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绑了宋嬷嬷(1 / 1)
文氏一看,这刁奴竟然还敢欺负主子!而小姑子毕竟是姑娘家,心慈面软,有些撑不住场子。就上前一步,将杨意护在了身后,声音不大,却很严厉地斥责宋嬷嬷道:“我本来以为你是老妈妈了,应该晓事。不想你如此大胆,不但敢污蔑主子,竟然还想威胁主子!来人啊,给我将她绑到柴房去,好好清醒清醒。”
文氏说完,那些个下人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动。文氏无法儿,只好朝小桐施了个眼色。
小桐上前就去拿宋嬷嬷。宋嬷嬷哪里肯就犯,死命挣扎。
杨意一看,冲一直跪在地上,叫她起来都不起来的梦兰道:“梦兰,还不上前帮忙。”
梦兰一听,如梦初醒一般,站起来与小桐一起,将宋嬷嬷绑了,关进了柴房。
其他下人一看主子发怒,都赶紧低了头,悄悄地散了,各干各的活儿去了。
杨意这才拍了拍胸口,说了声:“吓死我了。”
文氏噗嗤一笑,道:“以后再遇到这种事儿,直接把人绑了。实在不行就发卖了。下人再有脸面也是下人,她们的卖身契都捏在你手里,就等于被你捏着她们的命。”
卖身契?这些丫环婆子们的卖身契都是她收着吗?怎么她从来没见过呢?看来,还得赶紧找一找,免得被下人骑到头上来。杨意一边想,一边冲文氏点了点头:“知道了,谢过嫂子。”
二人本来打算要出去走走的,被这事儿一闹,倒也没了心情。文氏又嘱咐了杨意两句“好好将养身子,不要把这些事儿放在心上”之类的话,就打算回去。
这时,一个未留头的小厮,带着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太监走了进来。
那太监一进来,就上前深施一礼:“老奴见过大奶奶,见过二姑娘。王爷派老奴来送添仓节的请柬,请二姑娘过目。”
说着,双手奉上一张贴子。
杨意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太监,听他声音尖细,不由得有些好奇地看了他一眼。虽说他自称老奴,可杨意看他也就三十来岁,一点儿也不老。
杨意接过请柬一看,却是豫王请她到临芜山庄去过添仓节。
添仓节?这是什么节日,她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啊?也不知道豫王请她是何用意,是只请了她一人,还是还请了其他人?
杨意刚想问,那太监又对文氏说道:“大奶奶的请柬与杨大爷的是一张,刚才已经送过去了。”
“不知王爷还请了谁?”杨意问道。
“都是一些亲戚朋友,跟往年差不多。”太监回答,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地,“对了,贵府今年多请了几个人,三姑娘、四姑娘还有孙家表少爷。”
杨意一听跟往年一样,就没再多问,免得问多了露出破绽。等太监走后,她才从嫂子口中得知,“添仓节”是每年的正月二十五,也就是明天。
这是一种过年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不管穷富,都要做一顿好的,一家人都要吃得饱饱的,表示家里的粮食添满了仓。吃完了饭,一家人还要聚在一起,用草木灰画出粮仓的形状,在里面放上谷物,祈祷新的一年粮食丰收,大小仓库都能装满。
“到时,男人们都去打猎,打到了猎物,我们这些女眷就围坐在一起烤肉吃,挺好玩儿的,妹妹正好去散散心。”
往年,杨意都是不去的,说是不喜欢吃烤肉,文氏怕她今年又不去,劝说道。
一听说打猎、烤肉,杨意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骑在马上,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累了就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烤着喷香的食物,这种飒爽、惬意的活动怎不令人向往!
只是以前,打猎这种事儿,在她这种底层小平民眼里,绝对算是贵族运动。她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也只能是向往一下,做做梦罢了。没想到到了古代,竟然有机会打猎、烧烤!她当然想去了。
“好啊,到时能不能让哥哥教我骑马啊?”杨意一口答应了,又拉着文氏问。
“妹妹想骑马?到时让你哥哥给你准备一匹小一点儿、温顺一点儿的马就行。”看到杨意逐渐开朗起来,文氏也很是高兴。
以前她很是孤僻,不是躲在屋里画画儿,就是与孙氏和杨慧在一起,其余的人,基本不理。
因为第二天就要去,时间紧迫,姑嫂二人各自都要准备要带的东西,文氏就回自己院儿了。
杨意让梦兰给她找了找,骑马装,鹿皮靴什么的,倒是都齐备,不过看起来都是新的,并没有穿过。
梦兰忙活着装备其他东西,杨意就想找找下人们的卖身契放在什么地方。可是她把能想到的地方,带锁的或者不带锁的小柜子都找了个遍,也没有找到一张卖身契。
难道是有什么暗格什么的,自己没有发现?
杨意打量着屋子,看不出来哪里像是有暗格。算了,以后慢慢找,不着急。
自从豫王三年前从边关回来后,每年都会在京城郊外的临芜山庄办添仓节,如今已是第三年了。
豫王请人一向不论官职大小、尊卑地位,大多都是与他关系亲厚的故交好友或亲戚家人。而与豫王交厚的,自然都不是普通人,再加上有时皇上和太后也会抽空过来一趟,所以京城许多人都以能参加临芜山庄的添仓节为荣。
豫王本身年轻,相交的人也大多都是年轻人,并且他一向都是连家眷一同邀请的,所以这个填仓节几乎成为了一个小型的贵族青年男女交流会。
杨慧早就想去,可是前两年豫王都是只邀请杨意,从来没有请过她。今年一看见来人给自己送帖子,她高兴地差点儿跳起来,晚上更是兴奋地挑了半宿衣裳。
这可是个好机会,没准儿能在添仓节上找到一个心仪的男子,将亲事定下来呢。
杨慧一想起自己的亲事,就莫名地生气。本朝高祖皇帝为防止后妃坐大,外戚专权,定下规矩,皇子王爷们的妃子只许从六品以下官员以及民间采选。她父亲贵为敬国公,她自然没有资格嫁给皇子王爷。可是要是嫁给她看得上的京城勋贵,人家又嫌弃她母亲的出身低。
真是不公平,自己比姐姐杨意一点儿都不差,可就因为她托生的娘肚子好,就成了太后义女,还破例许给了豫王,凭什么!她杨慧也一定要嫁个王爷!到时,杨意要是嫁给了表哥……
杨慧晚上想得多了,早晨起来眼圈儿就有些微微泛青。气得她又是摔东西,又是骂人,后来擦了不少粉才遮了下去。
她本以为杨意还是像往年一样,不会去添仓节。结果一到二门,就见杨意已经站在马车前了。不由得阴阳怪气地说了声:“哟,姐姐今年也去呀?你不是说看到豫王就害怕吗?怎么今年敢去见他了。”
杨意不想跟她多说,只淡淡地笑了一下。
文氏迎上前来,笑道:“三妹妹,今日大太太和二太太去仓神庙上香去了,因为带的东西多,坐了两辆车。再加上孙家表少爷不会骑马,就与尚文,还有珂儿一起坐了一辆车。如今统共就剩下两辆车,我们两个人挤一辆,每人只带一个丫头也就行了。”
文氏刚说完,杨慧就不高兴地说:“东西这么多,一个丫头怎么拿得了?”
在文氏后边儿站着的,一个腼腆的女孩子闪了出来,低声说道:“三姐姐带两个丫头也行,我,我不用带丫头。”
杨慧这才看到四妹杨蕊,就阴阳怪气地说:“哟,怎么四妹妹也去呀?到了那儿可别丢我们杨家的人。”说着,瞟了一眼她几乎是没什么首饰的寒酸相。
杨蕊脸一下子红了。
杨蕊是杨家大房的二女儿,比杨慧只小了三个月。她还有个姐姐,是杨家长女。杨大老爷从小就不成器,吃喝嫖赌,什么都做,早在杨老太爷在世时,就做主给杨家大房二房分了家,各过各的。
后来杨二老爷在战场上立了功,封了敬国公,杨大老爷却是败光了家产,更是将大女儿半卖半送地嫁给了一个老男人做续弦。嫁过去刚刚一年多,就难产死了,杨大老爷连看都没去看。
前年,杨大老爷掏空了身子,病死了。杨大太太带着一个女孩儿,孤儿寡母,无依无靠的,就来京城投奔大房。杨老公爷看着寡嫂和侄女儿,当然不能不管,就安排她们在府中住了下来。
杨大太太没有积蓄,光靠着那点儿月钱,自然没钱给女儿置办贵重的首饰。今日头上和身上戴的还是压厢底儿的,最好的呢,没想到还没出门,就叫自家姐姐看不起了。
“好了,时候不早,我们赶紧走吧。”文氏说着,与杨意上了一辆车,杨慧与杨蕊则坐了一辆车,往临芜山庄而去。