒙恬转身吩咐众将士几句,便即随着屈陑,慢慢向那山上而去。入秋的气息将空气染得几分苍凉,枯黄的草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一阵阵淡淡的枯草的气味。蒙恬随着屈陑来到山顶,只见一个纤瘦的女子,怀抱着一件奇异之物,正自凝视着他们走来的方向。秋风将她那一袭漆黑而柔顺的长发微微卷起飞舞,一身藕荷色衣衫也叫也随风飞扬,恰似仙女的衣裙衣袂飘飘。蒙恬心中一动,竟怔怔地看得痴了。
觅而见他们走来,遂放下怀中琵琶,从几桌上的酒壶中倒出一杯酒来,缓缓捧至蒙恬面前,一脸诚挚道:“将军对觅而的恩情,觅而实在无以为报。今日将军因觅而之事被皇上派往北方抗击匈奴,觅而心中甚是惭愧,今日便在此敬将军一杯,祝您早日凯旋而归。”
蒙恬心中一阵莫名激动,接过酒杯,仰头喝尽杯中之酒,道:“觅而,蒙恬可否这般称呼你?”待得觅而点头,心下一喜,又接着道:“觅而不必介怀,今日出征之事乃是大秦战事,与你全然无关。我此次出征,不知何时得归,还望你好生照顾自己,待蒙恬回来之时,再与你相聚。”他乃一个粗犷男儿,实不懂如何表达自己情感,此番言行,却早已超乎他的言行之外了。
觅而微微一笑,道:“既是如此,那觅而便称将军为大哥吧!蒙大哥你此次远征,觅而无它物相赠,只此弹唱一曲,还望蒙大哥不要见笑。”转身回到几桌边抱起那把叫屈陑赶制的琵琶,坐于一石块上,随着手指一弹一挑,清脆之声便即传来。蒙恬从未见过这种乐器,乍听之下竟是十分清脆悦耳,不禁十分骇异,耳边只听得觅而清亮柔婉之声幽幽唱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霜夜与霜晨,遄行,遄行,长途越渡关津,惆怅役此身。历苦辛,历苦辛,历历苦辛,宜自珍,宜自珍。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依依顾恋不忍离,泪滴沾巾,无复相辅仁。感怀,感怀,思君十二时辰。参商各一垠,谁相因,谁相因,谁可相因,日驰神,日驰神。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芳草遍如茵。旨酒,旨酒,未饮心已先醇。载驰骃,载驰骃,何日言旋轩辚,能酌几多巡!千巡有尽,寸衷难泯,无穷伤感。楚天湘水隔远滨,期早托鸿鳞。尺素申,尺素申,尺素频申,如相亲,如相亲。噫!从今一别,两地相思入梦频,闻雁来宾。”琴声如秋雨萧瑟,实是凄楚悲怆,动人心魄,那声音又像一颗颗水珠,落进人心的深处。原来此曲旋律乃以五声商调式为基础,其音调淳朴而富于激情,情意绵绵,激动而沉郁,真切动人,抒发了作者那种对即将远行的友人那种无限留恋和关切的诚挚情感。蒙恬听得不禁心神已然痴醉。
觅而选的这首《阳关三叠》乃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此诗乃出自唐代诗人王维之笔《送元二使安西》,诗的前两句写的是春景,清晨的微雨湿了尘土,柳色初绿,离别之情已然见晓;后两句写践行告别,分别在即,离愁满怀,相对无言,唯有劝君更尽一杯酒,以示对朋友的不舍,此诗表达出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厚情谊,乃送别之绝唱。此曲在唐代便已十分流行,然据说到了宋代时期,《阳关三叠》的曲谱已经失传,觅而所吟唱的这首古曲《阳关三叠》则是一首琴歌改编而成。原载于明代《发明琴谱》,后经改编载入于清代张鹤所编的《勤学入门》。觅而选择弹唱此曲,虽然于春秋两季时节并不相称,然它却深刻地展现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觅而此意意在感激蒙恬对自己深刻恩情及自己对蒙恬深刻的友情。屈陑于此曲之背景也是略知其一的。只蒙恬陡然间听得觅而唱出此曲,心下大为感动,只痴痴地看着觅而不语。
一曲终,觅而放下手中琵琶,目光眺望着远处,神色凝重,忽而直向蒙恬深深鞠了一躬,道:“将军,我知道两军交战,厮杀在所难免,然一将功成将是万骨成枯,觅而以卑微之身恳求您,收复失地,将匈奴人驱出大秦便好,不要因其它不必要的战争而多伤将士性命。自古以来,将士出征沙场,亲人在家翘首企盼,也不知盼落了多少亲人的眼泪;盼白了多少父母的青丝;盼碎了多少女子的柔肠;可却再也无法盼回那埋骨荒野的亲人啊!而那出征的将士,心中虽满怀报国之志,然而终究面临与亲人的生死离别,岂会不难过呢!”觅而神色哀哀地看着山坡下的将士,心中满怀内疚之情,喃喃道:“‘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闻葡桃入汉家。’从此你们与亲人分隔两地,你们当中却是有人再无归期。将军,觅而今日借他人之笔,斗胆在您面前直诉这一言,望您如珍惜亲人般珍惜跟随您出征的将士们。且岂不闻,‘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将军,觅而今日多言了,将军若要降罪,觅而甘愿领罪。”说罢便屈膝跪下。
屈陑初闻觅而之言时,着实吃了一惊,这觅而之话实属大胆罔上之言,蒙恬如若降罪,她必死无疑。然见她神色坚定,心中竟莫名升起一丝欣慰之情来。待看向蒙恬,只见他神色中自有惊骇之色。
蒙恬闻得眼前纤小女子之言,心中着实骇然,急急扶起觅而,心想此女子看起来柔弱惧事,只心心念念情爱之事,断不敢想她今日竟有这番深刻的言论,实非一般男子能及啊!心中爱慕之情更浓,更是激发了他身上的英雄气概,不禁抱拳道:“觅而此番言论,实在叫蒙恬刻骨铭心,甚感佩服。你请放心,蒙恬定将牢记你的话,只做当做之事,不令将士多受战争之苦。”
觅而闻言,盈盈一笑,适才紧张的心情终于松下来了。三人复又饮得几杯酒后,蒙恬眷恋地看了觅而一眼,凛然转身而去,只余一记凛凛生威的背影,慢慢消失于二人视线。觅而与爷爷回到蒙恬府上,已经黄昏时分,全身筋骨甚为疲累。屈陑嘱咐的觅而几句,便回房休息去了。这屈陑乃蒙恬府上的大夫,且于蒙恬有救命之恩,之前蒙恬出战时,他都是跟在身边,这两年因已年迈,体力渐感不支,这才没有再随蒙恬出征。之前他准备回到山林之中,去过他那田园生活,后蒙恬再三挽留,他才放弃了那闲云野鹤的生活,搬了来蒙恬府上住下。屈陑生性良善亲和,府上但凡有生病的人,皆喜欢找他医治,屈陑也尽力医治,是而府上之人对他都甚为敬重。然觅而心中却颇为尴尬,自己与蒙恬非亲非故,虽说蒙恬在时曾挽留自己住在此处,然心中终究感觉不适。她心想,待明日,还是回到琴兮那较为方便。下定决心后,觅而匆匆回到房中,收拾得一些衣衫,准备明早便辞别屈陑而去。
正在此时,忽见一个美貌少妇款款走了进来。只见她一张瓜子脸, 凤眼含春,桃腮欲晕,嘴唇丰盈,皓如白雪的肌肤,身法轻盈。头上梳一高髻,发髻左边插玉簪,髻前插珊瑚珠排串步摇,顶上戴一朵红色菊花。上身着缎织掐花外裳,下身着流彩暗花云锦裙。明艳圣洁,仪态不可方物。觅而心中骇异,她来蒙恬府上多日,竟是从未见过眼前女子。看她一身高贵装束,绝非一般女子。
觅而正自寻思之际,但见那□□盈盈一笑,满目和善,叫人见了觉得甚为亲切,并无一般娇憨妇人之相。但听得她娇中带着几分柔媚的声音道:“觅而姑娘,你尚未用晚膳吧,快来,今晚我同你一起可好?”说着就拉过觅而的手,坐在铺着棉毯的地上。觅而咋听得她声若风拂杨柳,细腻娇柔,恰似那潺潺流动的清溪,又如鸢啼凤鸣,清脆嘹亮而又婉转柔和,令人顿觉天空海阔云舒,当真有说不出的舒服。觅而正自思索着眼前的□□是谁,忽又见她伸手来牵自己,心中更是骇异,然也没有拒绝,而是随其坐下。但听得那美妇轻唤一声,便即有人送进来晚膳。有桂花汤、脆皮鸭、枣儿粟米粥、炒鸡丁儿、烩鸭丝、炒笋丝儿、焖猪蹄儿、荷叶卤鸡、烧羊肉、红枣团糕等。觅而心中疑窦更甚,脑海中忽而想起在扶苏府上也曾有过同样的情景,想起那日王菡所说的话,不由得心底一凛,登时如坐针毡。待看眼前女子高贵端庄之样,除了蒙恬的夫人,还能有谁!难道竟又是惹来了桃花祸么?觅而心中暗自叫苦,她对蒙恬只有如父兄长辈敬重之情,断无半分爱慕之意啊!可女子素来爱拈酸搭醋,自己即便没有这份心思,在她们看来却未必如此。这扶苏与蒙恬一个是秦朝皇子,或许就是将来的皇帝,另一个是大秦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在她们眼中,如何不叫世间女子趋之若鹜!觅而想要开口解释,然对方尚未开口,自己若贸然解释,只怕更是麻烦了。除了萧弋外,她本不欲与任何男子有任何情感的牵连,只是此时此刻,她才真正体会到了身不由己之苦了。觅而正襟危坐,于秋高气爽之际,她的额角与手掌心竟紧张得渗出汗珠来,此刻的她,哪里像早晨对蒙恬慷慨陈词之人。
那美妇见觅而此状,忽而“扑哧”一声,掩嘴而笑,道:“我既不是那翩翩佳公子,也不是那山中猛兽,觅而姑娘怎地如此怕我?莫不是姑娘觉得我长得似那夜叉,是而这般怕我?”
觅而闻言,神色极为尴尬,连连摆手,唯唯诺诺道:“不……不是,您貌若天仙,怎会是夜叉呢!”
那美妇莞尔一笑,道:“姑娘不必慌张,我乃是蒙将军的夫人卜香莲。将军走时,再三嘱托我好生照顾姑娘。”
觅而隐隐感觉不安,道:“蒙将军为人和善,连待我这个贫贱女子也是这般关怀,当真叫人敬重。”
觅而此言欲在撇清她与蒙恬之间的关系,谁知那卜香莲又是一声娇笑,道:“将军对姑娘的爱慕之心,觅而姑娘可别告诉我你一点也不知道。”觅而闻言,登觉焦雷灌顶。但听得那卜香莲又道:“将军临行前,唯一放心不下,叨叨念念的便是觅而姑娘,再三吩咐我照顾好姑娘。我想等将军回来之后,便会迎娶姑娘进门的了。”
觅而更觉晴天霹雳,脸色吓得惨白,脑中晕晕乎乎不知所以。半晌方自回过神来,战战兢兢问道:“夫人,难道您竟不介意将军再娶别的女子么?难道您不想与将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么?”
卜香莲闻言,神情微微一惊,随即笑道:“将军文韬武略,乃是盖世英雄,岂是我一个女子可以独占的!我此生能成为他的夫人,已是莫大福分,岂可贪得无厌。”忽而抓住觅而的手,神色中有着一份艳羡之意,道:“觅而姑娘,你可知道,我虽嫁与将军多年,然彼此只是互相敬重。而将军对你却是不同的,我从未见将军如此为一个女子动情过,即便是在梦中呓语,将军竟也是连连喊着你的名字。将军性子沉稳内敛,以前是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而这一切,只是因为将军心中对你的爱慕已经深深契刻在心中了啊!觅而姑娘,我知道你是个心地善良的好姑娘,只要将来你能用心伺候将军,我便满足了。”
觅而闻言,心中更是忐忑难言,她竟不知蒙恬对她竟有了这般情感。如此一来,她更是要离开此处了,否则将来如何能说得清呢!觅而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正了正色,道:“夫人,我想您是误会了。我对将军,是父兄,如挚友,只有敬重,断无其它非分之想。且觅而心中早有他人,断不会再接受任何人的。”
卜香莲闻言,不由得吃了一惊,神色似有惋惜,又有难过之意,深叹一声,喃喃道:“如此只怕将军回来定然伤心难过了。”
觅而心中微诧,心想这古代女子果真叫那些‘三从四德’的观念给熏坏了,丈夫娶不到别的女子,自己竟还这般忧心。倘或是自己,是断断不能忍受的。
卜香莲只深深叹了一声,也不再多说其它,遂招呼觅而,用过晚膳,后两人又说说笑笑,一直到夜深时分,卜香莲方自依依不舍而去。看着她那袅娜的身影,觅而心中甚为感慨,这卜香莲思想虽然封建,然却实实在在是个良善仁厚的女子,与那王菡是万万不同的。这样的女子,觅而是断不肯伤害分毫的。
翌日清晨,觅而与屈陑话别一番后,请他代自己与卜香莲辞话,便即回到了琴兮住处。琴兮知道她近来所发生的一切,倒也不甚惊讶。只问道:“姐姐,听闻蒙将军出征匈奴了,他可是助你救出了萧弋?”
觅而闻言,想起萧弋模样,心中不觉一痛,深叹一声,摇了摇头,哀哀道:“蒙将军虽没有救得萧弋,然他却已尽力,他此番出征匈奴,乃是因为他奏请皇上将萧弋的案子发回给他重申,谁知皇上竟然大怒,便派他前往匈奴征战了。说起来实是我连累了他。”
琴兮神情中有着惋惜,又夹有一份敬佩,道:“蒙将军真是一个铁骨铮铮的英雄啊!只是姐姐,如果连蒙将军都没有办法救萧弋,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觅而听得她已经全然将救萧弋之事当成自身之事,心中甚是宽慰,握住她的手,道:“办法只要去想,总是会有的。”心念一转,道:“琴兮,你上次说赵高为了在秦皇嬴政生辰之日博取皇帝喜爱,遂投其所好,在民间欲召集一些貌美的女子,令其编排歌舞,在那日献给皇帝,是么?”
琴兮点点头,倏地脸上变色,惊道:“姐姐,你不是说那赵高最善于逢迎献媚,为人又老奸巨猾、阴险狠毒;那秦始皇又是暴戾重色,刚愎自用之人。你如何还能去呢?你既担心我受秦皇玷辱,难道我便能眼睁睁看着姐姐你去涉险了么?”
觅而闻言大为感动,泪水禁不住滴落下来,紧紧握住她的手道:“琴兮,我自幼无兄弟姐妹,父母又从不理会我。想不到你却待我这般真诚,觅而姐姐真的是太感动了。”
琴兮反握紧她的手,也甚为激动,道:“姐姐,只因你待人真诚,所以他人才会这般真诚待你啊!”
觅而闻言,脸上露出了窘迫的神色来,心想自己自小不受父母待见,性格稍显孤僻,与朋友不甚合群,然在这个女孩心中自己却是另外一种形象,心中便生出更多的感动来。道:“琴兮,姐姐此生能有你这样一个妹妹,真的是知足了。”想起萧弋待自己的好来,秀眉不禁蹙紧,神情凄恻而坚定地道:“萧弋待我,也是这般好的,所以,无论如何,但凡有救他的机会,我都不能错过。”
“即便你所说的,被暴戾的皇上纳为妃子,而从此失去自由,你也要救他是么?”觅而坚定点点头,琴兮又道:“姐姐,你很爱他么?”
觅而重重地点头,脸上忽而洋溢出一丝甜蜜的微笑来,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琴兮,你现在还小,还没有遇上自己喜欢的人,等将来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相思之苦了。”握紧琴兮的手,道:“只是,姐姐希望你能遇到一个和自己两情相悦之人,这样才不会用体会那‘一寸相思一寸灰’之苦啦!”觅而说到这,深深地叹了一声,目光痴痴地看着那晴空万里的天空。
琴兮似被觅而的话触动,神情若有所思,半晌方自认真地点点头,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觅而姐姐,你这话说得真好。我想,人的性命不在其长短,更不在其富贵贫贱,而在于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轰轰烈烈地爱过一回。即便是要我付出性命,我也是终而不悔的。”
觅而吃了一惊,不意眼前这个十几岁的少女竟能说出这样慷慨的话来。看着眼前绝美的女子,觅而心中隐隐间总有一股异样的感觉,就如自己曾说过的那样,上天造就这样一个风骨清奇的绝美女子,便将注定她的一生是不会平凡的。只是,觅而心中又觉得隐隐不安起来了,纵观历史上那些容貌绝美的女子,有多少是能安稳地活到老死的!觅而并不向往那轰轰烈烈,而求与自己心心相知的人平平凡凡过一生,如此方是最大的福分。于是道:“琴兮,爱情能轰轰烈烈固然有其味道,然人的一生,终究是得一人心,执手平凡一生才是最大福分。姐姐希望你能有这样的福分。”
琴兮感动地点点头,道:“那,姐姐,你真的决定去了么?去了能救萧弋么?”
觅而看着琴兮,无言以对。她心想,表演完后,待皇帝心中高兴了,问他要一个恩典,或许他能答应,如若不然,便即是死路一条了。想到这里,觅而心底竟害怕颤抖起来。她想,自己并没有那么无畏,还是很害怕死的,只是,今日若不这么去做,她终是无法原谅自己的。然而,觅而心中又深深犯难了。自己于琴艺方面稍还可以,只是叫她跳舞,动作当真是扭捏难看之极,那真是比小丑的表演还要滑稽的。小时候她被祖母送去舞蹈兴趣班,谁知老师教了几日后,便无可奈何地送回来了,觅而自此便深怕舞蹈了。
琴兮看得觅而神色反复,忽而坚定,忽而沮丧,忽又极为尴尬,不禁问道:“姐姐,你怎么了?是否身子不适?”
觅而羞涩一笑,道:“琴兮你一舞惊人心,再舞动人魂,自然叫人爱看。然姐姐若是舞起来的话,只怕你们人人都是惊恐万分的了。”
琴兮莞尔一笑,道:“没事,姐姐,我可以教你的。”
觅而摇头,她自有自知之明,如何敢去挑战。心念一转,已有一计,微笑道:“我有个办法,或许能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